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麦蛾柔茧蜂最适的冷藏温度及虫态,为麦蛾柔茧蜂在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麦蛾柔茧蜂的4种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置于-4、0、4、10℃温度下冷藏,观察其存活率,以确定其冷藏的最适虫态和最适温度。随后测定最适冷藏条件下,麦蛾柔茧蜂的生命参数。[结果] 致死中时间(T50)表明,麦蛾柔茧蜂以蛹期在10℃条件下冷藏为最佳,冷藏12 d时存活率仍达到75.25%。麦蛾柔茧蜂在10℃条件下冷藏后,首日产卵量在冷藏后期显著下降,麦蛾柔茧蜂性比显著降低,但冷藏3 d后其均值又逐渐恢复。茧蜂发育历期在冷藏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以椰子织蛾为寄主的麦蛾柔茧蜂于蛹期在10℃条件下冷藏12 d仍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这可为麦蛾柔茧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解剖学观察、显微摄影、透射电镜等方法对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幼虫唾液腺的显微形态、超微结构以及发育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麦蛾柔茧蜂幼虫唾液腺为一对无色透明至乳白色的管状腺体,自口腔沿中肠两侧向后延伸,单侧腺体在中部先分支、后合并成一不规则环状,端部呈单盲管状。唾液腺管道长度随幼虫龄期增加而呈线性增长。对唾液腺切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腺管由两类差异明显的单层细胞组成,I型细胞微绒毛层较厚,胞内除有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之外,还含有大量囊泡,并观察到囊泡运输分泌颗粒的现象;II型细胞微绒毛短,胞内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丰富。本文研究为深入探究寄生蜂幼虫的消化生理以及寄生蜂-寄主互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海南发现椰子织蛾的重要天敌褐带卷蛾茧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严重危害椰子树。2013年在海南省万宁市首次发现椰子织蛾。目前,该虫已在海南多个市县及广东和广西危害,对我国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14年11月,作者等人在万宁兴隆和三亚海棠湾镇调查椰子织蛾危害时,发现其重要天敌昆虫——褐带卷蛾茧蜂。为了进一步了解褐带卷蛾茧蜂,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报道,以便更好地用于椰子织蛾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4.
麦蛾柔茧蜂室内人工繁殖温湿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006年,我们对田间采集的麦蛾柔茧蜂室内人工繁殖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度28±1℃、RH75±5%的环境条件是麦蛾柔茧蜂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椰子织蛾幼虫肠道细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椰子织蛾幼虫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以揭示其消化利用寄主老叶的机制。[方法]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分离培养肠道细菌,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菌株,采用透明圈染色法对所得菌株进行功能性验证。[结果] 基因序列检测对比鉴定得到9种可培养细菌菌株,主要属于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以及放线菌门;功能性验证结果表明,伯克霍尔德氏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菌株具有纤维素降解酶,寒气玫瑰单胞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含木聚糖降解酶。[结论] 椰子织蛾肠道中存在可培养的具有降解纤维素及木聚糖能力的细菌,这些细菌可能有助于椰子织蛾取食消化椰子等老叶,研究所获得的肠道微生物菌株也为后续研究该虫与环境的关系及相关菌株应用于农业、能源、环保价值的探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Lagreze-Fossat et Montagne)侵染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和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Say,1836)的症状进行了扼要的记述,同时介绍了该螨的主要寄主及分布情况.这是该螨寄生麦蛾柔茧蜂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背景】椰子织蛾是新入侵我国海南岛的棕榈害虫,昆虫不育技术是控制该害虫的潜在措施。【方法】通过研究椰子织蛾生殖、发育、存活等特性,探讨椰子织蛾不育技术的生物学基础。【结果】在(28±2)℃、(70±10)%RH、以椰子老叶饲养的条件下,每雌产卵量约170粒,净增值率约55.4,倍增时间约9.6 d,表明椰子织蛾可在室内大量饲养,为辐射不育提供虫源。椰子织蛾雌雄比为1∶1.04,雄虫先熟,产卵前期短,产卵期集中,表明该害虫交配行为相对简单,有利于不育雄虫发挥效能。雌蛹显著重于雄蛹,有利于不育过程中雌雄虫的分离。发育起点温度11.5℃,有效积温996.9日度,在海南岛每年发生4~5代,这些数据可用来预测椰子织蛾种群动态,便于释放不育雄虫。【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从生物学角度表明椰子织蛾可用昆虫不育技术进行防控,为其进一步的不育技术研发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麦蛾柔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温度变化在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对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寄生作用中的影响, 研究了室内17, 20, 23, 26, 29, 32和35℃条件下, 麦蛾柔茧蜂对不同密度的印度谷螟5龄幼虫的麻痹和寄生作用。结果表明: 在17~29℃范围内, 寄生蜂的寄主处理时间与温度成反比, 从17℃的0.341 d到29℃的0.068 d, 但温度再升高时, 处理时间又延长。寄主搜索率也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17℃时最低, 为0.056; 29℃时最高, 为1.895; 当温度升高到32~35℃时, 寄主搜索率又下降。温度调节的功能反应模型表明, 在26~29℃范围内, 寄生率较高。可见, 在26~29℃时, 麦蛾柔茧蜂对印度谷螟有较好的寄生效果, 对寄生蜂繁殖后代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椰子织蛾是近期入侵中国的棕榈植物重要害虫,研究其天敌寄生蜂,能为椰子织蛾的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岛收集鉴定了椰子织蛾天敌寄生蜂,观察记录寄生蜂发育历期、雌雄性比、成虫寿命等基础生物学特性。【结果】经形态及分子鉴定,收集到的椰子织蛾寄生蜂有幼虫期寄生蜂麦蛾柔茧蜂、蛹期寄生蜂金刚钻大腿小蜂和周氏啮小蜂。在温度(26±2)℃、湿度(75±10)%RH、以椰子织蛾为寄主条件下,麦蛾柔茧蜂、金刚钻大腿小蜂和周氏啮小蜂发育历期分别为11.8、19.6和20.6 d;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分别为10.1、1.0和81.5头;雌蜂占比分别为26.6%、40.6%和89.8%;每种寄生蜂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结论】保护和利用椰子织蛾的3种本地寄生蜂,将有助于椰子织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蔗扁蛾生物学特性及幼虫耐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蔗扁蛾在江苏地区目前已发现 5个科、8种寄主 ;在扬州 1年发生 4代 ,以幼虫越冬 ;2 5℃下 ,利用寄主发财树饲养该虫 ,卵历期为 5 7d ,幼虫期为 3 4 4d ,蛹历期为 1 4 9d ,整个世代历期为 5 7 6d;不同季节高龄幼虫的过冷却点不同 ,分别为 :冬前 -4 3 6℃ ,隆冬 -6 44℃ ,冬后 -4 89℃ ;不同低温对蔗扁蛾幼虫死亡率影响很大 ,-2℃幼虫 72h后大都死亡 ,-5℃幼虫 48h全部死亡 ;在扬州地区 ,蔗扁蛾在室外安全越冬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大豆蚜寄生蜂豆柄瘤蚜茧蜂室内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威  席玉强  李学军  许彪  张彦周  尹新明 《昆虫学报》2011,54(10):1204-1210
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是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的一种重要寄生蜂.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豆柄瘤蚜茧蜂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寿命和性比等指标,以及成蜂的羽化、取食、产卵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描述.结果表明:在19 ~31℃范围内,发育历期随着温...  相似文献   

12.
13.
2006年,在新疆阿克苏市进行了利用麦蛾柔茧蜂Harbrobracon hebetor Say防治麦田第一代棉铃虫和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麦田按500头/亩的量释放麦蛾柔茧蜂,可使麦田棉铃虫幼虫的虫口减退57.7%;化蛹量较对照减少0.56头/m2.在棉田按700头/亩的量释放麦蛾茧蜂,对棉铃虫幼虫的麻痹率是50.73%,对棉铃虫的防效达65.96%.  相似文献   

14.
茶足柄瘤蚜茧蜂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 Cresson是寄生于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等蚜虫的一种重要寄生蜂.通过田间自然种群的调查,并在室内观察其发育历期的形态特征.在25℃恒温,16 h光照,8h黑暗,相对湿度60%~ 70%的条件下,茶足柄瘤蚜茧蜂的发育历期为卵期:1...  相似文献   

15.
寄主抗药性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敏感品系SP作寄主饲育的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 SC品系分别寄生于小菜蛾的SP品系(SC-SP组合)或抗性RP品系(SC-RP组合),还以小菜蛾RP品系作寄主饲育的菜蛾绒茧蜂RC品系分别寄生于小菜蛾的SP品系(RC-SP组合)或RP品系(RC-RP组合),均在幼虫中期施用氰戊菊酯,考察了药剂对该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施用杀虫剂时,SC-RP组合中蜂的结茧率为45.8%,显著低于其它组合, 所结茧长0.76 mm,育出雌蜂前翅和后足胫节长分别为3.28 mm和2.33 mm,也分别小于其它各组合的结果,表明寄主抗药性对该蜂有不利影响;施用杀虫剂后,RC-RP、SC-RP组合中,蜂的结茧率分别为95.5%和37.8%,显著高于SC-SP和RC-SP组合中蜂的结茧率(22.5%,25.8%),表明寄主抗性能保护其体内的幼蜂少受杀虫剂的影响;RC-SP组合在受到和未受到杀虫剂作用时茧的羽化率分别为95.2%和93.6%,无显著差异,卵+幼虫及雌蛹的发育历期在处理和对照间也无显著差异,表明用抗性寄主饲育的菜蛾绒茧蜂在寄生敏感寄主时仍表现一定的耐药性,有利于该蜂抗药性的发展,即寄主 寄生蜂之间在抗药性方面存在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6.
燕麦蚜茧蜂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ea Haliday是麦蚜体内寄生性天敌,广布于欧、亚、非、北美许多国家。我们在北京经千头麦蚜蚜茧蜂检查,它占99%(另一种菜蚜茧蜂Diaetetiella ra-pae Mintosh仅1%)。此蜂国外Arthur(1944,1949);Dunn(1949)曾进行过研究,在我国北方未见较详细报道,从1976—1981年我们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长距茧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螟不但危害玉米,而且还危害棉花,是上海地区玉米和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受害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均可达二成以上。玉米螟幼虫有钻蛀为害的习性,药剂防治效果一般只达70%左右,上海郊区还有一定数量青饲料玉米田不能进行化学防治,第二代的虫口基数较高,因此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压低虫口基数,减少玉米螟对棉花的为害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椰子织蛾幼虫龄数及取食量的雌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椰子织蛾幼虫的龄数、取食量及龄期。在室温25℃±3℃,寄主食料椰子叶饲养条件下,测量了雌、雄幼虫头壳宽、取食量并记录了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椰子织蛾雌性幼虫有9-10个龄数,雄性幼虫有8-10个龄数。1-10龄雌虫的头壳宽约为0.2300,0.3250,0.4300,0.5267,0.7700,0.9633,1.3775,1.5850,1.8200,2.1929 mm。1-10龄雄虫的头壳宽约为0.2233,0.3214,0.4125,0.5300,0.6529,0.8675,1.1267,1.3375,1.4950,1.8925 mm。9-10龄雌虫的头壳宽显著大于雄虫的头壳宽。头壳宽与龄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椰子织蛾幼虫的取食量随龄数的增大而增加。椰子织蛾1代雌性幼虫平均取食椰子叶的面积(3607.23±146.83 mm~2)显著高于1代雄性幼虫平均取食椰子叶的面积(1991.25±143.92 mm~2)。1-5龄幼虫的取食量最小,小于50 mm~2。8-10龄为暴食期。1-10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55±0.16,5.69±0.24,5.73±0.37,5.22±0.15,5.11±0.46,4.61±0.46,5.12±0.68,6.00±0.43,6.86±0.40和8.75±1.55 d。对于雌、雄成虫个体差异较大的昆虫,对其幼虫头壳宽值和取食量的测定应雌、雄幼虫分别测定。椰子织蛾的防治适期应在未造成严重为害的1-5龄幼虫高蜂期进行。以幼虫头壳宽为主,同时结合取食面积判定幼虫所处龄数,可为准确掌握防治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距茧蜂属Calcaribracon Quicke已知9种,分别分布在新几内亚(2种)、新卡里多尼亚(1种)、澳大利亚(3种)、马亚西亚(2种)、日本、中国(1种),主要为澳洲区东北部和古北区东部的种类。本文增加分布中国江西省的一新种。 油茶织蛾距茧蜂 Calcaribracon camaraphilus sp. nov. Quicke and You(图1—7) 正模♀,江西高安,1988-05-25,沈光普采。 寄主: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 Meyrick。 模式标本存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本新种隶Calcaribracon(Arostrobracon)亚属,和本亚属其它种类的区别是前翅小脉是对叉式或微前叉,而本亚属的其它种类小脉明显前叉;新种和日本距茧蜂C. nipponensis(Watanabe)(分布日本和中国安徽省)相近,唯日本距茧蜂体型稍小,前翅翅展近7.0mm,翅褐色,头部及中胸红色,可资鉴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