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3-甲氧基-4-(N-咔唑)正丁氧苯基],4C4-TPP〕和〔四-[3-甲氧基-4-(N-咔唑)正己氧苯基],4C6-TPP〕是两个结构相似但侧链不同的卟啉化合物,4C6-TPP的侧链长于4C4-TPP。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园二色谱,研究了4C4-TPP和4C6-TPP与小牛胸腺DNA(Calf thymus, 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4C4-TPP和4C6-TPP均以侧链插入DNA与之作用,计算二者与DNA之间的结合常数,4C6-TPP与DNA的结合常数远大于4C4-TPP与DNA的结合常数。基于4C4-TPP与4C6-TPP二者之间结构差异仅在于侧链基团,证明了侧链基团对于卟啉与DNA作用的影响不是主要决定于其空间尺寸大小,取代基化学结构是影响卟啉与DNA的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早期定植菌链球菌与晚期定植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相互作用复杂多样,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重要的牙周致病菌,本文就链球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雌酚酮—卟啉及其钴络合物,研究了其催化氧化异丙苯的动力学,用Lineweave-Burk法求得动力学参数V_(max)=5.506×10~(-3),K_m=6.081×10~(-2)和K_2=25.37。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定量测定癌细胞内原卟啉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采用B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乙醇,pH=7.0;激发波长:410nm;发射波长:630nm,细胞密度1×106/mL的癌细胞悬液1mL冻融,离心,取0.3mL加流动相处理,20μL进样,样品在5min检测完毕.原卟啉IX在0.1~2.7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浓度为0.027μg/L.该法测定癌细胞内原卟啉Ⅸ含量方法简单、取样少、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卟啉类光敏物质助氧化作用的应用,并分析其助氧化作用机理;由卟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探讨了卟啉类光敏助氧化作用的生物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钴-原卟啉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钴-原卟啉灌(50mg/kg)胃处理后,建立液压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区域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情况,用干湿重法测定损伤周边区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HO-1均无表达;模型组脑损伤区域的HO-1阳性细胞数为(3.45±047);实验组12h、24h、3d和7dHO-1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9±1.35)、(10.62±1.88)、(12.4±1.57)和(10.99±2.42)。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损伤周边区脑含水量分别为(78.7±0.4)%和(78.6±0.7)%;模型组脑含水量(89.3±0.3)%;实验组12h、24h、3d和7d脑含水量分别为:(83.1±0.3)%、(83.6±0.6)%、(83.9±0.4)%和(83.2±0.3)%。结论:钴-原卟啉(CoPP)能够诱导大鼠脑损伤区域HO-1的表达,减轻脑损伤周边区域的水肿程度,故钴-原卟啉对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congenitalery-thropoieticporphyria,CEP)是Gunther于1911年首先提出并加以描述,有时亦称Gunther病.该病是因遗传性缺陷所致卟啉代谢中有关酶的异常造成的卟啉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一...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卟啉—蒽醌化合物5-[对-(α-蒽酰亚胺)甲氧苯基]—10,15,20—三[对—甲氧苯基)卟啉P—AQ(α)和5—[对—(β—蒽醌酰亚胺)甲氧苯基]—10.15.20—三(对—甲氧苯基)卟啉P-AQ(β)在苯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所得结果表明:当用共价键分子链将卟啉和蒽醌连接在一起时,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更有趣的实验发现是:P—AQ(α)和P—AQ(β)在极性溶液中的荧光猝灭特性有明显的不同.根据这一发现可以设想;连接卟啉和蒽醌基团的共价键分子链的亚单位和被它所连接的醌基的相互作用,可对卟啉和蒽醌之间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设计光学作用过程中光化学过程的模型体系时,对此必须给予应有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首次利用物化性质稳定的水溶性卟啉研究了对细菌和真菌的光敏杀菌作用。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能力随着卟啉浓度增大而增强。杀菌作用强弱与光照时间有关,光照1小时,杀菌能力最强。杀菌能力与青霉素相近。  相似文献   

10.
根据牙龈卟啉单胞菌特异的纤毛亚单位蛋白结构基因,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采用PCR扩增了131bp特异片段,实验证明,PCR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不仅特异、敏感、而且快速,从而显示了较好的优越性。用该引物,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儿童龈炎中的分布。经PCR检测46例龈下菌斑标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结果表明:24例标本PCR为阳性;对照组46例标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仅有5例为阳性,儿童龈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高出正常组(p>0005)。提示用PCR检测儿童龈炎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人体内源性卟啉──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Ⅸ简称PP)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它与癌组织抽提物的发光及目前用于临床研究所选用的癌固有荧光特征峰其本相类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简称S.t2003)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定量混合培养技术,以血链球菌标准株和变形链球菌作为对照。结果S.t2003与血链球菌标准株都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S.t2003的抑菌强度强于血链球菌的标准株;另外S.t2003和血链球菌标准株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制作用随其相对浓度的变化而改变,显示了S.t2003和血链球菌标准株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互拮抗的关系。结论S.t2003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牙髓紫卟啉杆菌血清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髓类杆菌曾是重要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最近重新命名为牙髓紫卟啉杆菌,与牙髓尖周感染和牙源性脓肿有特殊关系。本文用牙髓紫卟啉杆菌ATCC 35406国际标准菌株免疫Balb/c小鼠制得免疫血清,ELISA法检测该抗血清的特异性。发现与中间型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赖氏类杆菌、躯体类杆菌、牙类杆菌、牙龈紫卟啉杆菌、脆弱类杆菌、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衣氏放线菌反应均阴性,而同不解糖紫卟啉杆菌呈现弱阳性反应,说明矛髓紫卟啉杆菌与不解糖紫卟啉杆菌具有某种相同抗原结构,存在血清交叉反应,血清学关系较近。牙髓紫卟啉杆茵多克隆抗体直接用于临床该菌的检出与鉴定,尚存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大分子信息的准确性,对NCBI数据库中的3株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注释信息进行研究。首先,准备好蛋白质编码与非编码序列正负样本,用基于Z曲线理论的Fisher判别法对正负样本集进行训练,确定一个判断ORF编码或非编码的阈值t0,由阈值作为判别条件来识别所有的ORFs,判断基因片段是否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由此阈值为判别标准排除掉3株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组中错误的基因注释信息。然后,用Prodigal基因预测软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基因预测,基因预测结果与原始功能已知基因进行比对,挑选出具有不同5’终端的ORFs,将这些具有不同5’终端的ORFs与功能已知的基因片段进行比对,找到重叠率小于20%的候选基因。最后,对这些候选基因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找到满足条件的新基因,并为这些新基因添加功能注释信息。基于以上方法共排除了117个非编码的开放式阅读框,并找到了30个NCBI数据库中缺失的编码蛋白质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构建牙龈卟啉菌47A-1的基因文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牙龈卟菌的基因结构鉴定基础。方法 选择Sau3AI对牙龈卟啉菌47A-1染色体DNA作酶切,获得的DNA片段与BamBI酶解的质粒pUC18作体外连续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在含有IPTG、X-gal和氨苄青霉素的LB琼脂平板上,用蓝、白筛选出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扩增并分析。结果 得到的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分析,证实包含牙龈卟啉菌47A-1的插入片段。结论 牙龈卟啉菌47A-1的基因文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卟啉生物合成的正常途径的现代知识。对由多种不同来源分离出的酶在性质上的一致性将予以强调,并将描述研究生物合成的两种有成效的方法:为了得到正常代谢的知识,而应用异常代谢产物,及根据前身物的已知化学及结构预言未知的酶促反应。本文所强调的将是其相互关系,至于详尽的化学内容已载于别处。对卟啉的代谢最近曾有综述。更早期的研究已经总结于一论文集中。本文总轮廓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反应程序列于图1。Shemin 及其同工的巧妙和广泛的标记实验及降解实验表明用于组成卟啉环的八个甘氨酸和琥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牙龈卟啉菌47A-1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特异性片段,制备成特异性克隆探针,方法 将牙龈卟啉菌47A-1基因文库中的重组质粒大量扩增和纯化,采用地高辛标记法制备成探针,与口腔中14种常见细菌DNA进行杂交鉴定,检测其特异性,从中筛选出对牙龈叶卟啉菌具有特异性的克隆探针。结果 重组质粒pZJ1与牙龈卟啉菌47A-1杂交,而与其它细菌DNA均不杂交,包括牙龈卟啉菌ATCC33277和W83。结论 重组质粒pZJI可制备成高特异笥克隆探针。  相似文献   

18.
生物体内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素玲 《生物学通报》2003,38(12):26-27
卟啉化合物在生物体的多种生理机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同时由于分子结构都具有相同的卟啉环,故此在物理、化学属性方面又有一定的共性。文章对卟啉化合物的共性以及血红素、叶绿素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刘全宏  王筱冰  王攀  张坤  汤薇  米娜  郝巧 《动物学报》2007,53(2):303-314
采用频率为2.2MHz,声强为3W/cm2的低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对S180肿瘤细胞的损伤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超声激活原卟啉Ⅸ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处理后,不同时间段取材,通过Annexin V-PI荧光双染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3以及死亡底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表达活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可以诱导S180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且凋亡细胞的比例随着取材时间的延迟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声动力学处理显著增强了细胞内Caspase-8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活性,并且其活化程度分别于处理后1h和3h达到最高,而死亡底物PARP也发生时间相关性剪切。研究表明,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到膜受体介导的Caspase-8、Caspase-3以及PARP依赖性的凋亡信号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20.
黄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64-165,170
牙龈卟啉单胞菌已公认为是牙周炎的致病菌,它的一些表面结构诸如细胞外囊泡,菌毛,外膜蛋白,凝集素介导该菌对牙周组织粘附、定植,或作为毒性因子破坏牙周组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对这些结构进行了分子克隆,本文拟就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简称Pg)分子生物学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菌毛基因的分子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作为该菌表面结构之一介导了该菌对牙周组织的粘附和定植。已纯化了41kda菌毛亚单位蛋白,并克隆了菌毛蛋白基因[1]。使用寡核苷酸M1和M2作为引物,采用PCR从9株Pg菌株中扩增了1.3kb的DNA片段,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