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在求学的道路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得到名师的指点,在成长的道路上莫过于得到恩师的培养。我有幸在17年前认识了我的恩师胡正海教授。十几年来胡老师一如继往地辛勤培养了我,为我一生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仰望浩瀚星空,遥远的“邹承鲁星”宛若近在咫尺,追寻时间长河,恩师的音容笑貌恍如昨日。在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深深缅怀恩师,谨此纪念。1978年,我国恢复了研究生制度,我有幸来到邹承鲁先生的实验室,从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1984年,通过考试,我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博士研究生,继续师从先生,有更多的时间近距离接触先生,聆听先生的指导和教诲,无拘无束地与先生讨论和交流,深受熏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贾鹏飞 《细胞生物学杂志》2013,(10):I0008-I0012
中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兰州大学教授郑国铝院士已于2012年10月12日因病在兰州逝世。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祖国西北边陲,对中国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他的逝世是兰州大学、乃至中国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大损失。而对其学生而言,我们则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恩师。  相似文献   

4.
梁毅 《生命的化学》2023,(3):342-343
<正>2023年春风拂面山花盛开的季节,迎来了我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我是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有幸投到邹承鲁先生门下,师从邹先生做生物化学博士后,接受先生的教诲,从此开始了我的“蛋白质折叠与分子伴侣”和后续发展起来的“蛋白质错误折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生涯。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又逢春风拂面的季节,也迎来了我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作为1978级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我有幸投到邹承鲁先生门下。先生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邹承鲁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一生取得了丰厚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生化学家凯林教授(Keilin)做博士研究生时,  相似文献   

6.
我的恩师——陈培元先生是我国著名植物生理生态与旱地农业专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他于2005年7月在陕西杨凌去世。恩师于1933年7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为  相似文献   

7.
陆洪川 《化石》2008,(2):33
《化石》杂志社编辑同仁:大家好!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位民间的化石收藏爱好者。通过十余载的化石采集与收藏把玩,让我对远古生物产生了莫大兴趣,虽然自身知识浅薄,机缘巧合却让我有幸结识了《化石》期刊的诸多启蒙恩师。  相似文献   

8.
(续 2 0 0 1年第 5期第 2 8页 )2 我与美国 BSCS生物学教材的情结2 .1 我发现了 BSCS生物学教材 我出生在澳大利亚 ,在乡村和城市里都教过生物学。当我在农村第 1次当教师时 ,我与其他生物学教师所使用的教材一样 ,内容包括让学生对植物细胞染色、观察 ;取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观察 ;解剖兔子等。当时我就尽量让学生多做实践活动 ,因为我非常希望自己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我教了 7年 ,是个挺不错的生物学教师 ,我教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澳大利亚的会考。1962年的一天 ,我偶然在朋友家中看见 BSCS教材的绿皮本。当时我就觉得它与我以前所见…  相似文献   

9.
舒跃龙 《病毒学报》2018,34(2):285-286
我1995年考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病毒学家侯云德研究员,二十余年已经过去,今欣闻恩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欣喜若狂,谨写此文以示向恩师祝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侯云德先生的杰出科研成就已经造福于人们,服务于国家,先生的教诲也必将鼓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我和我的恩师我能有机会进行植物分类学研究,要感谢王文采老师的热心提携和悉心指导,能遇到恩师,是我此生的最大幸运。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之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分类学业余爱好者。我小时候在福州市念小学和中学,我家的后院有一处废墟,后来这里变成我的“百草园”,放学后这里成为我消磨时光的好去处,用画笔记录下植物生命中最灿烂的瞬间。  相似文献   

11.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原《实验生物学报》)与广大作者和读者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为了推动我国细胞生物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我  相似文献   

12.
张可 《生物学通报》2002,37(10):26-27
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许多生物学热点问题就是探究性课题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就是研究性学习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生物学科发展的。“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这一节是新教材新增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增殖的基础上 ,向学生展现了当今细胞生物学的 3个重要课题——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本节涉及的知识点 ,如细胞的全能性 ,是细胞生物技术的主要基础 ,本节涉及的生物学热点问题 ,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利”羊的克隆技术等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9,42(3):F0002-F0002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原《实验生物学报》)与广大作者和读者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为了推动我国细胞生物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我刊将于2009年下半年改为英文刊JMCB(Joum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出版。  相似文献   

14.
谈《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邓藻锡(中山医科大学,广州510080)看了五本“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见参考资料),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些想法在这里提出来,以便以后写书的老师们参考。一、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细胞结构的概念。我认为在参考书内应安排一章细胞概述的...  相似文献   

15.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12,31(6):800-801
<正>2012年10月22日,我的恩师,著名真菌学家王云章教授在刚过完他第106个华诞之后便与世长辞了。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真菌学的损失,是他家人的损失,也是我作为学生的损失,我失去了善良宽厚的老师,深感悲痛。王云章教授,字蔚青,1906年10月12日生于河南省内黄县一个农民家庭。教授于1931年毕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干细胞--侧群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是利用Hoechst染料和流式细胞术进行造血千/祖细胞分离时发现的一群特殊细胞,广泛分布于多种成体组织、胚胎和某些肿瘤细胞系中;它既具有类似千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还具有独特的表型标记和生物学特征,代表了一种新的千细胞类型。对侧群细胞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增加对千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发育调控机制的理解,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从不同组织中分离纯化和利用多能干细胞的新策略,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提供新的千细胞材料来源。现就侧群细胞的组织分布、生物学特征、表型标记、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侧群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活用教材"演"好演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在课堂讲授内容之前进行,实行先观察,再讨论,最后获得结论的认知程序。怎样才能“演”好演示实验呢?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歧义思想 有位初一学生在预习“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课时,对萝卜条失水变软、吸水变硬的演示实验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稻谷晒干前“软”,晒干后变硬?按照书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演示,放在浓盐水的萝卜条虽然变软了,但演示实验未能显示出萝卜条失去了的水;浸在清水的萝卜条虽然变硬了,但演示实验无法让人察觉到清水减少了。难怪学生有此一驳。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原《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9月,目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过去四十年里,作为我国细胞生物学最权威的中文期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秉承推动我国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宗旨,通过研究论文、综述论文和教学研究等栏目,发表了大量论文,为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报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受学报主编郭礼和先生的委托,组织了创刊四十周年专栏,包含了囊泡运输、细胞器及其互作、细胞骨架、染色质生物学、细胞代谢、细胞死亡、干细胞、发育、器官再生、基于细胞的治疗和合成生物学等,每个专栏都由一位国内知名专家负责,他们再分别邀请相关专家撰写不同研究方向的综述论文。这些论文着重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重要进展和未来的展望,希望读者能感受到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对大生命科学的贡献。借此机会,祝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越办越好,为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反映肿瘤组织的生长活性和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提出一种新的胃癌病理-生物学分型,方法 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方法对具有5-8年随访资料的147例进展期胃癌作了研究,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对与预后有关的变量(包括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分化程度,免疫活性细胞反应,嗜酸粒细胞反应,肥大细胞反应,瘤细胞核大小,CEA标记,核分裂指数,瘤细胞密度指数,肿瘤大小,年龄和性别)做了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肿瘤间质的反应方式和肿瘤组织生长活性,可把胃癌分为两型,即限制型和促进型;每型又以核的大小分作大核亚型和小核亚型,多个临床病理参数(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免疫活性细胞反应,嗜酸粒细胞反应,肥大细胞反应,瘤细胞核大小,CEA标记,核分裂指数,瘤细胞密度指数)在两型之间差异存在显性和极限性。结论 新的胃癌病理-生物学分型揭示了肿瘤组织的生长活性和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在肿瘤生长和肿瘤侵袭方面的作用,在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物学实验中的诸多用途,根据细胞形态、X-染色质和线粒体着色情况,筛选出了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