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离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虽然在微生物上的应用起步较晚,但成果显著。这项技术适用于多种微生物,也可以和其它方法结合对菌种进行复合诱变,同样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不仅适于植物细胞,对微生物细胞也是可行的。这一技术在对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中,表现出比传统诱变方法高的诱变效率,利用离子注入进行微生物菌种改良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工业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诱变技术是当今工业微生物育种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物理诱变技术主要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诱变等,它们已在包括青霉素、"-淀粉酶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诱变选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数菌株在多次重复使用传统诱变源时往往出现抗性饱和的现象。太空环境、离子束、激光等是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型诱变技术,因它们具有诱变谱广和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株对传统诱变源的抗性饱和等优点,而广受工业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欢迎。现就空间、离子束、激光等诱变育种技术的作用特点、诱变机理、应用及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具有极高的生物医学价值。产油微生物是指具有很强的脂肪酸合成能力,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类微生物,是获取DHA的新途径。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变异手段在产油微生物选育与改良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诱人的前景。综述了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选育高产DHA菌株的机理及方法,其中物理诱变包括γ射线、紫外线、离子束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等;化学诱变包括甲基磺酸乙酯、亚硝基胍和硫酸二乙酯等;主要介绍了不同诱变育种方式在产油微生物生产DHA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探讨了诱变育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不同诱变育种方式相结合的复合育种的思路,以期对今后产油微生物生产DHA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6.
7.
紫外、离子注入法对白腐真菌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多酚氧化酶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白腐真菌F4孢子悬液进行紫外、N+离子注入诱变.诱变后待孢子长出单菌落,滴加茴香胺等多酚氧化酶底物,观察其颜色变化;经发酵筛选,获得一株多酚氧化酶高产菌POP5,漆酶活力是原出发菌株的16倍,并且得到一株多酚氧化酶缺失菌株POL1.紫外诱变,孢子浓度为106~108个/ml,照射时间1~2min;N+离子注入,孢子浓度为105~106个/ml,能量20Kev,剂量为5×1014ons/cm2,每个平板上生长30个左右菌落是最佳诱变选育条件.与其它真菌的孢子相比,N+离子注入法对白腐真菌F4孢子的致死率较大.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产生菌的激光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激光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诱变剂,对微生物产生不同的诱变效应。本文报导用He-Ne激光对赤霉素产生菌进行照射10-15分钟产生较为满意的诱变效果;所得到的高产菌株的效价提高率可达1105以上。实验证明,掌握好激光器的种类功率大小和正确的诱变条件是诱变产生高产菌株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月季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季“红帽子”、“恩培林”等8个品种的植株经60Co-r辐射,在剂量19.4-48.5ky范围内,变异频率为7.6-66.7%其中,“红帽子”花器变异频率为1.89-14.3%,变异谱有叶型、叶色、枝色、花色、花型、瓣数等。突变枝经分离获4个变异已稳定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经诱变选育,筛选获得一株适宜于黄姜和橡子水解糖液发酵的新菌株HA608,糖液不需经任何处理,摇瓶发酵110h,转化率1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黑龙江地区辐射诱变育种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近期利用辐射诱导与享体生物技术,远缘杂交,有性杂交相结合,以及辐射诱变处理纯基因型品种(系)等技术方法,选育粮食,经济和蔬菜作物新品种13个,累计推广面积100万公顷,创造具有突出特性的突变体丰富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辐射诱变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能够扩大变异谱,提高变异率,缩短育种周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豆诱变育种研究四十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阐明我所大豆诱变育种研究四十年来,研究确定的可行诱变技术,创造的优良遗传变异类型。先后采用^60Coγ-射线,X-射线,热中子,EMS,NaN3等诱变因素处理以及有性杂交与诱变结合的技术,育成13个优良大豆品种,累计种植面积432万公顷。还创造出一些极早熟,高蛋白、低亚麻酸、高油,高亚油酸,抗病等优良突变体。研究表明,人工诱变,及其与有性杂交相结合技术,已经成为大豆遗传改良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产生菌的激光,化学复合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激光和氯化锂复合诱变赤霉菌,对其产生的赤霉素中活性最高的GA3含量作为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激光诱变,LiCl诱变,复合诱变效价分别提高为113.7%,40.2%,189.6%。展示激光复合诱变是遗传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工业微生物学作为应用微生物学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当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发酵工程技术的最终产品一般都是经过工业微生物这一“工厂”生产得到的,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微生物发酵为基础的酶制剂工业为例,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业。据统计,1979年世界工业酶产量为53000t,1985年酶制剂的总产量为10万t,作为商品出售的酶制剂有200余种,到1990年总产值约为10亿美元。就生物技术而言,1991年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总销售额依次为40.020.0,15.0,6.4亿美元[1]。对工业微生物菌…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氮离子注入对链霉菌的诱变效应,筛选高产恩拉霉素的变异菌株。利用不同剂量的氮离子对杀真菌放线菌S.fungicidicus NL629-3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其存活率及产恩拉霉素能力的影响。低能氮离子注入剂量在60×1013ions/cm2时对链霉菌的诱变效应显著,试验得到了5株恩拉霉素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其中N3-643菌株经连续传代4次,遗传稳定性较好,其摇瓶发酵水平较对照提高了41%,放大发酵生产后平均发酵水平提高25.8%。离子注入诱变是获得高产恩拉霉素突变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