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非OI群霍乱弧菌已逐渐被认识到是一种人类腹泻病的重要病因。1982年日本卫生保健部公布非IO群霍乱弧菌是8个新确认的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由于该菌引起之流行应向卫生保健部报告,由非OI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胃肠炎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可以设想在非OI群霍乱弧菌发病机理中有多种致病因子参与。 有几种已知的非OI群霍乱弧菌毒素。它们是1)类似霍乱毒素的肠毒素(类CT毒素),2)难以与EI-Tor溶血素相区别的非OI溶血素。3)另一种溶血素(NAG-rT-DH),与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相近似。4)耐热肠毒素(NAG-ST),与大肠杆菌之耐热肠毒素相似但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产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一株产褐色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具有这一特点之菌株尚未见有文献报道。虽该菌株未检出有肠毒素,但有溶血素,仍是可疑的腹泻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袁佩娜  姜敏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1,(1):《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1年1期,(1)-1-3,(1)页-《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1年1期,(1)-1-3,(1)页
本文报导86个不同血清型非01群霍乱弧菌菌株,用含El Tor霍乱弧菌溶血素基因的同位素探针作菌落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中80个菌株(占93%)具有与El Tor霍乱弧菌溶血素同源性基因;其余6株菌则显示阴性结果,表明不存在这种溶血素基因。但用表型方法测定时,它们都显示有溶血性。此说明非01群霍乱弧菌中存在有不同种溶血素。  相似文献   

4.
<正> OI群霍乱弧菌根据耐热菌体抗原(或O抗原)可分成小川和稻叶两个主要血清型。虽然都具群菌体抗原A,但可被所属的型特异菌体表面抗原B(小川因子)和C(稻叶因子)分开。1962年,大阪检疫处从港湾海水中分离到一株海洋弧菌,此菌与OI霍乱弧菌抗血清及小川因子血清产生凝集;称之  相似文献   

5.
多重实时PCR检测产毒素性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多重实时PCR条件,以同时检测霍乱弧菌霍乱毒素基因ctxA、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基因gyrB和耐热肠毒素基因tdh。该多重实时PCR方法检测产毒素性的O1群(3株)和O139群(44株)霍乱弧菌菌株、不产毒素的O1群(12株)和O139群(6株)及非O1非O139群(7株)霍乱弧菌菌株的ctxA,阳性和阴性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100%符合;检测副溶血弧菌种特异性gyrB,116株副溶血弧菌均阳性,而9株其它细菌和72株霍乱弧菌均阴性;检测tdh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也与普通PCR结果完全一致。另外还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菌株trh1和trh2的单重实时PCR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产生霍乱毒素(CT)的01群霍乱弧菌引起人霍乱。某些非01群霍乱弧菌株能产生与霍乱毒素相似的肠毒素,而另一些来自临床腹泻病例的非01群菌却不产生这种毒素,这表明还有其它因素能引起腹泻反应。现已证明这些菌株能产生溶血素——一种可能的腹泻因素,尽管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Yamamoto等人证实了非01群菌株和周群E1 Tor型菌株所产生的溶血素在生物学、理化住质和免疫学方面是难区分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两者的基因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弧菌属包括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弧菌和拟态弧菌等一些引起肠道疾病的种。霍乱弧菌引起世界上许多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生严重的霍乱流行。拟态弧菌曾被认为是霍乱弧菌的一个生物型,与霍乱弧菌非常相似,它们共有某些致病因子如肠毒素、溶血素。在霍乱弧菌中,认为ToxR、ToxS、  相似文献   

8.
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gyr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yrB基因部分编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分类和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并探讨其种系发生关系。扩增并测序13株霍乱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及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gyrB基因(编码DNA促旋酶B亚单位)序列,并采用距离法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两种方法所构建的树结构完全一致,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及类志贺邻单胞菌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簇。其中,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阳性的霍乱弧菌(8株O139群与2株O1群ElTor型)聚类成一分枝;3株副溶血弧菌临床株(1株2002年流行株,2株2004年分离株)与1日本菌株及2001年1株自环境分离的毒力株聚类。系统发育分析靶分子gyrB基因可以良好区分上述4种常见病原菌。产毒O139群霍乱弧菌与产毒O1群ElTor型霍乱弧菌关系密切。副溶血弧菌环境毒力株与本地区临床主要流行株在系统发育关系上较为接近,可能是潜在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正> 虽然Tweedy等人在1968年报道过用电镜观察OI群霍乱弧菌的纤毛,但关于弧菌 是否有纤毛仍有争论。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发现同样形式的纤毛,但培养物中纤毛  相似文献   

10.
<正>五、霍乱弧菌的噬菌体分型和弧菌素分型 这方面的资料虽很有限,但这却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有意义的领域。 A.O I群霍乱弧菌 一般认为噬菌体分型表有助于从流行病学方面研究有毒力的和不典型的,从人和外  相似文献   

11.
<正> 非OI群霍乱弧菌和模拟弧菌可引起霍乱样腹泻和与海产品有关的肠胃炎。日本富山县,自1980年以来,对这两种菌的生态学研究已达6年之久。 调查在不同季节从河水、海水及海鱼中检出率的变化,并对某些样品作定量检查。讨论了分离菌株的生物学、血清学特性和肠道致病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OI群霍乱弧菌C_5株式Mikasagawa株(由外环境分离的一株E1 Tor菌),悬浮于生理盐水或pH7.2缓冲液中,放置0℃保存,其活菌数迅速减少,培育第3天未能测出活菌;只有当细菌浓度低于10~6cfu/ml时才能测出这种在低温下的杀灭作用,而在细菌浓度较高时,此杀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陈华新  姜鹏  赵瑾 《生物技术》2021,(2):134-138
[目的]重组表达制备链霉亲和素-藻胆蛋白融合蛋白,并应用于致病性弧菌液相芯片的检测体系中.[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链霉亲和素-藻胆蛋白融合蛋白的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发酵和亲和层析纯化,制备融合蛋白;设计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等四种致病性弧菌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核苷酸探针,以融合蛋白为荧光标志物,建立四种致病...  相似文献   

14.
对26株蜡状芽胞杆菌群菌株进行了肠毒素基因及其它病原相关因子的检测。PCR结果表明,17株蜡状芽胞杆菌群菌株中含有病原调控因子plcR的同源序列。采用3组溶血肠毒素hbl基因和3组非溶血肠毒素nhe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可从73%的菌株中至少扩增出一个与预期DNA片段大小一致的片段,其中,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中溶血素hbl基因和非溶血素nhe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83%。蜡状芽胞杆菌DBt248完全没有溶血活性,而且在溶血素hbl和非溶血素nhe基因的3个亚基以及病原调控因子plcR的PCR检测中均为阴性,有望作为宿主菌用于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蛋白的表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多重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可以分为O1群、O139群和非O1/非O139群。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也称霍乱毒素)是产生霍乱的主要原因,也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引起霍乱。其他群的霍乱弧菌毒性不高,但在食品中也不允许被检出。实验以霍乱胶原酶基因和霍乱毒素基因为目的基因,试图建立一种PCR方法对霍乱弧菌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用于食品中的霍乱弧菌检测。  相似文献   

16.
宋超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13,32(4):690-697
利用3'-RACE-PCR方法首次从药用真菌猪苓中克隆得到与真菌形态发育相关的溶血素基因。结果表明,猪苓溶血素基因的全长cDNA为744bp,其中编码区占447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量约为15.79kDa,理论等电点为4.89。推定的猪苓溶血素蛋白具有与杨树菇溶血素类蛋白家族相同的结构域和功能位点,两者同源性为6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猪苓溶血素隶属于担子菌类群。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菌核形成初期猪苓溶血素基因表达量较高,且显著高于菌丝体中猪苓溶血素基因的转录水平,说明溶血素基因参与了猪苓菌核的形态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针对O1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模拟粪便标本的检测评价。方法:根据O1群霍乱弧菌O抗原编码基因rfb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室内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评价;将O1群霍乱弧菌灭活菌株悬液倍比稀释后与健康成人新鲜粪便混匀,制备成模拟带菌者粪便标本,提取DNA,进行Taq-Man PCR检测,用以评价该方法。结果:建立了快速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PCR方法,灵敏度为每反应体系104拷贝;该方法对其他14种肠道菌DNA没有扩增;该方法对模拟粪便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每反应体系102 CFU。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检测O1群霍乱弧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O1群霍乱弧菌临床粪便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霍乱弧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在霍乱弧菌的200多个血清群中,只有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起霍乱。快速准确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防治的关键。表面抗原在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要综述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脂多糖、霍乱肠毒素、外膜蛋白W、毒素共调菌毛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等5种主要抗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霍乱病原菌、古典型和EI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与一些其它弧菌即非O1群霍乱弧菌和模拟弧菌(最近才按蔗糖阴性分类为非O1群霍乱弧菌)密切相关。这些菌群的大多数菌种是非肠道致病性的或弱致病性的、或者引起不同于霍乱因子所致的腹泻,但有些菌种能产生一种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密切相关的肠毒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辽宁地区2006-2012年霍乱弧菌的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29株霍乱弧菌菌进行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以PCR检测霍乱毒素基因(ctx 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溶血素基因(hly 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tcp A)、外膜蛋白基因(omp U)和调控蛋白基因(toxR);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霍乱弧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毒力基因检测中,只有2011年水产品来源的菌株含有ctx A基因,水产来源菌株都含有hly A、toxR、omp U;外环境来源菌株均检出hly A、toxR。对29株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型(Not I酶切),共分为16个型别,分成4个聚类。结论辽宁省霍乱弧菌随着时间推移表型及分子特征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