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恢复材料花药培养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OguCMS×Ad-6(F4)的TCF2代进行了花药离体培养。目的是诱导单倍体植株和纯合的二倍体植株,采集含单核靠边期的花芽,一部分放在4℃条件下黑暗贮存5d,一部分直接解剖培养,探讨了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d的4℃低温预处理的花芽,再经过33℃,2d和30℃,6d的培养后花药出愈率明显高于其他条件,另外以B5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或8%的蔗糖以及0.5mg/L,2,  相似文献   

2.
对10属种十字花科植物与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杂交时花粉在柱头上粘合、萌发、花粉管伸长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海甘蓝花粉粒粘合较难;(2)48 h内无瓣焊菜〖WTBX〗(Rorippa dubia)〖WTBX〗、毛果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桂竹香(Cheiranthus cheiri)、海甘蓝(Crambe abyssinica)花粉管的伸长受阻于花粉萌发启动之时,花粉壁内形成胼胝质塞;播娘蒿、紫罗兰、荠菜花粉管伸长但未进入乳突细胞;芝麻菜花粉管进入乳突细胞而未进入柱头,‘浠水白’(Brassica campestris)、蓝花子有花粉管进入柱头及花柱而未进入胚囊。  相似文献   

3.
对10属种十字花科植物与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杂交时花粉在柱头上粘全、萌发、花粉管伸长等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海甘蓝花粉粒粘合较难;(2)48h内无瓣焊菜(Rorippa dubia)、毛果诸葛菜(Orychophragnus violaceus)、桂竹香(Cheiranthus cheiri)、海甘蓝(C花粉管的伸长受阻 于分萌发启动之明,花粉壁内形成胼胝质塞;播蒿、紫罗兰、莘菜花粉管伸长  相似文献   

4.
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和恢复系1193R2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并运用BSA法构建了可育和不育基因池。利用1521对SSR引物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有36对引物在亲本和基因池间都表现多态性,用F2单株验证表明有11对引物与恢复基因连锁,离恢复基因较近的2个标记CB10316和Bn GMS171分布在恢复基因Rf的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3.9 c M和5.7 c M,可作为恢复系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5.
几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胞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共同的保持系陕3B将07A、22A、NikA、陕2A、PolA5种不同的CMS转育成同核异质不育系,研究不育胞质与可育胞质的差异和5种不育胞质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萝卜CMS不育系与保持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A2、A4及其相应保持系B2、B4的小孢子发生与花药壁发育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不育系A2的绒毡层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出现异常,小液泡增多,至单核期汇合形成大液泡,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小孢子外壁染色浅,细胞壁受到破坏,最后与绒毡层一同降解.不育系A4在减数分裂期即表现出异常,绒毡层异常肥大;花药发育后期,小孢子外壁亦染色较浅;绒毡层细胞融合形成细胞团块侵入药室挤压小孢子,两者一同降解.  相似文献   

7.
植物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与雄性不育有关的线粒体基因引起雄性不育的机理、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制以及育性恢复基因的克隆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6):591-594
  相似文献   

9.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和叶片生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58及其保持系花药激素、游离氨基酸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KT和IAA含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GA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没有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总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高于保持系,脯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不育系花药极显著低于保持系,赖氨酸含量两系无明显差异,苏氨酸在两系中均未检出,其余氨基酸含量均是不育系花药高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中丝氨酸含量最高,保持系花药中脯氨酸含量最高,两系中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最大。叶片叶绿素含量不育系和保持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尹明智  胡燕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7):1148-1156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利用杂种优势创制油菜杂交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恢复系的选育及恢复基因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和恢复系15-R1为亲本,以F_2群体构建了2个极端性状混池,采用BSA-seq技术方法,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1)不育系1193A与恢复系15-R1之间共获得非同义突变的SNPs共33 883个,混池间共有7 996个非同义编码突变。(2)InDel检测与注释结果表明,亲本间引起移码突变的有2 918个,混池间引起移码突变的有840个。(3)综合SNP和InDel的关联分析结果,将恢复基因定位于C09染色体上的0~880000区域,总长度为880 kb。(4)对候选区域的SNP和InDel注释发现,亲本间存在非同义突变的SNP共40个,混池间存在非同义突变的SNP共65个,亲本间存在移码突变的InDel共7个,混池间存在移码突变的InDel共11个;对候选区间内的编码基因进行注释,结果共注释到162个基因,其中存在非同义突变基因11个,移码突变基因5个,这些基因可能与育性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云烟85胞质雄性不育烟草雄蕊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齐元  刘飞虎  杨建兵  侯玉平  何瀚   《广西植物》2007,27(2):156-160
雄性不育烟草MS云烟85的雄性败育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后至孢原细胞形成前,在开放花朵中常能见到败育的雄蕊,其特征是花丝缩短,花药畸形、内无花粉或花粉空瘪。与正常烟草(保持系)子房由2心皮组成不同,雄性不育烟草MS云烟85子房都由3心皮组成。  相似文献   

12.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变材料进行短日照处理。发现对短日照敏感的不育系农垦58S转换为可育,而供试的5例突变及另一对照培矮64S却与未经处理的材料一样仍表现为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与日照长度的变化无关,在同一发育时期进行低温处理的结果显示,低温处理10d及10d以上者可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在17.23%-42.19%之间,而未经处理的材料仍然表现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转换与温度有关,以正常品种为父本与突变体杂交,F1全部为可育;F2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3:1,以F1为父本与之测交,TF1代中可育与不育具体的分离比为1:1。遗传分析表明,这种温敏核不育突变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获得了由胞质型雄性不育变为胞核型雄性不育的突变体。这在体细胞克隆变异领域中是一种典型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运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光敏胞质不育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花药发育过程中Ca^2+的分布。短日照条件下,小孢子形成和花粉发育过程中胞内Ca^2+在数量、分布上有变化;小孢子表面逐渐积累Ca^2+,至成熟花粉表面覆盖一层Ca^2+,胞质Ca^2+较少;药隔和药壁组织通过抽外体或共质体途径运输Ca^2+供给花粉的发育;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败育发生在不同时期,早期  相似文献   

14.
应用苯酚—硫酸法对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0~48h,pH值降到4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葡萄糖是乳酸菌产生多糖的良好碳源。在对乳酸菌的培养物进行离心、透析、脱蛋白、脱色,最后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品多糖,粗品多糖至少含有两种分子量和含量相差很大的多糖。经过SephadexG-200凝胶柱得到多糖精品EPS-Ⅱ,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其为一纯化的样品。  相似文献   

15.
鉴定了一株产胞外多糖的齐整小核菌,经纸层析、旋光度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该菌产生的多糖是由葡萄糖按β-键形成的多聚糖,可耐受高温、高盐和较广范圈的pH,具良好的增粘性和剪切稀释性能。  相似文献   

16.
应用铅沉淀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泖负质不育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可育花药和不育药药发育过程中Ca^2+-ATPase的分布。短日可育条件下,单核早期至成熟花粉,Ca^2+-ATPase在花粉表面,外壁内先增加后 和,在花粉内壁及质膜上逐渐增加,在南内分布较少,成熟花粉的营养细胞核仁内有大量Ca^2+-ATPase会面2。精细胞核仁内亦有Ca^2+-ATPase分布。乌氏体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异地多代的育性鉴定及花器形态观察来调查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的不育性及结籽能力;同时分别以不育系0912A和其保持系0912B为母本,与5个典型叶用芥菜自交系配成10个同核异质的杂交种,以研究hau胞质的胞质效应并测定杂种优势.结果显示:该不育系败育彻底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有正常的结籽能力;不育系杂种一代与产最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明显,但品质性状无优势;hau胞质在单株重上的负效应较明显,在其他性状上的负效应相对较弱,但hau胞质组合F1的单株重杂种优势依然显著,且胞质效应受杂交父本核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杂交父本配组,细胞质的负效应可以减轻或消除.  相似文献   

18.
新型小麦胞质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1种新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素(CMS)-(野生二粒小麦)中国春CMS花药和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1)不育系在小孢子发育至单核晚期以前,除了雄蕊心皮化发生率(37.2%)较高外,其花药和花粉发育绝大多数与同核保持系相似,是正常的,仅少量表现异常而导致败育,异常现象主要有:雄蕊心皮化。药室合并,药壁组织喙状突起,绒毡层异常,小孢子母细胞粘连,减数分裂异常,小孢子异常等。(2)不育系花  相似文献   

19.
胞质雄性不育系冀2658A细胞质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雄性不育不仅可以培育优质的杂交种,还能提高棉花制种效率并降低制种成本。该研究以冀2658系及其同核异质不育系冀2658A为母本,以6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12个杂交组合。利用F1代研究棉花细胞质对棉花农艺性状、抗病性、种子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冀2658A的细胞质主要影响棉花杂交种F1代的产量相关性状、黄萎病抗性及棉籽粗脂肪含量等,表现为衣分显著降低(比对照组低1.61%),黄萎病抗性增强(黄萎病指数比对照组低18.29%),棉籽中的粗脂肪含量降低(比对照组低2.88%)。该研究初步探讨了胞质不育型细胞质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为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ms5ms6已有较大的应用规模,但雄蕊败育的结构基础尚不明确。以核雄性不育系ms5ms6为材料,利用透射电镜对四分体时期和刚长出小刺突的小孢子时期的花药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在小孢子时期,败育花药小孢子只有外壁内层,可育小孢子此时已具有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了。在整个不育花药的发育过程中,不管是在小孢子还是绒毡层细胞中,内质网都异常,脂肪的积累少,这可能是导致小孢子败育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