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辽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理论支持,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方法根据辽宁省卫生厅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文件和监测方案对可能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食品采集26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来的致病菌进行分析,总结辽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情况。结果对13种(类)食品进行采样,共检测样品260份,合格250份,合格率为96.15%。结论市售食品卫生质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占一定比例,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速冻米面制品、桶装饮用水/桶装天然矿泉水/桶装矿物质水、婴幼儿辅助食品等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从1996年以来已经经历了13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了确保转基因食品种植和消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转基因食品环境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体系,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体系以及转基因食品分子特征监测与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酒泉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与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0—2015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对2010—2015年酒泉市监测的20类1 575份样品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共检测样品1 575份,检出阳性菌株196株,总检出率为1116%。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沙门氏菌102 %、蜡样芽孢杆菌1404%、金黄色葡萄球菌39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04 %、阪崎肠杆菌118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090%、副溶血性弧菌500%、创伤弧菌1000%、弯曲菌000%。不同类别食品中,生禽肉、婴幼儿配方食品、生奶、餐饮食品、生畜肉、豆制品、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率较高。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是致病菌的主要污染环节。结论:酒泉市市售部分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食品日益丰富,琳琅满目.然而,在我国食品工业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滥用添加剂、用工业原料和病死畜禽肉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致使人们对吃东西失去安全感.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更是频频曝光,不仅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监管问题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文章从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检测机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落后、生产经营方式分散、检测技术和标准陈旧等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测、监管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生活热点。近年来,食品引发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由此引起了各国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食品微生物的速度检验技术对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已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科研项目。本文将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入手,着重介绍检验范围以及检验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辽宁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为国家标准的制订与修订提供数据。方法 在辽宁省各市建立监测点,定期对6类食品进行采样,参照历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6类食品共2021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83株,检出率达到9.02%。结论 市售婴幼儿食品与熟制米面制品中有一定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亟待制定相关限量标准,改进检测方法,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9年辽宁省市场出售食品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污染情况,初步确定该菌易引起的高危食品种类,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从我省13个监测点中共抽取753份不同种类食品样本,根据国标法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样本进行L.monocytogenes菌株的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样品中检出L.monocytogenes 22株,检出率为2.9%(22/753)。污染最严重的是冷冻鱼糜制品9.4%(12/128),其次为预制半成品3.6%(8/221)和熟肉制品1.0%(2/196)。结论 辽宁省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L.monocytogenes污染,尤以冷冻鱼糜制品污染较为突出,应继续加强对市售食品L.monocytogenes的检测及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8.
多重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急需一些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多重PCR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微量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等缺点,目前正在被应用于微生物致病菌,转基因产品以及肉类品种的鉴定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多重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原理和应用,以期望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了解辽宁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对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为有效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采集辽宁省及8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大类食品共l824件食品样品,按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标准操作程序,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卫生指标菌和寄生虫进行检测。结果各类指标菌样品1824份,阳性检出率为11.2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19.78%;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0.04%。结论辽宁主要食品均受到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要注意加强即食性食品的致病菌污染监测,防止食物中毒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哈尔滨市风险矩阵分级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探索食品污染的风险。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文献综述及专家判断法对某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位列化学污染物及微生物污染超标率首位的食品-项目组合,即动物肝脏-克伦特罗组合、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组合进行模型评估。结果:参照风险矩阵,动物肝脏-克伦特罗组合的健康风险分值为6,可以判断哈尔滨市人群由于食用动物肝脏而导致克伦特罗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组合的健康风险分值为2,可以判断哈尔滨市人群每餐由于食用水产品而导致副溶血性弧菌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等级为"极低风险"。结论:哈尔滨市该年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较好,风险等级较低,但部分监测项目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情况及受污染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大肠菌群的检测已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本文主要对影响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结果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以保证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而备受瞩目。我们主要介绍了基因探针检测法、PCR检测法和基因芯片检测法的原理、开发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污染正成为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诞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福音,本文主要对食品微生物相关的检测技术进行阐述,同时对新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连云港市食品安全状况。方法:将2013年连云港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与其它地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比较。结果:连云港市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4.7%,水产品合格率仅为83.7%,镉超标严重;流通环节食品和餐饮环节食品合格率也较低,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物质的现象。结论:连云港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个别环节某些产品存在不安全因素,需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雅安市食品中污染的食源性疾病中的重要致病菌,积累监测数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2009年度工作手册》,检测10大类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大肠菌群O15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果汁、凉拌蔬菜和蔬菜沙拉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60%、100%和100%;生畜肉、生食水产品和皮蛋中沙门菌的检出率为10%、20%和3.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通过对食源性疾病的基础监测,加强食品安全,为雅安市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介绍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分类,并深入讨论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营养、加工和风味等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有害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的检测,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的分析鉴定,食品工艺参数的调控以及食品风味成分的检测,展望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准确、客观的反应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必须在食品采样、食品取样以及检验等环节进行全面的食品微生物无菌检验,否者就是去的食品检验的根本意义。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简要论述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无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辽宁省2019-2020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各季度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为辽宁省的食源性病原体监测与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共采集辽宁省2019-2020年3 318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阳性菌株420份,检出率为12.66%。第一季度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最高达到33.33%,第二季度溶藻弧菌检出率最高达到17.53%,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最高达到21.62%和12.12%。各卫生指标菌中2019年菌落总数在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5.44%,大肠埃希菌计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4.85%;2020年菌落总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9.05%,大肠埃希菌计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87.67%。结论 辽宁省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应加强辽宁省食品卫生部门的监管力度,对食品卫生知识重点宣传教育,防范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的暴发事件,保障人民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的现状,阐述了理化检验在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和食品监督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理化检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最后得出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菌生物被膜与食品生物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是威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生物被膜一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易引起相当严重的交叉污染和加工后污染,产生极大危害,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本文就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分布、形成机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