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年初,云南景东的安召村来了一只长臂猿。野生动物进村庄不稀奇,曾有野猪进村,熊猫入户,偶尔还有羚牛和村民打照面,长臂猿进村倒还真是少见。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长臂猿?都在村里干什么了?记者得知消息后,火速赶往现场。名叫小平安一进村,记者就看到了那只长臂猿。只见它头顶黑色发冠,身上毛发褐黄,正挂在树上荡秋千。仔细一瞧,哎哟,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长臂猿,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它们一般待在附近的原始森林里,轻易不下山。这只长臂猿可能跟族群失联了,回不了家。几个村民站在树下,手捧香蕉、苹果,口中轻唤:"小平安,小平安!"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采用访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部黑冠长臂猿景东亚种进行第二次全面的群体数量与分布调查.结果 表明:无量山现有长臂猿87群;东坡的群体数量多于西坡,南段多于北段;有15群长臂猿生活在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外;无量山长臂猿群体的海拔分布范围为1900~2800 m;经度分布范围为100°30′~100°50′E,纬度分布范围为24°17′~24°45′N;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长臂猿群体分布密度为0.24群/hm2;近10年来,无量山长臂猿的群体数量在下降.  相似文献   

3.
范朋飞  蒋学龙 《生态学报》2007,27(2):620-626
据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对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黑长臂猿种群(5个群体)进行了观察,获得了群体大小、配偶体制、繁殖间隔、环境容纳量、死亡率、灾害的发生频率等种群参数,并结合近缘种的一些相关数据,利用旋涡模型(Vortex 914),对无量山大寨子地区黑长臂猿亚种群的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大寨子亚种群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繁殖力的种群,如果没有偷猎,亚种群在100a之内不会灭绝,并且能迅速达到环境容纳量。但是每年如果有1只成年雄性和1只成年雌性被猎杀,该种群将会在第78年灭绝,且灭绝概率为100%。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对种群影响不大,但高死亡率显著延缓了种群到达环境容纳量的时间。环境容纳量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损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猎杀的情况下,种群的长期存活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容纳量。因此,在黑长臂猿受到严格保护、且栖息地主要在保护区内的今天,严密监控火灾的发生,限制牲畜进入林区等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好黑长臂猿栖息地是首要工作之一。但如果能使其栖息地周围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其栖息范围,将有利于该地区黑长臂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是野外研究最少的长臂猿种类之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只了解其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栖息地和有关于其食物种类的极少量信息。对于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的海南长臂猿,在长达4年的野外研究中,主要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到了4次海南长臂猿的合群现象,并发现了现存的两群海南长臂猿之间的合群行为不同于其他长臂猿,如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的合群行为。在海南长臂猿的合群行为中,只观察到了雌雄性成年个体和雄性亚成体以及青年雄性个体之间的鸣叫和追逐行为,而没有发现像白掌长臂猿样的两群体成员间的玩耍和理毛行为,更没有偷情行为和白掌长臂猿那样致命的激烈打斗行为的存在,即只存在着鸣叫行为和竞争性行为。两群体的雌性成年母猿根本就不参与到追逐行为中,它们只是在相距合群行为发生地点20—30m处休息和观望。同时,海南长臂猿相遇的持续时间也不像其他种类的长臂猿那样长,只有24—51min。另外,也没有发生打斗行为。对于海南长臂猿雌雄性成年个体在群体相遇时的行为,我们认为是它们对其领域的保护,而未成年个体则是通过参与这种追逐方式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今后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黑长臂猿的分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黑长臂猿 (Hylobates concolor)是现生 1 1种长臂猿中其系统地位最低的灵长类。历史时期长臂猿曾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的大部省区。自公元 4世纪以来 ,它们的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布区从北到南 ,从东到西急剧缩小 ,现黑长臂猿缩小到只在海南岛、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 ,已分化为 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 5亚种中 ,海南亚种 (H . c. hainanus)现今仅20余只 ,是最濒危的一个亚种 ;.北部湾亚种 (H.c.nasutus) 50年代曾在广西西南部发现 ,60 -70年代已绝迹 ;指名亚种 (H.c.concolor)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滇南和滇中哀牢山。滇南约有100余只 ,滇中哀牢山可能有40 - 60群 ,180 - 240只 ;景东亚种 (H . c. jingdongensis)为滇中无量山的特有亚种 ,现有100 - 116群 ,430 - 500只 ;滇西亚种 (H . c. furvogaster) ,只分布在滇西南的沧源、镇康、云县和耿马等地 ,约有 2 6-42群 ,100 - 150只。现今 ,黑长臂猿的分布区已不足1000Km2 ,总数量约1000只 ,为高度濒危的灵长类动物。造成黑长臂猿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热带和南亚热带原始森林的被破坏和缩小、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境破碎和恶化、过度猎捕和长臂猿自身的生物学弱点。目前 ,中国的黑长臂猿已在 9个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范朋飞  蒋学龙 《生态学报》2007,27(2):620-626
据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对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黑长臂猿种群(5个群体)进行了观察,获得了群体大小、配偶体制、繁殖间隔、环境容纳量、死亡率、灾害的发生频率等种群参数,并结合近缘种的一些相关数据,利用旋涡模型(Vortex 914),对无量山大寨子地区黑长臂猿亚种群的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大寨子亚种群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繁殖力的种群,如果没有偷猎,亚种群在100a之内不会灭绝,并且能迅速达到环境容纳量。但是每年如果有1只成年雄性和1只成年雌性被猎杀,该种群将会在第78年灭绝,且灭绝概率为100%。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对种群影响不大,但高死亡率显著延缓了种群到达环境容纳量的时间。环境容纳量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损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猎杀的情况下,种群的长期存活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容纳量。因此,在黑长臂猿受到严格保护、且栖息地主要在保护区内的今天,严密监控火灾的发生,限制牲畜进入林区等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好黑长臂猿栖息地是首要工作之一。但如果能使其栖息地周围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其栖息范围,将有利于该地区黑长臂猿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朋飞  蒋学龙 《生态学报》2007,27(2):620-626
据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对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黑长臂猿种群(5个群体)进行了观察,获得了群体大小、配偶体制、繁殖间隔、环境容纳量、死亡率、灾害的发生频率等种群参数,并结合近缘种的一些相关数据,利用旋涡模型(Vortex 914),对无量山大寨子地区黑长臂猿亚种群的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大寨子亚种群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繁殖力的种群,如果没有偷猎,亚种群在100a之内不会灭绝,并且能迅速达到环境容纳量。但是每年如果有1只成年雄性和1只成年雌性被猎杀,该种群将会在第78年灭绝,且灭绝概率为100%。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对种群影响不大,但高死亡率显著延缓了种群到达环境容纳量的时间。环境容纳量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损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没有猎杀的情况下,种群的长期存活需要一个较大的环境容纳量。因此,在黑长臂猿受到严格保护、且栖息地主要在保护区内的今天,严密监控火灾的发生,限制牲畜进入林区等人为干扰的影响,保护好黑长臂猿栖息地是首要工作之一。但如果能使其栖息地周围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增加其栖息范围,将有利于该地区黑长臂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颊长臂猿(Hylobatesleucogenys)自Ogilby(1840)以泰国标本订名后,曾被视为独立种(Elliot,1912;Allen,1938)。1951年,Ellerman&Morrison-Scott将其合并为黑长臂猿的一个亚种,马世来、王应祥(1986)将H.leucogenus与H.concolor进行详细比较后,又将白颊长臂猿分为独立种。白颊长臂猿在西双版纳的分布,早在六十年代就有记载(寿振黄1959;高耀亭1962),但就其资源的数量问题,直到1983—1984年才开展全面考察,为保护濒危动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栖息环境白颊长臂猿在我国分布于东经101°06′—10l°50′,北纬20°07′—22°09′的热带阔叶林间。…  相似文献   

9.
通过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监测高黎贡山大塘的3群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收集了10个月(200d)的数据,发现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主要发生在黎明后4h内;平均每次鸣叫持续14min59s,不同群体间鸣叫持续时间不同。天气情况影响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开始时间(相对黎明)和持续时间,在雨天鸣叫相对黎明开始时间较晚,持续时间也较长。东部白眉长臂猿鸣叫频率在10月和11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可能与食物(果实)的丰富度有关。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对东部白眉长臂猿的调查最好集中在10月或11月;每天监测时间至少持续至黎明后4h,以覆盖长臂猿90%以上的鸣叫;如果出现下雨天气,应适当延长调查时间。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族     
说起我们“白颊长臂猿”家族,那可是大名鼎鼎,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之一,是著名长臂猿大家族的一支。同人类一样,没有尾巴,脸上也能表现喜、怒、恐、惊等多种复杂的情感。别看我们的身材矮小不足1米,两臂伸展开时却长达1.5米,两手下垂可触地。我家中的成年“男子”体毛以黑色为主,面颊的两旁各有一块白毛,这也许就是我们“白颊长臂猿”称号的由来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长臂猿科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朋飞 《兽类学报》2012,32(3):248-258
根据最新的长臂猿科分类系统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长臂猿调查,本文对我国长臂猿科的分类和保护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将为以后中国长臂猿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长臂猿科(Hylobatidae) 分为4 个属(Nomascus,Symphalangus,Hylobates, Hoolock ) 17 个种,其中我国分布有3 属6 种: 西黑冠长臂猿(N. concolor)、东黑冠长臂猿(N. nasutus)、海南长臂猿(N.hainanus)、北白颊长臂猿(N. leucogenys)、东白眉长臂猿(Hoolock leuconedys)和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长臂猿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猎杀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长臂猿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我国长臂猿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可能已经从中国消失;东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的数量都不足30 只,接近灭绝边缘;东白眉长臂猿的数量不足200 只;即使是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其数量也仅有1 000 至1 300 只。严格执法、意识教育、科普宣传、长期的科学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的长臂猿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对广西崇左地区第四纪洞穴堆积调查的过程中,从年代贯穿更新世的8个地点采集到了33颗长臂猿游离牙齿化石。记述了这些新发现的长臂化石,并初步确定了其分类位置。形态和测量的对比表明,这些牙齿不超过现生长臂猿种内变异的范围,且都可以归入一个种内。它们与冠长臂猿属(Nomascus)共有的特征组合表明,这些化石可以归入该属。这些特征包括:上臼齿相对宽,舌侧齿带及唇侧齿带痕迹保留率高;M3长度几乎与M1相等;下臼齿狭窄,并保留唇侧齿带退化痕迹。崇左地区的化石长臂猿的臼齿平均比冠长臂猿属中现生种类稍显大。但是崇左地区的游离牙齿化石材料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支持将其归入该属中的某一具体种类。与中国南方更新世其他同时代的大型猿类猩猩(Pongo)和巨猿(Gigantopithecus)不同,长臂猿的牙齿大小并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尽管冠长臂猿属在现今的崇左地区并没有分布,但是在历史时期该属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3.
现生长臂猿的新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世来 《兽类学报》1997,17(2):81-91
本文综合形态、行为、生态、分布、染色体及有关化石资料的比较分析研究, 论述了白颊长臂猿(Hylobates leucog eny s) 和红颊长臂猿(Hylobates gabriellae) 的种级地位有效性; 着重讨论了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 及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 ) 的系统地位; 重新构建了现生11 种长臂猿系统发育的新系谱和依罗伯逊融合(Robert-sonian centric fusion) 进化途径的长臂猿演化假说。  相似文献   

14.
长臂猿的DNA序列进化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亚平 《遗传学报》1997,24(3):231-237
本文测定了来自白眉长臂猿、黑冠长臂猿、白手长臂猿和合趾长臂猿352~399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发现自然选择对该基因DNA序列水平的进化具有显著的嵱跋臁=岷锨叭说男蛄校颐枪菇讼低车某け墼撤肿酉低呈鳌N颐堑慕峁砻鳎け墼呈魨可分为4组:(1)白眉长臂猿组,仅一个种;(2)合趾猿组,仅合趾猿一个种;(3)白手长臂猿组,包括白手长臂猿、敏长臂猿、穆氏长臂猿、黑帽长臂猿和克氏长臂猿;(4)黑冠长臂嵲匙椋ê诠诔け墼场6杂τ谛翁系模锤鲅鞘簟:诠诔け墼逞侵旨涞囊糯只潭认詬著高于白手长臂猿亚属种间的分化程度。我们的结果提示,黑冠长臂猿可能至少应分为4个嵵郑窃诒;ど暇哂型戎匾牡匚唬Ψ直鸺右员;  相似文献   

15.
幻想星球     
这是一个没有学校、没有老师、没有兴趣班,没有任何强迫事情发生的自由地地盘。你有什么奇妙的幻想故事和稀奇古怪的超酷想法,不用客气,通通发到这里吧!酷想大晒台经过漫长的等待,幻想星球首届冬令营故事会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去年冬天,许多居民都趁着假期到外星球旅行7一趟。他们去了什么地方?又遇到了什么千奇百怪的外星人?赶  相似文献   

16.
云南无量山黑长臂猿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对无量山一群黑长臂猿进行观察,研究黑长臂猿在植物种子传播中的作用.观察记录黑长臂猿一天的排便次数并收集粪便.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长臂猿粪便确定长臂猿取食的果实种类.以森林中采集的果实种子为对照标本,对粪便中的种子进行鉴定,并记录各种种子的数量,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重量.结果表明观察期间黑长臂猿共取食31种果实,其中有1种在被取食时尚未成熟,另有2种果实的种子在取食后遭到破坏,还有1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被长臂猿吞食而得不到传播,黑长臂猿可为27种植物传播种子.黑长臂猿个体平均每天排便2次,粪便的平均湿重为22.7 g,每份粪便平均含有1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包含小种子(直径<3 mm)的情况下,平均每份粪便中含有12粒种子.总的来说,黑长臂猿是有效的种子传播者.  相似文献   

17.
东黑冠长臂猿鸣叫特征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并且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气象因子) 的影响。为了解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鸣叫的影响,2008 年8 月至2009 年10 月,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3 个东黑冠长臂猿野生群体的鸣叫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在早晨鸣叫,有91.4% 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0.5 h 至日出后3 h 之间,其中53.1% 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 h 内。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69.7% ,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24 次,鸣叫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8.3 min。一次二重唱中,雌性平均激动鸣叫4.4 次。长臂猿鸣叫的起始时间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差异显著,阴天和雾天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且雾天最迟;降雨致使长臂猿体能的损失和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引起鸣叫起始时间的延后和持续时间缩短;温度对长臂猿鸣叫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瑞清  佴文惠 《兽类学报》1996,16(3):182-187
本文对长臂猿属中白眉长臂猿2n=38和白颊长臂猿2n=52的染色体C带和Ag-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长臂猿的C带核型中除多数染色有着丝点C带外,一些染色体上还出现插入C带和着丝点C带弱化或减少现象;白眉长臂猿有全异染色质臂;白颊长臂猿有较多的端位C带。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范围内,目前仅发现中国云南盈江县境内的傈僳族居民与东白眉长臂猿这一物种特别友好。虽然这个民族是个公认的捕猎高手,可他们的祖先为其留下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传统习俗,就是不许猎杀长臂猿。这个民族认为白眉长臂猿是神猴,这种习俗在全中国乃至全球分布有长臂猿的地方是独一无二的。"FFI中国灵长类项目负责人蒙秉波说,"一个地方的保护物种种群数量能不能增长,和偷猎盗采情  相似文献   

20.
两种长臂猿染色体的C带和Ag-NORs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臂猿属(Hylobates)中白眉长臂猿(H.hoolock)2n=38和白颊长臂猿(H.leucogenys)2n=52的染色体C带和Ag-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长臂猿的C带核型中除多数染色体有着丝点C带外,一些染色体上还出现插入C带和着丝点C带弱化或减少现象;白眉长臂猿有全异染色质臂;白颊长臂猿有较多的端位C带。白眉长臂猿有两个Ag-NORs,而白颊长臂猿的Ag-NORs雌体有4个,雄体有5个,Y染色体上有NOR.本文对长臂猿的核型进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