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线莲的开花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0 ̄1992年对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金线莲开花特性进行观察:花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开花时间多在午夜,气温22 ̄26℃、相对湿度86% ̄95%时开花多;高地比低处开花早,后开的花不稔。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nuifroCultureofAnoectochilusroxburghiiFANZi-Nan,FANXiao-Hong,XIAOHua-Shan,SUWei-Yi,WuWen-Shan,HUANGFei(BioengeneringCollege,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07)1植物名称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又名金线莲。2材料类别带芽的茎段。  相似文献   

3.
民间药材金线莲研究动态(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讨论金线莲的原植物、解剖特征、各地民间用法的差异,认为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台湾金线莲(A. formosanus)和高雄金线莲(A. koshunensis)三种应为民间金线莲常用种类;并就金线莲的工厂化生产及今后对该药用植物研究重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叶开唇兰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检出182个成分,鉴定出7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64%,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25.22%)、(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6.47%)、11,14,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4.42%)、(Z,Z)-9,12-十八碳二烯酸(15.35%)和(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13.64%)。  相似文献   

5.
金线莲生物学特性及生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湖南省4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为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1.、南岭舌唇兰Platan-thera nanlingensis X.H.Jin&W.T.Jin、花坪天麻 Gastrodia huapingensis X.Y.Huang,A.Q.Hu&Yan Liu 和浙江金线兰Ano...  相似文献   

7.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乙醇提取物的己烷萃取部分分得3个化合物和-甾体混合物,三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Sorghumol(1),木栓酮(2)和棕榈酸(3),甾体混合物经EI-MS、ESI-MS/MS技术确定含有24-异丙烯基胆甾醇、开唇兰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所有化合物均为该植物首次报道,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并首次对其光谱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化合物2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8.
金线莲生物学特性及生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福建野生金线莲资源进行调查和多点人工栽培试验观察,摸清了其分布、种类,阐述了野生金线莲生长发育习性及其所需的环境条件,为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兰科耳唇兰属补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植物志》第18卷中记载了四种国产耳唇兰属Otochilua植物。其中的白花耳唇兰O.albus系根据某些植物学家的引证,而不是作者自己检视的标本。在第一作者近来的一次赴欧访问中,仔细检视了保存在那里的耳唇兰属标本,特别是Smith与Seidenfaden所引证的标本:Forrest 9493(E)、16168(K,E)、27753(K,P,E)与F.E.Younghusband s.n.(K)。其中只有F.E. Younghusband s.n.是真正的白花耳唇兰,其余的应是宽叶耳唇兰O.lancilabius和耳唇兰O.porrectus。作为对《中国植物志》第18卷的补充,本文对白花耳唇兰作了订正,并根据西藏标本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即丽蕾开唇兰(Anoectochilus lylei Rolfe ex Downie),并提供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本种唇瓣白色,“Y”形,上唇裂片条状长圆形,中唇有1~3条极短的裂片,距内有2个盾状的胼胝体  相似文献   

11.
12.
金线莲若干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线莲生长所要求的生态环境、营养基质、光照强度、种植时期、种植密度及收获期等方面,对其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具体的栽培措施,并对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花叶开唇兰营养体的结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14.
金线莲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珍稀中草药金线莲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药用价值、成分分析、生理活性、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培养及栽培技术等方面作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金线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邱玥  龚宁  张奎一 《广西植物》2010,30(4):555-559
研究了影响金线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因素,并应用正交试验研究基本培养基、6-BA、ZT、NAA四种因素对原球茎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授粉类型对金线兰种子非共生萌发影响较大,异株异花、同株异花以及同株同花授粉所得的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78.53%、69.62%、39.87%;蒴果成熟度以生长150d为宜,采收后萌发率可达78.59%;冷藏影响种子的活力,种子的萌发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使用次氯酸钠浸泡后的种子与对照相比,其萌发率无明显差异;NAA对原球茎增殖作用显著,适宜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ZT0.5mg/L+NAA1.0mg/L。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金线莲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为材料,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块中的钙离子分布,以揭示钙离子在金线莲花药发育中的相关生理功能.结果 发现:(1)在造孢细胞时期,较多的钙沉淀颗粒出现在花药表皮和药室内壁细胞的液泡中,暗示钙离子与植物细胞的液泡发生和形成有关.(2)在减数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核中聚集了较多的钙沉淀颗粒,当...  相似文献   

17.
系统比较以水培和土培方式栽培30 d和90 d的金线莲生长指标、品质组分构成的差异,并通过代谢组学探究不同栽培方式下金线莲主要差异代谢通路。结果表明,相较于土培,水培第30天根长显著增加,第90天根长及叶面积显著增长,但茎粗有所下降;水培第30天净光合速率显著增长,水培第90天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从组分上看,水培第30天总黄酮及金线莲苷含量显著增加,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水培第90天,天冬氨酸、天门冬酰胺、γ-氨基丁酸和蛋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代谢通路上,与土培组相比,水培组金线莲第30天脂质、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二萜及次级代谢生物合成显著上调;第90天脂质和次级代谢通路显著上调,二萜生物合成则发生下调。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产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为材料,研究不同杀菌剂对金线莲病害防治及生长指标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对金线莲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好,相对防治效果达到55.3%和47.1%;而百菌清和叶枯唑对病害的相对防治效果虽只有26.9%和5.3%,但二者处理对金线莲的茎粗和叶面积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精甲霜·锰锌和乙蒜素在病害防治及促进生长指标方面无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