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健斌 《菌物学报》2011,30(6):881-888
迄今为止,从广义梅衣属分出属名多达40个左右,称之为梅衣类属群(parmelioid genera)。形态学和/或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将其中某些属合并。目前使用的属名约为33个,它们包括的地衣称之为梅衣类地衣(parmelioid lichens),有1,500余种。中国有梅衣类地衣20个属近200种。报道其中的8个中国新记录种。它们是:平坦北极梅Arctoparmelia separata,美洲条衣Everniastrum lipidiferum,墨西哥条衣Everniastrum mexicanum,裂芽皱梅Flavoparmelia baltimorensis,东亚黄髓梅Myelochroa hayachinensis,宽蛇纹梅衣Parmelia marmorophylla,小裂片梅衣Parmelia pseudolaevior,疱突大叶梅Parmotrema pustulatum。  相似文献   

3.
陈健斌 《菌物学报》2013,32(1):51-55
最近世界42位著名地衣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基于分子、形态和化学综合证据承认和接受了梅衣类属群中的27个属,影响很大。被承认和接受的27属中包括仅由4个种组成的、由梅衣属中一亚属提升为属级单位的Nipponoparmelia。作者首次将Nipponoparmelia的汉语名称称为缘点梅属。报道中国缘点梅属4种地衣,简述了每个种的表型特征(形态、化学、分布)。订正了作者以前使用的名称Parmotrema pustulatum(Elix&Bawingan)O.Blanco,A.Crespo,Divakar,Elix&Lumbsch,这个种的正确名称应是Parmotrema neopustulatum Kurok.。  相似文献   

4.
新疆梅衣属地衣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资料,对新疆梅衣属(Parmelia Ach.)地衣的种类及分布区、区系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新疆的梅衣属地衣共有6种,分别为破裂梅衣(Parmelia erumpens Kurok.)、稀生梅衣(P.meiophora Nyl.)、脐梅衣[P.omphalodes(L.)Ach.]、石梅衣[P.saxatilis(L.)Ach.]、槽梅衣(P.sulcata Tayl.)和亚广开梅衣(P.fertilis Muell.),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和阿勒泰山。根据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梅衣属地衣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划分为:1)环低北极及北方种,包括石梅衣和脐梅衣2种;2)环北方种,包括槽梅衣和稀生梅衣2种;3)温带亚洲种,包括亚广开梅衣和稀生梅衣2种。研究结果还显示,分布在阿勒泰山和天山的梅衣属种类的垂直分布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6.
郭守玉  魏江春 《菌物学报》1994,13(Z1):29-35
摘要:本文报道了中国横断山地区石蕊属地衣12种,其中新种1个:贡嘎石蕊(Cladonia ngganensis S.Y. Guo & Wei),中国新记录11种:类黄粉石蕊(Cl. bacilliformis),比蒙氏石(Cl. beaumontii),小棍棒石蕊(Cl. clavulifera),圆筒石蕊(Cl. cylindrica),具粉石蕊(Cl. farinacea),北海道石蕊(Cl. hokkaidensis),厚叶石蕊(Cl. incrassata),大叶石蕊(Cl. macrophylla),丛杯石蕊( Cl. mateocyatha),多孔石蕊(Cl. multiformis)和亚石蕊(Cl. subrangiformis)。对于每一种的化学成分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是中国地衣的重要分布地之一, 蕴藏着丰富的地衣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基于259份标本馆馆藏及采集自东北大小兴安岭31个保护区的新鲜地衣标本, 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和DNA片段的综合分析, 鉴定并报道了该地区梅衣科岛衣类和袋衣类地衣11属31种, 包括环北极成分13种, 东亚成分11种, 世界广布成分3种, 中国特有成分3种, 欧亚成分1种。与之前记录和报道的该地区同类地衣物种组成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隶属于2属的6种地衣在该地区未被重新发现, 表明这些地衣在该地区的分布可能大大萎缩乃至消失, 尤其是属于东亚成分的袋衣属2种: 粉袋衣(Hypogymnia farinacea)和日光山袋衣(H. nikkoensis), 自最初以东北大小兴安岭标本为凭证在中国报道分布后, 30余年未再新增任何标本信息, 日光山袋衣在近期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中被推测处于易危状态。  相似文献   

8.
1973—1975年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若果冰川(海拔4600公尺)等地,采到这种冰蚯蚓。冰蚯蚓标本分别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萱副教授和南京大学地理学系王富葆副教授送交我们进行分类研究;冰蚯蚓的显微摄影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蒋燮治副教授的热情指导和该所何楚华、郑英两同志的大力协助,特此一并致以谢意。 冰蚯蚓标本共82条。其中成熟的个体为52条,9条分别用作横切、纵切和矢切玻片进行观察。10条用于解剖观察,我们认为这种冰蚯蚓确为一新属、新种,兹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球针叶属Bulbothrix和球针黄叶属Relicina地衣区别于其它梅衣的主要特征是裂片边缘具有膨大似葱头状的缘毛.球针叶属地衣的上表面灰色,含有黑茶渍素(atranorin),而球针黄叶属地衣的上表面为黄绿色含有松萝酸(usnic acid).经过形态学与化学研究,承认中国大陆有球针叶属地衣5种和球针黄叶属地衣2种.其中戈氏球叶B.goebelii,烟草球针叶B. tabacina,玄球针黄叶R.abstrusa和悉尼球针黄叶R.sydneyensis等4种为中国大陆首次记载.云南球针叶B.yunnana为中国特有种.本文报道的7个种均出现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这与球针叶属和球针黄叶属地衣呈热带,亚热带的世界分布格局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球针叶属Bulbothrix和球针黄叶属Relicina地衣区别于其它梅衣的主要特征是裂片边缘具有膨大似葱头状的缘毛。球针叶属地衣的上表面灰色,含有黑茶渍素(atranorin),而球针黄叶属地衣的上表面为黄绿色含有松萝酸(usnic acid)。经过形态学与化学研究,承认中国大陆有球针叶属地衣5种和球针黄叶属地衣2种。其中戈氏球叶B. goebelii,烟草球针叶B. tabacina,玄球针黄叶R. abstrusa和悉尼球针黄叶R. sydneyensis等4种为中国大陆首次记载。云南球针叶B. yunnana为中国特有种。本文报道的7个种均出现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这与球针叶属和球针黄叶属地衣呈热带,亚热带的世界分布格局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西藏采到一种跳蚤,经研究后认为是蝟形蚤科(Hystrichopsyllidae)新蚤亚科(Neopsyllinae)副新蚤族(Paraneopsyllini)中的一个新属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脐鳞属地衣一个新种:褐脐鳞。 这个新种类似红脐鳞,但地衣体上表面为灰褐色并且不含松萝酸。本种与泡状脐鳞的区别是不含富马原岛衣酸及地理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1976年我所在西藏昌都地区采到蠓科(Ceratopogonidae)库蠓属(Culicoides)一新种。模式标本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点库蠓Culicoides stagetus Lee,新种  相似文献   

14.
西藏真蚋一新种(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真蚋一新种(双翅目:蚋科)邓成玉,张有植,薛群力,陈汉彬(成都军区卫生防疫队成都610061)(贵阳医学院贵阳550004)1989年5月,作者在进行西藏亚东烟类调查时,发现烟属真纳亚属一新种,现记述如卜。新纤细真纳Sithds(EMbodsn们...  相似文献   

15.
梁铭球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1,34(3):331-332
本文报告采自西藏的蝗虫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工布雏蝗 Chorthippus gongbuensis 新种(图1—4) 雄虫 体小。触角丝状,到达后足股节基部,中段一节长为宽的3.7倍。颜面倾斜与头顶成锐角。颜面隆起具深纵沟,两侧自上而下微展开。头侧窝长方形,长为宽的4倍。复眼卵形,纵径为横径的1.47倍,眼下沟与横径等长。前胸背板前缘略呈弧形,后缘宽圆形;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呈弧形弯曲;后横沟明显,位于前胸背板中部。中胸  相似文献   

16.
17.
天牛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天牛科新种十种,属于花天牛亚科的二种,天牛亚科的三种,沟胫天牛亚科的五种。新种模式标本存放地点,除在新种下注明的而外,均存西南农学院植保系。 花天牛亚科 x纹筒花天牛Encyclops x-signata Chiang新种(图版I:1) 雄虫 体型狭长,两侧平行,近圆筒形。全体茶褐色,被极薄的灰黄色绒毛;鞘翅背中央各有一淡黄褐色大形半环纹,左右相合成“X”纹,翅基部五分之一处各有一同色的斜弧纹,其后端左右相接,沿中缝下伸与“X”纹的中间相连,翅端部五分之一处淡黄褐色,斑纹之间的部分茶褐色较深暗。  相似文献   

18.
19.
描述了采自中国西藏的池蝇属Limnophora 3新种:棕胫池蝇Limnophora brunneitibia sp.nov.,瘦板池蝇Limnophora leptosternita sp.nov.,黑瓣池蝇Limnophora nigrisquama sp.nov..棕胫池蝇L.brunneitibia sp.nov近似于突出池蝇L. prominens Stein,1904,但前者额较宽,间额宽为一侧额的3倍,下眶鬃2(后者6~7),上眶鬃3(后者1~2);前胫具1中位后鬃,中胫带棕色,后胫略带棕色,中股基部后腹鬃1(后者3);前气门黄色(后者褐色);腹部第3、4背板斑不达前缘;第5腹板侧叶末端尖,向内弯曲等.瘦板池蝇L.leptosternita sp.nov.近似于西藏池蝇L.tibetana Xue et Zhang,1996,但前者间额为一侧额宽的2.0~2.5倍,侧颜为触角第3节宽的1.3倍,颊高为眼高的1/5:腹部第4、5背板斑达前缘,雄第5腹板瘦长,肛尾叶端部尖等.黑瓣池蝇L.nigrisquama sp.nov.近似于L.aureifrons Shinonaga et Kano,1977,但间额黑色,具少数暗棕色粉被,侧额、侧颜粉被棕色;腋瓣暗棕色;腹部正中粉被条狭;体形较小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中国科学院科学考察队在我国西藏地区采集到的二种蚧虫新种。新种的正模标本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新种描述如下。1.多刺棕榄粉蚧Pedronia acanthodes,新种(图1) 雌成虫:虫体略呈长卵形,体长为1.91—2.03毫米。眼较发达,具有较硬化之眼座。触角通常为7节。触角的第二节和第七节较长。有的个体在触角第七节中部稍稍断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