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目的:研究β片层阻断肽H102对转基因AD小鼠脑内NF-κB通路相关蛋白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8周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另选15只同周龄同背景的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n=15)。给药组每日经鼻腔给予H102溶液5 μl (5.8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空白辅料溶液。给药16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参考记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测定小鼠脑组织内β样淀粉样蛋白(Aβ1-42)、核因子-κB (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IκB蛋白激酶(IKK)及其磷酸化蛋白(p-NF-κB、p-IκB、p-IKK)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Morris水迷宫测试:模型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给药组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②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内Aβ1-42、p-IKK、p-NF-κB、p-IκB、核内NF-κB及iNOS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给药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H102可抑制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内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明显改善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程康  朱俐  王雪婷 《生理学报》2022,(3):401-410
本文旨在研究核呼吸因子1 (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 NRF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应答中关键分子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的影响,以阐明NRF1对肺上皮细胞炎性应答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在体内水平上,雄性BALB/c小鼠经呼吸道转染NRF1小干扰RNA,LPS (4 mg/kg)或生理盐水经呼吸道雾化给药,48 h后取肺组织。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及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NRF1、NF-κB p65及其靶基因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RF1及NF-κB p65核转位情况。体外培养L132肺上皮细胞,转染NRF1小干扰RNA,或给予BAY 11-7082 (5μmol/L)处理24 h后,给予1 mg/L LPS刺激6 h,用real-time PCR法检测NRF1、NF-κB p65及其靶基因表达变化。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在人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p65的cDNA序列中挑选3个RNA干扰靶位点,用体外转录法制备siRNA,以萤光素酶基因的siRNA为对照,分别转染Hep3B和SMMC-7721细胞,用逆转录半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siRNA对p65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结果:3条siRNA对p65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其中2条siRNA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最高抑制效率约为70%。结论:制备的p65-siRNA可用于研究NF-κB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NF-κB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转录因子NF-κB是哺乳动物Rel蛋白家族成员,属DNA结合蛋白,具有结合某些基因启动子κB序列并启动靶基因转录的功能。静息状态下,NF-κB二聚体在胞浆肉没有活性,当细胞受刺激后,它在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上游激酶级联作用下被激活,并易位到细胞核内,增强靶基因表达。NF-κB是细胞分裂和生存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现就NF-κ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作一综述,着重阐述NF-κB通过细胞周期蛋白和CDK/CKI作用G1/S期检测点、G2/M期检测点,调控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5.
吴春婷  赵佳晖  闫树凤  靳丽妍  朱光发 《生物磁学》2009,(8):1462-1464,1483
目的:构建针对人核因子κB亚基P65基因mRNA的短发夹干扰RNA(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抑制NF—κB P65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根据shRNA设计原则,在人NF-κB P65全长序列中选取含19个核苷酸靶序列,设计形成siRNA的DNA模板并克隆到shRNA表达载体pSUPER.retro.neo中,构建针对NF—κB P65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经293A细胞包装,并感染NIH3T3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后,感染THP-1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果。结果:限制性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针对人NF-κB P65亚基的shRNA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其感染THP-1细胞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NF-κB P65 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该载体能高效感染THP-1并明显抑制NF—κB P65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Bud)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EOS)在气道局部浸润的影响。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C组)、哮喘组(A组)和Bud组(B组),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NF-κBp65及Eotaxin活性;细胞分类计数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EOS。结果:A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组;B组肺组织NF-κBp65的表达均显著低于A组;B组BALF中EOS的绝对计数和百分比均低于A组;光镜下观察B组气道炎症较A组显著减轻。结论:Bud能抑制EOS在气道局部的浸润,减轻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NF-κB的活性从而减少Eotaxin的转录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宇光  仇萌  顾军 《生物磁学》2009,(7):1249-1250,1255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HaCaT细胞中NF-κB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HaCaT细胞,分别与10μmol·1^-1和50μmol·1^-1他克莫司溶液共孵育后,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观察NF-κB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经10μmol·1^-1和50μmol·1^-1的他克莫司(FK506)溶液孵育后,HaCaT细胞中NF-κB分子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体现一定的剂量效应,50μmol·1^-1组的表达水平更低。结论:他克莫司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aCaT细胞中NF-κB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Gliotoxin干预组。应用改良MTF法,观察0.01μmol/L、0.1μmol/L、μmol/L和10μmol/L4种浓度的AngⅡ在不同时间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ngⅡ作用于细胞后引起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NF-κB p65的核移位,评价NF-KB活化情况。结果:10μmol/L AngⅡ作用于细胞24h时,细胞活性下降,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结果提示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1mg/L Gliotoxin可拮抗AngⅡ的细胞抑制活性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HUVEC细胞经AugⅡ诱导后,NF-κB出现明显核移位现象,提示NF-κB发生活化;Gliotoxin明显抑制NF-κB活化,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ArcⅡ可引起HU—VEC细胞发生凋亡;而NF-κB特异性抑制剂Ghotoxin能够拮抗AngⅡ对HUVEC细胞的作用;②NF-κB可能是AngⅡ调控HUVEC细胞生存/凋亡通路中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芍药苷给药后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趋化因子及受体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卵蛋白特异性Ig E(OVA-Ig E)和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CR7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芍药苷干预组小鼠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BALF中OVA-Ig E和CCL19、CCL21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CCR7mRNA、CCR7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芍药苷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趋化因子CCL19/CCL21及其受体CCR7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磊  孔艺蓉  孙维胜  秦璞  冯金环 《生物磁学》2014,(32):6296-6299
目的:探讨NF-κB、IL-17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NF-κB、IL-17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共80例,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组,n=40)、非喘息组(肺炎组,n=20)及对照组(n=20),收集所有病例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RT-PCR法测定BALF中细胞中NF-κB蛋白(P65mRNA)、IL-17mRNA的表达;Western法检测P65蛋白、IL-17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肺炎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P65mRNA、IL-17mRNA水平、P65蛋白、IL-17蛋白水平较肺炎组高(P〈0.05)。结论:NF-κB、IL-17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通过调控IL-17来实现促进哮喘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CARM1)和核因子-B(NF-B)在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和肺组织中CARM1和NF-B(P65)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胞核表达。CARM1和NF-κB(P65)在哮喘组表达水平为([123.75±41.55)和(126.92±46.74)],在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水平为([84.33±27.70)和(85.00±29.22)],均高于对照组的([51.67±8.29)和(52.75±9.07)个/400倍视野],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较哮喘组低。结论:CARM1和NF-B(P65)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B到相关位点激活NF-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诱发哮喘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下调CARM1和NF-κB的表达而抑制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益生菌制剂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F-κB和MCP-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生菌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幼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中毒组(32只)和干预组(32只)。中毒组及干预组幼鼠,按1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导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干预组于ANIT灌胃前3d开始灌服培菲康[4.2×10^8个活菌/(kg·d)]。观察各组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血浆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浓度,同时用RT-PCR测定肝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MCP-1蛋白的表达,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干预组大鼠血清ALT、TB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升高的峰值较中毒组明显减低,且其肝组织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毒组低。结论益生菌能够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脏功能,降低NF-κB、MCP-1的基因表达,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油酸(OA)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P-选择素(Ps)、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κB(NF-K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及褪黑素(MT)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Control)、油酸组(OA)、MT+OA组,SB203580+OA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建立大鼠Au的模型,测定肺系数,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肺组织中Ps、ICAM-1和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A组大鼠肺系数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及肺间质弥漫性炎细胞浸润;Ps、ICAM-1和NF-κB的阳性表达信号明显增强(P〈0.05);应用MT和SB203580均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结论:MT对ALI时的肺组织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Ps、ICAM-1和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BCW和DN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上皮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BL/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嗜酸乳杆菌BCW组、嗜酸乳杆菌D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1.5%DSS7天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随即给予嗜酸乳杆菌BCW(20ug/10g)、嗜酸乳杆菌DNA(0.2ug/10g)和生理盐水灌肠7天,每天观察小鼠情况,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去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测结肠炎症情况,并行结肠上皮NF-κB免疫组化。结果:饮用DSS小鼠DAI积分显著增高,结肠组织粘膜破坏、炎症细胞浸润,结肠上皮NF-κB表达增加(9.15±0.43),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降低小鼠DAI积分,减轻粘膜损伤,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4.67±0.56/6.03±0.60)。结论:嗜酸乳杆菌BCW和DNA能缓解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降低结肠上皮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NF-κB"圈套"(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PC12细胞中NF-κB活化的抑制过程,建立κB-de-coy抑制NF-κB活化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培养于6孔板的PC12细胞进行分组转染,实验组:LF2000+κB-decoy(6μg/well);对照组:LF2000+错配-decoy;正常组:LF2000。转染48h后,加入LPS(200ng/ml),作用0.5~4h。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内NF-κB的表达及活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转染错配-decoy的对照组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和活化明显增加(P0.01),2~4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κB-decoy实验组的PC12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处于较稳定水平,在LPS刺激的各时间点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κB-decoy可以降低生理状态下PC12细胞内NF-κB的正常表达水平,抑制病理状态下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异丙酚3、6、12mg/(kg.h)组。光、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I/R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膜肿胀,嵴排列紊乱甚至溶解消失。与I/R组相比,6,12mg/(kg·h)组异丙酚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与Sham组相比,I/R组NF-κB活化,明显从细胞浆移位于细胞核,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心肌caspase-3表达增强(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而异丙酚6mg/(kg·h)、12mg/(kg·h)组,NF-κB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限制,NF-κB的表达量也明显低于I/R组(P均0.05);心肌caspase-3表达减弱,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与I/R组相比,P0.05)。结论: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观察外源性H2S对中性粒细胞(PMN)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肺内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致Sprague-Dawley(SD)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12)。对照组:由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5ml/kg);LPS组:由尾静脉注射LPS(1mg/kg);LPS+NaHS组:注射LPS前10min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NaHS组: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6h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学变化并计数肺泡间隔中PMN数目(number/HP);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凋亡百分率及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LPS后动物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及PMN聚集等病理征象。LPS组大鼠肺组织中PMN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MN凋亡百分率下降,ICAM-1、NF-κB表达显著增高;应用NaHS后每高倍镜PMN数目显著减少,PMN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ICAM-1、NF-κB表达显著降低,肺组织损伤减轻。单独应用NaHS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NaHS可减少PMN在肺内聚集,其机制与其抑制NF-κB通路,从而下调ICAM-1表达、促进PMN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大鼠主动脉应力和NF-κB及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大鼠主动脉VEC和VSMC中NF-κB及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胸主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和疲劳训练均显著性升高(P〈0.05),但有氧训练与疲劳训练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大鼠VEC和VSMC中NF-κB和c-fos均显著性下调表达,胸主动脉张开角显著性升高(P〈0.05),疲劳训练大鼠VEC和VSMC中NF-κB和c-fos均显著性上调表达(P〈0.05)。与有氧运动组比较,疲劳运动大鼠VEC和VSMC中NF-κB和c-fos表达与胸主动脉张开角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不同强度运动大鼠主动脉VEC中NF-κB和c-fos表达变化趋势不同,疲劳训练组表达的增加趋势更显著。结论:运动可引起大鼠主动脉VEC和VSMC NF-κB及c-fos表达的变化,且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有氧训练引起的慢性剪切应力变化可使主动脉VEC和VSMC NF-κB加及c-fos显著性下调表达,与VEC和VSMC维持血管功能的稳态有关;疲劳训练可导致壁面摩擦剪切力、周向应力增加,过度的剪切力作用可引起主动脉VEC和VSMC NF-κB及c-fos显著性上调表达,血管张开角显著增加,血管发生非均匀生长,引起血管结构与功能的重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LRP16在电离辐射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在HeLa细胞中,分别运用双萤光素酶分析和Western印迹检测LRP16对κB-Luc报告基因及NF-κB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LRP16过表达促进电离辐射诱导的κB-Luc活性,而抑制LRP16则降低电离辐射诱导的κB-Luc活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LRP16过表达促进电离辐射诱导NF-κB的下游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是,抑制LRP16降低电离辐射诱导NF-κB下游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结论:LRP16可以调节电离辐射诱导NF-κB的转录活性,并且调控NF-κB下游抗凋亡基因XIAP的表达,为进一步阐明电离辐射激活NF-κB转录活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