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染色体G—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运淳  刘立华 《遗传学报》1990,17(4):282-288
本文对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中两个自交系的杂交F_1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的G-带带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所有的供试材料G-显带的染色体上都具有两种类型的带纹,我们称A型带和B型带。A型带为沿染色体长轴分布,较细的,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不同自交系的A型带带型基本相同,杂交F_1的A型带无明显的异型性。非同源染色体间带型各不相同,某些染色体具有易于识别,特征性较强的A型带标记。B型带一般为深染色的大带,位于染色体的近端区。同一自交系每两个同源染色体的B型带可以配对,不同自交系B型带带型互有不同。杂交F_1某些染色体上的B型带带型异型性明显。具异型性的染色体对中一成员的带型与一个亲本相似,另一成员与另一亲本相似。比较对同一细胞先后作G-和C-显带处理的结果表明,B型带和C-带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植物染色体G—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 G-带技术在动物和人类遗传学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是在植物方面由于它仅能显示带纹很少的 C-带、N-带或 Q-节,这就大大限制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和植物育种上的进一步应用。近十年来,植物染色体 G-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上,尤其是我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仅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茶树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胰酶法在茶树的晚前期、前中期和早中期的每一染色体的全长上诱导出了清晰而丰富的G带带纹。染色体带纹的数目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而变化,同源染色体带纹的大小、分布及着色的深浅基本相似。作者认为植物G带的诱导与染色体处理技术及染色体所处的分裂时期密切相关。当胰酶处理超过了G带诱导的临界限度时,常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大螺旋结构。本文讨论了在染色体前处理中a-溴萘的选用和甲醇-冰醋酸(3:1)的固定时间对G带诱导的影响以及G带的形成与染色体大螺旋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植物染色体G带的历史、认识发展、技术探索、现状、问题及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显带技术建立后的多年,植物染色体一直不显G带,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不同假说予以解释或进行实验验证。最近几年,该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用多种方法在十几种植物上进行了探索,并初获成功。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但植物染色体G带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染色体G—显带的AEG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植物染色体G—显带的方法很多,有胰酶法、尿素法,改良的Seabright法、Utakoji法、醋酸地衣红法、ASG法和风油精诱导等几种,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摸索出了  相似文献   

6.
草鱼和团头鲂染色体G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一 《动物学报》1991,37(4):431-437
本文报道了经改进的胰酶一步法和放线菌素D(AMD-BSG)法所显示的鱼类染色体G带。采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血淋巴细胞和肾细胞进行短期培养。血淋巴细胞的空气干燥制片,用胰酶一步法处理,显示出细致清晰的染色体G带。培养的肾细胞在收集前1-1.5h,1.5—2h,2.5—3h,用最终浓度为2μg/ml的AMD(actiomycin D)处理,其气干制片在HCI和Ba(OH)_2中处理,经2×SSC温育,Giemsa染色,获得了良好的染色体G带。在前中期或早中期的一个细胞单倍体组的染色体显带能达200多条带纹,结果较稳定,反差明显,图象清晰。根据实验结果初步绘制了草鱼和团头鲂的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7.
周密  李渝成 《遗传学报》1989,16(3):184-187
本文报道了一种显示鱼类染色体G-带的BrdU-BsG方法。采用肾细胞短期培养,收获前12小时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g/ml。制片经HCl、Ba(OH)_2处理,4×SSC温育。Giemsa染色,显示出白鲢的G-带。其带纹细致清晰,一个细胞的单倍染色体上显示带纹达200条以上,是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多重带中带纹最多的,且反差明显,带纹有特征性,结果较稳定。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白鲢的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8.
姚青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3,20(3):229-234
采用有丝分裂染色体的G-显带技术,对供试的6个三体的额外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A型、B型、C型、D型、E型和H型三体的额外染色体分别为K5、K6、K12、K7、K8和K10。用不同的分裂时期的细胞所鉴定出的结果完全一致。与过去所用的三体鉴定的方法相比较,利用G-显带技术鉴定三体的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以及简便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BrdU风油精法进行了荞麦染色体G带显带研究,在其有丝分裂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的染色体上均显示出了G带带纹。但是,随着分裂时期的进展,染色体上出现的带纹数目依次减少。BrdU和风油精在染色体显带中的作用是使染色体伸长,并增大染色体线性区段间的差异,故显示出G带。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高分辨技术揭示缅甸陆龟单组染色体有408条高分辨G带,描述这些带所属的区段及其特征,提供其模式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猪高分辨G—带及模式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文元  王子淑 《遗传学报》1991,18(2):120-126
采用氨甲喋呤或胸苷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并结合胰酶G-带技术,对中国7个家猪品种高分辨G-带进行了研究,发现家猪品种间带型基本一致,从而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法的国际体制,提出了中国家猪高分辨G-带标准化核型及模式图,对显带核型界标进行了少许修改,对每对染色体进行了区带划分和描述。单倍染色体组所显示的G-带数目,包括X和Y染色体,巳达444条,近于中期染色体带纹数目的两倍。  相似文献   

12.
BrdU处理的鱼类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应用鱼类染色体高分辨G-带技术,重点将黄鳝培养细胞具不同长度染色体的正中期分裂相做成G-带核型加以比较分析。随着染色体长度的增加,带纹数目也增加。但增加是有限度的。染色体带纹数目的增加,明显地表现在深染带再分为若干亚带。当染色体从前期向中、后期过渡收缩变短时,一些亚带融合为原来数目的带。染色体上各个带的收缩程度、收缩时间是不均等的。实验证明大剂量的BrdU不仅能阻断鱼类细胞于中S期,也可使染色体伸长、小剂量的伸长作用不明显。最后讨论了BrdU处理与G-显带的关系、染色体带纹数目相对恒定以及染色体伸长缩短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获得了大量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 ,大多数突变性状由 1对或 2对基因控制。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基因型、性状、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有关 ,并具有内在的机制 ,点突变和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可能是引起水稻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大麦G-带变动性以及与染色粒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选择第6染色体进行的比较显示,减数分裂的染色粒与有丝分裂的G-带带纹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G-带带纹和染色粒间的数目、位置和着色程度上都具一致性。对G-带性质和植物中G-带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Bt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Bt毒蛋白基因的一种—cryIAb基因导入 2个云南水稻栽培品种(滇系 4号 ,合系 39号 )的愈伤组织中 ,经过潮霉素筛选后 ,获得了一批抗性苗 ,部分苗经PCR检测为阳性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Bt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 ,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实验中发现培养器皿的透气性对水稻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 ,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势能够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选择合适的洗菌液渗透势能够大大降低洗菌对愈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 ,从而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Aluminum (Al) toxicit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primary causes of low-rice productivity in acid soils. In the present stud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controlling Al resistance based on relative root elongation (RRE) were dissected using a complete linkage map and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from a cross of Al-tolerant japonica cultivar Asominori (Oryza sativa L.) and Al-sensitive indica cultivar IR24 (O. sativa L.). A total of three QTLs (qRRE-1, qRRE-9, and qRRE-11)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1, 9, and 11 with LOD score ranging from 2.64 to 3.60 and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explained from 13.5 to 17.7%. The Asominori alleles were all associated with Al resistance at all the three QTL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QTLs was confirmed using Asominori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s) in IR24 genetic background (IAS). By QTL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wo QTLs (qRRE-1and qRRE-9) on chromosomes 1 and 9 appeared to be consistent among different rice populations while qRRE-11 was newly detected and syntenic with a major Al resistance gene on chromosome 10 of maize. This region may provide an important case for isolating genes responsible for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l resistance among different cereals. These results also provide the possibilities of enhancing Al resistance in rice breeding program by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and pyramiding QTLs.  相似文献   

17.
玉米染色体G-带ASG法显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两个自交系的根尖染邑体经ASG法处理显出了G-带。王米G-带沿整个染色体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无论有丝分裂的晚前期、早中期或中期染色体都有这类带纹。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成员G-带带型基本相似,不同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的不同区域带纹具有一定的差异。ASG处理前用α-溴萘或放线菌素D预处理都可显出G-带。本文讨论了玉米G-带与哺乳动物G-带的相似点以及用ASG法进行玉米G-带显带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下水稻基因组DNA表观遗传变化MS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的影响,筛选出一批与高温胁迫的相关基因,研究DNA基因化与基因转录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子中,对四叶期的水稻幼苗进行38度高温处理,分别取0 h、2 h、4 h、8 h、12 h、16 h和24 h七个不同时间点的幼叶提取DNA与RNA,利用MSAP技术检测总甲基化水平变化,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转录本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0 h幼叶相比,高温处理下的2 h、4 h、8 h、12 h、16 h和24 h幼叶的总体甲基化水平依次是37.14%、36.79%、36.00%、35.50%、35.43%、34.64%和34.57%,可知幼叶DNA甲基化水平在高温处理后不断降低。此外,RT-PCR结果显示筛选的两个与甲基化相关的基因(PP2C和RAFP)的转录水平与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基因组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可以通过调控相关的基因的表达量水平来防御高温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