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专业组,将于今年8月下旬在北京举行“被子植物起源和当代古植物学有关问题的学术交流暨庆贺徐仁教授八十寿辰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旨在同行们相聚交流近几年来研究被子植物起源方面的进展,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开展该项研究工作,为世界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现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我国古植物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发现迄今已知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在9月4日至8日召开的南京国际古植物学会议上,这一成果受到18个国家的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较为罕见,使这一庞大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  相似文献   

3.
达尔文的“令人讨厌之谜”,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因此,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对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如:真花学说、假花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花植物学说、新假花学说、古草本学说和ANITA学说等。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作者将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5个阶段,并简要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代表学说和主要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A .Engler (1936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中国植物志》和根据吴征镒等(2 0 0 2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中科的界定进行了比较。这不仅有助于掌握吴征镒等系统的观点 ,也有益于理解被子植物系统学中当前划分“科”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5.
首届国际古植物学会会议(First International Palaeobotanical Conference)于1980年7月7日至7月13日在英国里丁大学举行。来自世界22个国家的120多名古植物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李星学参加了会议。在伦敦参加第五届国际孢粉学会的以徐仁为首的“中国孢粉学代表团”的7名成员,也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古植物学协会(简称IOP)发起,并得到伦敦林奈学会、里丁大学植物系和国际古被子植物协会(简称IAAP)的赞助而联合召开的。英国的哈瑞士教授(T.M.Harris)与查路德教授(W.G.Chaloder)分别担任会议的名誉主席与主席,大英自然博  相似文献   

6.
刘家熙 《化石》2000,(3):29-30
“活化石”植物又称孑遗植物 ,是指那些经历了新生代几次大的冰川活动后幸存下来的植物种类。中国素有“植物王国”之称 ,拥有许多世界上其他地区早已灭绝却只在我国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保存下来的珍贵植物。这其中有许多种类被誉之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活化石”。它们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地质学以及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活化石”植物约有近百种 ,分属于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面择要介绍几种。1.原绿藻属于藻类植物。1975年 ,美国藻类学家柳文 ,在一种海鞘的泄殖…  相似文献   

7.
被子植物花的起源:假说和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永  傅德志  王祺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366-2380
达尔文的 令人讨厌之谜 ,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 ,因此 ,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 .对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 ,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 ,如 :真花学说、假花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花植物学说、新假花学说、古草本学说和 ANITA学说等 .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 ,作者将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 5个阶段 ,并简要阐述了各个阶段的代表学说和主要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8.
第 19届“美国中部大陆地区古植物学术研讨会”(Mid ContinentPaleobotanicalColloquium) (简称“MPC”)于 2 0 0 2年3月 1日— 3日在佛罗里达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捷克、中国、罗马尼亚等国家的 5 5位古植物学同行、在美访问学者以及研究生等汇聚在佛罗里达大学 ,参加了这次一年一度的美国古植物学术年会。本次研讨会由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办 ,DavidDilcher教授和StevenManchester教授分别担任会议主席和副主席。参加会议的古植物同行主要来自…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探索地球生命历史———过去 15年的中国古生物研究”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10日至 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 40余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其中国内代表分别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和自然博物馆等单位 ;国外代表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瑞典 ,他们都是活跃在当前国际古生物学领域前沿的古生物学家。会议共收集论文摘要 40篇。为了展示我国 15年…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A.Engler(1936)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中国植物志》和根据吴征镒等(2002)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中科的界定进行了比较。这不仅有助于掌握吴征镒等系统的观点,也有益于理解被子植物系统学中当前划分“科”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1.
形态学研究显示睡莲科Nymphaeaceae具有许多原始性状。睡莲科又被称为“古草本”。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显示,睡莲科是现存被子植物系统树根部附近最早分异谱系的演化支之一,对研究被子植物(有花植物)的起源与早期进化具有重要价值,但有关睡莲科的范围和系统位置存在争议。被子植物的起源与辐射一直是植物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该科系统位置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主办“地质时期陆地植物分异及进化国际会议”由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学部委员李星学教授提议,经国家科委及中国科学院批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将于1995年9月在南京联合主办“地质时期陆地植物分异及进化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3.
鄂中一些被子植物硅化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我国首次在长江北岸,湖北省新洲县发现的新生代晚第三纪大戟科、豆科和樟科的被子植物硅化木。这些硅化木的发现和鉴定,反映了该地区当时较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并为长江流域新生代的地质、古气候、古地理、古生物群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论据。  相似文献   

14.
索志立 《植物学报》2006,23(1):87-97
水盾草科(Cabombaceae)是双子叶植物。水盾草科包括2属: 水盾草属(Cabomba Aublet.)和莼菜属(Brasenia Schreb.)。形态学研究显示水盾草科具有许多原始性状, 而且在其适应水生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性状退化。水盾草科又被称为“古草本”。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显示, 水盾草科是现存被子植物系统树基部ANITA类群的成员之一。但有关水盾草科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分化一直是植物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该科系统位置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水盾草科系统位置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盾草科(Cabombaceae)是双子叶植物。水盾草科包括2属:水盾草属(Cabomba Aublet.)和莼菜属(Brasenia Schreb.)。形态学研究显示水盾草科具有许多原始性状,而且在其适应水生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性状退化。水盾草科又被称为“古草本”。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显示,水盾草科是现存被子植物系统树基部ANITA类群的成员之一。但有关水盾草科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分化一直是植物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该科系统位置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八次年会拟于2001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议期间将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新世纪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方向(包括科研、科普和为社会服务等),并选举产生下届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会前将正式出版学术论文集,会后将组织野外地质考察。论文集将包括旧石器考古学、古人类学、古脊椎动物学、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及古气候学等方面的内容,论文现正在征集中。 我们热忱欢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全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参加此次会议,希望这次会议对中国乃至亚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性及其起源和分化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对中国植物区系中的239个特有属,分属67个科,进行了分析研究,列出了这些特有属在种子植物各个科的分布,现代地理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含特有属在10个以上的有5个科即Gesneriaceae,Compositae,Labiatae,Cruiciferae,Umbelliferae;其中以Gesneriaceae居榜首(27属),Compositae位居第二(20属),Labiatae有12属,居第三。含2属的科有15个,含1属的科有30个;其中Ginkgaceae,Davidiaceae,Eucommiaceae,Acanthochlamydaceae组成了中国植物区系最具古老性、特有性和代表性的4个单型科。在此基础上,从特有属在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各个纲的分布特点,以及在各个科组成和系统关系及已有地质、化石历史和系统学,形态,分子证据论述了这些特有属的起源、系统关系及在植物地理上的关系。在裸子植物中,特有属最为丰富,几乎皆是地质历史上北极-第三纪成分的残遗,起源时间较早,可追溯到白垩纪或更早。被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存在于八纲被子植物的所有纲中,几乎在现代被子植物各个演化阶段均有古老残遗的特有类群存在,同时也不乏新特有类群尤其是在演化的高级阶段的类群。从起源上看,被子植物的古特有属主要发生于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质历史上大都占有广阔的分布区;新特有属多发生在新第三纪以后。其源头主要是北极第三纪、古热带第三纪(冈瓦纳第三纪)和古地中海第三纪的奇妙结合,不少类群是就地起源的;特有性是在第三纪中晚期以后北半球气候变迁,迁移途径(如北大西洋陆桥和白令陆桥)中断后形成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特有属形成发展的起始标志。  相似文献   

18.
孙启高 《生态学报》2001,21(4):653-659
陆地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与全球气候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环境和植被均呈动态变化,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开始出现,并发生强烈分化,成为植物界的主宰,对这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化格局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大量保存在地层中具有叶相特征的被子植物叶化石对认识这一过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生物学信息,简述了利用被子植物的叶相对古气候,古地理等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历史,“气候与叶片多变量分析程序”(Climate-Leaf Analysis Multivariate Program CLAMP)颇具特色,运用CLAMP在定量解释古气候等方面可以得到准确而精确的结果,这对定量重建晚白垩世以来全球陆地气候环境变化的格局与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王鑫 《植物杂志》2010,(7):44-47
我国辽西以盛产精美的动植物化石而闻名于世,而其中可能要属早期的被子植物化石最为引人注目了。实际上,关于辽西被子植物的研究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日据时期。但是,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却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辽西出产的这些化石由于年代久远,不仅对于古植物学家来说近乎奇珍异宝,  相似文献   

20.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演化水平最高的大群,据古植物学的研究,早在白垩纪中期之后(距今约一亿年),就在世界植被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以后,被子植物的进一步发展对动物界(如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