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仁超 《生命世界》1992,19(4):43-43
有人认为在植物系统学实验中,藻类植物实验材料的采集较为困难。其实只要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及其特点,采集并不困难。现介绍五种藻类植物实验材料的采集及观察方法。一、颤藻(Oscillatoria sp.)为常见蓝藻,分布很广,污水沟、湿地、墙壁、甚至在温泉中都可发现。腐殖质丰富的水沟或鱼塘边缘最多,常在污水流经的地表形成一层蓝绿色至黑色的膜状物,或成团漂浮在水面。一年四季均可采到,但在温暖季节生长旺盛。为了得  相似文献   

2.
东湖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水质差异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东湖自 60年代以来 ,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 ,由于各湖区接纳污水的程度不同 ,使不同水域的水质状况呈现明显的差别。本研究对东湖污染程度不同的水域设立 6个采样站 ,进行原生动物的采集及鉴定 ,目的是研究水污染造成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同时也是对各种结构和功能参数在水生态系统污染的监测和评价中的作用进行比较。1 方法1 .1 采样及镜检在东湖共设 6个采样站 (图 1 ) ,采用PFU法[1]收集原生动物。于 1 995年 1月1 5日在各站挂上空白PFU ,2月 1 5日取回。用PFU挤出液进行活体定性观察 ,在高 ( 4 0× )、中 ( 2 0× )、…  相似文献   

3.
要观察衣藻和水绵的结构特征,以及水绵接合生殖的过程,首先必须采集标本。淡水藻类繁多。采集时,要根据不同藻类植物、不同环境条件和生态特点,准确地采集所需要的标本。衣藻喜生于有机质较少的静水里,如果是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水体中采集标本,大多是眼虫而不是衣藻。水绵则常生活在酸性、缺钙的水中,如酸性的红壤土地带的积水、沼泽及水库下游积水处。  相似文献   

4.
微型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作用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未经处理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湖、河、海,是造成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重点介绍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生物处理的机理,以及微型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能指示和预报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5.
许木启  曹宏  王玉龙 《生态学报》2000,20(2):283-287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是近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多级污水净化系统和示范工程。论文报道了汉沽稳定塘各塘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重点论述了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与水质净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5个采样站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参数的变化与各级塘中污染物的浓度关系密切。进水口(1号站)由于各种污染物含量很高,原生动物种类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d值和PFU原生动物的群集速度(功能参数)都为零。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作用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经处理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湖,河,海,是造成我国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重点介绍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生物处理的机理,以及微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能指示和预报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7.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许木启  曹宏 《生态学报》2004,24(7):1540-1547
原生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环节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在水环境质量变化评价与发展趋势预测中 ,与其它较高等生物类群比较 ,PFU原生动物群落在水质监测应用方面显示了诸多优点。系统地阐述了原生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介绍了原生动物评价水体污染的生态学基础及其优点和 PFU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在水质监测应用中的优势。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水质类型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典型案例研究 ,进一步论证了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淡水和半咸水的缘毛类纤毛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缘毛类纤毛虫是周丛原生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水体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鉴于缘毛类易于采集和观察,对于这类原生动物的研究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在淡水原生动物方面的研究有雄厚的基础。王家楫,戴立生,王家楫和倪达书都对淡水原生动物有过报道。其中有很多缘毛类的种类。解放后,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9.
珠江广州市段PFU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对珠江广州市段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组成和群集过程的研究。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203种。其中植物性鞭毛虫44种;动物性鞭毛虫64种;肉足虫17种和78种纤毛虫。分析了原生动物群落在该河段的组成特点,以及它们与水质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原生动物群落持征的变化与水质变化相吻合,珠江在流经广州市区后,水质发生了明显地恶化,原生动物群落受到破坏;经过一个较长的流程,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原生动物群落也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0.
从原生动物变化看武汉东湖富营养化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作者于1981年3月至1982年4月对武汉东湖Ⅱ站的原生动物进行了定量采集,采集结果与1962年该站的原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动作了比较。二十年内Ⅱ站的原生动物年平均量增加了2.3倍,平均每年增长294个/升。原生动物的数量增长与湖水中饵料生物(如藻类、细菌)和营养物质(如氮、磷)数量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年数量变动的春季高峰期比过去提早出现,秋季高峰期则比过去延续的时间长,高峰期的原生动物的数量都比过去高。种类组成、特别是优势种发生了演替。通过对Ⅱ站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的改变、种量季节变动特征的分析,作者认为东湖的中心区在加速富营养化的进程,并且正向受到有机质严重污染的水果湖区(Ⅰ(Ⅳ))站过渡。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7年11月调查了三峡库区长江万州段干、支流的水质情况以及浮游动物种类和组成变化,分析了浮游动物和水体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江干流浮游动物的演替情况。结果表明:流经万州城区的长江干、支流水质都已达到富营养化状态,且支流的污染程度比干流更严重。浮游动物共检出28属39种,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长江干流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类有5种,支流有9种。典范对应分析发现,硝态氮和总悬浮物是影响冬季浮游动物种群变化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分析三峡库区万州及其周边地区长江干流浮游动物的长期演替发现,随着水环境的稳定,水体中原生动物的种类逐渐从喜流水型向喜静水型转变。与2012年同期相比,本次调查中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相对丰度增加,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这可能和水位波动的长期影响和城市水体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Ⅱ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生态学。结果表明,在各典型地带中,凋落物层原生动物的年平均现存量以温带(吉林长白山)和暖温带(北京小龙门)的为最大,北热带(云南西双版纳)的次之,中热带(海南尖峰岭)的最小;0~5cm土壤层的原生动物年平均现存量以暖温带和北热带的为最大,亚热带(武昌珞珈山)和温带的次之,高寒带(青海海北)和中热带的最小。各地带各样点凋落物层的原生动物现存量均大于0~5cm土壤层的。从丰度来看,在原生动物三大类群中,肉足虫现存量最大,鞭毛虫次之,纤毛虫现存量最小。各地带各样点的原生动物丰度高峰一般都出现在夏季。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温度、pH值和有机质、总氮、总磷及总钾含量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一般具有一定的典型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在单细胞的寄生原生动物中却不断发现从数量、结构到功能均与典型线粒体明显不同的线粒体,表现出线粒体的巨大可塑性和丰富的多样性。该文对寄生原生动物中这些多样的线粒体进行了概述,并对形成这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即这些生物对寄生生活微氧或无氧环境线粒体所发生的种种适应性进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虾青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橘红色类胡萝卜素,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在虾青素的制备中,雨生红球藻是生产虾青素的最有效来源,目前提高虾青素产量的方式主要为提高生物量和产物合成率。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针对生物量的优化,但依然存在改善空间。为此,尝试用城市生活污水作为培养基对雨生红球藻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生活污水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其产量是现有BG11培养基的2倍;虾青素的合成时期显著提前(P<0.05),且体内重金属含量未明显富集,处在安全浓度范围。此外,养藻后的城市生活污水中氮、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氮、磷富余的情形得到有效改善。证实利用污水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有利于积累藻类生物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净化水质,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具有极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城市河流和湖泊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城市河流水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在城市河流污染环境下,需要完善城市管线网络,并建设污水处理厂,具体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有:底泥疏浚、人工增加氧气、引水排水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湿地水净化技术等河流强化净化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城市的污水状况,使得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分布于兰州地区不同性质淡水及工业废水中九种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包括一种我国新纪录一蠕斜体虫(Enchelyomorpha vermicularis)及八种在我国新分布的稀见原生动物;神女新态虫、爬行鞭变形虫、三臂佛手虫、多态喇叭虫、短小齿口虫、钝舟形虫、冠帆口虫、伪怪游虫及袋形虫属的顽袋形虫.分别阐明每种的识别特点,发现水体及每种作为水质污染指示物的指示作用、分类位置等.    相似文献   

17.
石臼湖原生动物种群分布及其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臼湖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通江淡水湖。为探讨湖泊与入湖支流不同生境中原生动物种群结构及其相似性,于2012年平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对石臼湖及其周边入湖支流进行原生动物调查,研究河流和湖泊区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同时与同一地区的相邻湖泊固城湖作对比,通过计算相似性指数,探讨原生动物对生境同质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原生动物57种,平水期种类多于枯水期;石臼湖河流区各站点原生动物相似性指数在Ⅰ~Ⅲ级之间,为完全不同-轻度相似;湖区站点相似性指数在Ⅱ~Ⅳ之间,为极不相似-中度相似;河流区种类季节之间的相似度极低(0.050~0.267),而湖泊区种类季节之间处于中等相似水平(0.250~0.375),说明河流区原生动物种类的季节变化较湖泊区明显,生物组成的异质性也高于湖泊;原生动物分布对水质有很好的响应关系,氮磷元素在影响原生动物种类组成和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通过石臼湖与固城湖及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境尺度的增加,生境的同质化会提高生物同质化水平,但超过景观尺度,原生动物地域性特征逐渐显现,即使生境同质,其生物也未必同质;且随着距离的增加,不同区域的生物相似性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土壤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原生动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多样性和巨大的生物量,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可指示环境质量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与其它土壤生物相比,原生动物的一些特征使其更利于成为监测生物。土壤原生动物各类群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壳肉足虫和纤毛虫更适合作为土壤环境的指示生物。土壤原生动物在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环境监测中已经有了一些应用,但与在水体环境监测中获得广泛应用的水生原生动物相比,土壤原生动物用于环境监测才刚刚起步。土壤原生动物分类学研究的滞后和方法学上的欠缺是阻碍其作为监测生物的瓶颈。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土壤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袁博  郭梦京  郑兴  周孝德 《生态学杂志》2018,29(11):3773-3782
溶解性有机质是水体中有机质分解与营养盐再生的核心载体之一,是碳、氮等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应用液相-有机碳-有机氮检测(LC-OCD-OND)技术研究了西安市灞河流域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不同分子量组分特征,分析其与河水水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河水DOM按照分子量分布,主要由生物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腐殖质降解产物、低分子中性物质和低分子酸组成,各组分平均浓度分别为0.15、1.75、0.48、0.36和0.002 mg·L-1,河水中DOM总体含量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城市河段>城镇河段>源区河段.组分中分子量介于1000~20000 Da的腐殖质类物质占DOM总量的49.0%,含量及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游城镇段>污水厂出口段>污水厂下游河口段>上游源头段;分子量>20000 Da的生物大分子约占DOM总量的5.1%,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污水厂出口>污水厂下游河口>上游源头>中游城镇段,污水处理厂出水所产生的外生源有机质对河流DOM的贡献最大.DOM不同分子量组分与水质的相关性明显,表明基于LC-OCD-OND分级表征的DOM各分子量组分和丰度不仅可以作为水质监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可以用来表征河流水质的空间异质性,并能对污染物各组分进行定量化判别和来源解析.  相似文献   

20.
原生动物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原生动物的主要特性,分类,研究历史以及常见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固定和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