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情周期中大鼠子宫和输卵管壁肥大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动情周期中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进行检测;取子宫、输卵管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并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肥大细胞,于光镜低倍视野下计数。结果显示:动物血清雌二醇浓度依次为:动情期(E)组>动情前期(PE)组>动情后期(ME)组>动情间(DE)且,各组间差异均有显性;在子宫,肥大细胞分布于宫壁肌怪平滑肌束间的结缔组织内、近小血管处,以微血管周居多,常见单个散在,于ME子宫内膜尚偶见肥大细胞;输卵管肥大细胞局限于其外膜层内、近小血管周围,亦多散在。子宫、输卵管壁内的肥大细胞镜下呈圆形、椭圆形或略不规则形,胞浆内充满紫红色粗大颗粒,子宫肥大细胞数量依次为:ME>DE>PE>E,各组间差异有生(DE与PE、PE与E,P<0.05,余组间P<0.01);输卵管壁内肥大细胞数量各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本尚对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波动与子宫、输卵管壁内肥大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其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晕动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别是雌激素对晕动病易感性可能存在某些易化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探讨“异食癖”模型上大鼠动情周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在不同的动情周期,给予足够的旋转刺激以后,通过摄取高岭土量的变化评价大鼠的晕动病反应,同时测定血浆雌激素(E2和P)水平,观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结果:大鼠体内的雌性激素(E2和P)水平随着动情周期而发生波动,在动情期时,E2水平达到最高,而在动情前期则达到最低。P水平在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较高而在动情期与动情后期较低。足够的旋转刺激之后,大鼠的摄取高岭土量显著增加,并且呈现与大鼠动情周期雌激素水平波动的一致性,即动情期时摄取高岭土量最多。结论:大鼠动情周期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大鼠的晕动病反应。可为进一步探讨雌激素水平与晕动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从而也可能为发现晕动病新病因的研究打下基础,还可能为晕动病预防策略和措施启发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用酶谱法测定了大鼠动情周期以及正常妊娠早期和假孕早期不同时间卵巢中明胶酶A活性的变化,并观察了甾体激素对明胶酶A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周期及妊娠期卵巢中均存在67kD为主的明胶酶A,但未发现有明胶酶B存在。明胶酶A活性变化如下:1)在大鼠的动情前期明胶酶A的活性最高,间情期最低;2)在妊娠早期(1-7天)的卵巢中,明胶酶A的活性在妊娠第4天达到最高,第1-3天及第5、6天其活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5.
动情周期中大鼠输卵管上皮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鼠动情周期包括动情前期(PE)、动情期(E)、动脉后期(ME)和动情间期(DE)。采用生物素标记的5种凝集素(ConA、PNA、RCA、UEA-I以及WGA)对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凝集素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凝集素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onA的阳性反应以P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PNA的阳性反应以E组最强,DE组为阴性;RCA的阳性反应强度以PE和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UEA-Ⅰ的阳性反应颗粒可见于动情周期各期,但以PE组为强(P<0.01),其它各期间的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WGA的阳性反应以DE组最强,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它各组之间阳性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糖组分在动情周期中发生了某些变化。推测这些变化有利于输卵管功能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大鼠动情周期以及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会发生结缔组织的降解与重构。胶原酶3(MMP-13)是降解纤维类胶原的主要蛋白水解酶类之一。其活性在这些过程中的变化值得研究。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测定^3H标记胶原的方法,对大鼠动情周期及早期妊娠子宫中胶原酶3(MMP-13)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动情周期中,激活型MMP-13在间情期最低,酶原型及激活型的MMP-13在动前期达高峰,动情后期酶原型和激活型MMP也明显高于间情期(P<0.05)(Fig.1)。妊娠第1、2天酶原型的MMP-13的活性显著高于第3-7天,第3、4天酶原型和激活型MMP-13的活性均低于妊娠第1、2天(P<0.05);而第5天酶原型MMP-13的活性却显著高于第4、6两天(P<0.05),激活型MMP-13的活性也高于第4天(P<0.05)(Fig.2)。着床部位酶原型MMP-13的活性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P<0.05),而激活型MMP-13的活性则无明显差异(P>0.05)(Fig.3)。大鼠假孕早期子宫中MMP-13的活性变化与正常早期妊娠相似,但其活性却明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Fig.4)。结果提示:粝鼠子宫中MMP-13参与大鼠动情周期及早期妊娠过程,尤其是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雌鼠动情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对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神经元功能活动和纹状体听觉诱发电位PS0AEPP50的影响。方法:连续测定清醒、安静状态下雌鼠动情周期各个时期的纹状体AEP P50。结果:在动情周期中.AEP P50的T/c比值在动情期(EStrus)最高,动情间期(Destrus)最低,四个时期的T/C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雌鼠动情周期中雌激素生理水平的低幅波动并不能造成四个时期AEP P50显著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的作用是降解所有细胞外基质,其活性受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与重组在动物生殖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变化可以通过MMPs和TIMPs两者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监测。大鼠虽然没有月经形成,但是在其子宫内膜也出现类似灵长类的生殖生物学变化。本文从MMPs和TIMPs两者的表达水平,对大鼠子宫内膜的这些变化进行了研究。于大鼠动情周期的不同时期,将算处死,取子宫制备酶粗提液和组织切片,采用酶谱法(zymography)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MMP-2和-9的活性变化以反MMP-2、-9和TIMP-1、-2、-3mRNA的表达。并通过光密度扫描方法对酶谱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所用杂交探针见Table 1.酶谱结果显示: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只检测到67kDa的MMP-2活性,而没有检测到MMP-9的活性(Fig.1)。MMP-2的活性在动情前期最高,动情期和动情后期次之,同情期最低(Flg.2)。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MP-2、-9、TIMP-1、-2、-3m RNA主要在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MMP-2和-9 mRNA在动情前期、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和动情期子宫环行肌层中表达均较强,在间情期表达较弱。MMP-9 mRNA在动情期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也有较弱的表达(Fig.3)。TIMP-1 mRNA在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以及动情期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表选较强,在动情前期和间情期表达较弱(Fig.4)。TIMP-2 mRNA在动情期和间情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以度在动情期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强,在动情前期和动情后期表逮较弱(Fig.4)。TINP-3 mRNA在动情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最强,在动情后期和间情期次之,动情前期表达最弱。TIMP-3 mRNA在动情期子宫环行肌层中也有较强的表达(Fig.5)。由此可见,MMP-2的活性和MMIP-2的基固表达基本一致,MMP-2和-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也基本一致。提示:MMP-2,-9及TIMP-1、-2、-3共同参与了动情周期大鼠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和方法:采用异体垂体前叶移植的方法制造大鼠慢性高催乳素血症模型,探讨人参茎叶皂甙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催乳素和动情周期的作用.结果:①垂体前叶移植大鼠血清PRL水平升高而原位垂体PRL含量降低,GSLS则使高催乳素血症大鼠血清PRL水平降低,原位垂体PRL含量降低;②高催乳素血症大鼠动情周期显著受到抑制,而GSLS可拮抗高催乳素血症对大鼠动情周期的抑制作用.结论:GSLS有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交感神经对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淋巴微循环的调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静  刘艳凯 《生理学报》1995,47(2):179-186
为了探讨交感神经对失血性休克过程中淋巴微循环变化的影响,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了切断内脏大神经的大鼠在失血性休克及输血、补液过程中肠中系膜微淋巴管(ML)收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去神经后ML自主收缩频率及总收缩活性旨数(IndexⅡ)、淋巴管力学指数(L.K-Index)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时神经完整组及去神经组ML的自主收缩性均降低,神经完整组在回输血液及输液期,ML自主收缩性显著高于休克前  相似文献   

11.
周寿康  谢衷明 《生理学报》1988,40(5):430-436
本报告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确定大鼠动情周期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周期性形态学变化。实验将大鼠垂体石蜡切片用兔抗HCG血清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方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用分格计数法和修正的落点法分别测定促性腺细胞的数量和大小。测定和观察结果为:(1)每平方nam细胞的平均数目为间情期662±36、动情前期633±102、动情期449±105和动情后期472±76。用方差分析表明,间情期和动情前期受染色的细胞平均数目明显多于动情期和动情后期(n=12,P<0.05)。(2)受染色促性腺细胞的平均面积(μm~2)为间情期106.00±11.70、动情前期107.00±13.10、动情期95.70±10.30和动情后期101.00±5.95,在动情周期的不同时期细胞大小无显著差异。(3)在动情周期的不同时期促性腺细胞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呈周期性变化。此结果提示:受染色促性腺细胞数量和结构类型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与大鼠动情周期中血清促性腺激素浓度的周期性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发情周期不同时期猪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猪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规律及机理,本实验通过TUNEL原位标记,H,E.染色以及放射免疫测定等手段研究了猪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表面各类卵泡数量的变化。各类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比例,闭锁卵泡的形态变化以及发情周期各阶段血清孕酮及雌二醇水平的变化等问题。卵泡的总数在发情间期最多,为26.8个/卵巢,发情期最少,为7.4个/卵巢。小放泡的数量在发情间期最多。为15个/卵巢,在发性期数量最少,为5.7个/卵巢。中等卵泡数量在发情间蜞多,为8.5个/卵巢,在发情后期卵巢中无中等卵泡。大卵泡的数量在发情前期最多,为7.4个/卵巢,在发情后期最少,为0个。小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各时期平均21.03%)显著高于大卵泡,在发情后期显著降低。中等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平均16.6%)在发情前期显著低于其它各期。大卵泡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平均11.2%)在发情周期各阶段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中等卵泡和小卵泡。  相似文献   

13.
小麦核仁的超微结构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整体银染技术在电镜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端分生细胞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间期核仁染色很深,能够区分出纤维中心、密集纤维成分、颗粒成分和核仁液泡等结构;染色质上也布满大量染色浅的细小银粒。前期,随着核仁的解体和染色质的集缩,染色质的边缘逐渐出现深染的大颗粒;到前期末时,大量的核仁物质向染色体周围扩散并附着到其表面。中期染色体的周边分布着来自解体核仁的银染大颗粒,形成一个不大均匀也不完全连续的“鞘”状结构。后期仍可见这种“鞘”状结构的存在。进入末期,这些银染核仁物质逐渐由“鞘”脱离,彼此融合形成前核仁体,最后参与新核仁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核仁解体后的物质直接转移到了染色体的表面,并形成一个不连续的表层,没有进入染色体内部;染色体内部的银染颗粒与核仁及其解体物质无关  相似文献   

14.
Blood and saliva samples, vaginal swabs, and bioelectric impedance measurements were collected 1–3 times per week from a captive adult female Hawaiian monk seal ( Monacbus schauinslandi ) during the spring and summer of 1991. During 1992 saliva only was collected on average 4 times weekly. Concentrations of progesterone and estrone sulfate, and the periodic appearance of cornified epithelial cells from the vagina indicated consecutive estrous cycles ranging 35 ± 3 days in duration. Progesterone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and saliva had a correlation of 0.868, while estrone sulfate had a correlation of 0.982. Bioimpedance of the whole seal body resulted in a pattern similar to the estrone sulfate concentrations, but shifted forward by 2 d. Bioimpedance of the upper vaginal tissues paralleled the estrone sulfate pattern while the bioimpedance of the lower reproductive tract fluctuated without a distinct pattern. The luteal phase ranged 17–20 d and the follicular phase was 15–18 d in length.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Hawaiian monk seal, in captivity, is a polyestrous seal, in contrast to other phocid seal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2) salivary concentrations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may provide an accurate, less-invasive method of monitoring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captive Hawaiian monk seals; and (3) vaginal cytology and bioelectric impedance reflect physi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estrous cycle.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雌二醇可使非发情期雌鼠蓝斑(LC)中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放电增加,发情期雌鼠LC中NE能神经元放电减少。非发情期雌鼠LC中NE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与注射雌二醇后放电频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摘除卵巢雌鼠LC中NE能神经元放电频率比发情期、非发情期雌鼠均显著减少,但对雌二醇的反应与非发情期雌鼠相似,仍为放电增加。结果提示:静脉注射雌二醇可改变LC中NE能神经元的放电。此效应可能反映了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及LC中NE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赫杰  苗桂英  赵海成 《植物研究》2002,22(1):26-29,T001
运用Bernhard染色方法研究了小麦根端分生组织细胞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结果显示,间期核仁染色很深,能够区分出纤维中心(FC)、致密纤维组分(DFC)和颗粒组分(G),而染色质被漂白,在染色质间可以观察到细小的RNP颗粒。进入前期,在染色质的边缘有小的RNP颗粒分布。中期,染色体周边分布着类似于间期核仁的深染的大RNP颗粒,形成一个不完全连续的“鞘”状结构;在染色体内部看不到类似核仁的深染颗粒。到了后期时,仍可见RNP“鞘”状结构的存在。进入末期,这些RNP植物逐渐由“鞘”脱离,最后参与新核仁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核仁解体后的物质直接转移到了中期染色的表面,并形成不连续的表层,没有进入染色体的内部。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