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以实验室保藏的具有良好加工特性的20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表面疏水性、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黏附性以及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效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生物粘着碳氢化合物法(bacteria adhesion to hydrocarbons,BATH)测定乳酸菌细胞表面疏水性;采用革兰染色法评价乳酸菌的黏附性能;采用4-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检测脾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采用试剂盒测定脾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菌株LV108、N4和XJH301的表面疏水性高于其他菌株(F=221.9680,P=0.0000),分别为54%、47%和44%,同时这3株菌对细胞的黏附菌数也高,均大于14个/细胞;菌株LV108可以显著诱导脾细胞增殖(F=125.0430,P=0.0000)和提高TNF-α和IL-2的释放量;菌株LV108可以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提高NO分泌水平(F=101.0030,P=0.0000)。结论菌株LV108具有高黏附性能,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及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发挥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鸡粪中筛选具有拮抗空肠弯曲杆菌能力的乳酸菌,研究其肠道益生特性,探讨其对空肠弯曲杆菌鞭毛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牛津杯法测定40株鸡粪源乳酸菌菌株的抑菌活性以确定抑菌性能好的菌株,利用16S r RNA基因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HT-29细胞测定菌株的细胞粘附能力,通过模拟胃肠液实验分析菌株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对空肠弯曲杆菌鞭毛毒力因子的影响。【结果】从鸡粪中分离得到40株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X13、X14和G20等3株拮抗空肠弯曲杆菌能力较强的菌株,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罗伊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鸡乳杆菌;HT-29细胞粘附实验表明X13、X14及G20的粘附指数分别为11.5、20.3和14.3个/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3株乳酸菌对人工胃肠液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株纯培养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均能抑制空肠弯曲杆菌鞭毛毒力因子的合成。【结论】从鸡粪中筛选得到了3株能有效抑制空肠弯曲杆菌生长并能抑制其鞭毛合成的乳酸菌,有望作为拮抗性饲用益生菌用于控制禽畜的空肠弯曲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得到的14种发酵菌为研究对象,评价14种益生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粘附性等益生特性;评价其抗生素耐药性的安全性能,并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功能的益生菌。方法首先对14种发酵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行检测,然后检测14种发酵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后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14种发酵菌株均有良好的自聚集性能,哈尔滨乳杆菌自聚集性能最好(87.60%±0.16%);14种益生菌对乙酸乙酯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但对不同有机溶剂疏水性存在差异;乳酸菌中希氏乳杆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8.78%±0.65%)。酵母中乙醇假丝酵母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2.35%±0.04%)。14种发酵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性均大于1%;马乳酒样乳杆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14.55%±0.74%),且除了瑞士乳杆菌(1.87%±0.09%),其他菌株抑制率都达到5%以上。戊糖乳杆菌和高加索乳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4种酵母对氟胞嘧啶和酮康唑均敏感。结论 10种乳酸菌和4种酵母都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且未见对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发生耐药。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在诱发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给封闭群昆明小鼠腹腔注射,在体内激活后,胸腺细胞和脾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脾贴附性细胞对YAC-1,L929的细胞毒作用,以及脾贴附性细胞产生对上述二株瘤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活性都比对照动物明显增强。结果提示短双歧杆菌和嗜酸性乳杆菌给小鼠腹腔注射后,通过激活脾脏淋巴细胞和贴附性细胞(巨噬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功能而明显地增强宿主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对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 T79-3和T90-1、詹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ensenii T118-3和T231-1四株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效果以及抑菌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乳杆菌排除、竞争、置换3种不同作用方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株乳杆菌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其粘附HeLa细胞的能力,分析发现4株乳杆菌发挥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同时比较分析乳杆菌3种不同作用方式发现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不同,其中,排除作用方式效果最好。另外,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随着乳杆菌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并逐渐达到饱和。4株乳杆菌中,T79-3粘附能力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排除作用方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HeLa细胞作用效果较好,提示乳杆菌T79-3有可能作为益生菌防治妇女泌尿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雪灵芝粗多糖(Arenaria kansuensis crude polysaccharide,AKCP)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NK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以不同浓度AKC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上述细胞48 h,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及NO释放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功能,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和IFN-γ水平。结果显示,AKCP各浓度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NO释放量、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KCP中浓度组脾淋巴细胞CD3~+、CD4~+亚群及培养上清中IL-2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AKCP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功能具有体外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采用牛津杯法研究RD-0060单菌、RD-0060和RD-0046联用抑制致病菌的能力。通过共培养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研究RD-0060单菌和RD-0060/RD-0046二联菌粘附能力。结果 RD-0060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具有抑制阿托波菌、阴道加德纳菌和常见好氧型病菌的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也有较强的粘附能力;RD-0060和RD-0046二联菌的抑菌效果和细胞粘附能力比单菌株更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联用能显著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并且能够大量粘附阴道细胞,而且两菌株联用有协同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卷曲乳杆菌对3种结肠上皮细胞(SW480细胞、SW620细胞、LOVO细胞)的粘附性。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卷曲乳杆菌A7分别与SW480细胞、SW620细胞、LOVO细胞进行体外粘附试验,革兰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卷曲乳杆菌A7对3种结肠上皮细胞的粘附结果并计数。结果卷曲乳杆菌A7对3种结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均具有显著性,其中对于SW480细胞和LOVO细胞的粘附性明显高于SW620细胞。结论卷曲乳杆菌A7对SW480细胞、SW620细胞、LOVO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粘附性,提示该菌株有望成为肠道益生菌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混合乳酸菌粘附及抑菌机制。方法测定混合菌株粘附相关能力及抑菌方式,初步研究菌株粘附相关的表面活性成分。结果混合菌株的表面疏水性、自聚合能力较高,对ICE-6细胞的粘附性亦较高。可抑制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艰难梭菌)和G-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假单胞菌)粘附ICE-6细胞,抑制方式效果为排除竞争替代;热处理对菌株粘附性影响明显高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LiCl和NaIO_4等处理,表面蛋白(80~140kDa)可使LiCl处理菌株的粘附率提升45%。结论混合乳酸菌主要通过排除方式抑制外源菌的粘附,表面蛋白影响混合乳酸菌的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蛋白质介导的双歧杆菌对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的粘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对双歧杆菌和体外肠上皮细胞系Lovo细胞间的粘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特异性地粘附于肠上皮细胞周围,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各株双歧杆菌的粘附力存在着差异,新分离株高于标准株,胰蛋白酶处理耗尽培养液上清可完全抑制其粘附;高温也能降低粘附力;而白蛋白对粘附无影响。提示,双歧杆菌粘附素可能是一种不耐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耗尽培养液上清中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