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胸腺素β1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素β10(Tβ10)是胸腺素β家族成员。与Tβ4一样,Tβ10也是与细胞运动有关的肌动蛋白隐蔽蛋白。研究发现Tβ10可能与某些肿瘤行为,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相关。目前细胞中Tβ10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Tβ10有差别地表达于胚胎发生和神经发育过程中,在炎症及肿瘤发生时其表达量也有所上调,甚至过表达。我们简要综述了Tβ10的研究进展,包括差异表达、功能、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创伤愈合等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catenin、cyclinD1在胸腺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69例胸腺肿瘤中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β-catenin与cyclinD1在胸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53.62%)明显高于正常胸腺组织(0%)(P=0.027)。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的差异在A、AB、B1、B2、B3及C型胸腺肿瘤各型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X2=24.676,P〈0.01)。其表达的在A、AB及B1型与B2、B3及C型(无/低度危险组肿瘤与中/高度危险组肿瘤)之间表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21.955,P〈0.01)。CyclinD1在A、AB、B1、B2、B3及C型胸腺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4.393,P=0.013)。其表达在A、AB及B1型与B2、B3及C型(无/低度危险组肿瘤与中/高度危险组肿瘤)之间表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0.470,P=0.001)。在胸腺肿瘤中,β-catenin的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49,P〈0.01)。结论:β-catenin、cyclinD1对于判定胸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在胸腺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瑞  徐江 《生物磁学》2009,(13):2573-2575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其间涉及多种机制,研究表明某些蛋白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关系的蛋白之一。本文就β-catenin和E-cadherin与肿瘤发展,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杨晓 《生命科学》2008,20(2):165-170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个包括数十种TGF-β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等配体在内的生长因子超家族,在哺乳动物整体和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功能。Smad4是细胞内TGF-β信号通路的核心信号转导分子。为了深入研究Smad4介导的TGF-β信号在骨骼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我们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制了软骨细胞、肥大型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别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利用条件基因敲除技术研制了不同类型骨骼细胞Smad4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表型分析结果揭示了Smad4在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骨重塑以及稳态维持过程中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为理解人类相关骨骼疾病的发生及其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微小RNA。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miRNAs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一方面,miRNAs通过转录后调控ICAM(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B7(CD80/86)和HLA—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等肿瘤表面分子的表达,影响肿瘤的免疫原性;另一方面,miRNAs通过平衡肿瘤局部的细胞因子微环境或调控肿瘤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功能发挥,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为后续深入研究肿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发展更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手段,就目前miRNAs在肿瘤免疫中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一种胞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AK和肿瘤密切相关,在多种癌细胞中高表达,促进癌细胞的发生、生长、存活、增殖、粘附、转移和侵袭以及血管生成等过程。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血管、免疫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它对癌症的发展和恶化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外信号影响微环境,使其有利于肿瘤生存和发展|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能通过产生趋化因子、基质降解酶和生长因子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本文综述肿瘤微环境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FAK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一类重要因子,最早被认为是一种能结合和上调T细胞中IL-2基因启动子的诱导性核因子,现发现它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FAT与人类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皮肤疾病患者真表皮成分中,NFAT异常表达,促进T细胞活化、表皮细胞增殖及自身免疫反应的形成,甚至促进肿瘤形成和浸润转移。本文旨在阐述研究发现的NFAT在皮肤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涉及T细胞活化、自身免疫反应形成、肿瘤形成及其浸润转移,以及NFAT在皮肤疾病中作用机制,预测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Moesin分子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esin(膜组织伸展刺突蛋白)属ERM家族成员。表达moesin分子与cDNA核苷酸长度为3835个碱基,开放读码框内有1731碱基,由此编码577个氨基酸。Moesin的表达具有相对的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它常与ERM家族中的ezrin、radixin共同表达于细胞膜内面,对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起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如协助麻疹和艾滋病毒进入细胞,与CD14分子共同介导内毒素信号传导过程,与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肿瘤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Reg基因蛋白(regenerating gene protein)属于钙依赖的植物血凝素超家族,其功能类似应激蛋白、抗凋亡因子或生长因子。Reg基因蛋白的促进胰岛β细胞分裂和诱导再生作用最早是在糖尿病研究中被发现。Reg基因蛋白在人体多种组织中均表达,与细胞增殖、炎症创伤、感染和神经系统发育关系密切。随着研究的深入,Reg基因蛋白在胰腺损伤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消化系统肿瘤、脓毒血症及其他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P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表达阴性的肺癌病人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的病人,并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肿瘤分化、大小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胞浆和胞核中Survivin阳性表达分别为70%和80%,胞浆和胞核同时阳性为54%,Survivin在胞浆中的免疫活性与肿瘤分期有关(P=0.019),与患者生存期无关。在所有类型的肺癌中,鳞状细胞癌中的Survivin明显增高。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Bcl-2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最高。结论: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肺癌癌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其阳性表达亦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Survivin基因与凋亡抑制基因Bc12的共同表达可能在肺癌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除了依赖于肿瘤细胞自身的恶性增殖以外,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还依赖于肿瘤细胞与肿瘤间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肿瘤间质中存在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fibroblasts,TAF)能够诱导免疫抑制,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一大障碍。在TAF上存在一种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protein,FAP),它在细胞表面发挥作用,是一种膜丝氨酸肽酶,是Ⅱ型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二肽肽酶及胶原酶活性,在肿瘤微环境中表达FAP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最早被鉴定的一种肿瘤间质细胞类型。它由肿瘤问质中的成纤维细胞与癌细胞相互作用而活化,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宿主细胞,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及免疫抑制的作用,而且基因组稳定不易耐药,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标。就靶向TAF和FAP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基于肿瘤间质微环境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许多肿瘤指标被发现,其中包括Galectin-3,它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Galectin-3是凝集素超家族中的一员,它涉及多种生物功能,包括肿瘤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迄今为止,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galecti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本综述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报道,旨在说明galectin-3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各个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半乳糖凝集素-3在多种人恶性肿瘤细胞中都呈现出高表达的特性,与其在相应组织的正常细胞中的低表达或不表达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使其有可能作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一个可靠检测指标,并且为癌症在基因方面的治疗增加了新的内容,它可以成为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肝脏,TGF-β1的表达只局限于血窦内皮细胞或枯否细胞,汇管区血管内皮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呈TGF-β1阴性表达,诱癌早期(4-8周),大鼠肝小叶内除血窦内皮细胞或枯否细胞呈TGF-β1阳性表达外,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肝细胞呈TGF-β1阳性表达,阳性肝细胞胞质内可见棕褐色阳性反应颗粒,随着肝癌发展,TGF-β1阳性肝细胞逐渐增多,至诱癌晚期(18周),癌结节内的大多数肝癌细胞呈TGF-β1阳性表达。本研究显示TGF-β1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至诱癌晚期(18周),癌结节内的大多数肝癌细胞呈TGF-β1阳性表达,本研究显示TGF-β1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ovarian cancer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 OGR1)亚家族的OGR1、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cell death associated gene 8, TDAG8)、G 蛋白偶联受体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 GPR4)及诱导细胞停滞于G2/M期的G蛋白偶联受体G2A(from G2 accumulation)4 种受体是最新发现的一类质子感知受体.除了质子,体内又有它们各自特定的脂质分 子配体活化这些受体来调节细胞机能.该类受体广泛分布于人的各种正常组织和肿瘤 组织细胞中,在肿瘤的发生与转移、细胞骨架重组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 正常表达时它们有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但这些受体的异常表达或过表达使某些组织 和细胞恶性转化,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在肿瘤组织的酸性微环境中,细胞表 达的质子(pH)感知受体对肿瘤发生与肿瘤转移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BMPs)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将含有BMP-Ⅱ突变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Tea8113舌癌细胞,筛选和鉴定后,构建稳定表达BMP-Ⅱ突变受体的细胞株tBRⅡ-Tea8113。对tBRⅡ—Tca8113细胞和Tca8113细胞分别进行MTT检测,流式细胞仪(FCM)分析、BrdU标记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及DNA合成;检测tBRⅡ-Tca8113细胞和Tea8113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D1,CDK-4,p27,p57)的表达。结果Tea8113细胞和tBRⅡ-Tea8113细胞的增殖指数MTT检测为0.47±0.01和0.35±0.008(t=22.953,P=0.000),BrdU检测为12.0±3.4和23.0±1.9(f=6.918,P=0.000),FCM检测为6.3和7.9;两组的凋亡指数为3.7±1.2和8.7±1.6(t=29.583,P=0.000);细胞周期因子在Tca8113和tBRⅡ-ca8113细胞中的平均灰度测量值为CyclinD1(186.5±2.4和145.6±3.9,t=28.244,P=0.000),CDK4(169.9±2.9和129.5±3.2,t=29.583,P=0.000),p27(110.1±1.1和167.34-1.8,f=85.754,P=0.000),p57(107.9±2.1和156.8±2.2,t=50.844,P=0.000)。结论BMPs及其受体可能在口腔上皮组织的恶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探讨BMPs信号在上皮性肿瘤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tBRⅡ-Tea8113细胞的建立,进一步表明了BMPs及其受体在口腔上皮组织的恶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探讨BMP信号在上皮性肿瘤的恶变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Yu J  Yang Z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79-281
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已发现,不同亚型的BMPs在神经系统中的不同区域呈持续性表达,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动物实验证明BMPs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成熟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功能,其确切机制有待通过实验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7.
唐文心  王伟  陈正望  陈孝平 《生物磁学》2009,(13):2558-2561
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在多种肿瘤细胞和组织中均有过量的表达,它可以调节肿瘤细胞中凋亡通路、转录因子和某些功能蛋白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凋亡及血管发生等生理过程。而且,过量表达的Trx-1导致肿瘤细胞对多种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近年来Trx-1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环氧化酶(COX-2)是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它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甚少,但在肿瘤和炎性细胞中表达较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OX-2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使COX-2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但COX-2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较多而与血液恶性疾病之间关系国内报道较少,现就COX-2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肺组织中的NF-κBP65、VEGF的表达,并用抗CD34测定肿瘤血管的密度(MVD)。结果(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NF-κBP65、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9%(47/56)、69.6%(39/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O.05);(2)NF-κBP65的表达在不同的TNM分期、淋巴结及胸腔积液、吸烟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的表达在淋巴结及胸膜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F-κBP65、VEGF、MVD三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NF-κB、VEGF异常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血管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cell death,PDCD)是一类与肿瘤发展相关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PDCD家族由多个成员构成。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包括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及PDCD10。PDCD在人类的各组织及细胞中广泛分布,其主要功能是对细胞凋亡的调控。目前研究发现,PDCD家族成员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实现对肿瘤细胞活力的调控,且某些家族成员的缺失或过表达都会引起机体发生病变,证明其在多种疾病当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汇总了PDCD1、PDCD2、PDCD4、PDCD5、PDCD6、PDCD7、PDCD8、PDCD9、PDCD10、PDCD11、PDCD12的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结构,介绍了各家族成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关系,并总结目前所报道的PDCD家族成员在肿瘤,以及多种疾病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以期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为肿瘤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