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美国西部捕捉叉角羚的简易方法--驱捕法。主要论述了围捕设计,聚群技术和捕捉步骤。作者指出,围捕圈要选择在叉角羚集中的方圆8公里内。围捕圈包括翼栏、隐蔽处、围捕栏及围捕栏内的捕捉栏。围捕栏要设置在山脊或隆起地形物之后,以免被驱入的动物发现。另外,围捕圈的入口应确定在盛行风的30度范围内,以便直升飞机在风里工作时能得到最大的机动性。围捕栏内的捕捉栏,便于人们能从较大动物群中分出可以控制一定数量的动物进行捕捉。这个结构能使捕捉动物更容易。适时使用直升飞机及人与人拉起粗帆布形成的人列,是将动物驱入围捕栏的有效手段。此外,捕捉叉角羚时,2个人对付1个动物,能保证捕捉人员和叉角羚均不受伤害。 作者报道了1980-1985年中,每年的11-2月,用此方法成功地活捕到2110只叉角羚,与围捕直接有关的动物死亡仅2.2%。对107头叉角羚进行追踪生物遥测的结果表明,围捕后的死亡率极小以至勿需考虑。用此方法,能在2天内从建起围捕栏,捕捉、标记60-100多只成体叉角羚,然后拆除。 作者认为此项围捕方法,与以前报道过的方法比较,能在较短时间内以最小死亡率捕获到较大数量的叉角羚。  相似文献   

2.
辽宁清原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我们对辽宁东部地区清原县农田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的种群年龄进行了初步研究。Adamczewska·Andrzejewska(1973)提出以水晶体重量划分黑线姬鼠的年龄。Martinet(1966),Meuuier and Solari(1972),Spitz(1974),冈本(1976,1980),Yabe(1979)等人先后对普通田鼠(Microtus arvali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了研究,认为以水晶体重量划分年龄“精确度大”,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3.
鹅喉羚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鹅喉羚为材料,采用双重附贴磨片法及蚀刻法确定角磨片上显示的生长层与角鞘上凸“嵴”的关系,并以第一下门齿(I_1)作切片所显示的年轮线进行验证。证明其角鞘上的凸“嵴”数量多少并不表示年龄大小,在一龄内无凸“嵴”,二、三龄均包含有4—5个凸“嵴”,四龄后亦为2—3个凸“嵴”组成一龄,真正的年龄线是角表凸“嵴”之后有一粗糙微凹的环纹。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野外生态学调查,用以判断种群年龄及结构。  相似文献   

4.
有关年龄结构的鉴别以水晶体干重为主要指标.并参考体长、胴体及生殖腺特征较为准确。笔者在采用此法鉴定年龄时参照有关资料,摸索出一套快速剥离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水晶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黑线仓鼠年龄鉴定及种群年龄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洁 《兽类学报》1985,5(2):141
鼠类种群年龄组成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的基础内容。种群年龄组成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鼠类数量的波动。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是北京地区农田的主要害鼠之一,为探讨该鼠种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控制其危害,研究其种群年龄组成及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的种群结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动物。 1986年在青海湖地区仅发现 35 0只普氏原羚 ,分布于鸟岛、湖东 克图和元者 3个种群之中。 1996~ 1998年 7月至 8月 ,我们沿设定的 10条样线对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进行了考察。调查样线总长度为 37 5 5km。观察记录距样线两侧 10 0m以内普氏原羚足迹链和狼足迹链、粪堆和尿迹。同时记录观察样线两侧 6 0 0m以内的普氏原羚个体 ,记录群体大小、性别和年龄 ,然后 ,计算单位样带面积上普氏原羚和狼的密度。 1997年湖东 克图种群雄羚占 2 9%、雌羚占 5 0 %和幼羚占 2 1% ;元者种群雄羚占 2 9%、雌羚占 43%和幼羚占 2 7%。狼捕食是 1997年湖东 克图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湖东 克图沙漠中 ,1996年普氏原羚群体大小为 9 0± 6 9只 (平均数±方差 ) ,密度为 3 19± 3 5 9只 /km2 ,而 1997年为 4 2± 3 9只 /km2 ,密度为 1 14± 1 0 9只 /km2 。 1997年冬季猎狼后 ,湖东 克图种群数量回升到 2 14± 3 13只 /km2 ,幼羚占群体的2 7%。  相似文献   

7.
黑线姬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及种群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及种群的更新,是了解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种群更新是受种群内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及外界诸因素影响的,深入研究种群的更新规律及导致变动的原因,常能合理地拟定控制动物数量的科学方法。因此这项研究具有理论上及实践上的意义。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上海郊区农田中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种鼠类(盛林等1959)。本文根据1962-1964年及1979-1980年的工作,共获黑线姬鼠5367只。对其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季节波动,种群周期性更新规律等作了初步分析,对郊区农田选择最佳突击灭鼠时机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桨角蚜小蜂体型小,个体差异小,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以海氏桨角蚜小蜂,古桥桨角蚜小蜂及两个本地桨角蚜小蜂未知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gene,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分析和相似种种间杂交方法,鉴定了桨角蚜小蜂属的两个本地种群(河北廊坊和新疆吐鲁番种群)。通过对靶标片段剪辑序列的测序及比对分析,以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进而利用种群间杂交手段分析相似种间生殖隔离情况。结果显示:桨角蚜小蜂廊坊种群与古桥桨角蚜小蜂聚为一支,两者的种群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9和0.0173,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11;桨角蚜小蜂新疆种群和海氏桨角蚜小蜂聚为一支,两者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3和0.000,种间遗传距离0.024,进一步的种间杂交试验表明,新疆种群与海氏桨角蚜小蜂间无生殖隔离现象,证明两种群属于同一物种。桨角蚜小蜂属新疆吐鲁番种与海氏桨角蚜小蜂可能属于同一物种。结合COⅠ基因序列分析和种间杂交试验来共同鉴定未知桨角蚜小蜂不仅可以提高鉴定准确度,更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分子鉴定手段可能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灰鼠的年龄鉴定及种群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鼠(Sciurus vulgaris)是我国重要毛皮兽之一。为了更好的利用,掌握其种群动态规律是必要的。种群年龄组成是种群动态特征之一。因而,对灰鼠种群年龄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有关灰鼠年龄的研究报道不多。国外对黑松鼠(Sciurus niger)、北美灰松鼠(S.carolinensis)的年龄组划分吋,多以长骨骺骨的骨化程度、雄性阴茎骨的形态特征及其重量和长度的差异、水晶体的干重、尾毛的特征等作为指标的依据(Petrides 1951; Carson1961; Kirkpatrick等1957; Beale 1962),但年龄组划分的结果,多限于成年与幼年两组,  相似文献   

10.
艾比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种群数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艾比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及粪便堆计数法调查了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种群数量。样线总长1276.6 km,发现79头鹅喉羚。采用Distance 6.0估算了鹅喉羚的密度和遇见率。从春季到冬季,鹅喉羚遇见率在(0.014~0.034)头/km之间变化。春季鹅喉羚种群密度为(0.104±0.033)头/km2,夏季为(0.057±0.025)头/km2,秋季为(0.048±0.030)头/km2,冬季为(0.131±0.043)头/km2。鹅喉羚适宜栖息平均面积2404 km2,估算该区域春季鹅喉羚数量为240头,夏季为137头,秋季为115头,冬季为314头。粪便堆计数法估算春季种群数量为146头,夏季为90头,秋季为61头,冬季为200头。根据野外考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并解译艾比湖鹅喉羚分布生境2009年的Landsat ETM遥感影像,将生境分为森林、灌丛、湖泊、沼泽、荒漠、草原6种类型,其中,森林、灌丛为艾比湖鹅喉羚适宜生境。本研究结果将为艾比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鹅喉羚长期监测及有效保护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自Lord(1959)以眼水晶体重量研究棉尾兔的年龄以来,晶体重量法已在各个类群中开展研究。为探讨晶体重量作为毛冠鹿(Elaphodtus cephalophus)指标的应用价值,于1981年12月-1982年1月开展此项研究。 材料获自浙西和皖南,计57头(26,31)。眼球一律在8%的福尔马林液内浸泡14天,取出的晶体经漂洗后,在70℃条件下烘至恒重(约80-90小时),取出后立即称重,并依据臼齿齿质层和其它年龄指标鉴别年龄,将晶体按年龄分组。  相似文献   

12.
唾液腺的解剖是研究捕食性蝽类唾液成分及功能的关键。以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为例,报道了解剖获得其完整唾液腺的方法。该方法与其他解剖方法相比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镊子固定虫体,更有利于唾液腺的解剖与收集。通过拍照观察,叉角厉蝽的唾液腺由主腺、副腺、肺门和导管组成。主腺可分为主腺前叶和主腺后叶,它们之间通过肺门相连。主腺肺门处着生有两根导管,其中一根导管与口器相连,而另一根导管与副腺连接。本文描述的解剖方法以及叉角厉蝽唾液腺形态结构可用于指导解剖获得其它捕食性蝽类的唾液腺,进而提取唾液开展成分鉴定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红背(鼠平)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动物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不外是改造有益有害动物的种群,增加有益动物的数量,减少或消灭有害动物的数量,使之更符合于国民经济的需要。啮齿动物对农、林、畜牧、保健各项事业的危害甚大,故在“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上的除四害一项中规定要消灭它。而在与鼠类的斗争中就需要掌握其种群状态、数量变化的规律等等,以求预测鼠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各项灭鼠的措施。在种群研究中年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了解其年龄组成可以知道其种群是否健康、繁殖情况、及其数量的发展趋势。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为东北林区的害鼠(寿振黄等,1958)。所以我们就以此鼠为材料,来研究这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年龄鉴定是研究动物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基础.作者于2009 ~2010年间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采用整洞群夹捕的取样方法捕获了198只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urica,116只雌鼠,82只雄鼠).在对样本进行常规解剖和数据记录后,根据样本的胴体重频次分布特征并参照繁殖特征,对达乌尔鼠兔进行年龄划分.分析结果表明,达乌尔鼠兔胴体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据此本文按照性别将达乌尔鼠兔划分如下3个年龄组,雌性:幼年组(胴体重≤55 g)、亚成年组(55 g<胴体重<75 g)、成年组(胴体重≥75g);雄鼠:幼年组(胴体重≤55 g)、亚成年组(55 g<胴体重<85 g)、成年组(胴体重≥85 g).并根据达乌尔鼠兔体重与胴体重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利用体重鉴定达乌尔鼠兔年龄的依据.本方法可为野外达乌尔鼠兔的年龄划分和种群结构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确定野生动物活体年龄是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种传统方法能高效精准地完成这项任务。岩羊角形态复杂且终身生长,其角形随年龄增长和观察角度变化极大。野外条件下,高效获取岩羊个体年龄信息的唯一方法就是拍摄其角的清晰照片。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利用角形几何特征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确定野生岩羊活体年龄的新方法,其原理和操作如下:首先建立覆盖全部年龄段(1.5~15.5岁)的已知年龄羊角实体标本的3D模型(左、右角各22个);再在R程序控制下使其在3D空间中旋转,每旋转1°输出一张角形图片;最后计算每张角形输出图片与待定年龄角照片的形状相似性,找出相似性最高的角形图片对应的3D模型,该3D模型的年龄即为待定年龄羊角的实际年龄。30张已知年龄羊角照片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上述年龄鉴定方法能高效地获得精准结果(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续 2 0 0 2年第 9期 5 3页 )生态学3 0 .1个动物种群的生长依赖于种群中个体的生物学特征 ,如预期寿命、生殖力 (1个雌性在一生中产生后代的数目 )、生殖期的持续时间 ,沿雌性年龄的生殖力的分布、发育时间 (出生和产第 1枚卵之间的时间 )以及产第 1枚卵的年龄。此外 ,种群的年龄结构 (即根据年龄的金字塔的年龄分切 )将影响到这些被表达的特征。考虑 2个种群 A和 B,其中哪一个种群在与下列陈述有关连的情况下更快地生长 ,所有其他要素维持恒定。用×填在每一项的空格中。种群 A  种群 B × A.A种群主要由年青能繁殖的个体组成 ,而B种…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黄毛鼠种群年龄鉴定及年龄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眼球晶体干重,牙齿磨损度和牙齿切片观察白垩质沉积环的方法,鉴定黄毛鼠的年龄。探讨了晶体干重与年龄组之间的线性关系,将3337只黄毛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同时分析了不同月份的种群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的趋势。通过实验证明了牙齿切片观察臼齿白垩质沉积环,用来鉴别年龄,对寿命短的动物,特别对于啮齿动物可行性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用体重和体长鉴定黑线姬鼠年龄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在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中,年龄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助于了解种群的繁殖、生长、死亡和数量发展的趋势。计算不同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更有助于判断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动态。因此,探讨黑线姬鼠年龄鉴定的方法,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灰旱獭年龄鉴定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关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的年龄鉴定,等(1973)曾以臼齿磨损度作过描述,并划分出6个年龄组,但缺少年龄与个体发育关系的资料。国内以牙齿磨损度鉴定灰旱獭年龄与种群年龄组成尚未见报道。 灰旱獭为天山山地的优势鼠种,分布广,数量多,既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又是重要的毛皮兽。我们于1983年6-8月对该旱獭的年龄鉴定方法及其年龄组成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保贵 《广西植物》2015,35(1):42-52
采用生态学样方调查及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云南勐腊望天树热带季节性雨林蕨类植物的组成及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1hm2(4个50m×50m,含400个5m×5m小样方)面积的样地里,记录有蕨类植物48种13 159株(丛);在生态特征上,40个地生蕨类的盖度之和占调查样地面积的22.45%,缺乏高盖度级种类;黑鳞轴脉蕨、长叶实蕨、多形叉蕨等属高频度级种类;长叶实蕨、多形叉蕨、黑鳞轴脉蕨、毛柄短肠蕨、薄叶牙蕨、思茅叉蕨等种的重要值之和占86.31%,它们是望天树林蕨类植物的典型代表种。生活型组成上,以地面芽植物占优势(达80%)。叶质主要由纸质叶(占54.17%)和草质叶(占27.08%)种类组成;叶形主要由羽状复叶种类组成(89.58%)。与西双版纳相同取样面积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比较,望天树林蕨类植物的种数及种群数量分别是山地常绿阔叶林的1.55倍及2.23倍。同一地区不同海拔和生境异质性是导致蕨类植物组成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揭示了赤道热带北缘热带雨林蕨类植物的组成及生态特征,有利于与其它热带地区蕨类植物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