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EB病毒诱发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B病毒 (EBV ,Epstein Barrvirus)与人类多种肿瘤有关 ,尤其是与鼻咽癌和淋巴瘤的关系密切。为此研究了EB病毒在huPBL SCID嵌合体小鼠体内诱发人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特性及肿瘤发生机制。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出淋巴细胞 ,将之移植到SCID小鼠腹腔内 ,实验感染EBV ,观察肿瘤的形成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连续监测小鼠血清中人IgG的含量。分别用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人Alu序列 ,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组织中EB病毒小RNA分子EBER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CD4 5、CD2 0、CD4 5RO、CD3) ,病毒基因(LMP1、EBNA2、BZLF1)的表达 ,以及细胞瘤基因蛋白 (p5 3、C myc、Bcl 2、Bax)在诱发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实验中 34只感染EBV的huPBL SCID小鼠有 2 4只诱发出肿瘤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Alu PCR和免疫标志均证实诱发瘤是人源性B淋巴细胞肿瘤。原位分子杂交显示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ER 1,少数瘤细胞表达EB病毒BZLF1蛋白阳性 ,部分瘤细胞表达LMP1和EBNA2蛋白阳性。连续监测 12只huPBL SCID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 ,发现IgG水平随诱瘤时间延长和肿瘤生长有逐渐增高趋势。免疫组化显示诱发的 2 4例淋巴瘤组织p5 3、C myc、Bcl 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3.33%、10 0 %、95 .83%、91.6 7%。结果  相似文献   

2.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中结合磷酸化的TRAF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鼻咽癌中潜伏膜蛋白 1 (LMP1 )是否结合磷酸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s,TRAFs)信号分子进行探讨 .首先应用 CSA/SP双染色法在 3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发现 1 6例 (52 % ) LMP1与 TRAF1、TRAF2和 TRAF3共表达于癌细胞胞膜及胞浆同一部位 .这提示 EB病毒 LMP1在鼻咽癌中可能结合 TRAF1、TRAF2或TRAF3发挥作用 .进一步以导入载体 p SG5的鼻咽癌细胞系 HNE2 - p SG5为对照 ,建立了稳定表达 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 HNE2 - LMP1 ,利用这两种细胞系 ,以免疫共沉淀 - Western印迹方法 ,证实了 LMP1可与磷酸化的 TRAF1、TRAF2或 TRAF3直接或间接作用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 .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何杰金病 (Hodgkin’sdisease ,HD)瘤细胞中是否存在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 ,采用显微切割技术结合PCR方法检测HD组织及其瘤细胞Hodgkin/Reed Sternberg(H/RS)中的HCMV核酸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扩增 (catalys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法检测HD中HCMV的立即早期抗原、早期抗原和基质蛋白。结果在 5 4例HD中选取 13例HD的H/RS细胞 ,经显微切割分离后有 4例 (30 8% )经PCR扩增出HCMV的核酸 ;5 4例HD组织中 ,经PCR检测有 10例 (18 5 % )扩增出HCMV的核酸 ;CSA染色显示有 6例(11 1% )HCMV立即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 (DDG9/CCH2 )阳性 ,5例 (9 3 % )基质蛋白 (AAC10 )阳性。对照的 1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HCMV核酸的PCR检测 ,以及三种HCMV抗原的CSA检测 ,均为阴性。表明HD组织的H/RS细胞中存在HCMV核酸和抗原 ,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不存在 ,提示HCMV可能参与了何杰金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CTAR—2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的活性部位及细胞转化作用机制 ,采用PCR方法构建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 2 (CTAR 2 )中 3 84~ 3 86位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YYD→ID突变的重组体 ,将此重组突变型LMP1(mt LMP1)与野生型LMP1(wt LMP1)分别与含有转录因子NF κB或AP 1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单光子检测仪测定比较二者活化转录因子的功能 ;同时将mt LMP1和wt LMP1分别导入Rat 1细胞 ,接触抑制试验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发现 :( 1)与wt LMP1相比 ,mt LMP1对转录因子NF κB的活化作用降低了 80 %左右 ,对AP 1的活化作用全部消失 ;( 2 )mt LMP1表达的Rat 1细胞集落形成数比wt LMP1表达的细胞显著降低[( 2 3± 3 ) /皿对 ( 3 5 7± 19) /皿 ;( 64± 8) /皿对 ( 40 8± 40 ) /皿 ;n =3 ,P <0 .0 0 1]。这些结果表明CTAR 2中最后 3位氨基酸 ( 3 84~ 3 86)是EB病毒LMP1的重要活性部位之一 ;LMP1致Rat 1细胞转化作用主要与其活化转录因子NF κB或 /和AP 1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含有EB病毒的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为探讨EB病毒的致瘤机理,研究EB病毒在T细胞淋巴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手段.在TPA协同EB病毒诱导胸腺恶性T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联合应用IL-2,将诱导的肿瘤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成功地分离获得一株在体外长期存活的淋巴细胞TET.T细胞亚群分类实验证实TET细胞为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PCR和原位杂交可检测到EB病毒的EBERs、LMP1和BARF1,并有LMP1蛋白的表达.TET细胞的获得,有望在体外建立转化细胞系,为体外研究EB病毒的致瘤机理及防治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咽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和EB病毒编码RNA (EBERs)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38例经细胞学诊断为鼻咽癌和 8例为正常的鼻咽细胞涂片分别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细胞DNA含量和EB病毒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与病理细胞学诊断相比 ,DNA异倍体分析和EBERs检测诊断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5 0 %和 92 %,其特异性均为 10 0 %;其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30 %和 72 %。结论 与EBERs检测相比 ,DNA异倍体分析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0 1和P <0 0 5 )。证明在鼻咽细胞学涂片应用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诊断鼻咽癌优于应用DNA异倍体分析诊断。与细胞DNA图像分析相比 ,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具有客观、实验条件简单等优点 ,在鼻咽癌可疑病人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 EB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 p5 3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的感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 p5 3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结果 :2 4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阳性率为 95 .8% (2 3/2 4)。 2 3例阳性病例中存在 p5 3蛋白积聚者为 16例 ,积聚率为 6 9.6 % (16 /2 3) ;1例 EB病毒 DNA阴性者 ,p5 3蛋白染色阴性。 p5 3蛋白积聚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广东食管癌中普遍存在 EB病毒的感染。有 EB病毒感染的病例 ,亦存在 p5 3蛋白积聚。 EB病毒可能与 p5 3的改变有关 ,从而导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EB病毒诱导胸腺恶性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研究EB病毒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胚胸腺细胞移植于Scid鼠皮下,于移植后第3日起在移植处对侧皮下注射TPA50ng/只,每周1次。于移植后第4周起,移植处皮下有结节状隆起形成,并逐渐增大。于6-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T细胞淋巴瘤8例。其中实验组胸腺细胞+EBV的成瘤率为25%(1/4),胸腺细胞+EBV+TPA组的成瘤率为53.8%(7/13),对照组胸腺细胞+TPA的成瘤率为0(0/5)。PCR和 闰杂交在诱导肿瘤可可检测到EB病毒的基因EBERs、LMP1和BARF1,并有病毒基因LMP1蛋白编码产物的表达。EB病毒可感染人胚胸腺细胞,并使其发生恶性转化,EB病毒可能在恶性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病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EB病毒抗体VCA-IgM、VCA-IgG、EA-IgG、EBNA-1-IgG及EBV-DNA载量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0例传单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EBV四种抗体及PCR荧光定量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载量。结果传单患儿组EBV-DNA的阳性率为87.14%(61/70),对照组阳性率为8.00%(2/25),传单组与对照组EBV-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抗体检测中,传单组的VCA-IgM阳性率最高,达91.43%(64/70),对照组VCA-IgM全部阴性。传单组EB病毒VCA-IgM和EBV-DN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1%。结论 EBV抗体和EBV-DNA载量检测对儿童传单的诊断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VCA-IgM抗体和EB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传单的临床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的TT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 ,了解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合并TTV感染状况。采用ELISA检测抗TTVIgG和巢式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患者血清中TTVDNA。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 (AST)。 4 5例丙型肝炎患者抗TTVIgG阳性率为 37.8% (17/45 ) ,巢式PCR阳性率为 4 2 .2 % (19/45 )。延边地区HCV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