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新种———槟榔小戴顿菌(Deightonielaarecae),该菌生于槟榔(Arecacatechu)叶片正面,与该属其它种的区别特征是其倒梨形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上的四个真隔膜以及粗糙的分生孢子表面。模式标本保藏于西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北京医学院孙鹤龄、王端礼和周祖德大夫自耳真菌病息者所分离得的一种镰刀菌。根据该菌的小型分4:孢予和大型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别是大量小型分生孢子聚集成粘分生孢子座状,和以往记载的各种镰刀菌种不同,可供作研究镰刀菌分类的一个新材料,作者还未见到国外臂经报导有和耳厘菌病有联系的镰刀菌,因此命名该菌为镰刀菌的一个新种,Fusarim otomycosis sp. Nov。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冬虫夏草菌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最优工艺,以野生分离的冬虫夏草菌为材料,对其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泥炭土为最佳基础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冬虫夏草菌气生菌丝生长一般,但产分生孢子最多,可达4.2×103个/g;泥炭土培养基中添加0.1‰ IAA(吲哚乙酸)、0.1‰ IBA(吲哚丁酸)和0.1‰ NAA(萘乙酸)能促进冬虫夏草菌气生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其分生孢子达8.1×103个/g;该基础培养基中,冬虫夏草菌于18℃培养30d后,在10℃、相对湿度45%、蓝光照射进行诱导,分生孢子可达1.0×104个/g。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大量获取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的方法,为冬虫夏草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九州镰孢菌Fusarium kyushuense、厚垣镰孢菌F. chlamydosporum 和拟枝孢镰孢菌F. sporotrichioides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孢子进行了比较。九州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多隔孢子(即中型分生孢子);厚垣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主要是0隔针叶状分生孢子;拟枝孢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芜菁形、单胞分生孢子以及椭圆形、0-1隔的分生孢子。多隔的气生孢子(中型分生孢子)在厚垣镰孢菌和拟枝孢镰孢菌这两个种中偶尔可以观察到,但是不应作为对这两个种进行鉴定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绿僵菌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从贵州省贵阳罹病梨虎Rhynchites Coreanus Kono幼虫虫尸分离的一种绿僵菌新种的鉴定结果,该菌与绿僵菌属模式种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 s-orkin 有明显区别,根据菌落颜色、分生孢子团块大小、连接紧密和牢固程度、孢子链连接方式和分生孢子形态等,我们鉴定为新种——翠绿绿僵菌Metarhizium iadini chen、Guo et zhou sp.nov.  相似文献   

6.
朱燕萍  武侠  谭超  金静 《菌物研究》2012,10(2):97-99,112
短柄链蠕孢(Dendryphion nanum)为暗色丝孢菌,其分生孢子棒状,5~20个隔膜,暗褐色,串生。试验通过玻片培养观察研究了该菌分生孢子的产生方式及发育类型。结果表明:该菌的分生孢子是由产孢细胞的顶端向外突起并生长膨大而形成,因而属于全壁芽生式产孢方式。  相似文献   

7.
轮枝菌形态的低温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峻埃.  HC 《真菌学报》1996,15(1):34-37
本文报道寄生在昆虫、锈菌、蜘蛛及植物上的7株轮枝菌和虫草菌的轮枝菌无性型的低温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保持完好而未变形的轮枝菌头状分生孢子球及分生孢子链,蜡蚧轮枝菌寄生在昆虫与锈菌上的形态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诱导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诱导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分生孢子形成的一种新技术。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两天的茄链格孢菌琼脂块移接到玉米培养基上,置于日光灯下照射,诱发分生孢子梗生长。然后,再放在18℃下黑暗培养。12小时后,在菌丝块表面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形成。成熟的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用蒸馏水洗脱。  相似文献   

9.
杜爱玲 《生物学通报》2010,45(4):49-51,F0003
鸡爪菌是危害鸡腿菇的一种特有病害,对其危害和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可使鸡腿菇菌料内菌丝断裂、发黄、消解,菌料松散,子实体畸形、萎缩直至腐烂、死亡。该菌由菌丝体和子座2部分所组成。菌丝无色、有结节、隔膜多、节间长短不一。子座发达,可反复形成分枝;未成熟子座呈灰绿色,表面菌丝顶端专化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圆形分生孢子;成熟子座呈土灰色至黑褐色,表面形成大量梨形子囊壳。子囊圆柱状,内生8个椭圆形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10.
从云南高原地区的竹叶病理组织上分离到1株可产生红棕色素的丝状真菌ZL07-8。通过对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喙等的形态学研究及对ITS和5.8S rRNA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发现此菌为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群成员。然而该菌具有区别于已知种的特征,如分生孢子梗常单生,少数成簇,无分枝;分生孢子大多单生,较少链生,孢身较大;寄主为华西箭竹,故立为竹链格孢新种。干制培养物ZL07-8D保藏于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新番茄粉孢菌Oidium neolycopersici是近几年引起番茄白粉病的主要病原菌。在国内首次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番茄粉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相对湿度范围为80%-100%,在水滴中不能萌发;该菌对光照条件和酸碱度的要求不严格,在pH3-12时其萌发率均能达到90%以上;在碳氮源利用方面,该菌分生孢子对各种碳源均能利用,以甘露糖和半乳糖效果最好;氮源以硝态氮(硝酸钾)为佳,铵态氮、有机态氮对其萌发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萌发的致死温度为44℃ 10min。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寄生在昆虫、锈菌、蜘蛛及植物上的7株轮枝菌(Verticillium)和虫草菌(Cordyceps)的轮枝菌无性型的低温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保持完好而未变形的轮枝菌头状分生孢子球及分生孢子链,蜡蚧轮枝菌寄生在昆虫与锈菌号的形态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虫生真菌蝉拟青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蝉拟青霉的无性世代,在24℃下载片培养结果,分生孢子经8hr萌发,24hr普遍形成菌丝,36hr出现产孢结构和产生次代分生孢子。该菌生长合适温度24—26℃,分生孢子萌芽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pH4—12范围均见生长,但以5—6为佳。对10种碳源和9种无机氮源利用检测结果,用葡萄糖作碳源孢子产量高,用果糖作碳源菌丝体产量高。不利用菊糖、L-山梨糖、L-鼠李糖。对KNO_3利用佳,但不能利用NaNO_2,和硫脲。该菌能较强抗紫外辐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杜爱玲 《生物学通报》2010,45(7):55-57,F0004
研究了鸡腿菇特有病害鸡爪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鸡爪菌分生孢子以单极萌发为主.在子座上一般不萌发。萌发需要较高的温湿环境和营养条件,pH值中性偏酸,光照对萌发影响不大。致死温度为43℃-45℃。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估了分离自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圆盘菌科无性型有性生殖能力。结果表明,由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获得的菌株的有性生殖能力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决定于不同的遗传特性。该试验支持了一种假说:仅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无性型菌株,很可能来源于逐渐丧失了有性生殖能力的全型菌株。  相似文献   

18.
李维  张义正 《微生物学报》2005,45(5):784-787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成功地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进行了遗传转化。将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融合基因的双元质粒pCH61300转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208中,然后用该转化菌分别感染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分生孢子和原生质体,获得16株可能的转化子,经复筛,共获得6株潮霉素抗性水平为100μg/mL的稳定转化子,分生孢子和原生质体的转化频率没有明显差别。PCR检测结果显示,抗性基因已导入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中;Southern杂交表明,TDNA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组中。其中的一个转化子菌落形态与原野生型菌株相比有所不同,菌丝稀薄,分生孢子较少。利用分生孢子转化更为简便易行,无需特殊的设备和制备原生质体,此方法为深入开展该菌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谭清  庞仁乙  高熹  张忠  袁远  陈斌  张海涛  吴国星 《昆虫学报》2014,57(10):1245-1252
【目的】为解释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对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成虫、蛹和幼虫等 3种虫态的致病性差异,研究分析了蜡蚧轮枝菌L. lecanii分生孢子在3种虫态体表的附着能力及与寄主体表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量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在棕尾別麻蝇B. peregrina成虫、蛹和幼虫体表的附着数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显微技术观察供试虫体体壁外长物分布情况以及附着分生孢子情况。【结果】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在棕尾別麻蝇3种虫态上的附着数量差异显著(P=0.0001),成虫附着孢子数量为(1.35±0.12)×106个/头,而蛹和幼虫分别为(0.57±0.09)×106个/头和(0.45±0.06)×106个/头。成虫周身微毛上均有孢子附着;整个蛹体仅棘刺底部呈“绳索状”的褶皱处可发现有孢子的附着;幼虫的体表未发现有孢子的附着。【结论】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在棕尾別麻蝇成虫、蛹、幼虫体表的附着能力与寄主体表结构有密切关系,是蜡蚧轮枝菌对该虫不同虫态间存在致病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尖角突脐孢菌与化学除草剂混用防治稻田稗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板表面萌发法测定化学除草剂对尖角突脐孢菌菌株X27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温室研究该菌分生孢子干粉与化学除草剂的相互作用,在田间评价其混剂的除稗效果.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影响不明显,其它除草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菌X27干粉与二氯喹啉酸混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敌稗混用具有加成作用;在水田条件下,单用菌X27干粉防除稗草效果差,防效只有60%,而与低量的二氯喹啉酸混用,防效明显提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