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葡萄籽油和饼粕的化学成分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葡萄耔油和饼粕的化学组成及特性。经测定,葡萄籽中粗蛋白、脂肪和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为8.4%、15.0%和37.2%;葡萄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为89.6%,其中亚油酸占72—76%,碘值、皂化值和酸值分别为138.3、191.5和1.68。我们还对重要矿物元素Ca、Mg和K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葡萄酿酒后的下脚料中,葡萄籽占20—26%,对其进行二次深加工,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提取溶剂、温度、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山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70%丙酮为提取荆,在60℃条件下,提取120min,料液比为1:7,原花青素的得率为2.31%  相似文献   

3.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方法优化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国红  傅星 《生态学杂志》2004,23(5):241-244
溶剂提取法是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常用方法 ,然而 ,在不同提取条件下 ,提取效果并不一致。利用水、甲醇、乙醇、丙酮及它们的水溶液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 ,而后用铁盐催化比色法测原花青素含量 ,考察了提取剂的浓度、粉碎度对提取的影响。在优化处理的基础上 ,获得了有效的提取条件 :葡萄籽粉碎度 10 0目 ,提取剂 70 %甲醇水溶液。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前人曾研究过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Rupr)种子中的油脂,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中国油脂编写委员会,1987)。葡萄(Vitis vinifera L.)种子油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亚麻酸和微量月桂酸、肉豆蔻酸(Bombardelle,1995)。但对挥发油,特别是酿酒后的葡萄籽油的成分尚未报道。作者利用超临界CO2革取装置提取该葡萄籽油,对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 样品由云南红酒业有限公司提供酿酒后的葡萄籽。 超临界 C…  相似文献   

5.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分布于多种天然植物中。阐述了葡萄废弃物中原花青素的功能,分析了其应用开发现状。结合常用的提取方法,并综合国内外关于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最优提取方案。以期为葡萄籽的全面利用和原花青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使原花青素拥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山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提取溶剂、温度、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山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70%丙酮为提取剂,在60℃条件下,提取120 min,料液比为17,原花青素的得率为2.31%  相似文献   

7.
柞蚕蛹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柞蚕蛹为原料进行柞蚕蛹油提取的研究。对影响蚕蛹油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料液比等条件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获得最大提取率的条件。即:以石油醚(60~90)作提取剂;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为5 h;提取料液比为1:10。并对提制的蚕蛹粗油进行精制,得到透明浅黄色,略带蚕香味的柞蚕蛹油。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刺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的方法,考察了提取剂、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法进行多酚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0%的丙酮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室温下超声波提取两次,每次30min。采用Folin—Ciocaheau方法测定粗提物中多酚的含量,得出刺葡萄籽多酚粗提物得率为4.95%,纯度为49.89%。本文还对多酚粗提物中活性成分齐墩果酸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鉴定与检测。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中的原花色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葡萄籽中原花色素的组成结构、提取分离、生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油茶茶枯是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加工副产物,含有较高的茶皂素。茶皂素是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表面活性剂,性能优良,但目前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并不成熟。为了优化油茶茶枯中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提高油茶茶枯的利用率,该文以脱脂油茶茶枯粉末为原料,乙醇溶液作为浸提剂,以茶皂素的得率和含量作为提取效果的评价指标,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探求油茶茶枯中茶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提取时间、3%NaOH添加量、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次数6个因素作为单因子,对油茶茶枯中茶皂素提取得率和含量进行研究,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88min,3%NaOH添加量2.5mL(即每10g茶枯粉末中添加0.075g NaOH),提取次数2次。通过论证该结果表明,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提取得到茶皂素的最高含量为0.54mg·mL-1,得率为21.35%。该实验方法添加了NaOH后,在最佳条件下茶皂素的得率明显提高,对今后优化油茶茶枯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种子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黎丽  付玉杰  张谡 《植物研究》2008,28(4):509-512
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文冠果种子油工艺,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种仁粒径为2 mm,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0 h,料液比为1:5(W/V)。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平均提取率可达62.49%。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与一般生物柴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文冠果种子油将是生产生物柴油原料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RSM)优化紫苏籽油脂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酶的种类、酶解温度、pH、液(mL)固(g)比、加酶量、以及时间相互作用对紫苏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拟合得到方程显著,确定的紫苏油脂提取最优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在pH9.5条件下液(mL)固(g)比9.97∶1、加酶量2.75%、温度56.1℃、时间5.25h,该条件下紫苏油脂的提取率可达到37.65%,与理论值38.3%十分接近,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确定了紫苏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经气相色谱检测紫苏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等脂肪酸,水酶法提取紫苏油脂的α-亚麻酸相对含量最高67.9%,且相对溶剂法及冷榨法理化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13.
石榴籽油的微波提取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常规回流提取与微波提取法对石榴籽油的提取率,并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出油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波提取出油率高,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液比为1:5(g:mL),微波处理时间为50s×5(即每次处理50s,间歇处理5次),微波功率为480w。用Schaal烘箱法(60±1℃)比较了石榴籽油和维生素E抗猪油和色拉油氧化的作用,石榴籽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优于维生素E,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砂地柏种子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种子油是该植物主要的杀虫、杀菌活性组分。通过对砂地柏种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10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7000psi,萃取温度65℃,CO2流量为40mL/g;限流管温度80℃,用石油醚(沸程60-90℃)接受。初步认为SC-CO2萃取砂地柏种子油优于常规提取方法。同时对该技术工业化应用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酶用量、酶解温度和pH对薏苡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酶用量为1.569%、酶解温度在47.7℃、酶解pH为4.75。响应的薏苡仁油提取率为10.948%。油脂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酶法处理并没有显著改变薏苡仁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以文冠果油为原料,采用皂化法提取文冠果植物甾醇.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碱液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油中植物甾醇纯度和提取率影响,初步确定了皂化法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分析了甾醇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毛霉和青霉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文冠果植物甾醇提取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浓度1 moL/L的氢氧化钠碱液与油用量比为14:1(mL/g),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40 min.文冠果甾醇粗提物对毛霉和青霉无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文冠果植物甾醇是一种较好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压榨牡丹籽油产率及油品质量,并为进一步探索低温压榨牡丹籽油的可行性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本实验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适温压榨牡丹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高,实验误差小,最终得到适温压榨制备牡丹籽油最佳制备工艺为:压力4.6 MPa、进料速度1 600 g·min-1、压榨温度73℃、含水率4.6%;所得最大出油率为23.11%,残油率为7.02%。经检测最佳制备条件提取的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90.36%,其中亚麻酸含量为40.71%、亚油酸含量为27.25%、油酸含量为22.40%、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为7.23%、硬脂酸为1.60%。牡丹籽油酸价为2.61 mg·g-1、过氧化值为1.56 mmol·kg-1。所有检测结果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LS/T 3242-2014》牡丹籽油中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红松籽仁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优化高速匀质-微波辅助提取红松籽油的工艺,考察了匀质速度、匀质时间、液料比、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红松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红松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匀质速度12 000 r·min-1,匀质时间120 s,液料比20 mL·g-1,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50 min。在上述条件下,红松籽油最优提取率可达60.3%。利用GC-MS对得到的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皮诺敛酸、亚油酸、反-13-十八碳烯酸、顺-13-十八碳烯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55%,其中松籽油所含有的特异性不饱和脂肪酸-皮诺敛酸含量可达13.65%。此外,对该工艺提取得到的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及理化性质进行了评估,发现红松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其IC50值为0.095 4 g·mL-1。此外,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酸值较低,碘值较高,表明红松籽油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油脂。  相似文献   

19.
以索氏提取法为对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萃取韭菜籽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韭菜籽油成分进行分析,NIST 02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SC-CO_2萃取压力为22.25 MPa、温度为40.40℃条件下萃取86.7 min时,萃取得率为17.52%,共分离鉴定出17种物质,其中,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6.25%)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 9.05%;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69.71%)和油酸(19.53%),占脂肪酸总量的90.50%.采用索氏提取得率为16.50%,共鉴定出10种物质,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7.22%)为主,占总脂肪酸量的9.84%;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69.34%)和油酸(20.12%),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0.16%.另外SC-CO_2萃取韭菜籽油还检出单不饱和脂肪酸7-棕榈烯酸、角鲨烯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