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尔尼菲青霉是一种主要累及免疫受损患者的条件致病性双相真菌,近年来随着HIV感染的增多,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外学者对马尔尼菲青霉及其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对马尔尼菲青霉的真菌学特点和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早期诊疗成为可能。该文主要从分子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对马尔尼菲青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谢志满 《蛇志》2015,(1):57-59
<正>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iffei,PM)是青霉属中惟一的双相真菌。PM可引起局限性和播散性感染,其在HIV流行前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一种罕见的真菌疾病,主要见于免疫受损的宿主。随着艾滋病的流行,有关该菌感染的报道日渐增多已成为我国南方艾滋病(AIDS)患者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菌之一,是  相似文献   

3.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是一种温度双相性致病真菌,原名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深部真菌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以南方地区多见,该病与HIV/AIDS的流行有高度相关性。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病隐匿,病死率高,但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能够为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等研究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本文综述了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新型的动物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我科2003~2009年期间诊治的8名明确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皮损组织、骨髓或咽拭子等进行真菌培养的菌落及真菌形态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多发生于HIV感染患者或AIDS患者。②皮损可与全身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皮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③多伴有多系统损害。④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损组织病理可以看到典型的"桑葚样"改变。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好发于HIV感染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皮损组织、骨髓或分泌物于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36例。结果 3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平均年龄35.8岁。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临床表现呈现非特异性,其中发热86.11%,贫血94.44%,GGT升高69.44%,AST升高63.89%,淋巴结肿大88.89%,脾大63.89%,低蛋白血症83.33%,咳嗽36.11%,皮损30.56%(其中典型改变仅5例,占13.89%),CD4+50cells/mm388.89%,骨髓培养(27/27)及皮损活检培养(2/2)阳性率100%,血液培养阳性率69.44%(25/36)。36例经抗真菌治疗,其中29例给予HAART治疗,28例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长程敏感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1例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方法患者男性,39岁,主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1个月”就诊。进行骨髓瑞士染色、血液接种于有氧及厌氧培养瓶、沙氏培养基培养等检查,并对培养物进行形态学及 rDNA 序列鉴定。结果骨髓涂片见细胞内分隔孢子,3种培养方法均见真菌生长。沙氏培养基上菌落为丝状菌,表面为黄绿色粉末状,背面为红色;脑心浸汁培养基为酵母样菌落,37℃培养受限制。经 DNA 序列分析,与马尔尼菲青霉相似性在100℅,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患者诊断为艾滋病并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立即给予氟康唑治疗,转入传染病医院后因极度衰弱死亡。结论败血症可作为马尔尼菲青霉病首发症状,临床应予以重视;患者血液极具传染性,应注意隔离;对于有冶游史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注意考虑本病可能,必要时行血液培养及 HIV 检测。  相似文献   

7.
马尔尼菲青霉是温度依赖双相性条件性致病真菌,可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区域流行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马尔尼菲青霉已成为研究真菌双相形态转换和病原-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模式系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为深入探讨马尔尼菲青霉双相转换和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大量的候选基因功能需要高通量的基因修饰方法验证。在许多真菌中已建立基于阻断DNA非同源重组修复途径提高基因打靶效率的实验研究模型。本文报道在马尔尼菲青霉中通过缺失马尔尼菲青霉非同源重组修复途径的关键组分PKUB同源基因pkuB构建了一个高效基因打靶系统。结果表明,以pkuB基因缺失菌株(△pkuB)为出发菌株能降低外源DNA片段的非同源末端连接重组的概率而显著提高基因打靶效率,pkuB基因缺失不影响菌落形态和双相转换能力。高效基因打靶分子遗传实验模型的建立为大规模进行马尔尼菲青霉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和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0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例及同期发表文献中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9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HIV检测均为阴性,5例CD4 T细胞计数正常。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起病较缓,临床表现与经典马尔尼菲青霉病类似,真菌血症较少见,病理特点以肉芽肿改变及化脓性炎症为主,诊断方法仍以培养为主(8/9),1例通过病理及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目前,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部分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模拟人马尔尼菲青霉茵病自然感染过程的马尔尼菲青霉茵病动物模型,观察马尔尼菲青霉茵病的自然发展过程.以期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更多机会.方法:采用耳部静脉注入法接种马尔尼菲青霉菌.每日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精神状态、活动、饮食及一般状况.在病程第9天对病变肺组织标本和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感染菌种,对病变肺组织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马尔尼菲青霉菌组接种成功率100%.结论: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接种方法的选择是成功建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动物模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耳部静脉接种法成功建立了模拟自然感染过程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致病真菌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marniffei,PM)所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属地方流行病,好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抑制患者,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误诊率极高[1]。目前WHO已经把它作为AIDS的指征性疾病。我国报道的散发性病例多集中在中国南部,如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及有东南亚旅居史的人群中。本文就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诊断进展作一综述。1真菌学诊断真菌培养是确定病原菌最为可靠的方法,从体内分离出PM是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的金标准。马尔尼菲青霉菌是…  相似文献   

11.
人兽共患真菌病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兽共患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原本被认为是非致病或条件致病性的真菌,如曲霉、隐球菌、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等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皮肤、皮下组织及深部感染3类人兽共患真菌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以阐明预防、控制人兽共患病发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度双相性真菌马尔尼菲青霉所致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真菌病,在东南亚、我国南方,尤其是广西有区域性流行。马尔尼菲青霉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近年来发生于AIDS患者的马尔尼菲青霉病逐年增多,已成为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的AIDS患者最常合并的机会性真菌感染病之一。马尔尼菲青霉侵犯肺、肝、脾、骨髓等多种组织器官,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目前该病的治疗药物首选两性霉素B引。  相似文献   

13.
<正>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之一,是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南部省份艾滋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诊治,其死亡率高达100%[1]。目前对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治疗首选为两性霉素B[2],但其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导致许多患者都难以耐受,伏立康唑已成为其替代治疗的首选。本文对伏立康唑在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在诊断马尔尼菲青霉感染(P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5年间确诊PSM患者37例、其他真菌感染患者17例、健康志愿者30例血清,进行GM试验检测;同时评价其中4例PSM患者治疗前后GM值变化,计算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 GM试验对PSM患者总体敏感度为78.38%,特异度为82.98%;其中对HIV阳性PSM患者敏感度为76.47%,特异度为97.87%;对HIV阴性PSM患者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4.78%。4例随访的PSM患者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GM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GM试验对PSM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对马尔尼菲青霉流行地区的HIV感染者,早期诊断PSM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HIV阳性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免疫能力递减的程度,易感马尔尼菲青霉菌之间的关系,给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例HIV阳性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为例,总结分析其生物学特点。结果三位患者都为中年男性,以间断发热、呼吸困难、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外院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确诊为HIV阳性,经血培养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血CD4~+T细胞计数后,CD4~+T细胞均2%(正常值31%~60%)。结论 HIV阳性时,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免疫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时,易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并有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2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早期确诊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404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者共256例,发生率为18.2%,患者以发热、消瘦、贫血、咳嗽、咳痰、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9×10^6/L,患者往往还合并其他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口腔念珠菌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多见。两性霉素B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氟康唑治疗组,伴有皮疹者和无皮疹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是广西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50×10^6/L的患者。血培养是早期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最有效方法,治疗上首选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Genentech公司透露,在Ⅰ阶段临床试验中,可溶性CD4受体和CD4为基础的免疫附着疗法未在艾滋病感染患者中获得一致的临床效果.由此,公司将把研究集中到它的第二代抗艾滋病CD4免疫附着剂或CD 4-IgG上,以防止艾滋病病毒从感染的妊娠妇女传给其胎儿.监视Genentech公司rDNA CD4产品开发的R&D有限合营组织董事会也将停止分子结合物作为HIV感染患者唯一治疗物的临床试验. 另一方面,动物研究证实,CD 4-IgG可穿过胎盘.Genentech已开始人类研究,包括HIV感染婴儿的安全性研究.首次Ⅰ期研究将是目前多单位正在进行的儿科学研究的延伸,还将增加HIV感染妊娠妇女的研究.第二次Ⅰ期研究将估价高剂量CD 4-IgG对感染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旧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流行于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法国Capponi等[1]在1956年从竹鼠体内分离的青霉菌属温控双相条件致病菌,室温25℃条件下表现为菌丝相,37℃环境下表现为酵母相,酵母相菌体具有致病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主要集中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HIV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死率极高[2,3]。近年来,感染T.marneffei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4],其传播途径最常见是经呼吸道吸入T.marneffei孢子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19.
潘开素  曹存巍 《菌物研究》2019,17(4):207-214
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可致局限性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在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尤其是广西、广东有区域性流行。该菌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流行区艾滋病患者特征性的机会性感染。文中主要介绍马尔尼菲篮状菌的相关基础知识、基因研究历史进程以及综述马尔尼菲篮状菌在生长发育、双相转换、信号通路、细胞壁合成、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热休克、色素、毒力及耐药方面的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马尔尼菲青霉能引起人和鼠类的马尔尼菲青霉病,1956年由Capponi等分离自越南的竹鼠,后由Segretain (1959)正式发表为新种.DiSalvo等(1973)首次报道此菌对人的自然感染,也分离了菌种。Pitt (1980'1979')承认Segretain的菌株为马尔尼菲青霉,但把DiSalvo的菌株(ATCC 24100)由于具明显的黄色菌丝而与岐生青霉金黄色变种(ATCC 10438)合并,成立了樱草黄青霉新种。近年来一些中国的研究者对广西的竹鼠作了大量的调查,证明竹鼠普遍携带此菌,并分离了大量菌株。作者对来自广西的34株分离物(2株来自患者,32株来自银星竹鼠)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作了鉴定,并用IMI 68794(来自模式),ATCC 24100和ATCC 10438作了对比。全部34株分离物尽管在菌落外观有明显不同(许多菌株产生黄色具饰菌丝,影响菌落外观)但根据其帚状枝及瓶梗的特征,产生紫红色素以及在370C形成酵母状细胞诸特点,作者认为都是马尔尼菲青霉。ATCC 24100也同样具有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而ATCC 10438虽然也产生明显的黄色菌丝,但其帚状枝和瓶梗与马尔尼菲青霉不同,不产生紫红色素,在370C不生长,因此不是同一个种。ATCC 24100应保持原来的种名马尔尼菲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