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间杂草是在人们经常与之作斗争的情况下生长发展过来的,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造成杂草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是一类适应性大而繁殖力又强的特殊类型的植物,具有和作物不断竞争的能力,比作物更能忍受较差的环境。杂草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少危害,它夺  相似文献   

2.
稗草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稗草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稗草(Echinochlon sp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效果。试验证明稗草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2℃,稗草种子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当有效积温达33.8—49.5℃(生物零度为10℃)时,出现田间稗草的发生高峰期。提出消除稗草要从秧田入手,并应掌握在稗草3叶期以前、化学防除应以药效期相吻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试验对9种除草剂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践证明化学防除配套技术和农业措施协调应相结合,能有效地控制稻田稗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沼生焊菜(Rorippa islandica,图1) 十字花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20—80厘米,茎斜上。叶互生羽状分裂。总状花序,花黄色,长角果微弯呈棒状,种子卵形。在湿生环境生长较好。为害作物有:番茄、白菜、油菜、韭菜等,也是南方稻区危害性杂草。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省有分布。防除方法:可结合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或用除草通药剂防除。球果焊菜(Rorippa globosa,图2) 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株高25—8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黄色。短角果球形,种子多数。一株球果焊菜可结实  相似文献   

5.
以青藏高原东缘31种常见杂草(禾本科、菊科和紫草科)植物种子为对象,在野外实验条件下,观测了其萌发特性,并对其萌发模式以及种子大小和萌发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当地的杂草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这些植物种子的萌发模式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其中过渡型和缓萌型所占比例最大(各占32.3%),爆发型次之(25.8%),低萌型最小(9.7%).高峰萌发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萌发高峰时间与种子大小呈显著正相关,萌发率、萌发指数与种子大小呈较弱的负关联,萌发开始时间与种子大小呈较弱的正关联,萌发持续时间与种子大小几乎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尼拉草(Zoysia matralla)又名半细叶结缕草,是一种较好的草坪用禾本科植物,近年来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广泛栽植。但杂草的侵蔓一直是严重影响马尼拉草坪正常养护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整个草坪造成威胁。据初步调查,马尼拉草坪在不同的小环境条件下,杂草发生有不同的群落类型,杂草种类多达18科30多种,其中优势种类有如阔叶杂草小藜、黄花蒿、苋菜、马齿苋、打碗花、萹蓄、车前、朝天委陵菜等,禾本科杂草有狗尾草、蟋蟀草、马唐等;莎草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存在着有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存在着有干扰作用的负迁移。毫无疑问,生物学教学要促进的是正迁移。但是必须注意到,负迁移对学习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促进正迁移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克服负迁移的干扰。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负迁移及解决方法做些粗浅的探讨。1 生物教学中常见的8种负迁移1.1 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干扰引起的负迁移。日常概念又叫前科学概念,常指生活中形成的概念。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冲突。在前…  相似文献   

8.
龙葵素又称茄碱,对热稳定,在马铃薯中有少量存在。若将马铃薯暴露在日光下,马铃薯逐渐形成绿色,此时在芽和皮中会大量出现龙葵素,在每100克新鲜马铃薯组织中龙葵素的含量高达20毫克,食用后有时会造成中毒。该种毒素可引起胃肠道紊乱及某些神经错乱症。在体外实验中,龙葵素可抑制神经递体——胆碱酯酶。如将发芽、发青的马铃薯去芽、去皮可减少毒物含量,但一般情况下忌用。黄曲霉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黄翅绢野螟Diaphania caesalis是热带木本粮食作物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对热区快速发展的菠萝蜜产业威胁巨大。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田间发生规律,为准确预测和高效治理该虫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室内温度26±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14L∶10D条件下,以菠萝蜜叶片为食料,观察黄翅绢野螟各龄期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并在田间网室中观察该虫年生活史;通过室内选择和非选择试验,研究该虫的寄主多样性;2018年1-12月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分析该虫在海南省琼中县的种群动态规律。【结果】黄翅绢野螟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58±0.50, 21.00±1.36, 2.50±0.51, 10.20±0.53和12.31±3.16 d,平均世代历期为50.50±3.54 d。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椭圆形,表面具网纹;幼虫体黄褐色,化蛹前变白色,蜕裂线呈倒"Y"形;蛹红褐色,足和翅芽长至第5腹节;成虫体麦黄色,前翅有瓜子状和塔状黄斑。雌蛾可多次产卵,单雌产卵量为147.25±84.24粒...  相似文献   

10.
入侵杂草薇甘菊的化学防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广东内伶仃岛选择薇甘菊危害较严重的地段,采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森草净进行了化学防除试验.持续两年半的试验结果表明,0.01~0.1g·m-2(有效成分)的森草净对样地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果.试验还表明,森草净对岛上的大多数木本、藤本和草本植物都较安全,对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无不良影响.因此,森草净是防治薇甘菊的首选除草剂.  相似文献   

11.
SMV感染供试品种种子传毒率最高为29.60%,最低1.04%。SMV弱毒株系的传毒率高于其强毒株系。大豆品种营养生长的V_4时期以前感染SMV种子传毒率最高,花期感染种传率显著下降。供试品种中,有初花期感病种子即不传毒;有盛花期感病仍有很低的种传率;亦有结荚初期感病还有很低种传率的品种。SMV流行的收获种子传毒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大豆营养生长和花期田间病株率的高低。根据品种间早期感染SMV的最高种传率不同、花期感染种传率显著下降的特性,建立了SMV田间流行的种子传毒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正> 电光叶蝉Inazuma dorsalis (Motsch.)在四川稻区分布普遍,尤以四川西北稻区、陕西省汉中等地发生数量较多,为害较重,而且逐年加重。成、若虫不但直接吸食稻株汁液,还是水稻普通矮缩病,橙叶病以及瘤矮病等病毒病的传毒媒介之一。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  相似文献   

13.
植物花色主要受由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两大类组成的细胞色素所控制。一般来说,自开花至凋谢,其花色保持相对稳定,但也有一些植物,随着花朵开放时间的延续,其花瓣细胞中的细胞液酸碱度、盐类和酚类物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花色变化。如花青素的颜色在酸性细胞液中呈红色、中性液中呈紫色、碱性液中则呈蓝色,它与其他细胞色素成分的不同配比,就形成了各种颜色。在变色花卉的花期,由于每朵花开花有先后,同一植株上就会出现多种花色,看上去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得传染病当病原体从从一个传染源侵入人体而且在一定的组织上繁殖,人体对病原体产生保护性的反应,这种状态叫做感染。人受感染后可无任何不适或者仅有极轻微的不适,这样受感染者成了带菌者或得了不显性感染(很轻的病)。  相似文献   

15.
16.
钱希 《生态学报》1986,6(1):35-42
1979—1985年,对苏北地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幼苗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猪殃殃,麦家公,野燕麦、大巢菜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分别为10℃、10—15℃、15℃、20℃;种子发芽起点温度分别为1.10±0.29、-0.46±1.29、0.06±3.09和3.54±2.42℃,均低于小麦的起点发芽温度(1—2℃)。种子发芽有效积温分别为87.04±2.54(℃)、133.70±16.53(℃)、84.24±15.87(℃)和58.66±10.91(℃),均高于小麦种子发芽的有效积温(50℃)。田间调查,猪殃殃等麦田杂草出苗,幼苗生长对温度及历期的要求与播种期关系极密切,一般比小麦迟出苗1—8天,但出土后的生长势很快超过小麦,且有播期不同而分批出土为害的习性。用苯达松防除猪殃殃;用野麦畏,苯达松防除麦家公;用野麦畏、禾草灵、野燕枯防除野燕麦;用苯氧乙酸类除草剂防除大巢菜等阔叶杂草,并将其消灭在苗期阶段,可取得显著的灭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本举 《生物学通报》2014,49(10):44-45
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梅塞尔森-斯特尔"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检测方法、2,4-D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碱性染料的分类依据、新生儿如何从母乳获得抗体等问题存在一些误区,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与纠正。  相似文献   

18.
金小蜂Dibrachys cavus Wilk.属于金小蜂科Pteromalidae,是仓库里越冬红铃虫的一种寄生性天敌,分布很广,利用它来防治仓库里的越冬红铃虫还是史无前例的尝试。我们于1955年开始采种研究,1958年利用,1960年推广到全国主要棉区,效果良好。据全国13个省市30余处的不完全统计,放蜂的仓库内,越冬红铃虫的被寄生率平均为90%,最高100%,最低60%,在棉田内第一代红铃虫为害花朵的数量较不放蜂的棉区平均降低75%左右。  相似文献   

19.
Hepcidin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pcidin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肽。近几年的研究证实hepcidin对于调节机体铁离子的代谢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抑制肠道铁吸收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释放。此外,除了机体铁状况,感染、炎症、贫血和缺氧等原因也会改变hepcidin的表达水平。通过对hepcidin的分子生物学特点、表达调控及生物活性、医学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研究进展的概述,对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hepcidin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BJAB细胞株进行克隆分离,比较了BJAB原株细胞及其7个克隆株在ConA凝集性,表面IgM帽状形成率及接受EB病毒感染后,EBNA阳性细胞率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EB病毒感染后,不同克隆株EBNA阳性细胞率的差异与IgM帽状形成率及ConA凝集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