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Wagner)是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Hodgson)的主要寄生蚤之一,是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昆虫。该蚤在獭体和窝巢数量之多,仅次于斧形盖蚤Callopsylla dolabris(Jordan &Rothschild)占第二位。对此蚤的野外调查已有较多的报告,但室内人工养殖未见有成功的报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是祁连山地区的主要啮齿动物,也是该地区鼠疫疫源地主要的贮存宿主。研究旱獭生态对鼠疫流行病学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1973-1975年,我们在甘肃省肃南县皇城上石桥地区对旱獭生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本文仅报道其中有关迁移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灰旱獭年龄鉴定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关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的年龄鉴定,等(1973)曾以臼齿磨损度作过描述,并划分出6个年龄组,但缺少年龄与个体发育关系的资料。国内以牙齿磨损度鉴定灰旱獭年龄与种群年龄组成尚未见报道。 灰旱獭为天山山地的优势鼠种,分布广,数量多,既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又是重要的毛皮兽。我们于1983年6-8月对该旱獭的年龄鉴定方法及其年龄组成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模型.本文对剑川县1976-201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该疫源地室内共捕...  相似文献   

5.
二种蚤幼虫形态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Laboulbene(1872)开始对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幼虫形态进行描述以后,我国王敦清(1956)、柳支英(1957)、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等(1982)先后共描述过18种蚤幼形态。本文描述作者曾养殖过未见报道的斧形盖蚤Callopsylladolabris(Jordan & Rothschild,1911)和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 (Wagner,1898)两种蚤幼虫形态。此两种蚤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gson的主要寄生蚤,也是我省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昆虫,其寄生数量之多,前者占第一位,后者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3,38(4):11-11
在卫生部的支持下 ,由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等单位协作开展的“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日前完成 ,来自 7个单位的 6 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研究工作 ,这是我国鼠疫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科研协作项目。该研究首次确定了我国第 11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世界第 5个类型的田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 ,即青海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在此之前 ,我国曾确定了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等 10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在 7个课题 2 6项研究中 ,研究人员应用多学科理论 ,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地理景观特征、宿主动物组成及生…  相似文献   

7.
鼠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鼠疫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仍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阐述了世界和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动物鼠疫流行病学、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及动物流行病学特点、人类鼠疫流行病学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陶元清  王忠东 《四川动物》2007,26(3):704-706,F0003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系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Sciuridae)旱獭属(Marmota)的大型地栖性啮齿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是我国和青海省哺乳动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对象之一[1]。特别是近年来用该动物制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2~5],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能否适用于我国不同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所有基因组型的检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3a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的LAMP方法.选择分离自我国11个鼠疫自然疫源地的65株野生代表性鼠疫耶尔森菌株,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灰旱獭高原低氧适应性改变致右心室重构组织学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新疆灰旱獭右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同时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室肌结构和纤维化程度变化。结果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增多,右心室肥厚指数、体重指数明显增高。CX43蛋白表达减少和(或)分布的改变。结论高原低氧致新疆灰旱獭右心室结构重构,可作为研究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肝炎和肝癌关系的实验动物中,唯有土拨鼠感染土拨鼠肝类病毒(WoodchuckHepatitis Virus,WHv)后,其病程、结局与人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相似,WHV DNA可与宿主肝细胞DNA整合并产生肝癌。中国旱獭(Marmota marmota)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旱獭类动物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旱獭类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Hepdnaviridae)。1977年Summers等在美国一种美洲旱獭(Marmota monax)中首先发现了WHV,形态学和免疫学研究表明,WHV与HBV有密切关系。感染WHV的旱獭,可发生急性肝炎,也可长期携带病毒并伴慢性肝炎,有些可发生肝细胞肝癌。因此,旱獭是研究人  相似文献   

13.
灰旱獭生命表和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85年4-9月,于野外捕捉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911只,经鉴定划分为12个年龄组,用生命表法探讨该种群数量动态。灰旱獭的期望寿命(ex)雌雄分别为3.4393、2.8798年,平均死亡率(q)雌雄分别为0.2956、0.2538。繁殖力以第5-8年龄组较强。妊娠期35-40天。哺乳期约30天。平均产仔数6.027只。内禀增长率(rm)为0.1695/年。周限增长率(λ)为1.1847/年。世代时间(T)为7.1436/年。种群经一世代的净增殖率(R0)为3.3574。  相似文献   

14.
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是云南省野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之一.本研究对云南部分地区大绒鼠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云南不同地理种群大绒鼠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共获得7个采样点140只大绒鼠的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变异位点109个,定义51个单倍型,所有种群均为...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成活率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陶元清  王忠东 《四川动物》2006,25(4):889-890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ana)属啮齿目(Rodentia)松鼠科(Sciuridae)旱獭属(Marmnota)的大型地栖性啮齿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是我国和青海省哺乳动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对象之一。近年来应用旱獭制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中国旱獭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170)正在进行,对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动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喜马拉雅旱獭(Mermota himalayana)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广泛栖息的野生哺乳动物,研究其饲养与繁殖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种啮齿动物的生态,并且提供实验条件。国内虽有饲养但未见繁殖的报道,美国成功的把室内饲养的美洲旱獭(Marmota monax)提供医学实验研究。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也在室内饲养成功,且能繁衍后代。现报道如下。 (一)动物来源 于1982年青海湖东北岸热水滩地区的草甸草原捕获活旱獭45只,在现  相似文献   

17.
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是我国西北草原上的一种体形较大的冬眠啮齿动物,分布广、数量多,是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但它又是一种经济动物,人们有狩猎习惯,目前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人工捕打,使旱獭密度不断下降,分布面积亦逐渐缩小。因此,掌握旱獭年龄和繁殖数量,对今后有计划、有防护的组织群众狩猎,进行综合利用,变害为益,支援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洪英  何晋侯 《昆虫知识》1993,30(5):285-285
<正> 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onherr是云南省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较广的蚤种,其自然感染鼠疫菌仅次于印鼠客蚤。在研究其传播媒介地位的同时,本文系统地观察了其生活史,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部的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himalayana rabusta(Milen-Edwards)(下称旱獭)据现有资料,仅分布于德钦及中甸。现将1965年5—10月在德钦地区所获生态观察资料整理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动物种群数量的调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种群内是否存在自行调节数量的作用,如存在,则系通过何种机制?是近十数年来动物生态学中热烈争论的问题。有关动物种群数量的调节概念,最早见于Elton(1925)论野生哺乳类的数量一文,其后由Nicholson(1935)等分别相继提出“自然平衡”、“自行调节”、或“自然控制”等概念,并展开密度制约因素在种群调节或控制中所起作用的争论,已发表大量实验报告和论文。总括此项争论的论点,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通过反馈机制,种群内存在实际的数量调节;另一派则认为至少在许多情况下,此种机制系不参加作用的,数量在小幅度内的波动是由于一个或较多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为什么此项争论已发展为当前种群生态学讨论的中心问题,就中不仅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对动物生态学的影响,并且涉及与实际生产密切有关的若干生态学基本论点。种群数量调节的基本理论补偿理论(Compensation theory)与体内平衡(Homeostasis)概念,最初仅见于有机体内部组织及能量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