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常规的白细胞培养技术及BSGC-带技术分析了白豚的核型、C-带核型。结果是:白豚的染色体数目2n=44,其核型由1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8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组成。染色体臂数(NF)雌性为76,雄性为75。C-带异染色质呈现出很深的着色区,主要分布在染色体臂上,着丝点区则几乎没有。C-带异染色质的量约为总染色质量的12%。这一结果表明白豚与海生豚类的核型、C-带核型有较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毛冠鹿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鹿种。分布于我国东南及西南等省。有关它的核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锡然等人1983年作了报导,其中雄性鹿2n=48,雌性鹿2n=47,在核型中均有一条较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但表现形式在两性染色体组型中是不同的,在雌性鹿中是一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雄性鹿中,则为两条断开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鲢鱼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鲢鱼染色体组型,用短期离体培养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Giemsa染色。鲢鱼染色体组型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8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染色体总臂数(AN)为96,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单臂的染色体。与前人的工作有很大不同。观察了鲢鱼等几种鱼的培养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不同时相的染色体,并分析了中期各时相染色体的特点,认为在分析染色体组型时,须注意染色体的取相时期,其中以正中期为最好,因此,宜以正中期为准,而不宜以晚中期或染色体严重收缩时为准。  相似文献   

4.
鹿属(Cervus)染色体组型的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鹿属共9个种,除去已绝灭的熊氏鹿(Cervus shomburgki)外,现存者8个种。作者对其中的6个种的染色体组型用外周血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加上文献中已报道的材料,对鹿属中染色体组型已进行分析的共有7个种、13个亚种。对这些材料所进行的分析表明,鹿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是很保守的,而常染色体的变化,无论是种间还是种内,全是2n数每增加1条,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就减少1条,而端着丝点染色体数就增加2条,反之亦然。结合对鹿属古生物学资料和现代各个种的地理分布的分析,作者认为,鹿属染色体进化的主要机制是罗伯逊断裂,即一条中部(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着丝点部位断裂成为两条端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一种银鲫(方正银鲫)群体三倍体雄鱼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方正银鲫是黑龙江水系中一个具有特殊遗传性的两性型种群,群体中约有10—20%的雄性,其雌性行雌核发育。染色体分析表明,雄性方正银鲫具有156条染色体,与雌性方正银鲫的核型一致。参考前人的报告,将方正银鲫暂定为三倍体。核型组成包括21对中部、37对亚中部和20对亚端部及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臂数(N.F.)为272。本研究结果与前人关于两性型银鲫的研究结果有很大不同,与单性型银鲫的核型组成也不相同。我们还发现黑龙江水系的不同水域中,既存在着三倍体的两性型群体,也存在着二倍体的两性型群体。  相似文献   

6.
赵文阁  刘鹏  夏玉国 《四川动物》2004,23(3):185-187,i003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粗皮蛙的染色体组型 ,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 2 6 ,可配成 13对 ,有5对大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9)和 8对小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6 5 ) ,其中 ,第 1、 5、 6、 7、 8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12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2、 3、 4、 9、 10、 11、 13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4对为性染色体 ,属XY型 ,X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 (相对长度为 10 70 ,臂比指数为 1 72 ) ,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相对长度为 12 83,臂比指数为 2 0 2 )。  相似文献   

7.
千山产东北小鲵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取材两栖类胚体细胞和成体肠细胞的方法进行染色体研究。对千山产东北小鲵的染色体组型分析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全部染色体可配成27对,分或三组。其中有9对大型染色体,7对中型染色体,11对小型染色体,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存在。染色体的形态有中部,亚中部、端部,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黄鳍鲷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鱼类肾细胞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姬姆萨染剂染色,对黄鳍鯛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鳍鲷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为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19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54,t组有一对具次缢痕的染色体。整套染色体平均相对长度介于5.63±0.45—2.45±0.23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对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sis)和桓仁产东北林蛙(R.dybowskii)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报道,两种林蛙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都可配成12对,按照相对长度可分为3组,A组包括第1~5对,为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9.0);B组是第6对,为中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在7.0~9.0之间);C组包括第7~12对,这一组为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7.0)。在两种林蛙的染色体组型中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桓仁林蛙的第1、3、4、5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9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各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东北林蛙的第1、2、3、4、5、6、8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9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各对为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两种林蛙的第11对染色体长臂有明显的次缢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鳊亚科10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它们的染色体二倍数均为2n=48,由中部、亚中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88—92。初步推测该亚科鱼类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是2n=48。对它们的核型特征和染色体演化方式分析表明,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变化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的核型也大致相似,基本上可概括为14—20 M+24—28SM+4—8ST,都有一对最大的可资区别的染色体,这反映了该亚科鱼类校型的同源性。因此预测在这些鱼的种间乃至属间进行人工杂交获得成活,甚至能育后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直接制作肾细胞染色体标本,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亲本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彭泽鲫种群内的两个不同克隆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差异,其中克隆H包含6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色体众数是156,150条基本染色体的组型公式为:42M 36SM 39ST 33T,NF=228;克隆L包含12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色体众数是162,150条基本染色体的组型公式为:36M 45SM 33ST 36T,NF=231。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发现及其染色体的差异说明彭泽鲫种群内同样存在着类似银鲫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彭泽鲫雌核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彭泽鲫♀×彭泽鲫♂、彭泽鲫♀×尖鳍鲤♂“杂交”后代的细胞学观察发现 ,同源与异源精子在彭泽鲫卵中的发育情况基本一致。精子入卵后一般呈固缩状态 ,不解凝 ,不形成雄性原核 ,但都能看到未解凝精核与雌性原核接触 (未融合 )的现象。刚产出的成熟卵子没有看到极体 ,但受精 1 0分钟有极体排出 ,是卵子发育排出的惟一极体。根据观察结果 ,彭泽鲫在细胞学上表现出典型的雌核发育行为特征 ,是以雌核发育方式繁殖的种群  相似文献   

13.
三种鲫鱼品系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淼  赵俊  陈湘粦 《生态科学》2012,31(2):155-16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彭泽鲫、银鲫D系以及野鲫三种鲫鱼品系的心、肝和肾脏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表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彭泽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比银鲫D系在肝组织多出二条酶带(LDH7'和LDH8');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心和肾组织中分别多出一条酶带(SOD12'),表明彭泽鲫和银鲫已在生化水平产生明显的分化,推测它们可能起源于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祖先,独立演化而形成.此外,彭泽鲫和银鲫D系的同工酶电泳图谱都包含野鲫的基本酶带,而彭泽鲫和野鲫的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尤为相似,推测彭泽鲫和银鲫可能起源于野鲫,而彭泽鲫和野鲫的关系较近,银鲫和野鲫的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异源精子在银鲫雌核发育子代中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2  
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两性型银鲫群体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种群。异源精子不仅能刺激银鲫卵雌核发育,而且还能影响雌核发育子代的某些性状,如对于子代的生长、性比、体色和肝脏LDH同工酶等都产生了影响。为区别于原有术语“雌核发育gynogenesis”,我们把这种表现了异源精子生物学效应的雌核发育称之为“异精雌核发育allogynogenesis”,发育的子代称之为“异育银鲫”。异育银鲫已以其明显的生长优势在生产上显示了优良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5.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日本白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远东  张纯  刘少军  陶敏  曾琛  刘筠 《遗传学报》2006,33(5):405-412
分别用遗传失活的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L.)、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精子诱导日本白鲫(Carassius cuvieri)进行雌核发育.未经冷休克处理,用UV照射过的镜鲤的精子(其最佳UV照射剂量为4 200 mJ/cm2)与日本白鲫卵子受精获得(32.4±3.3)%雌核发育单倍体和(0.7±0.3)%杂交二倍体,而照射过的团头鲂精子(其最佳UV照射剂量为3 600mJ/cm2)与日本白鲫卵子受精得到了(33.8±1.4)%雌核发育单倍体和(0.5-±0.3)%杂交二倍体.日本白鲫卵子分别经灭活的镜鲤、团头鲂的精子激活(精子经各自最佳UV剂量处理),施以冷休克处理(受精后2min,0-4℃,40min),其孵化率分别为(27.8±2.1)%和(29.4±3.3)%,发育到摄食期,其正常的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分别为(15.7±3.4)%和(23.6±4.1)%,在镜鲤实验组中,其正常的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占孵化鱼苗总数的56%,这比团头鲂实验组中正常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的比率(达到80%)低,结果表明诱导日本白鲫雌核发育,与母本遗传关系远的团头鲂精子较镜鲤的更有效.从染色体数目、外形特征和性腺结构等方面证实雌核发育后代的生物学特性.雌核发育日本白鲫全为雌性,这表明其雌性是同配XX型.雌核发育日本白鲫在生产上将有着潜在的价值,如比普通日本白鲫长得更快,抗病能力强等.所有的雌核发育日本白鲫的染色体数目都是100,而所有的团头鲂与日本白鲫的杂交后代都是三倍体(3n=124),新三倍体鱼在鱼类养殖和理论研究中将存在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红鲤(♀)×银鲫(♂)的杂种胚胎均不能成活。受精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核发育银鲫的精核在两性融合生殖的鲤鱼卵质中能转化为雄性原核,并和雌性原核融合成合子核。但在卵裂开始后,可观察到某些异常现象,如染色体丢失,多极纺锤体形成,以及第二次卵裂时受精卵的两分裂球的非同步性分裂等。我们初步认为,雌核发育银鲫的染色体和两性融合生殖的鱼类染色体之间存在某种不相容性,表现为彼此间的互相排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和银鲫染色体组的雌核发育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异精效应在雌核发育彭泽鲫胚胎发育中的同工酶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 ,对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雌核发育彭泽鲫子代胚胎发育过程中四种同工酶 (EST ,LDH ,MDH ,ME)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在MDH和LDH同工酶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MDH同工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在孵出期 ,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比同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多出两条谱带MDH4’和MDH5’ ;LDH同工酶的差异表现为 :在原肠中期至肌肉收缩期的五个时期中 ,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比同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多出 4条谱带 (LDH9’— 12’)。这种差异说明同源与异源精子对子代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不同 ,可能属于“异精生物学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甲基睾丸素诱导产生的雄性雌核发育银鲫产生的精子,能与两性融合生殖的鲤鱼卵受精结合,并能正常地转化为雄性原核。但在卵裂开始后,可观察到诸如核物质丢失、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作者过去提出的染色体不相容假设。转性异育银鲫精核在雌核发育银鲫卵中能初步地转化为雄性原核,但其发育程度低于雌核。根据双重控制假设,作者初步认为,转性异育银鲫精子在进入雌核发育型卵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初级控制的作用。这或许是因为转性雄鱼的雌性遗传基础导致精子的某种特异性因子缺失的缘故。由于雌核发育银鲫卵质中次级控制的存在,使得解凝的精核不能完全转化为雄性原核。  相似文献   

20.
Induction of Gynogenesis in Japanese Crucian Carp (Carassius cuvie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ploid gynogenesis was induced in Japanese crucian carp (Carassius cuvieri) eggs using UV-irradiated genetically inactive spermatozoa from mirror carp (Cyprinus carpio L.) or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with or without cold shock. The optimal radiation dosage was 4200 mJ/cm2 and 3600 mJ/cm2 for mirror carp and blunt snout bream sperm, respectively. At this dosage and without cold shock, the yields were (32.4±3.3)% vs. (33.8±1.4)% gynogenetic haploids and (0.7±0.3)% vs. (0.5±0.3)% hybrid diploids, respectively. At the optimal UV dosage but with cold shock (2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0-4°C for 40 min), the hatching rates were (27.8±2.1)% and (29.4±3.3)%, respectively. From hatching to feeding, (15.7±3.4)% and (23.6±4.1)% normal gynogenetic diploids were recorded, respectively. Survival of normal gynogenetic diploids was 56% out of the hatched fry when using irradiated spermatozoa of mirror carp,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up to 80%) when using irradiated spermatozoa of blunt snout bream.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sperm of blunt snout bream, with distant genetic relation to the maternal Japanese crucian car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mirror carp to induce diploid gynogenesis. The nature of the gynogenetic progeny was identified with external appearance, chromosome number and gonad structure. The presence of only females in gynogenetic progeny probably suggested XX genotype in the female Japanese crucian carp. The gynogenetic diploids have potential values such as faster growth and stronger disease resistance than the normal Japanese crucian carp. All gynogenetic progeny possessed 100 chromosomes whereas all J x B crosses were triploid with 124 chromosomes.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riploid hybrids in J x B crosses may be useful in aqua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