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 岁、住院时间≥24h 的180 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 %)、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 %)、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老年住院患者整体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科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NRS2002评分〉13分的有营养风险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应用肠内营养持支持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各31例。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水平影响及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发生率的影响变化。结果:入院14d后,营养支持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组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以使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减轻显著降低其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肝胆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粘液瘤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营养医嘱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患者入院后第2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判断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病历系统中收集患者职业、婚姻、年龄、住院日、白蛋白、饮食医嘱及营养支持相关数据。结果:住院患者以退休、已婚、摄食量不变、体重无变化者居多;平均住院日粘液瘤科最长(13.77±10.51d),妇科最短(6.00±3.79d);平均年龄神经内科最大(63.38±16.57岁),妇科最小(39.18±11.94岁)。营养不良比例最高的是消化科(76.92%),最低的是妇科(8.16%)。住院患者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32%,其中粘液瘤科最高(59.09%),妇科最低(10.2%)。各科饮食医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177例(40.78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膳食医嘱。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比例最高的是神经内科(38.71%),其他科室均未使用;肠外营养制剂各科室使用比例均较高。有营养风险者平均营养支持率为57.14%,其中最高的是肝胆外科(85.46%),最低的是妇科(20%)。结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肠内营养使用率过低,肠外营养使用率过高,急需推广肠内营养治疗;有营养风险者营养支持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一种智能营养自动筛查系统与NRS 2002在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营养筛查工作的落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采取连续取样的方法,对205名住院成年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性的横断面研究。在入院后24h内营养师利用NRS 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智能营养筛查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提取智能营养相关数据指标,如BMI、体重下降、进食减少、ALB、膳食医嘱等,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识别。χ2 检验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结果差异,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 值分析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采用NRS 2002筛查发现59人(28.8%)存在营养风险,同时智能营养筛选系统检测出78名患者(38%)存在营养风险。与NRS 2002相比,智能营养筛选系统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0.1%、约登指数为0.63、Kappa为0.58。NRS 2002和智能筛查系统均与体重、体重下降、BMI、影响进食的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但智能筛查系统在影响进食症状、体重下降、BMI的相关性明显优于NRS 2002。NRS 2002与智能筛查系统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49,P<0.000)。NRS 2002<3分组较NRS 2002≥3分组的体重、BMI、TP、ALB、LY、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筛查系统无营养风险组与营养风险组在体重、BMI、ALB、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智能营养筛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住院肿瘤患者尚可以被接受,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肿瘤患者,但需要在更多的病种和患者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 2002)评估338例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选取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38例,采用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95例),分别给予个性化精准营养支持和家属自备饮食,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338例胃癌患者有202例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59.8%;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营养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躯体、情绪、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和QLQ-STO22(疼痛、反流、饮食受限、焦虑和味觉改变)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个体化精准营养支持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针对胃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提高疾病预后和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方法:采用24 h回顾法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拟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调查的2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通过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发现,患者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为1 602.8±172.5 kcal,仅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4.1%,76例患者显示为营养不足(BMI < 18.5 kg/m2)。通过NRS2002调查发现,162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3%。此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这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9.9%vs 6.4%(P=0.006)、6.2% vs 2.1%(P<0.001)。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4.18±2.37 vs 12.75±1.91,P=0.04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热量摄入量较低,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鼓励术前进行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53例喉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22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总能量、蛋白质的估计以及营养制剂的合理选择等)和家属自备匀浆制剂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553例喉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者26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7.4%;干预组住院时间、咽瘘发生率和术后放化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干预前(P<0.05),营养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差值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积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不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必要对喉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提高预后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NRS2002评分和血清白蛋白(ALB)值与门诊肺结核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肺结核门诊就诊的290名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首次就诊时进行NRS2002营养筛查,NRS2002评分≥3分判定为存在营养风险。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值,ALB≤35 g/L判定为营养不足。观察患者NRS2002评分、ALB值与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肺结核空洞等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NRS2002评分、年龄与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相关。NRS2002评分≥3分以及ALB≤35 g/L的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和存在肺结核空洞的比例均高于NRS2002评分3分和ALB35 g/L的患者(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RS2002评分≥3分、年龄40岁为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NRS2002评分和ALB值均不是患者肺结核空洞的危险因素。结论 NRS2002评分≥3分、ALB≤35 g/L的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出现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情况。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与肺结核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握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26例于2012年6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患者,分析其住院期间握力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5%的患者住院期间握力降低。外科系统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年组和老年组出院时的握力较入院时有所降低(P<0.05),而青年组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内科系统中,所有女性患者出院握力均低于入院握力(P<0.05);男性患者中,青年组和中年组出院时的握力低于入院时握力(P<0.05),但65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的握力在出院时虽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其营养风险筛查分值(NRS2002)高低影响其入院及出院握力(P<0.05),此外出院时的握力还与患者的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所处科别、所患疾病及并发症、住院时长)有关(P<0.05)。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的高低主要与性别、体重指数、经口的进食途径、入院握力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握力降低,这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的高低有关,而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是降低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引起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为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236例肿瘤内科住院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测评体质指数、检测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等评定患者营养状况,并将其与NRS2002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6例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114例,占48.3%;女性患者122例,占51.7%;其中有142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占60.2%;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头颈部肿瘤、淋巴造血系统、妇科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疾病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是66.7%、69.0%、61.9%、66.7%、33.3%、56.0%。基础疾病情况对是否发生营养风险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率较高。营养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r=0.042,P<0.05),与HGB呈负相关(r=-0.015,P<0.05),与ALB呈负相关(r=-0.103,P<0.05),与BMI呈负相关(r=-0.086,P<0.05),标准化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是ALB,其次是BMI,然后是年龄,最后是HGB,所以对因变量营养风险的作用按大小排列依次是ALB、BMI、年龄、HGB。结论: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的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是否贫血、白蛋白水平及BMI等均有相关性,对于该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应加强动态监控,发现营养风险时,临床上对其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和监护室(ICU)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不同科室患者HAP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异同,从而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特异的预防HAP的决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和ICU出院诊断为肺炎(年龄≥18岁)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科室患者基本资料、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别,然后对HAP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筛选出来的P〈0.05的因素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逐步Logistic回归(Backward:Wald)分析提示,呼吸科危险因素为血液及实体肿瘤病史而ICU危险因素为感染性休克与近期重大手术史。结论两科室存在不同的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ICU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呼吸科,这与患者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一组普通外科多原发癌病人的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77例多原发癌,占同期普通外科住院病人的1.33%(77/5768),半数以上发生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胃肠道多原发癌占81.8%。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基因缺陷因素(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治疗所致(如放、化疗)、免疫缺陷、老龄。结论:多原发癌近年呈增加趋势,对于肿瘤病人的诊治,不要忽略了同时性癌的可能;手术仍是多原发癌实体瘤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杨长琼  刘凤群  徐海  叶东  程乃俊 《生物磁学》2014,(14):2750-275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1~3月我院收治的671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71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5例,感染率2.1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59.3%),其余依次为为胃肠道(17.2%)和泌尿道(11.7%);ICU的感染率最高,为22.0%,其次为外科系统(4.03%)和内科系统(1.71%)。病原学检测送检率为51.0%,阳性率为78.3%,共检出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7.6%,真菌占22.9%,革兰氏阳性菌占17.8%。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最常见的为放疗化疗(31.0%)、气管切开(15.9%)、导尿插管(17.9%)。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强化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To determine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 among patients on admission to hospital, to monitor their changes in nutritional status during stay, and to determine awareness of nutrition in different clinical units. DESIGN--Prospective study of consecutive admissions. SETTING--Acute teaching hospital. SUBJECTS--500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100 each from general surgery, general medicine, respiratory medicine,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medicine for the elderly. MAIN OUTCOME MEASURES--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on admission and reassessment on discharge, review of case notes for information about nutritional status. RESULTS--On admission, 200 of the 500 patients were undernourished (body mass index less than 20) and 34% were overweight (body mass index > 25). The 112 patients reassessed on discharge had mean weight loss of 5.4%, with greatest weight loss in those initially most undernourished. But the 10 patients referred for nutritional support showed mean weight gain of 7.9%. Review of case notes revealed that, of the 200 undernourished patients, only 96 had any nutritional information documented. CONCLUSION--Malnutrition remains a largely unrecognised problem in hospital and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education on clinical nutri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的肺炎链球菌的主要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现状。方法收集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病房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142株肺炎链球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做药敏试验,用参考菌株做质量控制。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2002版判断标准,对照参考菌株判断敏感,中介和耐药。结果分离的142株肺炎链球菌的送检科室以呼吸科最多62株,其次是小儿监护病房21株,新生儿科送检标本中未培养出肺炎链球菌。分离的142株肺炎链球菌的标本以痰液标本最多103株。分离的142株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8.5%和95.07%且呈现逐年上升;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4.51%、89.44%、93.66%、97.89%和100%。结论本地区住院儿童的肺炎链球菌来源仍以呼吸道为主,对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仍较敏感,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敏感率更高,对头孢类敏感率更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在门急诊可选用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作为治疗肺炎链球菌的首选用药,在病房可选用敏感性更高的头孢呋新或头孢曲松治疗肺炎链球菌.但为了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应动态监测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经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进行肝部分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45例,分别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探讨两种不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相对于PN组,EN组患者术后营养明显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相对较快,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EN比PN更能改善肝癌病人术后肠道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应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价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54例T2DM患者,根据CONUT评分分为营养不良组68例和营养正常组38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454例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98%(68/45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病程、淋巴细胞计数、吸烟、血红蛋白、白蛋白、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年龄≥60岁、血红蛋白降低、BMI降低、HDL-C降低、病程延长、吸烟、CRP升高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年龄、BMI、病程、吸烟、白蛋白、血红蛋白、HDL-C、CRP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CONUT评分能快速筛查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肝胆病区收治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和分析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第5d、10d肝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术后5d、10d,两组患者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1.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1d显著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上指标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d,两组患者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术后第5d显著改善(P〈0.05);术后第5、10d,两组组间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能促进黄疸消退,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和肝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