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木文研究了多种氨基酸、乙醇胺和甲基乙醇胺对细胞摄取胆碱和合成磷脂酰胆碱(PC)的影响,发现多种氨基酸非竞争性地抑制细胞摄取胆碱。含胆碱代谢物的分析显示胆碱转变成CDP-胆碱,随之形成PC均不受氨基酸影响。乙醇胺竞争性地抑制胆碱摄取,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乙醇胺能明显抑制胆碱激酶活性,但细胞内胆碱和磷酸胆碱的代谢池并不改变,提示乙醇胺不影响胆碱转变成磷酸胆碱。根据CDP-胆碱和PC的比放射性分布,乙醇胺也不影响PC的生物合成。甲基乙醇胺抑制胆碱摄入的程度强于乙醇胺,并抑制胆碱激酶和CTP: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活性,含胆碱代谢物以CDP-胆碱下降最显著;提示甲基乙醇胺不仅抑制胆碱摄入而且还干扰了CDP-胆碱通路。  相似文献   

2.
吴彬  叶青  李洋  李昌瑜  喻雪婧  周舒  王行国 《微生物学报》2010,50(11):1494-1502
【目的】通过磷脂酰胆碱(PC)阳性大肠杆菌菌株与磷脂酰乙醇胺(PE)阳性野生型和PE阴性突变型菌株比较,并用PC+PE+双阳性菌株佐证,从细菌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等方面探讨活体内磷脂酰胆碱能否替代磷脂酰乙醇胺。【方法】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和结构;不同条件培养细菌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值,评估细菌的生长情况;使用SDS-PAGE和2-D电泳法测定细菌间质蛋白组分;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检测细菌的粘附和吞噬作用。【结果】与短棒状的PE+野生型细菌AD93/pDD72相比,PC+细菌AD93/ptac67中仍有25%丝状体;与PE-突变体AD93一样,PC+细菌AD93/ptac67仍需要添加二价离子Mg2+或Ca2+才能生长;与野生型AD93/pDD72相比,PC+细菌AD93/ptac67的周质蛋白组分、粘附率与相对吞噬效率呈现明显的差异;与野生型细菌Top10/ptac85相比,PE+PC+双阳性细菌Top10/ptac66的细胞壁外层、抗逆性和周质蛋白组分也显示差别。【结论】在活体内,膜磷脂中PC替代PE不能使PE-突变体细胞的功能完全恢复至野生型状态,PE和PC在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两者在功能上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3.
天然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是重要的药物辅料,本研究使用冷冻分提的方法提高产品中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在研究试验条件下,取分提溶剂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液固比为2.5,结晶温度为-7℃,以二亚磷脂酰胆碱含量为49.8%的大豆磷脂酰胆碱为原料,制备得到二亚磷脂酰胆碱含量为59.4%的产品,该产品二亚磷脂酰胆碱含量大于国外同类产品。并通过MS对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进行了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转移中的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前曾报道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产物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为了进一步寻找维持高转移乳腺癌细胞中AA高水平代谢的内源机制,深入探求AA代谢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理,我们应用HPLC/ESI/MSn技术检测和分析了乳腺癌MCF-7和高转移乳腺癌LM-MCF-7细胞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s,LysoPCs)和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s)的成分和含量。我们发现了10种LysoPC的含量在LM-MCF-7细胞中显著高于MCF-7细胞,有6种PC可水解产生AA,它们在LM-MCF-7细胞中的含量显著低于MCF-7细胞,提示这些溶血磷脂含量的升高和磷脂含量的降低可能与乳腺癌转移相关。在LM-MCF-7细胞中,COX-2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do)和LOX抑制剂(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共同作用可明显下调cPLA2的活性,应用HPLC-ESI-MSn技术比较cPLA2活性下调前后LM-MCF-7细胞中LysoPC和PC含量的变化,发现其中4种PC可被cPLA2水解产生AA。我们还发现,细胞内LysoPC与PC的比值可以反映cPLA2的活性。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进一步证实了由cPLA2活性调节的AA释放及代谢对乳腺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原核生物有两条代谢途径N-甲基化途径(Pmt途径)和磷脂酰胆碱合酶途径(Pcs途径)合成磷脂酰胆碱(PC)。本文对土壤细菌Pseudomonas sp.593的磷脂酰胆碱合成进行了研究,试图弄清楚假单胞菌的磷脂酰胆碱的合成途径。【方法】通过氨基酸序列比较,获得已报道的磷脂酰胆碱合酶(Pcs)的氨基酸保守序列,并设计简并引物,从Pseudomonas sp.593总DNA中PCR扩增出磷脂酰胆碱合酶基因(pcs)的片段,然后用扩增的DNA片段作探针,对Pseudomonas sp.593基因组DNA亚克隆文库进行菌落原位杂交,获得pcs全基因序列;利用同源重组原理进行活体突变,获得Pseudomonas sp.593 pcs-突变体;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分析细菌总磷脂,检测PC含量以及pcs基因活性。【结果】TLC分析显示Pseudomonas sp.593细菌仅在添加外源胆碱的M9或LB培养基中生长时才合成PC;从Pseudomonas sp.593细菌中克隆出894 bp的DNA序列,编码的蛋白具有磷脂酰胆碱合酶活性;活体缺失pcs基因后,Pseudomonas sp.593 pcs-突变体在添加或不添加胆碱的条件下都不能合成PC。【结论】Pcs途径是土壤Pseudomonas sp.593乃至其它假单胞菌合成磷脂酰胆碱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预防抗结核药物的肝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强化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po,tid.共观察8周.结果 治疗组累计肝功能损害发生5例,对照组累计肝功能损害发生12例(P<0.05),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对照组ALT升高明显,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BIL升高,治疗组无明显升高.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预防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减轻肝损害程度,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相似文献   

8.
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信号转导认识的逐步加深,各种磷脂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也日渐受到重视,并日趋明了。其中磷脂酶A2(PLA2)、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D(PC-PLD)的基因已克隆,对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也有较深了解,而对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  相似文献   

9.
溶血磷脂酰胆碱对缺血条件下羊浦肯野纤维If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双微电极电压箝制术观察“缺血”及毒性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酸胆碱(LPC)对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起搏离子流If的影响。用模拟缺血溶液灌流15,30和60min后,在一60mV~120mV之间的各不同指令电位水平If离子流幅值均降低(n=5,P<0.05),激活达稳态时间及半激活时间延长(n=5,P<0.05),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位。在正常台氏液中加入2×10-5mol/LIPC,灌流后,各个膜电位水平的浦氏纤维起搏离子流If的幅值显著降低(n=10,P<0.05),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位,但If激活达稳态时间及半激活时间均无明显改变。在模拟缺血溶液灌流30min基础上,再加2×10-5mol/LLPC灌流,15min后测得If幅值进一步减小(n=10,P<0.05),加剧了“缺血”对If离子流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缺血代谢产物溶血磷脂酸胆碱对心室的正常自律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在模拟缺血条件下,它能使已受抑制的自律活动抑制进一步加深。因此它的存在不会异常增强心室自律性活动而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用佛波酯(佛波醇-12-豆蔻酸-13-乙酸酯,PMA)作用大鼠咒9细胞,发现PMA能促进CRHB7919细胞中磷脂酰胆碱(PC)水解,此效应出现在PMA作用细胞15分钟后,且具有PMA浓度依赖性。分析PC水解产物,发现PC主要水生成胆碱而不是磷酸胆是一步测定膜结合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的磷脂酶D(PC-PLD)活性,结果显示100nmol/LPMA作用细胞10分钟即激活PC-PLD,至30分钟PC-PL  相似文献   

11.
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性肝病已逐渐成为第二大肝脏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乙醇引发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造成的毒性作用、自由基损伤及对肝脏线粒体产生的毒性作用等。已证实,磷脂酰胆碱对酒精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简要介绍了酒精肝病机制及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用毫微秒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精制兔骨骼肌肌质网钙泵的分子内微细结构及周围磷脂对分子内运动状态的影响.磷脂酰胆碱的置换,导致钙泵脂酶体膜微粘度下降,磷脂分子运动增强,膜流动性增加.di(20:4)PC置换基本未改变钙泵分子内磷酸化微区(Domain)的运动状态.短链磷脂置换使钙泵酸化微区运动加速.结果提示,磷脂分子的平均链长是影响钙泵酸化微区运动状态的重要因素;不饱和度对分子内运动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元素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甲酸对人肝癌细胞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分化间的关系,研究了诱导分化剂全反式视黄酸(ATRA)和13顺视黄酸对7721人肝癌细胞中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C-PLD)的影响。发现ATRA和13cis-RA除能抑制7721细胞生长,并在形态上向正常方向分化外,分别在第2或第4天使膜结合性PC-PLD的比活力升高,用每瓶细胞的总活力计算,ATRA的作用在第2天也高于13cis-RA,但13cis-RAd tx 4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荧光和电泳方法研究了稀土离子对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及人红细胞膜脂持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都能够强烈的抑制膜的脂质过氧化,春作用强度随不同的稀土离子要有较大的判别稀土离子对分离的人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比对PC脂质体更强。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麦虫体内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净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磷脂酸胆碱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250~2 0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 6,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7%~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4%。对不同生长阶段大麦虫体内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麦虫体内卵磷脂含量随个体重量的变化符合二项式曲线的变化规律,相关系数R2=0.865(P<0.01)。  相似文献   

17.
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苯、丙酮对磷脂酰乙醇胺液晶态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能命名PE液晶态先从片层相解束变成立方相,然后再诱导立方相变成六角形HⅡ相,最后促使六角形HⅡ相解束变成液态,束相变中出现了红移现象,丙酮也有使PE液晶态先从片层相解束变成立方相,在解束相变中也出现红移现象,但再诱导立方相变成六角形HⅡ相之后,不是促使其变成液相,而是将其稳定在六角形HⅡ相。  相似文献   

18.
去除血清和生长因子条件下研究巴西蜂胶对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C-PLC)活性的影响。去除血清和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VECs)凋亡,经12.5、25和50μg/mL的巴西蜂胶处理VECs 24 h,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L-α-卵磷脂为底物测定PC-PLC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PLC的表达。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巴西蜂胶降低VECs存活率,抑制PC-PLC的活性及表达。巴西蜂胶对VECs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今后巴西蜂胶应用中应考虑剂量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肝癌大鼠肝脏细胞的保护作用.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癌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PPC低、中、高剂量组6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PPC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构建肝癌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PPC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00、200、300 mg·(kg·d)-1ppC灌胃,治疗6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然后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湿重,计算肝脏指数,同时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EN诱导的肝癌模型组中肝脏指数、AST、ALT、TBIL、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GSH-Px活力则显著下降(p<0.01).PPC和联苯双酯能依耐性的逆转DEN所致的上述改变,表现为肝脏指数、AST、ALT、TBIL、MDA显著降低,SOD、GSH-Px活力则显著上升,PPC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随着PPC摄入量的增加,PPC对肝癌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也相应增强.  相似文献   

20.
用小角 X 射线散射(SAXS)法研究了苯、丙酮对磷脂酰乙醇胺(PE)液晶态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能使 PE 液晶态先从片层相解束变成立方相.然后再诱导立方相变成六角形 H相,最后促使六角形 H相解束变成液态.在解束相变中出现了红移现象.丙酮也有使 PE 液晶态先从片层相解束变成立方相,在解束相变中也出现红移现象,但再诱导立方相变成六角形 H相之后,不是促使其变成液相,而是将其稳定在六角形 H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