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3.
4.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2)
第三届全国临床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为了进一步加速我国临床微生态学,特别是微生态防治理论及方法的普及和推广,加速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全面推动我国医学微生态学的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于1993年12月17日至21日在珠...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生态学会承办的“第12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将于2005年10月24~26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6.
7.
8.
9.
2012年8月14—18日,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鲁东大学等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在烟台召开。来自全国医学、中医药、师范、农林、理工、等院校的1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会议有20位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分别就课程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生化教学与科研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课程的调整与改革、生物化学渗透性教学、实验教学、市场经济相关理论与教学、双语教学、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研究型高素质人才、学生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就教学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两个专题进行了座谈式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和吉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植物科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7月14日至22日在长春隆重召开。7月15日上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科学会堂的会议厅举行了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来宾及代表有:中科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张新时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秘书长匡廷云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吉林省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郝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牧大学微生物病毒学专家殷震教授;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振康同志;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 相似文献
11.
国际种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由国际种子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ed Science, ISSS)主办, 每3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国际种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20–24日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举行, 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种子生态学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Seed and Change”, 分了四个主要议题, 分别是(1)种子生理生态学(seed ecophysiology),探讨在环境中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受环境调节; (2)种子进化生态学(seed evolutionary ecology),探讨种子在较短和较长的自然选择时间尺度上是如何适应变化的; (3)种子群落生态学(seed community ecology), 探讨种子通过萌发、长期种子库或者传播来对环境产生响应, 包括与传播者、病原体以及其他植物的动态关系; (4)种子恢复和保育生态学(Seed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ecology), 探讨种子在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种子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生物多样性丧失中的作用。
学术研讨会由大会口头报告(52个)和海报(54个)两部分组成。大会的几个特邀报告代表了种子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Larry Venable教授的报告“The seed stag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desert annuals”通过对美国索诺兰荒漠冬季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以及土壤种子库动态的研究, 揭示出储藏效应(storage effect)是当地植物的种群密度、物种间共存以及群落结构稳定的促进机制, 种子生态使荒漠一年生植物能够响应气候变化和适应异质性环境, 从而在维持物种共存和群落稳定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Kathleen Donohue 教授做了题为“Interactions across seed and adult life stages: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的报告, 他们通过实验证实了植物的种子阶段和成年阶段的特征相互作用贯穿整个生活史阶段, 能够影响生活史的表达、遗传表达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来自阿根廷Buenos Aires大学的Roberto Benech- Arnold教授做了题为“Modeling and predicting changes in dormancy in soil seed banks”的报告。他在充分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休眠程度影响的基础上, 将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种群的休眠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化分析, 并将这种关系通过模型定量表达。模型的建立能够在入侵杂草的控制和防治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预测和应用前景。
来自中国的种子生态学工作者也以大会口头报告和海报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黄振英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Adaptation strategy of seed dimorphism in desert halophyte Suaeda aralocaspica (Chenopodiaceae)” 的口头报告, 他的研究揭示了温带荒漠盐生植物异子蓬二型性种子在传播、休眠和萌发以及耐盐性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在种群维持和更新中所采取的“两头下注”的生活史对策。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马红媛博士在大会上做“Mechanisms of the glumes affecting seed germination of Leymus chinensis”的口头报告, 报道了颖片的结构及其所含的抑制物在羊草种子休眠和萌发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刘志民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Seed bank patterns on active and stabilized sand dunes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China”的口头报告, 报道了对内蒙古流动和固定沙丘种子库格局动态变化受沙埋和风蚀影响的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沈有信博士通过海报形式展示了对“Soil seed banks of Eupatorium adenophora and E. odoratum along roadsides in Yunnan”的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 参会人员对盐湖城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山植被进行了考察, 同时, 会议还组织大家对当地的植物种质保育园、种子工业的加工设备、犹他州联邦政府资助的野生种质资源保存库等地点进行了参观考察。
这次会议为全球的种子生态学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 同时也为种子生态学与植物保育、恢复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交叉研究提供了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13.
第六届克隆植物生态学国际会议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六届克隆植物生态学国际会议 (The 6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ClonalPlantEcology)于 2 0 0 0年 8月 2 0~ 2 5日在奥地利 (Austria)蒂罗尔州 (Tirol)敖伯古格尔 (Obergurgl)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 ,“克隆 2 0 0 0 :克隆植物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Clone 2 0 0 0 :CurrentProgressandDevelopmentinClon alPlantResearch)”。本届会议的重点是总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开创新的研究。来自英国、荷兰、美… 相似文献
14.
15.
16.
第一届全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1月14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研究所、新疆生物地理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院等17个单位的约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以最近几年来活跃在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为主,平均年龄34岁,具博士学位的人数占20人,副研究员(副教…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5日~12月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由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及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等、中国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三次植物种群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6月26日在内蒙古大学召开,研讨会由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生物系、内蒙古生态学会主办。参加会议的有13个省、市、自治区的14所高校、7个科研单位,以及高教出版社、植物杂志编辑部的40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