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通科、大血藤科花粉壁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泉  孔杰 《植物研究》1991,11(4):93-98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木通科Decaisnea,Sinofr-anchetia,Holboellia,Stauntonia属以及大血藤科Sargentodoxa属共18种植物花粉壁的超微结构。所观察的木通科和大血藤科植物具较发达的覆盖层和柱状层;外壁内层以及内壁均在萌发沟处明显增厚;基层通常不甚发达。与扫描特征相对应的覆盖层结构特征,显示出类群的特异性。在Stauntonia属,覆盖层富于形态变化,反映出该属在木通科中较进化的地位;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花粉壁结构隶属木通型花粉结构,表明大血藤科与木通科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木通科、大血藤科的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泉  彭泽祥 《植物研究》1989,9(4):99-114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计算机,本文作者对我国的5属21种、1变种木通科植物以及大血藤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定量研究。文章在电镜水平上概括了木通科及其若干属的花粉特征,归纳了花粉外壁雕纹的基本类型,研究了花粉性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花粉学角度进一步探讨了有关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木通科花粉形态演化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3.
木通科、大血藤科种子的研究,(1)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种皮扫描特征进行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这在木通科,大血藤科研究中尚属 空白。本文就5属15种木通科植物及大血藤科植物的种皮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从种皮雕纹类型看,大血藤科与木通科存在很大差异。Akebia,Holboellia,Stauntonia属植物通常具条纹状种皮雕纹,Sinofranchetia属植物也具条纹状种皮雕纹,但其条纹上具众多疣状凸起, 在 形态上较特殊。Decaisnea属植物的种皮具嵌合型雕纹,这在木通科十分罕见。以上,进一步印证了Stapf等人关于大血藤科分类学处理的正确性,说明了Decaisnea属和Sinofranchetia属在木通科的孤立地位;以及Akebia,Holboellia,Stauntonia属之间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血藤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大血藤科植物的花性、叶片内部结构形态、花粉形态、染色体核型及过氧化物酶和脂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血藤科植物外形上的两性花,其雄蕊的形态退化、花药始终不开裂,为功能上的雌花,因此其花为单性,同株,同序或异序;12)首次指出大血藤属植物的染色体数为2n=2x=22,属小型染色体,与木通科植物2n=2x=32、30、28的染色体数明显不同,支持Stapf(1926)将其从木通科分出另立为科的观点;3)单叶和复叶可出现于同一植株上,而且在叶片内部结构、花粉形态、染色体核型、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等性状上,大血藤与单叶血滕间均无实质性的差异,因此将单叶血藤归并于大血藤中。  相似文献   

5.
大血藤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理分布、生理生态、形态解剖学、系统分类学、化学成分等五个方面,对近年来大血藤属(Sargentodoxa)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结果,同时对目前该属植物研究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单的评论。大血藤属与木通科的亲缘关系;大血藤属植物的花性,尤其是其外形上的两性花中的雄蕊的退化程度、可育性及单叶血藤是否成立都是仍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应加强对该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郑庆安  杨崇仁 《植物学报》2001,18(3):332-339
木通科为双子叶植物纲中较原始的一个小科,多为寡种属和单种属,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共有7属29种,其中很多种为传统的药用植物。本文简要综述木通科植物近几十年的化学研究状况,并从化学分类学的角度探讨木通科属间和与其近缘科之间的系统关系。结果表明齐墩果烷型三萜皂甙作为木通科的特征化学成分在该科的系统分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齐墩果烷型三萜皂甙不仅提示木通科与毛茛科的毛茛亚科的系统联系,而且甙元骨架的氧化水平与科内各属的系统进化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金缕梅科(广义)的叶结构及分类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金缕梅科(广义)Hamamelidaceae包括29属,约140种。 此科的化石出现得较早,是双子叶植物中的一个比较古老的科。 本文的目的是系统研究此科透明叶的各种性状特征,并检验它们是否具有分类学意义。 本文研究了金缕梅科29属、60余种的叶的各种性状在科内的分布及演化趋势,并根据这方面的证据对此科的分类提出一些修正意见,系统描述部分介绍了金缕梅科各属叶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斑龙芋属(天南星科)及近缘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镜、电镜下观察了天南星科天南星族下斑龙芋属2个种及近缘属13个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显示,4属植物的叶表皮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较相似,属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某些特征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的鉴别特征。叶表皮特征支持将单籽犁头尖和昆明犁头尖两个种合并为一个种。15个种的气孔器均具有2个副卫细胞,Stebbins andKhush认为这是气孔器类型中较具2个以上副卫细胞更进化的一种类型,而天南星科大多数族的气孔器都具有2个以上的副卫细胞,这也证明了天南星族是天南星科较进化的族。  相似文献   

9.
光镜、电镜下观察了天南星科天南星族下斑龙芋属2 个种及近缘属13 个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显示, 4 属植物的叶表皮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较相似, 属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但某些特征在种间存在差异, 可作为种的鉴别特征。叶表皮特征支持将单籽犁头尖和昆明犁头尖两个种合并为一个种。15 个种的气孔器均具有2 个副卫细胞, Stebbins and Khush 认为这是气孔器类型中较具2 个以上副卫细胞更进化的一种类型, 而天南星科大多数族的气孔器都具有2 个以上的副卫细胞, 这也证明了天南星族是天南星科较进化的族。  相似文献   

10.
田琴  段涵宁  王云强  李海涛  李璐 《广西植物》2022,42(10):1661-1674
为澄清仙茅科属间界限不清的分类学问题,该文以中国仙茅科3属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其叶形态、叶表皮显微特征和叶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叶形态有小型平整叶、中型波状叶、大型折扇状叶三种。(2)叶表皮毛状体结构为单细胞单列,可分为长柔毛、糙伏毛和星状柔毛三类。(3)叶表皮细胞有六边形和五边形,气孔为平列型和椭圆形,气孔大小和气扎密度呈反比。(4)叶表皮蜡质纹饰有光滑、颗粒、屑状和壳状四类。(5)叶中脉横切面分为平整型和龙骨型,维管束有圆形和椭圆形,叶表皮厚度与表皮细胞具有正相关性。对5种植物的叶形态和叶解剖特征比较分析认为,一些特征组合有助于理解仙茅科属间的亲缘关系和物种鉴定,支持大叶仙茅属独立于仙茅属。  相似文献   

11.
大血藤科花粉形态及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血藤科及木通科的八月瓜属HolboelliaWall.和木通属AkebiaDecne花粉进行了光镜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似性,如花粉均为3沟,外壁表面具穴状纹饰,甚至大小也很近似。但从其外壁结构看,大血藤花粉的外壁内层为结均一的致密层组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中国棱子芹属植物16种1变种进行了果实外部形态和解剖特征观察,研究了分生果大小、果棱形状、油管数目、胚乳形状等特征,文中探讨了部分棱子芹属植物的分类地位,为该属的系统分类研究及分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佐证。主要结论如下:(1)棱子芹属植物果实解剖特征在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种内性状比较稳定。(2)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果实在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为棱子芹属近缘种的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性状。(3)结合果棱性状、油管数目等解剖结构和前人分子系统学研究证据,研究认为真正的棱子芹属植物其成熟果实外果皮膨胀,果棱远端具空囊,中果皮和维管束形成的内棱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桦木科植物叶表皮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桦木科6属、38种植物的叶表皮。发现该科植物成熟叶片的气孔器有四种类型:即无规型、轮列型、不典型辐射型和短平列型,叶表皮性状及性状状态对于桦木科植物属的确定和族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在确定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时,综合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Abbe,1935,1974;Brunner和Fairbrothers,1979;Hall,1952;Kikuzava,1982;Kuprianova,1963),并且发现叶表皮形态对于揭示桦木科植物的属间演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作者认为:叶表皮特征支持将桦木科分成两个族;气孔器无规则型、气孔器外拱盖单层、气孔器在保卫细胞极区无”T”型加厚以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为原始的叶表面性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具波纹和气孔器为不典型辐射型等特征仅发现于榛属、虎榛子属,铁木属和鹅耳枥属,从而将榛族与桦木族分开;桦木族包括桦木属和桤木属,由于具有较多的原始性状而比榛族原始,在榛族中,鹅耳枥属最为特化(见图1)。  相似文献   

14.
李丹 《生态学杂志》2013,32(8):2023-2028
植物功能性状可有效反映植物代谢活动、生物化学组成以及养分吸收等特征。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周边山地苔草属和委陵菜属植物的功能性状数据,得出结论如下:(1)植株高度、叶长度、叶宽度、花长度、比叶面积和叶片氮、磷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叶厚度、叶干重与其他性状呈负相关。(2)系统进化因素是导致植株高度、叶长度和叶片总氮含量产生差异性的内在因素。(3)随着海拔升高,植株变矮小,花朵变小,叶片变窄,比叶面积更小,叶片总氮、总磷也变少,叶片变得更厚更重。综合来看,海拔和系统进化对苔草属和委陵菜属功能性状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比叶面积与系统进化的关系在两属中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小卉 《植物研究》2011,(3):277-283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木通科(Lardizabalaceae)4属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端壁均具有单穿孔板;(2)串果藤属的导管分子具有丰富的穿孔板类型,包括网状、梯状、单穿孔及过渡类型,穿孔具有网状、丝状、片状的纹孔膜残余;大血藤属和八月瓜属的导管分子具有相似的特征,端壁具有梯状、单穿孔及梯—单混合穿孔板;野木瓜属只具有单穿孔板;(3)侧壁上具有穿孔板,多为梯状或梯—网混合类型(除了野木瓜属);(4)野木瓜属的导管侧壁具有独特的螺旋状加厚。各属导管的不同特征为木通科的系统演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湖北省泽泻科、水鳖科、眼子菜科及茨藻科11属29种1变种1变型植物(另加采于湛江的软骨草)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泽泻科植物花粉具多个圆形萌发孔,外壁表面为小刺状纹饰;茨藻科植物花粉具远极单槽,表面为绉波状纹饰;眼子菜科及本文研究的水鳖科植物花粉均无萌发孔,分别具网状和小刺状饰纹饰。1.茨藻科植物花粉最原始,泽泻科花粉较进化,眼子菜科花粉较水鳖科花粉进化;2.泽泻属与泽苔草属花粉较慈姑属花粉原始;3.鞘叶眼子菜亚屈花粉较眼子菜亚属的花粉处于更高演化阶段;4.多孔茨藻花粉在该科中最原始。本文工作尚对易变形水生植物花粉形态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秦岭植物志》遗漏的26种(含3个种下分类群)植物,26种植物分属于17属,13科。其中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和铁青树科(Olacaceae)为遗漏科,大血藤科的大血藤属(Sargentodoxa)、铁青树科的青皮木属(Schoepfia)、五味子科的南五味子属(Kadsura)、樟科的黄肉楠属(Actinodaphne)和虎耳草科的钻地风属(Schizophragma)为遗漏属。  相似文献   

18.
汪劲武 《生命世界》1992,19(1):32-34
在单子叶植物中,泽泻科、花蔺科等是较原始的类群,它们的心应数多而分离,十分象双子叶中的毛茛科。百合科是比较进化又最能代表单子叶植物特征的类群,具有较典型的3基数花。单子叶植物中演化高级的类群,而且是风媒植物的,除了禾本科就是莎草科了。莎草科植物对人们的影响也许不易觉察,然而至少有些种类值得谈谈。莎草属——科的核心莎草属(Cyperus)是莎草科的第二大属,约550种,但我国只有30多种。它们的特征最能代表科的特征:茎三棱形,只有基部有叶,叶  相似文献   

19.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4):678-682
报道了<秦岭植物志>遗漏的26种(含3个种下分类群)植物,26种植物分属于17属,13科.其中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和铁青树科(Olacaceae)为遗漏科,大血藤科的大血藤属(Sargentodoxa)、铁青树科的青皮木属(Schoepfia)、五味子科的南五味子属(Kadsura)、樟科的黄肉楠属(Actinodaphne)和虎耳草科的钻地风属(Schizophragma)为遗漏属.  相似文献   

20.
棉属茎,叶表皮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属植物茎、叶表皮毛的多少及其形态是识别种或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并且与种或品种的抗虫或抗逆性有密切联系。Ramey(1962)研究指出,多毛性状是受 H_1和H_2两个主效基因和一些修饰基因的控制,H_2具有多效性。较系统地研究棉属茎、叶表皮毛的性状报道较少。本文报道利用扫描电镜对棉属植物的茎、叶表皮毛性状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