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NF—KB转基因BALB/c小鼠建立一个LPS/D—GaIN诱发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高剂量的LPS/D-GalN建立急性致死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NF—KB的活性改变,以及肝脏功能和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生存时间为8—10h,模型建立后小鼠血清TNF—a、IL-6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在2—4h达到高峰;肝脏外观出现瘀血和出血,肝脏小叶被严重破坏,肝细胞严重坏死和出血;血清ALT/AST水平在模型诱发后持续迅速上升;整体成像显示胛-KB的活性在4~6h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小鼠以上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成功建立LPS/D-GalN诱发的M-船转基因小鼠的急性致死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小鼠用于观察8种不同LPS与D-GalN剂量配比联合刺激后小鼠存活时间,以确定模型建立的最佳剂量。使用腹腔注射最佳剂量染毒32只雌性C57BL/6小鼠,分别在0、1、4、8 h处死,每组8只,0 h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染毒后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血清中ALT及炎症因子IL-6、MCP-1和TNF-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确定腹腔注射最佳染毒剂量为LPS(2.5 mg/kg)/D-GalN(0.3 g/kg);小鼠染毒后肝组织呈进程性病变,最终发展为肝脏弥漫性坏死,肝细胞核崩解。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显著升高(P0.001),IL-6、MCP-1、TNF-α均在1 h后达到最高水平(P0.001),然后持续下降。结论成功建立LPS/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为探索急性肝损伤的致病机制以及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F-κB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2头健康长白仔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实验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血清ALT、AST水平在伤后明显升高,并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结论:NF-κB的活化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肝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LPS/D-gal诱导的急性肝炎中mTOR信号的变化。方法LPS/D-gal通过腹腔注射ICR雌性小鼠诱导急性肝炎模型。观察记录24h内的存活率或在注射后6h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LPS/D-gal注射24h内引起小鼠急性死亡。注射后6h,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肝脏组织炎性因子Tnfa和Il6表达水平上调。HE染色显示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研究结果表明LPS/D-gal可诱导ICR小鼠成为急性肝炎动物模型。此外,肝脏组织免疫印迹分析发现,mTOR和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增加,凋亡特征性的DNA片段化也显著增强。然而mTOR信号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并不能控制LPS/D-gal引起的肝脏凋亡和提高存活率。结论mTOR信号在LPS/D-gal诱导的急性肝炎的致病机制中可能发挥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F-κB"圈套"(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PC12细胞中NF-κB活化的抑制过程,建立κB-de-coy抑制NF-κB活化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培养于6孔板的PC12细胞进行分组转染,实验组:LF2000+κB-decoy(6μg/well);对照组:LF2000+错配-decoy;正常组:LF2000。转染48h后,加入LPS(200ng/ml),作用0.5~4h。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内NF-κB的表达及活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转染错配-decoy的对照组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和活化明显增加(P0.01),2~4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κB-decoy实验组的PC12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处于较稳定水平,在LPS刺激的各时间点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κB-decoy可以降低生理状态下PC12细胞内NF-κB的正常表达水平,抑制病理状态下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6.
脂氧素A_4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XA4)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脂氧素组、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及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大鼠急性肝衰竭时,肝组织炎症坏死明显,肝脏转氨酶明显升高,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NF-κB表达明显增强;脂氧素组及PDTC组组织学改变均明显好转,肝脏转氨酶、细胞因子及NF-κB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脂氧素组及PDTC组比较,上述指标之间P0.01。结论 LXA4对大鼠急性肝衰竭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阻断肝组织NF-κB活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HSF1对NF-κB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作15%TBSA Ⅲ°烧伤小鼠模型,提取烧伤血清.通过表达质粒与报告质粒共转染,检测烧伤血清诱导下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过表达HSFI后NF-κB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对比正常血清,烧伤血清刺激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早期即明显增加(P〈0.05),这种变化在诱导后2 h即达到高峰,12 h后逐渐下降;过表达HSF1可以显著抑制烧伤血清引起这种活性变化(P〈0.05).结论:烧伤后NF-κB早期即活化,热休克反应可能通过HSF1途径抑制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紫堇灵(Corynoline,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Con)、GW9662阻断剂组(GW)、模型组(CCl4)、紫堇灵预处理组(COR)以及紫堇灵与阻断剂GW9662联合处理组(COR+GW),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10 m L/kg)建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0 h后,小鼠脱臼处死后取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检测肝脏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利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紫堇灵能显著降低CCl4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抑制肝脏中炎症因子CRP和TNF-ɑ含量和NF-κB蛋白表达量的升高;有效地拮抗受损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并且我们发现紫堇灵的这种减轻CCl4性肝损伤的作用几乎全部被GW9662阻断。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PAR-γ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金线风总黄酮(TFC)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150 mg/kg)、TFC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0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外,各组腹腔注射0.1%的CCl4花生油溶液(10 m L/k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收集血清和肝组织。血清指标检测表明,与模型组比较,TFC能够显著降低肝脏指数、ALT和AST活性(P0.05),并减少ALP、TBIL和γ-GT含量(P0.05),且降低MDA含量(P0.05),同时增强T-SOD和GSH-Px活性(P0.05)。ELISA法检测肝组织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TFC能够显著下调TNF-α、IL-1β和IL-6含量(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FC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P0.05)。HE染色分析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TFC能够有效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综上所述,TFC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αB、肿瘤坏死因子-α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TNF-α表达,同时测定肝细胞凋亡和血清中ALT变化情况,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表达、TNF-α表达、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表达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TNF-α表达、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且第2个高峰值均大于第1个高峰值(P〈0.05)。伤后1h,2h、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伤后8h、12h、2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点状坏死、灶状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光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可能在促进肝细胞凋亡的同时使TNF-α仪表达增多来共同介导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αB、肿瘤坏死因子-α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 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TNF-α表达,同时测定肝细胞凋亡和血清中ALT变化情况,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 B表达、TNF-α表达、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表达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TNF-α表达、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且第2个高峰值均大于第1个高峰值(P<0.05.伤后1h、2h、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伤后8h、12h、24h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点状坏死、灶状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光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可能在促进肝细胞凋亡的同时使TNF-α表达增多来共同介导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小鼠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本研究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LPS组、LPS+VPA组,LPS+VPA组小鼠造模前腹腔预注射VPA,以LPS气管内注射诱导ARDS小鼠模型,6 h后检测各组小鼠肺水肿(湿重/干重),检测各组小鼠血液SOD和MDA水平;通过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NF-κB p65和p-H2A.X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LPS组小鼠肺水肿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和阳性组小鼠肺水肿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和阳性组小鼠血液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肺NF-κB p65和p-H2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LPS+VPA组和阳性组小鼠肺NF-κB p65和p-H2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初步表明:VPA能够抑制NF-κB通路,抑制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ARDS小鼠肺组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观察低氧处理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chemokine ligand-10,CXCL10)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LPS组以及低氧联合LPS组,LPS组腹腔注射0.5 mg/kg LPS,低氧组放置于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6 000 m)中,处理6 h后收集血清和海马组织样品。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中CXCL10的含量。用低氧(1%O2)和/或LPS (100 ng/mL)刺激小胶质细胞系BV2和原代小胶质细胞6 h,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CXCL10 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CXCL10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和IκBα的表达。另外,用小分子化合物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后检测BV2细胞CXC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模型中,低氧处理可促进LPS对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CXCL...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1炎性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774.1细胞分为PBS对照组、LPS(0.5μg/m L)刺激组和不同剂量(5、25、125μg/m L)Sal预处理+LPS组。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MCP-1和MIP-2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清中NO含量,RT-PCR检测细胞i NOS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浆i NOS蛋白和胞浆与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Trans AMTM NF-κB/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NF-κB/p65 DNA结合活性。结果显示,0.5μg/m L LPS以及不同剂量(5、25、125μg/m L)Sal处理细胞12 h对J774.1细胞活力无影响;与LPS刺激组比较,LPS刺激前Sal预处理J774.1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MCP-1、MIP-2和NO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细胞i NOS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胞浆NF-κB/p65蛋白相应增加(P0.05),且NF-κB/p65 DNA结合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以上结果提示,Sal预处理能够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活化,其机制可能通过干扰LPS/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降低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益生菌制剂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F-κB和MCP-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生菌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幼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中毒组(32只)和干预组(32只)。中毒组及干预组幼鼠,按1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导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干预组于ANIT灌胃前3d开始灌服培菲康[4.2×10^8个活菌/(kg·d)]。观察各组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血浆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浓度,同时用RT-PCR测定肝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MCP-1蛋白的表达,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干预组大鼠血清ALT、TB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升高的峰值较中毒组明显减低,且其肝组织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毒组低。结论益生菌能够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脏功能,降低NF-κB、MCP-1的基因表达,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实验分为空白组、脂多糖(LPS)组(1mg/LLPS)及脂氧素A4(LXA4)处理组(1mg/LLPS与0.1~1000nmol/LLXA4共同温育)。处理预设时间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分泌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IκBα降解和NF-κB转位情况,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NF-κB转录活性。结果表明:LPS诱导G-CSF表达(P<0.01),LXA4抑制G-CSF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分泌,其中10nmol/LLXA4作用最明显(抑制率为39.8%)(P<0.01);10nmol/LLXA4明显抑制IκBα降解(P<0.05)、NF-κB转位(P<0.05)以及NF-κB的转录活性(P<0.05)。这提示LXA4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转位和转录活性而抑制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G-CSF。  相似文献   

17.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内毒素(LPS)诱导RAW264.7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为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LPS或EGb761+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细胞中NF-κB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在刺激后2~12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EGb761+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果提示LPS可诱导RAW264.7细胞NF-κB活化,导致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增强,而EGb761能抑制NF-κB活化而调节TNF-α、IL-1β、IL-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以黄根醇提物为实验药物,对其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MTD)和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根醇提物最大耐受量为2080g生药/kg,并能显著降低CCL4、D-GalN所致的小鼠血清中ALT、AST升高(P<0.01);亦能明显降低BCG和LPS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中的MDA的水平(P<0.01),增加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的水平(P<0.01)。该实验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七味净肝灵(QWJGL)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0.18 g/kg)、QWJGL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每组10只。造模采用灌胃56%vol白酒(10 mL/kg),2 h后,各用药组灌胃给药,持续给药30天。末次给药16 h后,取血,收集肝脏、脾脏和胰腺,计算LI、SI和TI,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ST、MDA、SOD和GSH-Px含量,ELISA法检测肝脏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F-κB和CD14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QWJGL可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LI(P0.05),提高SI和TI(P0.05),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P0.05),并且可以降低MDA含量(P0.05),增强SOD和GSH-Px活性(P0.05),降低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抑制肝组织NF-κB和CD14表达(P0.05)。综上,QWJGL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调控CD14、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PS)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内毒素耐受小鼠肝细胞内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大组:敏感组以LPS(2 μg)合并半乳糖胺(D-GalN)直接攻击;耐受组预先以LPS(0.1 μg)注射,再在不同耐受时间点(3 h、1 d、2 d、7 d)以LPS(2 μg)/D-GalN联合攻击.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GalN或LPS(0.1 μg);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信号分子在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可显著诱导敏感组小鼠肝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4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而在LPS预处理的耐受组,TLR-4 mRNA和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敏感组(P<0.01);耐受组中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比敏感组明显低(P<0.01).但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水平则不受LPS预处理的影响.NF-κB组分分析显示,敏感组IκB的降解明显高于耐受组;耐受组的p65亚基表达显著降低,而p50亚基表达升高.结论 内毒素耐受可使NF-κB的p65亚基表达下调、p50亚基表达升高和抑制IκB的降解,而TLR-4和IRAK-I的表达下调是诱导产生内毒素耐受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