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吻Wei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长吻Wei精子的超微结构。长吻Wei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迭形成的波浪形的鳍状结构,研究表明,长吻Wei精子具有某些区别于其它鱼类精子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2.
3.
5.
用Wright-Giemsa和PAS染色对长吻鮠头肾、肾脏、脾脏、肝脏等器官组织的涂片、印片染色观察发现,头肾、肾脏和脾脏是其主要造血器官。红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主要在肾脏和头肾中发生,其次是脾脏。单核细胞则主要在肾脏和脾脏中发生,头肾中也有少量单核细胞产生。肝脏中无原始型血细胞,可能不是其造血器官。红细胞的发育经历四个阶段,其胞体体积经历了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再变小的\"两大两小\"发育过程;粒细胞的发育经历五个阶段,其胞体体积均由大变小,双叶或多叶核的粒细胞可能是衰老的粒细胞亦即核的分叶是粒细胞衰老的标志;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发育各经历了三个阶段,两者发育成熟过程中胞体体积均由大变小。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发育而来。原血细胞和部分早期幼稚血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部分成熟红细胞和血栓细胞可以进行直接分裂。红细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PAS反应均呈阴性,各类白细胞的发育过程中,PAS反应由阴性到阳性并逐渐增强,这显示随着白细胞的逐渐发育成熟,细胞内糖原物质含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生化手段,从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ünther)肝中提取出碱性磷酸酶(AKP).提纯倍数为62.08倍,比活为66.43单位/mg蛋白,提取酶液经PAGE和SDS-PAGE只呈现一条区带.该酶的最适pH为10.05,7.0>pH>11.0时不稳定;最适温度为40℃,;对热不很稳定;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其Km值为1.82×10-3mol/L.Mg2+为该酶的激活剂,L-Cys、KH2PO4、DFP、ME、EDTA-Na2为抑制剂.选用KH2PO4,和DFP作抑制类型的判断,结果表明,KH2PO4,属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为2.41mmol/L,DFP为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为1.01mmol/L. 相似文献
8.
家鸽(Columbadomestica)精子分为头部、颈部及尾部。尾部又区分为中段、主段及末段。头部呈圆柱形,主要被精细胞核占据,核的前面包绕顶体,后端连接颈部。颈部有两个中心粒,与头部相邻接的是与精子纵轴垂直的近侧中心粒,远侧中心粒形成基底体向后发出尾部的轴丝。轴丝的结构为9+2型。中段在轴丝之外有线粒体鞘包绕,最外面为质膜。主段和末段无线粒体鞘,轴丝之外直接被以质膜。 相似文献
9.
用维生素C含量为38、364 和 630 mg /kg 的三种饲料饲喂初体重为23.19±0.58g的长吻鮠8个月,实验结果表明,38mg/kg Vc饲料组饲喂的长吻鮠表现出了典型的Vc缺乏症状:体色发黑,脊椎侧弯,鳍边由开始的萎缩直到腐烂;贫血;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38mg/kg Vc饲料组长吻鮠的生理指标也受到影响: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脏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长吻鮠肝脏中均未检测到诱导型HSP70的存在。因此,相对于皮质醇和HSP70,血清溶菌酶、肝脏SOD活性、肝脏MDA含量以及血液理化指标(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更能反映出Vc缺乏下长吻鮠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长吻鮠和异育银鲫对玉米淀粉利用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通过8周生长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玉米淀粉含量的饲料对长吻鮠和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以探讨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对玉米淀粉利用的差异。长吻鮠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0、5%、10%、15%和20%的半精制饲料。异育银鲫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6%、12%、18%、24%和30%的半精制饲料。每天饱食投喂鱼两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吻鮠,玉米淀粉含量为5%和10%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但各组间的饲料效率、摄食率、蛋白贮积率都没有显著差异(Duncan’s多重比较,P>0.05)。当饲料中的玉米淀粉含量从6%增加到24%时,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而摄食率不断下降。玉米淀粉含量24%饲料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长吻鮠和异育银鲫鱼体粗脂肪的含量都随着饲料中玉米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中,长吻鮠和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66%和15.62%。 相似文献
11.
We describe the iso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17 polymorphic dinucleotide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the Chinese longsnout catfish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All loci were polymorphic in the 30 individuals tested.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variable locus ranged from 6 to 18, with a mean of 11.71. Observed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ies ranged from 0.467 to 1.000 and from 0.540 to 0.929, respectively. Eight loci were found to have deviated from HWE in the sampled population after Bonferroni correctio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tests revealed significant linkage between two loci (LLW5 and LL27). These microsatellite loci will be useful for reveal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longsnout catfish. 相似文献
12.
13.
以长吻(鱼危)仔鱼为实验对象, 探讨不同投喂水平对7-14日龄阶段和21-29日龄阶段的长吻(鱼危)仔稚鱼存活、生长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7-14日龄阶段设计6个投喂水平, 分别为: 20、30、40、50、60和70 % IBW/d(IBW: initial body weight); 21-29日龄阶段设计6个投喂水平: 10、20、30、40、50、60 % IBW/d。实验结果表明: (1)投喂水平显著影响长吻(鱼危)仔稚鱼的存活和生长(P0.05)。7-14日龄阶段, 投喂水平为30%-60% IBW/d处理组的仔鱼存活率显著高于20%与70 % IBW/d投喂组(P0.05)。特定生长率随投喂水平的增加显著上升, 以60% IBW/d投喂组最高(P0.05)。21-29日龄期间, 10% IBW/d投喂组存活率显著低于50% IBW/d投喂组(P0.05), 特定生长率(SGR)则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 (2)鱼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未受投喂水平的显著影响。鱼体产出与饲料投入之比、鱼体水分含量随投喂水平升高显著下降(P0.05), 粗蛋白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 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 (3)分别通过存活率和投喂水平做一元二次回归、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做折线回归得到7-14日龄阶段的仔鱼最适投喂水平为43 % IBW/d; 通过仔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投喂水平做折线回归得到21-29日龄阶段的仔鱼最适投喂水平分别为30.62% IBW/d和28.41% IBW/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长吻(Leiocasislongirostris)、南方大口鲶(Silurusmeridionalis)胃、肠道所作大体解剖观察对比、粘膜扫描电镜观察、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测定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的胃壁和胃粘膜皱褶非常发达,其伸缩能力远强于长吻。但长吻的胃、肠粘膜的分泌功能较南方大口鲶强,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强于相近体重的南方大口鲶。南方大口鲶的发达的胃壁作用可能在于有较强的伸张能力以便一次性地食贮较多或较大个体食物,并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总体评价,长吻一次性的摄食能力不如南方大口鲶,但对同种食物的消化能力强于相近或相同体重的南方大口鲶。南方大口鲶胃、肠道消化生理特点适于一次捕食较大个体食物,具间歇性摄食的消化生理特点。而长吻则适于以较高摄食频率和对食物较强的消化利用率以适应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地欧酮诱导大鳍■和长吻■排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性成熟的大鳍Mystusmacropterus(Bleeker)野生鱼,单独注射多巴胺的抑制剂地欧酮(DOM)不能影响血清促性腺激素(GTH)水平,也不能诱导排卵;单独注射类似物LHRH-A,虽能使血清GTH水平显著升高,但仅产生较低的排卵率;而当DOM与LHRH-A结合注射却显著增强LHRH-A促进血清GTH水平升高的作用,并诱导出较高的排卵率。对性成熟的长吻LeiocasislongirostrisGunther野生鱼,使用LHRH-A+DOM作2次注射诱导排卵的效果也与注射LHRH-A加脑垂体这一传统诱导排卵方法相似。Linpe方法(LHRH-A+DOM,作1次或2次注射)避免了采集、保存脑垂体不便给生产带来的麻烦,在科鱼类的人工繁殖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繁殖期从嘉陵江收集性成熟的大鳍■ 和长吻 野生亲鱼,用Linpe方法(即LHRH-A加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地欧酮)或传统的LHRH—A加脑垂体的方法进行催产,定时取血样,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催产过程中血清GTH水平的变化,进一步证实鲇形目鱼类GTH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多巴胺的双重调节;排卵和产卵也是以血清GTH的急剧升高为先导的,而最终能否排卵还有赖于血清GTH峰是否超过“排卵阈值”。尽管催产后的大鳍 和长吻 雄鱼血清GTH水平也有一个高峰出现,但血清GTH水平升高幅度都大大低于雌鱼,这种现象在硬骨鱼类可能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