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蛇志》2018,(3)
目的探究微信延续护理在变异性哮喘儿童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0例变异性哮喘患儿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160)和对照组(n=140),观察组采用微信延续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疾病认知程度、患儿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分(PAQLQ评分)以及患儿哮喘急性复发次数和再入院次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活动、情感各方面的PAQL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急性复发次数、再入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应用微信延续护理对变异性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护理,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哮喘急性复发风险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患者只应用中药内服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哮喘的发作次数要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治疗中,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对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治疗的140例HIV/AIDS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出院后跟踪随访督促。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病情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HAART服药依从性,从而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刘剑梅  王自秀 《蛇志》2014,(2):175-176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吸入治疗正确操作流程写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哮喘防治知识教育、吸入技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吸入治疗正确技术操作流程写真,制作成系列相片,发给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AC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ACT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吸入治疗正确操作流程写真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哮喘病情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系统管理,对长期改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进行系统管理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系统管理前1年中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天数,住院次数,肺功能,治疗费用等指标,与开展系统管理后1年时上述指标前后自身对照.结果:进行系统管理后较系统管理前1年中,患者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减少90.3%,时日常工作、生活影响平均天数减少76.4%,住院次数平均下降70%,平均治疗费用减少47.5%.平均肺功能FEV1增加17.6%.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系统管理,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长期明显改善,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观察、对比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氨茶碱和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爷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静滴氨茶碱,观察组静滴多索茶碱,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的PEF、EVI/FVC、FVC和FEVI均小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小于观察组(90.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各项肺功能指标,与氨茶碱相比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健康患儿40例(近1年均无服用维生素AD史)作为研究对象。将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AD组)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组)。治疗组补充口服维生素AD1粒qd,疗程共6个月。分别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随访6个月、1年内喘息的控制情况(喘息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咳嗽程度、有无夜间症状或夜间憋醒、有无活动受限)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哮喘组≥4岁患儿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评价哮喘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维生素A、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喘息发作时间、夜间症状、夜间憋醒、活动受限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钱琨  曲学华  张妍  刘敏  程丽梅 《生物磁学》2013,(27):5367-5369,5347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应。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入院后给予健康教育知识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健康知识评估给予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实际临床效果。结果:①住院期间,观察组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教育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临床指标得到了改善,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52例给予传统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造口袋更换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健康锻炼、饮食调理及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但自我护理时间长、更换造口袋频次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行FESS治疗。根据是否合并患有支气管哮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 E低亲和力受体(sCD23)的水平,并术后随访2年观察对比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IL-4、sIL-2R及sCD2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手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慢性鼻窦炎治愈率均高于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之间(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年的哮喘平均发作率明显低于术后1年(P0.05)。结论: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IL-4、IFN-γ、sIL-2R及sCD23水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70例处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5例。A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并复查肺功能。结果:B组总有效率90.59%显著优于A组总有效率69.4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912P0.05);治疗后,B组各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迅速缓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且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0),均给予地奈德雾化吸入,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等。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观察组和对照组喘息、咳嗽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分别为(3.30±1.03) L、(2.70±0.81) L和(6.10±0.90) L/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的比例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结果初步说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溴索与碳酸氢钠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住院患者,分为灌洗组(常规治疗方法 +支气管局部注药灌洗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 38例),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评估,随访半年。结果灌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氨溴索、碳酸氢钠序贯灌洗能提高支气管扩张感染疗效、减少半年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改善微环境来维持菌群平衡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120例患儿,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早上及晚上各吸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免疫治疗,进行12个月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控制率、肺功能变化。检测两组患儿血清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6月及治疗12个月后发作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控制率显示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第1 秒呼气流速(FEV1)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两组治疗12个月后上述2项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血清IL-4、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下免疫治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舒利迭)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改善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微卡)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哮喘患者30例,均在初诊时及治疗4周后详细记录其哮喘发作次数、临床症状体征积分、FEV1、FEVI%、PEF,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评价母牛分支杆菌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相比,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FVC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FEV1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FEV1%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EF有显著性差异(P<0.01).受试者中1例发热,余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脾氨肽联合普米克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CD4~+、CD8~+、血清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儿进行止咳化痰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CD4~+、CD8~+、CD 4~+/CD8~+及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胸部哮鸣音、喘憋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FVC、FEV1及FEV/FVC、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Ig 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普米克令舒可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20,(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延续护理进行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且能满足患者院后的健康需求,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人,对照组为52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内,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仍然接受健康教育,2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健康问卷合格情况,1年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之后,观察组合格率为86.79%;对照组合格率为36.54%,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来看,观察组复发者22例,肺气肿者16例,肺心病者6例。对照组肺心病者26例,肺气肿者36例,气管炎复发者44例,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患者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升其生活品质,减少并发症发发生机率,控制病情发展,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廖良艳 《蛇志》2016,(3):298-29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检查并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