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对泽泻汤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探究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方法:制备泽泻汤水及95%乙醇提取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三萜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比较两种提取物中三萜类化合物数量及含量差异。采用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累积模型评价泽泻汤不同极性提取物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能力。结果:在泽泻汤中共鉴定20个三萜类色谱峰,水提取物中鉴定出14个三萜类成分,其中16-oxo-alisol A相对含量最高,95%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16个三萜类成分,alisol B 23-acetate相对含量最高。两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细胞中的脂肪累积量,且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更强的抑制细胞内脂肪累积的作用。结论:泽泻汤水及95%乙醇提取物中三萜类化合物数量和含量存在差异,两种提取物均具有潜在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且乙醇提取物活性更强,研究结果为泽泻汤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量筛选模型考察48种中药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中药材进行提取,采用微量筛选模型对不同浓度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考察,并采用Origin8.0计算其IC50值。结果表明,几种中药材的不同极性溶剂(水、80%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黄柏、元胡的80%乙醇提取物,丹参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率较高。当上述提取物在实验体系中的终浓度为76.92 mg/L时,抑制率分别为66.72±0.02%、52.67±0.04%、46.84±0.03%,其IC50值分别为295.12、229.09、1202.26 mg/L。本研究结果为从中草药中快速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醇、乙醇、异丙醇对樟芝发酵液和菌丝体进行提取,对其不同提取物进行还原力,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比较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丝体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比较不同提取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1)发酵液提取物还原力最高的为异丙醇提取物,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最强的为乙醇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乙醇和异丙醇提取物最高都达到97.88%;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的为乙醇提取物,达到84.22%;3种提取物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都较高,具有最高清除率的异丙醇提取物达到94.89%;过氧化氢清除能力最高的为乙醇提取物的97.53%。(2)菌丝体提取物还原力最高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最强的均为乙醇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最高的为乙醇提取物的89.95%;3种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普遍偏低,最高的仅为异丙醇提取物的37.28%;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则普遍较高,最高为甲醇提取物的90.05%;过氧化氢清除能力最高的为乙醇和异丙醇提取物,最高清除率均为95.06%。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比较,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樟芝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茄子黄萎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54种天然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茄黄萎菌的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 有15种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细辛、黄连、厚朴、儿茶、苦参、甘草、蛇床子、桔梗、洋葱的提取物对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抑制效果均在65%以上,蛇床子的抑菌率达86.84%.有16种植物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70%,其中7种植物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95%以上,细辛、黄连、厚朴基本上抑制了孢子的萌发.儿茶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但却显著抑制了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蛇床子提取物虽然抑菌效果较高,但其处理的孢子萌发率为11.3%.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存在着抑制黄萎菌的活性物质,这为生物防治黄萎病和进一步研究蔬菜抗病增产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蝉蜕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田强强  陶刚  高秋荣  吕婷婷  王敦 《昆虫知识》2010,47(6):1109-1112
本文报道了对传统中药蝉蜕抑菌活性成分提取与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对4种提取方法和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平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在7种提取溶剂中,以95%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获得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对Escheridia coli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5),但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之间,并无显著的抑菌活性差异。其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对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78 mg/mL。该研究结果是蝉蜕抑菌成分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抑菌效果及对毒力因子CPH1、EFG1转录或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模型,MTT法计算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率;激光共聚焦观察不同浓度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相同时间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RT-PCR技术检测在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CPH1、EFG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菌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白芷乙醇提取物使生物膜内活菌死菌比例下降。RT-PCR结果表明白芷乙醇提取物在药物浓度为50、25、12.5mg/mL时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CPH1、EFG1mRNA的表达,在浓度为50mg/mL时则完全抑制毒力因子EFG1mRNA的表达。结论白芷不仅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CPH1、EFG1表达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60%乙醇常温、60%乙醇70℃水浴,95%乙醇常温、95%乙醇70℃水浴、95%甲醇常温和95%甲醇70℃水浴6种手段对某地衣植物进行提取,粗提物再经80%乙醇醇沉和氯仿萃取,得到研究样品A、B、C、D、E、F。比较不同提取条件下样品的得率、体外抗肿瘤活性和色谱图差异,与已分离的功效化合物图谱进行比较,筛选较优的活性部位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相对于甲醇能够更有效提取功效化合物a和b。60%乙醇70℃恒温水浴提取的有效部位得率为1.01%,在40μg/m L浓度下对Hela和T-24的抑制率分别为81.17%、88.56%,体外抗肿瘤活性最强,为较优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蕨类植物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尾金粉蕨和狗脊等13种蕨类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60%。而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mg/mL时,只有少数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狭顶鳞毛蕨的抑制率为62.63%±3.72%,蜈松草的抑制率为48.01%±2.87%,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40%,甚至有些植物提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荷叶黄酮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叶粗粉用60%乙醇回流提取,经石油醚脱脂,再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黄酮提取物.通过比较5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提取物和市售减肥药奥利司他(Orlistat)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得到它们的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0.0076,0.0048 mg/mL.通过Lineweaver-Burk图和Dixon图的特征,表明该抑制剂对胰脂肪酶的抑制呈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0.0147 mg/mL,米氏常数Km=42.2 ms/mL.  相似文献   

10.
炭团菌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获得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高效抑制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活性物质。【方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采用水提和酯提2种方式。水提方式采用直接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2种方法,酯提方式选择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醇3种萃取剂。各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选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2个指标,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采用悬滴法。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稳定性的研究选用紫外线、温度、pH值、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贮存时间5个因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采用柱层析、纯化采用薄层层析、结构鉴定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气质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测试技术。【结果】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5种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20%;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超过90%。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然环境下的紫外线、温度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和良好的耐热性,长期贮存不影响其抑菌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有3个组分,组分I的抑菌率最高(72.94%)。组分I含3种化合物,其中得率最高(57.952%)的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化学式为C11H12O3。其他两种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本研究首次发现上述3种化合物的天然存在。【结论】炭团菌液体培养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自然环境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其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作为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化妆品中,作紫外防护吸收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均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增塑剂。上述3种化合物天然存在的发现,对于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9种植物粗提物防治落叶松毛虫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有毒杀虫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9种省内分布范围较广的杀虫植物,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索氏方法提取杀虫生理活性物质。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林场落叶松林内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进行了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应用兴安白头翁、朝鲜白芷、白藓、白屈菜、兴安藜芦及兴安白芷6种杀虫植物提取液稀释20倍液时,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毒力作用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0%、81.7%、80.0%、76.7%、73.3%和60.0%;应用兴安白头翁、白屈菜、兴安藜芦、白藓、朝鲜白芷5种杀虫植物粗提液稀释50倍时,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0%、60.4%、58.6%、58.6%、53.5%。并与生物药剂、植物源杀虫剂及化学农药进行了药效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为林木害虫的生物防治及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法从青风藤根中提取青藤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苯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青风藤根进行提取,超声提取物经活性碳脱色纯化和重结晶即可得产品青藤碱。对所得产品经IR和HPLC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青藤碱的产率为2.12%,含量为98.73%。该方法从青风藤根中提取分离青藤碱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尾叶远志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自贵州兴义的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et Wils.)根,经乙醇提取,再用不同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得到了12个不同的组分.用比色法研究了各组分还原三价铁离子及清除脂性自由基DPPH能力,采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各组分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研究发现,尾叶远志各组分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其活性成分可能主要集中在PC-BuOH组分.  相似文献   

14.
华中五味子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研究了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果实乙醇提取物对脂性自由基DPPH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同时观察了四种不同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我们发现,华中五味子根的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比茎、叶和果实的提取物都强,研究结果提示华中五味子的根可以作为抗氧化剂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5.
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种下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 (Thunb .)Dietr.〕为山茱萸科(Cornaceae)青荚叶属 (HelwingiaWilld .)植物 ,我国民间常将其髓部、叶及果实作为药用。该种主要特征为叶片纸质 ,卵形、卵圆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背面粉白或淡绿色等[1 ] 。作者在对馆藏的青荚叶标本进行整理时 ,发现《中国植物志》中的个别变种描述与该变种原始文献的描述有出入 ,而且该种种内的一些分类依据不明确。为此作者查阅了有关标本及文献 ,对该种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青荚叶Helwingiajapon…  相似文献   

16.
Melocalamus Benth. consists of five specie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history, morphology, and all specimens available, the authors confirm the occurrence in China of M. compactiflorus (Kurz.) Benth. et Hook f., the type of the genus, and two species, M. scandens Hsueh ct Hui, M. fimbriatus Hsueh et Hui, are described as new. A key to species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o.(Benth.ex Hook.f.)Kudo]的1个新变型--白花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ex Hook.f.)Kudo f.dlbiflora J.Luo et S.L.Wang].原变型的花冠为淡紫色、红紫色或粉红褐色,而新变型花瓣为白色,花萼为绿色.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纸层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等技术对福建野生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Hook. et Arn.)Benth.〕果实红色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红色素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cyanidin-3-rutinoside)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lucoside)2种花色苷,呈鲜艳的红色,可作为天然保健食品的色素添加剂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血藤不同器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 (Oliv .)Rehd .etWils.〕隶属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大血藤属 (SargentodoxaRehd .etWils.) ,为落叶木质藤本 ,根和藤可入药 ,有强筋骨、活血散瘀、止痛、通经之效 ,并可治疗阑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又可用作杀虫剂[1] 。大血藤是中国特有中药材 ,入药部位为一年生嫩茎 ,但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并不广泛。有关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较少。Romker等从大血藤分离出三萜类皂素如儿茶素等 ,并发现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2 ] …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顺昌县的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Champ.ex Benth.)Rehd.et Wils.〕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隙面积(A)划定4个等级(A<50 m2、50 m2≤A<100 m2、100 m2≤A<150 m2和150 m2≤A<200 m2)的样地,并以非林隙样地为对照,对林隙和非林隙的乔木层、灌木层和灌草层中的物种分布、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林隙和非林隙中主要物种的数量特征和更新响应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和非林隙的乔木层分别有54和35种植物,共有种28种;灌木层分别有61和37种植物,共有种29种;灌草层分别有72和49种植物,共有种37种.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种类的重要值及灌草层各种类的密度看,林隙和非林隙中的优势种类均为闽粤栲和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等,且林隙和非林隙间各优势种类的重要值差异不明显,其中,闽粤栲的重要值和密度均位居第一.从林隙和非林隙间各优势种类的重要值差值看,林隙的主要优势种类(如闽粤栲和木荷等)对林隙更新响应不明显,而其他种类对林隙则有强烈或中等的正、负更新响应,且在不同林层间有差异.从平均更新密度看,林隙面积对各优势树种的更新有一定影响,其中,林隙面积在150~200 m2时闽粤栲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平均更新密度最大,林隙面积在100~150 m2时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木荷、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和黄毛润楠(Machilus chrysotricha H.W.Li)的平均更新密度最大,但在不同面积林隙间各树种的平均更新密度无显著差异(P=0.867).研究结果说明:在闽粤栲天然林中,对林隙更新响应不明显的种类较易成为林分的优势种或建群种,但林隙面积对树种的更新密度没有明显影响;从林隙到林冠的发育过程中,闽粤栲始终处于该林分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