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畸胎癌干细胞又叫做胚胎性癌细胞(简称EC细胞),是一种来自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细胞的恶性癌细胞,不仅具有类似于早期胚胎细胞分化多能性,而且能在一定条件下失去恶性生长性质,分化为各个胚层的正常组织。EC细胞是开展哺乳类胚胎早期发育遗传以及癌变和癌细胞分化研究较好的实验材料。EC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培养生长,较之正常胚胎细胞更容易获取。我们在建立体内腹  相似文献   

2.
胚胎性癌细胞(Embryonal Carcinoma,简称EC细胞)是畸胎癌的恶性干细胞,它既有恶性生长性质,又有类似于早期正常胚胎细胞的多能性,能分化为神经、皮肤、肌肉、软骨和腺管等组织。EC细胞注射到同系小鼠腹腔后,可在腹水中分化并聚积成结构类似于早期胚胎的细胞群,称为拟胚体。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细胞原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的发现和大量研究,使人们相信这类基因的产物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因而它们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也特别受到注意。胚胎癌细胞(embryonal carci-noma cell,简称EC细胞)是一类与早期胚胎细胞相类似的恶性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4.
小鼠胚胎癌细胞(embryonal carcinomacells,简称EC细胞)与早期多能性胚胎细胞具有许多生物学共性。目前已分离和克隆了许多EC细胞株,其中大多数移植到同系宿主体内后,形成癌块中除了EC细胞外,常混杂有各种类型的分化组织,这种癌块称为畸胎癌  相似文献   

5.
在发育生物学领域中,微环境对早期胚胎纽胞的分化,对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分化都能产生影响,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小鼠胚胎性癌细胞(EC细胞)是一种研究细胞恶变和细胞分化很好的材料,它可以在某些品系小鼠中自发地产生,也可由小鼠早期胚胎细胞或原始生殖嵴细胞经异位移植而获得,但移植的位置不同,生瘤率也不同。EC细胞一般分为无能和多能性两种:无能EC细胞如F9在体内接种后不能分化为各种体细胞,保持着癌细胞恶性生长的特点,而多能EC细胞接种到  相似文献   

6.
RA和DMSO对鼠胚胎癌细胞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癌(EC)细胞是来自畸胎癌的多能干细胞。鼠胚胎癌细胞系P_(19)可以被维生素A酸(RA)或DMSO诱导分化。单个EC细胞能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集落,其集落形成率高达40-70%;而在同样条件下,分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却非常低(一般小于10~(-6))。已经证实在分化过程的早期就有集落形成能力的丧失;同时,分化培养中的平皿效率已被用来测定未  相似文献   

7.
胚胎性癌细胞(简称EC细胞)作为一类肿瘤(畸胎瘤)的干细胞近年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胚胎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许多学科领域都应用它作为实验材料,离体诱导分化研究是其中的一个方面。B 7-2 EC细胞是我们从129品系小鼠的自发睾丸畸胎瘤中分离克隆得到的一株多能EC细胞,它在同种同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工作表明,曾被认为是无能的胚胎癌细胞(EC)株的F9细胞,在维生素A酸(简称RA)的影响下能分化成内胚层细胞或神经样细胞等。分化细胞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和胶原样蛋白都有显著增加,而且细胞表面的抗原、糖蛋白及植物凝集素受体等随之也发生明显变化。某些抗原(如F9抗原)随着分化会逐渐消失,而另一些抗原(如H-2抗原)又会出现。在细胞分化中植物凝集素受体的变化较为显著,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花生凝集素受体(简称PNA  相似文献   

9.
小鼠胚胎干细胞(ES-8501细胞)建系过程的核型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小鼠胚胎性癌(EC)细胞系的细胞核型大多数异常,对用于分析EC细胞与胚胎细胞之间的关系和进行嵌合体研究等都是不利的。人们都期望能有正常核型的胚胎细胞系的建立。近年来Evans和Kaufman以及Martin等人先后用不同方法直接从小鼠的内细胞团(ICM)细胞建立了多潜能的胚胎干细胞(erabryonicstem eells,简称ES细胞),也有人称之为EK  相似文献   

10.
小鼠胚胎性干细胞及其在发育和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接用小鼠胚胎来研究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问题显然是很困难的。从生化或分子水平分析在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更在往受到复杂微环境的干扰和材料的限制。因此本世纪60—70年代,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既具有类似胚胎细胞分化性质,又能源源不断取材的实验模型。胚胎性癌细胞(Embry-onal Carcinoma Cell,简称EC细胞)是畸胎瘤干细胞,既有恶性生长、又显示类似早期正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一种促有丝分裂多肽,对哺乳类胚胎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有关这种生长因子的产生、功能及其对胚胎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作用所知甚少。本文用纯化大鼠8.5 KDa增殖刺激活性因子(multiplicationstimulating activity,MSA)作免疫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以同位素在体外代谢标记PC 13小鼠多能胚胎癌(EC)细胞及其经维生素A酸(RA)诱导分化的内胚层样END细胞,在分化的PC 13 END细胞培液中检测到与IGF-Ⅱ抗体起免疫沉淀的物质,而未分化的PC 13 EC细胞并不分泌这种物质,证明了从EC细胞来源的分化细胞能合成和分泌IGF-Ⅱ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这种免疫沉淀物质为分子量35 KDa和14-15 KDa的三种形式蛋白。35 KDa分子可能是一种IGF_Ⅱ前体蛋白或具IGF-Ⅱ专一性的载体蛋白。用免疫酶染色方法,在另一株多能B 7-2 EC克隆细胞中,同样证明经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诱导分化的内胚层样细胞的胞质中染有与IGF-Ⅱ抗体起反应的物质;而且在HMBA诱导处理24小时即已出现这种染色反应。随着药物处理时间延长,除了细胞形态进一步呈梭形和细胞质突起更显著外,免疫反应强度未见有明显变化,表明IGF-Ⅱ的合成在EC细胞诱导分化的较早阶段就开始。根据这些结果,推测早期胚胎发育中内胚层细胞可能产生和分泌IGF-Ⅱ蛋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鼠胚胎癌细胞(EC 细胞)已成为研究胚胎分化、肿瘤发生的一个很好的实验模型。利用体外培养的 EC 细胞,通过诱变剂处理和筛选,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基因突变标记的 EC 细胞株。例如利用碱基类似物8氮鸟嘌呤(8AG)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可以分别筛选到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或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缺陷的突变株。前者同时又是人类列许尼汉(Lesch-nyhan)综合症的病因。因此建立这种类型的突变株,不仪可以利用酶的缺陷突变作为细胞融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胚胎干细胞分化潜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ESC)是来源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目前已经从胚胎干细胞分化培育出了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壁细胞,胰岛细胞等。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可以从形成拟胚体途径,也可以直接分化。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细胞表面、结缔组织基质及细胞外液中存在一类高分子量粘着性糖蛋白,最近已确定其特点。这些蛋白质在细胞粘连、恶性变、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以及胚胎分化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阐明细胞粘连、恶性变、止血、网状内皮系统的宿主防卫、结缔组织的结构等的分子机制的企图已与亚单位分子量为20~25万的糖蛋白联系了起来。目前认为此类蛋白质是密切相关的,被称为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s,以下简称 FN)。本文将综述 FN 的发现、结构及可能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完整机体的过程中,具有相同基因的未分化干细胞如何产生形态和 功能各异的许多细胞?这是数十年来生物学家所一直关注的细胞分化问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现在普遍认为细胞分化是基因差异性表达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哪些基因被激活,在什么时间和空间被激活。哺乳动物胚胎体积小,又在子宫内发育,实验研究较困难。在八十年代初,从小鼠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或桑椹胚分离建立了具发育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是指由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得到的细胞, 具有发育上的全能性. 近两年在ES细胞诱导分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其中, ES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2003年)以及首次克隆成功人ES细胞(2004年)先后被评为《科学》杂志当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另外, 维持ES细胞不分化状态的关键基因(Nanog)及相关化合物(BIO)的发现, 其自身分化状态调控机理的深入研究, 以及向不同方向诱导分化和应用等的研究成果, 同样受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小白鼠胚胎及生后肝脏发育的组织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Brachet(1955,1960)指出蛙卵核糖核酸(RNA)含量高的区域比含量低的先分化,各器官含量在分化开始前增加,分化本身则引起下降。(1951),(1956),(1963)分别就核酸对于细胞机能、分化及恶性分化中的作用写过专著。故对核酸尤其是RNA的观察,可以了解肝细胞的机能状态及其与机能分化之间的关系。胚胎肝内出现糖元和葡萄糖-6-磷酸酶(C-6-P酶),可反映肝细胞的机能分化。张作十(1953,1957)指出硷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出现与机能分化有关。(1959)在两栖类卵细胞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指出,随该细胞发育分化过程,线粒体在结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都有改变。Smith(1931)研究过大白鼠胚胎和生后肝脏  相似文献   

18.
BEC—B_7胚胎性癌细胞 (Embryonal Carcinoma cells,简称EC细胞)是来自129/SV纯系小鼠自发睾丸畸胎癌,经同系小鼠腹腔传至第七代的血性腹水畸胎癌细胞,建株于1981年9月。培养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含癌细胞的血性腹水,经自然沉降取得的EC细  相似文献   

19.
用胚胎癌细胞株(EC)PCC_3,的poly(A)~+RNA及质粒pBR 322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一个eDNA文库。用另一株EC细胞F(?)及由EC细胞衍生的分化细胞株滋养层母细胞癌TDM_1的~(32)PcDNA作探针,对PCC_3 eDNA文库作了差别筛选。自3,000个cDNA克隆中筛出25个克隆。其中1个克隆MS,含有长250bp的cDNA。用MS,cDNA作探针,在F(?)细胞中能检出1个占poly(A)~+RNA约0.2—0.4%、长6kb的RNA(MS_3RNA)。用点印迹杂交及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法,证明MS_3RNA还存在于供试的另2株未分化EC细胞株PCC_3、PSA_1-NG_2中。在供试的全部分化细胞株,即TDM_1、PSA_1-2、3/A/1-D3、C_(17)-S_1-T(284)中,均查不到MS_3RNA。用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法,证明MS_3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拷贝,对小鼠胚胎基因文库的筛选表明,MS_3基因有一个中等重复的基因家族,这个家族在小鼠基因组中约有3,000个成员。  相似文献   

20.
山羊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 :利用NBS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 ,并进行培养、传代、分化观察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 (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 :从胚龄 2 4~ 30d的新鲜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 ,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 ,可传代培养 ,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 :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