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苏永春,张崇邦,勾影波(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161601)RelationshipBetweenseasonalQuantitativeVariationofSoilAnimalsinW...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的研究潘林刘士山吕洪彦(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克山161601)1引言五大连池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该地区共有十四座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有东北地区独一无二的火山“自然博物馆”之称,其...  相似文献   

3.
真核生物起源的可能途径杨景宇(天水师范专科学校741016)现存生物中,发现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近50个属,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微生物。他们有的是好氧的,有的是厌氧的,也有的为兼性厌氧;有的自由生活固氮的,也有联合固氮或共生固氮的,但...  相似文献   

4.
几丁质及脱乙酰几丁质的微生物降解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士奎  王汉潜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3):180-183
几丁质及脱乙酰几丁质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王士奎,王汉潜(廊坊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河北廊坊102849)氨基糖(AminoSugar)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多糖(几丁质、肽聚糖、糖蛋白、粘多糖等)形式存在。其中,几丁质作为多数真菌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成份,在自...  相似文献   

5.
果实成熟机理和几个生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萍 《生物学杂志》1996,13(4):9-11
果实成熟机理和几个生理问题于萍(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161601)1果实成熟机理1.1关于果实成熟机理的假说目前有两种关于果实成熟机理的假说。一种认为:果实成熟涉及到基因表达的改变和新酶的合成,新酶催化成熟过程中的关键性变化;另一种则认为...  相似文献   

6.
浅谈细胞壁蛋白李应超,谭俊(湖北孝感师范专科学校432100)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植物细胞壁是一种无生命的结构。但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壁中含有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10%,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与支原体肺炎洪修默(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15008)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水、煤渣、动植物和人体中均可找到,为迄今已知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1898年诺卡尔(...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理论在食品微生物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理论在食品微生物学中的运用云南省玉溪地区卫生防疫站玉溪653100王树坤云南省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吴献花1主要生态学概念1.1术语微生物生产和/或降解食品几乎不是由单一种而是由一群微生物活动的结果,与此相关术语有种群(population)和(...  相似文献   

9.
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代文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4):245-252
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凌代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厌氧微生物是整个微生物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枝原体,厌氧真菌尚见于个别的报道。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人类生活的环境和人体...  相似文献   

10.
拌种根瘤菌是提高植物固氮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探讨了根瘤菌拌种处理对高寒地区典型禾/豆混播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根瘤菌拌种在牧草生产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以苜蓿‘北林201’、‘川草2号’老芒麦和‘阿坝’垂穗披碱草混播为研究对象,设置根瘤菌拌种和不拌种两个处理。采集根周土壤和根际土壤,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原核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FAPROTAX对不同处理原核微生物群落功能进行预测,并通过BugBase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原核微生物高水平表型的分类和变化。32个土壤样品共检测到8 814个OTU,分属于6个门3 577个属。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6.11%-46.2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0.61%-32.91%)。拌根瘤菌改变了牧草土壤中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拌种处理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指数(Observed_richness、Shannon index、inverse Simpson index)都显著(P < 0.05)低于不拌种。拌根瘤菌增加了消化作用以及反硝化功能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1.
花药壁及其中绒毡层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药壁及其中绒毡层的结构与功能牛佳田(黑龙江省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154007)被子植物的花药壁是指雄蕊花药中药室外面由抱子体性质的几层细胞所组成的壁结构。分化至完全的花药壁从外至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成熟后分成纤维层和唇细胞)、中层、绒毡层。花药壁...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和2023年分别是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70周年和《微生物学报》创刊70周年,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学研究从白手起家、跟踪模仿到逐步走上国际舞台,从跟跑、并跑到整体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部分领域领跑国际同行,并为国际同行提供微生物数据服务,也已走过了70个岁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领域学者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结果。特别是近30年,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无论从理论、方法创新还是新物种发现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原核系统分类领域的主导力量。本文本着尊重历史、客观求实的态度梳理了70年来我国在细菌和古菌分类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取得的成绩,并结合该领域最新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维持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与消除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超氧化物歧化酶(ge—SOD)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器中专一的SOD酶,通过GenBank中搜集的原核生物Fe—SOD进行比对分析发现,Fe-SOD是相对保守的蛋白质,其中包含2个保守区域和1个可变区域,金属结合位点固定,Fe.SOD序列的比对可以反映物种间的进化关系,是研究原核生物分子进化的理想素材。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志波 《微生物学杂志》1996,16(1):46-50,22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问题与对策甘志波(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微主物研究室武汉430070)自从首次报道人工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以来,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其间解决了许多技术障碍,如:酶解细胞壁、高效融合剂、原生质体再生等,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功地得到...  相似文献   

15.
蓝藻质粒     
业勤 《遗传》1980,2(4):36-36
蓝藻(Blue green algae)是分布最广泛、种类 繁多的光合原核生物,由于它们具有藻类特有 的色素和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类型,因而历 史上把它们作为藻类的一部分。但它们是典型 的原核生物。它们的基因组的大小、核酸的生物 化学、细微结构和细胞壁化学等等方面,越来越 多的证据表明蓝藻与细菌是非常相缘的。近年 来,不少人把它们统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um)  相似文献   

16.
林分结构随林龄增加发生变化,致使土壤微环境变化,进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25、40、50、60年生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人工林表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驱动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评价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MBC和MBN先上升后下降,在40年生达到最大;β-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多酚氧化酶(PHO)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趋势相似,其中βG、NAG活性在50年生人工林达到最大,PHO活性于40年生人工林达到最大;50年生人工林过氧化物酶(PEO)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林龄人工林;纤维素水解酶(CBH)活性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冗余分析显示,碱解氮(AN)、pH和可溶性有机碳(DOC)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导因子,分别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变异的65.4%、9.7%和7.6%。综上可知,林龄对粗枝云杉人工林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60年粗枝云杉林地力呈现衰退态势。为此,可对近60年的粗枝云杉人工林增加碳氮元素(尤其是氮素)的输入,以提升土壤质量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是我们了解得最清楚的原核生物,它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简要介绍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质粒、核糖体、鞭毛等结构与功能以及大肠杆菌的产能方式和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溶菌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朱奇  陈彦 《生物学通报》1998,33(10):9-10
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人们对溶菌酶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发现青霉素的前6年(1922年)发现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  相似文献   

19.
猪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和保存张顺凤(浙江农技师专)刘奎(宁波市医科所)猪肺炎支原体的培养支原体是一种微小原核生物,无细胞壁,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小苗落。引起猪气喘病的病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因生长速度慢、要求培养条件苛刻而难以培养,对防治猪气喘病的...  相似文献   

20.
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出现的Mycoplasma多译为“支原体”,但从其词义而言,将其译为“枝原体”更为合适,这种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和分枝状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正像Mycobacterium应译为“分枝杆菌属”那样,而不译成“分支杆菌属”。中科院微生物所王祈楷研究员长期从事Mycoplasma的研究,认为它的中文确切定名为一枝原体更适中,尽管“支”与“枝”读音相同,但从其内含而言,用“枝原体属”术语更为恰当,因此,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第一版)以及即将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的Mycoplasma均采用“枝原体属”术语名称。山东大学韩贻仁教授也认为Mycoplasma译为“枝原体属”更为恰当,从术语定名而言,最好遵守“一物一名”的原则,避免一物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