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的主动死亡,它参与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氧化有密切关系.当细胞外诸如辐射、高氧、高温、感染、衰老等信息通过活性氧传入细胞,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或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的表达,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发生细胞凋亡.原癌基因bcl-2可能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常见凋亡诱导剂顺铂(Cisplatin)诱导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凋亡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抗凋亡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Veto细胞48h,用噻唑蓝(MTT)比色法、Gimesa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处理后细胞的生长活力和凋亡情况。结果:以未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1、2、3、4,5μg/mL的顺铂处理的Vero细胞生存率分别为(79.02±6.10)%、(68.84±4.42)%、(56.66±4.07)%、(46.83±3.76)%、(29.04±5.93)%(P〈0.01);经顺铂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膜小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细胞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0、1、2、3、4、5μg/mL的顺铂处理的Vero细胞后凋亡率分别为1.66%±0.19%、16.65%±1.26%、24.82%±1.03%、36.22%±1.04%、48.49%±1.24%、43.34%±1.17%(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顺铂诱导非洲绿猴肾细胞凋亡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目的基因在Vero细胞凋亡作用的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不可逆电穿孔是治疗肿瘤的新兴技术,本文探讨高压电场引起的不可逆电穿孔诱发A549肺癌细胞凋亡的特点。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周期的A549细胞,共分为A—G7个组进行研究,其中A组为不施加电场的空白对照组,B-G组为实验组,B组施加500V/cm强度高压电场,G组施加1750V/cm的高压电场,BG组之间各组的高压电场强度间隔为250V/cm。采取细胞抑制实验、不可逆电穿孔示踪实验、细胞凋亡实验,检验A549细胞细胞凋亡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结果: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实验组之间的细胞抑制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电场强度≥1000V/cm时,细胞不可逆电穿孔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场强度≥1500V/cm时,细胞不可逆电穿孔率增加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电场强度≥1250V/cm时,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电场不可逆电穿孔诱发A549肺癌细胞发生早期凋亡的强度为1250V/cm,发生晚期凋亡的强度为1500V/cm,且凋亡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持续升高。这对于高压电场不可逆电穿孔效应引起的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透射电镜观察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质谱鉴定技术研究细胞凋亡诱导物姜黄素处理前后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及其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经姜黄素处理后,MG-63细胞的核基质和中间纤维比对照组明显稀疏,且分布更加不均匀,并分别与核纤层连系,形成趋于断裂但相对还较为完整的网状结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显示在姜黄素诱导MG-63细胞凋亡前后存在27个差异表达的核基质蛋白.经质谱鉴定了其中的21个蛋白.在凋亡的MG-63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鉴定为:DNA聚合酶zeta等7种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质为:Prohibitin等14种蛋白。其中首次在核基质中发现的蛋白质有17个。因此.在MG-63细胞凋亡过程中不仅其核基质-中间纤维系统构型产生了典型的的凋亡特征性变化.而且伴有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由此证实了与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相关特异核基质蛋白的存在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调控作用.从而对揭示核基质构型及其蛋白组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阐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AO/EB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DADS对caspase-3剪切片断的影响,及对MAPKs通路相关蛋白,包括p-JNK、JNK表达的影响。结果:DADS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AO/EB形态变化分析,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DADS处理MCF-7细胞6、12、24、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74%、9.22%、20.2%、42%,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仅为3.03%(P<0.05);不同浓度的DADS作用于MCF-7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caspase-3出现断裂片断,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断裂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DADS处理MCF-7细胞后,JN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DADS能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凋亡,JNK信号通路抑制可能是DADS诱导其调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一种死亡模式,广泛涉及到肿瘤、衰老和退行性病变等一系列疾病.最近有实验表明自由基与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凋亡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增加,同时消除ROS的能力下降.大多数凋亡障碍的细胞表现出ROS分子大量减少,若调节细胞内ROS含量,死亡率能随之改变;离子辐射能通过经自由基引起细胞的凋亡,培养细胞在无血清或撤除生长因子后发生的死亡也大多与细胞内自由基代谢酶如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变化有关.提示自由基是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特征为内皮细胞发生Ⅱ型激活.引起黏附分子、细胞因子和前促凝分子等基因高表达.造成血管收缩、白细胞黏附、激活、聚集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基因HO-1通过抑制前炎症反应及免疫调抑作用以保护异种移植器官。因此。通过构建含剪切的野生型大鼠HO-1 cDNA的表达型质粒.用DOTAP包裹转入HUVEC中表达。测定表达量及表达产物活性;采用TNF-α诱导细胞凋亡。以及Heme和SnPP分别刺激细胞。诱导和抑制细胞内HO-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明确HO一1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显示HO-1在HUVEC中高度表达。活力为对照组5倍;TNF-α诱导细胞凋亡。但Heme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下降至20%以下。而SnPP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最高达到95%以上。并且HO-1基因表达抑制时细胞凋亡率是诱导时的5—20倍。本实验表明Heme处理后HO-1表达上调。具有显著抗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凋亡率与HO-1表达量呈负相关,提示HO-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细胞凋亡方面观察BIOCOCKTAIL(益生菌微生物制剂)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ITC和PI双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通过FITC和PI双染色法,观察到BIOCOCKTAIL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细胞MDA-MB一231凋亡细胞。I组乳腺癌细胞系(8.1%绑38.7%,P〈0.05),Ⅱ组乳腺癌细胞系(6.9%掷19.4%,P〈0.05)。TUNEL法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多。结论BIOCOCKTAIL能够有效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9.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可以敏化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但对于肝肿瘤细胞株HepG2的影响未见报道.为了研究Daxx增加肝HepG2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为开发药物新的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转染pEGFP-C1和pEGFP-C1-Daxx这两个载体到HepG2细胞.实验分组如下:(1)正常对照组(未转染细胞组);(2)pEGFP-C1空载体转染组(HepG2/GFP细胞);(3)pEGFP-C1-Daxx表达载体转染组(nepG2/GFP-Daxx细胞).筛选稳定细胞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RNA的表达;用过氧化氢孵育24h诱导细胞凋亡,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经G418筛选稳定的细胞运用RT-PCR技术分析其mRNA,结果显示,转染绿色荧光蛋白Daxx表达载体的细胞Daxx的mRNA明显上调: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Daxx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用过氧化氢诱导HepG2细胞凋亡,观察到过氧化氢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活性.正常对照细胞、HepG2/GFP、HepG2/GFP-Daxx 3组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0.72、0.76、0.49mmol/L.并且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HepG2/GFP-Daxx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质粒组与未转染组((42.9&#177;8.42)vs(27.3&#177;6.38)or(28.5&#177;4.71)).提示HepG2/GFP-Daxx细胞对过氧化氢的反应性较未转染细胞和HepG2/GFP敏感.还运用Western-blot检测到活化的caspase3在Daxx转染组细胞表达最强,达到(204.66&#177;19.68)%,而未转染和HepG2/GFP组细胞分别是(100&#177;3.1)%、(107.39&#177;20.1)%,进一步说明了Daxx可以增加HepG2细胞对于过氧化氢的敏感性.同时,观察到过氧化氢处理24h后,Daxx转染组细胞磷酸化的JNK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上述结果表明:a.Daxx可以增加肝HepG2细胞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b.Daxx蛋白敏化过氧化氢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与协同增加JN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剂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凋亡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复方奥硝唑一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剂(0、1.25、2.5、5、10、20g/L)的培养液对人牙周膜细胞进行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透射电镜下观察HPDLC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在1.25、2.5gm的浓度下对HPDLC的凋亡率和超微结构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5、10g/L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小且超微结构显示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增多,细胞突起增多;而在高浓度药物20g/L的作用下,凋亡率有所增加,细胞发生退变,溶酶体增多。结论:5、10g/L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制荆对体外培养的HPDLC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药物20g/L则对HPDLC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药物敏感型细胞株K562/S和耐药型细胞株K562/A02为对象.观察原癌基因Bcl-2的表达量在两种细胞中的差异,以及神经酰胺作为一个新的脂质第二信使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并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vanadate,观察酪氨酸可逆磷酸化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K562/A02中Bcl-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K562/S;外源性神经酰胺能成功地诱导K562/S,K562/A02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和DNA“Ladder”形成,FCM检测出现凋亡细胞峰,但在同样的诱导条件下,K562/S细胞凋亡明显高于K562/A02细胞.FCM检测genistein能显著改变这两种细胞生长周期,但细胞阻滞于G2/M期,便对神经酰胺诱导的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vanadate单独对细胞地明显作用,但与神经酰胺共同作用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以上结果表明在药物诱导的细胞调亡中Bcl-2基因起重要作用,神经酰胺能诱导K562/S和K562/A02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2.
探讨迷迭香酸对穿透支原体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穿透支原体脂蛋白损伤RAW264.7细胞为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状况,DNA片断化分析观察穿透支原体脂蛋白对RAW264.7细胞DNA降解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7.5mg/L穿透支原体脂蛋白可引起RAW264.7细胞存活率降低,出现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出现凋亡亚G1期峰,凋亡率为31.9%;100μmol/L迷迭香酸预处理1小时后可以升高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细胞特征性的梯状梯带消失,细胞凋亡亚G1期峰消失,并使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为7.9%。结论:迷迭香酸有抗穿透支原体脂蛋白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自噬对酒精诱导的人肝细胞系(CL-1)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正常肝细胞系CL-1细胞,80mmol/L酒精常规处理24小时,采用CCK-8法观察酒精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观察酒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及转染GFP-LC3法检测细胞自噬水平;选用rapamycin和3-MA调节细胞自噬,观察酒精处理后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变化。结果:酒精处理体外培养的CL-1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实验组细胞46.2%发生凋亡,显著高于对照组8.4%;LC3II及Beclin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FP-LC3荧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节细胞自噬水平,rapamycin组细胞活性增加(P〈0.01),31.1%(46.2%)细胞发生凋亡;3-MA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54.1%(4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酒精处理降低CL-1细胞活性,促进凋亡,提高自噬水平;提高或降低细胞自噬水平,细胞凋亡及活力随之降低和增加;细胞自噬能够对抗酒精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Raw264.7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单核细胞株Raw 264.7凋亡中的调控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术、透射电镜技术、DNA 凝胶电泳、Western blot、激酶活性测定检测p38蛋白激酶在热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热损伤后5 m in,p38即被激活,30 m in 时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2 h 达基底水平;热损伤后3 h 细胞凋亡率开始明显增高,p38蛋白激酶活性增高是细胞凋亡发生之前的事件;进一步观察了p38特异性抑制剂FHPI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FHPI可以抑制热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上述结果提示,p38参与介导热损伤诱导的Raw 264.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细胞色素c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粒体是细胞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细胞器,它为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的作用远比人们了解的复杂和多样。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1.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下降自1993年以来,Kro...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凋亡、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C-1-B细胞,经不同浓度华蟾素(0.2mg/ml、2mg/ml和20mg/m1)干预24h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华蟾素能有效抑制HEC.1.B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未经华蟾素处理的细胞凋亡率仅为2.5%,经0.2mg/ml、2mg/ml、20mg/ml的华蟾素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44.3%和78.5%。趋势卡方检验x^2=165.4983,P〈0.0001。HEC-1-B细胞经华蟾素作用后,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在高浓度时,华蟾素有可能存在细胞毒作用。结论:华蟾素能通过诱导HEC-1-B细胞凋亡,从而抑制HEC-1-B细胞生长,并且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荔枝核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选取活性最好的组分进行Hoechest 33258染色,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致凋亡能力;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荔枝核提取物及纯化后的多个组分都显示出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组分L2.3效果最好,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作用(P〈0.05);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经也.3处理72h后细胞形态明显变小变圆,正常存活的细胞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Hoechest 33258染色后处理组HepG-2细胞染色质固缩,出现呈致密浓染蓝白色颗粒状荧光的凋亡小体;在100、50μg/mL浓度时,L2.3处理48h后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多(P〈0.01),G2/M期细胞减少。以上结果证明荔枝核提取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抑制HepG-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白明华  马一楠  王宝峰  黄珊  贾辉 《生物磁学》2013,(25):4851-4853
目的: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姜黄素对于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但姜黄素能否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其具体作用机制如何?目前仍无报道。本研究拟观察姜黄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姜黄素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人胰腺癌PANC-1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ANC-1细胞凋亡率,并分析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同时通过RT—PCR和Westemblot分析PANC-1细胞中P53表达的变化。结果: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后,可以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姜黄素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姜黄素能够同时增加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Caspase-9和Caspase-3途径来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发生。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显著增加PANC-1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可以显著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同时增加的P53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姜黄素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能与增加细胞中Caspase-9,Caspase-3以及P53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探讨了姜黄素诱导PANC-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姜黄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在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R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CREG蛋白过表达能够对抗血清饥饿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凋亡,进一步探讨CREG对hVSMCs凋亡的调控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以逆转录病毒稳定转染的CREG过表达及表达抑制的hVSMCs为模型,应用两种药物Staurosporine (STS) 和Etoposide (VP-16)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检测细胞凋亡和相关信号通路变化.结果显示,在药物干预后,CREG表达抑制时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而CREG过表达明显抑制hVSMCs凋亡.同时也发现,CREG表达抑制时p38及JNK活性明显增强,而CREG过表达时p38和JNK活性被抑制.经腺病毒转染和药物干预抑制p38表达后,细胞凋亡均受到抑制,而且在p38活性被抑制的同时,JNK活化也受到抑制.说明p38和JNK表现为协同作用.结果也显示,VSMCs分化指标SM α-actin和SM MHC与CREG表达呈一致趋势,而细胞外基质蛋白Fibronection与CREG表达呈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CREG在维持VSMCs表型转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p38和JNK信号转导通路对hVSMCs凋亡进行调控.CREG可能对于AS和PCI术后RS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细胞色素c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Kerr于1972年提出了细胞凋亡(apoptosis),随后发现细胞凋亡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以及许多病变如肿瘤有直接关系。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是一个相对主动的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形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