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吸印法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多肽组成,与蛋白标准品比较获得分子量23000~50000 8种多肽,用单一抗各亚型因子血清分析,证实a抗原决定簇存在于多种多肽中,d抗原决定簇主要由分子量23000的多肽组成,而y抗原决定簇则由分子量31000及34000的两种多肽组成。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扩散法(ID)对新疆、内蒙、西藏三地区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及藏族37份ayw/HBsAg阳性标本进行分型,36份为ayw2亚型,1份ayw4亚型,后者为我国ayw2优势亚型区首次发现的另一种新亚型,用y单克隆抗体酶标电泳法对ayw1、ayw2、ayw3和ayw4进行了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ayw2和ayw4与ayw1和ayw3两组中的y为两种抗原性不完全相同的决定簇,本研究结果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乙肝疫苗抗原的合理组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pSV2-dhfr DNA为载体,在其单一酶切点Bg1Ⅱ处分别插入adw或adr亚型的HBVDNA Bg1 ⅡA片段(包括完整的pre-s及s基因),构成PSDHB_(r-1)和PSDHBw重组质粒。将其分别与pX1 DNA用磷酸钙沉淀法共转化LTK-细胞,在HAT培基选择压力下,挑选LTK~ 细胞,这些细胞均能有效表达HBsAg。再改用MTX选择培基,并逐渐增加其药量,从MTX抗性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HBsAg的Mwc-1和Mrm细胞系。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的的5个不同亚型,是乙肝病毒不同遗传变种表面的表达,通过四次细胞融合获得了抗-a、抗-d抗-y、抗-w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并作了鉴定及初步应用,为进一步对乙肝亚型分型试剂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要的5个不同亚型,是乙肝病毒不同遗传型变种表型的表达,通过四次细胞融合获得了抗-a、抗-d、抗-y、抗-w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并作了鉴定及初步应用,为进一步对乙肝亚型分型试剂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用部分纯化的HBsAg/adr和ayw亚型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在PEG作用下与Sp2/o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ELISA及RIA法筛选出了分泌抗HBsAg/a(SH 1 D9)、抗HBsAg/y(SG 3 B10)亚型决定簇的杂交瘤细胞系,在组织培养上清液中它们的滴度分别  相似文献   

7.
人乙型肝炎病毒是球状颗粒,它有个含磷脂的蛋白外壳和一个内含DNA的病毒核心。由于外壳上的表面抗原(HBsAg)可作为疫苗,用于乙型肝炎的防治;病毒核心的核衣壳上的核心抗原(HBcAg)对乙型肝炎的诊断非常有用,因而人们对HBsAg和HBcAg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合成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肽段的结构与抗原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三种亚型共9个合成肽段的抗原性测定和结构分析,我们证实了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氨基酸顺序的122-137区域存在着共同决定簇“a”,且半胱氨酸残基对抗原性有很大的影响。合成的16肽P_(122-137)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用叔丁基保护时,其抗原性几乎检测不到,一旦去掉保护基并氧化成分子内S—S键后,抗原性明显增加。比较各种亚型肽段的抗原性测定结果,我们发现亚型决定簇d(或y)的位置可能在122—132之间。另外我们发现P_(adw)122—132的抗原性要比P_(adr)122-137的抗原性强,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dw型中的Asn_(132)可能对此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乙型肝炎病毒是球状颗粒,它有个含磷脂的蛋白外壳和一个内含DNA的病毒核心。由于外壳上的表面抗原(HBsAg)可作为疫苗,用于乙型肝炎的防治;病毒核心的核衣壳上的核心抗原(HBcAg)对乙型肝炎的诊断非常有用,因而人们对HBsAg和HBcA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点克隆与随机克隆相结合的实验设计,用α~(35)S-dATP标记,以末端终止法测定了adr亚型乙型肝炎病毒DNA核心抗原基因的全顺序,包括终止密码子在内基因全长552核苷酸,编码由183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计算分子量21000dlt。与日本及上海等实验室报道的adr亚型HBcAg基因比较,核苷酸点突变1.3—1.8%,由点突变导致的错义氨基酸突变有一处,占全部编码氨基酸的0.5%。与adw及ayw亚型比较,核苷酸点突变占全部核苷酸的9.8—10.9%,导致的错义突变占全部编码氨基酸的3.3—4.4%,并对eAg基因的定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核酸序列分析表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C基因)编码区内存在两个ATG。目前认为第二个ATG为乙肝病毒C抗原的起始密码子,两个ATG之间的序列称为前C序列,共87bp。Uy、Rutter、Roossinck及景新等的研究表明,含前C序列时,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是形成具有HBeAg活性的P25~e膜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则是形成分泌性的HBeAg;不含前C序列时,在大肠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形成P21~e  相似文献   

12.
从痘苗病毒天坛株分离了晚期11k蛋白编码基因的启动子,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了双价的重组痘苗病毒。分别在7.5k和11k蛋白基因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B病毒的膜抗原。用重组痘苗病毒免疫的家兔,同时产生对这两种抗原的抗体。免疫电镜下观察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颗粒。  相似文献   

13.
用pSV2-gPt作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的全序列基因和adw亚型的Bgl Ⅱ大片段DNA分别插入PSV 2-gpt BamHI及Bgl Ⅱ切口,获得4种重组质粒。它们都含有SV40DNA复制起始点、早期启动子、大肠杆菌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XGPRT)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pr)。经酶切鉴定,选出正向重组质粒PSV 2-gbr1和pSV 2-gbw1,并分别转化Vero细胞,在选择培养基的压力下,两个质粒所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DNA均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哺乳动物细胞系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制备了HBsAg的微团化(Micelle)和免疫剂激复合物(Immune-stimulating Complexes,简称ISCOMS)两种形式的抗原。在电镜下观察,微团化抗原是由球形亚单位颗粒组成直径100~150nm的较原颗粒大得多的大颗粒,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为1.24g/ml;而ISCOMS在电镜下为直径30~40nm左右稍大于原颗粒的多面体形态颗粒。SDS-PAGE分析表明,这两种形式的颗粒都是由HBsAg的P23和GP27蛋白所组成。 小鼠免疫接种结果显示,ISCOMS的免疫原性优于微团化抗原,后者又优于原22nm HBsAg颗粒。在抗体产生的速度和强度上,ISCOMS组显著优于微团化抗原组,而微团化抗原组略优于22nm HBsAg组。 ISCOMS的免疫性强,抗体产生早,强度高,又易于制备,而且不需要使用氢氧化铝胶佐剂,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新一代的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15.
 用“剪切重组”术及内引物法测定了克隆在M_(13)mp_8载体中的HBVDNA 1.3Kb片段的完整顺序,简化了操作过程,为连续测定大段DNA的顺序提供了简单、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pSV2DHWS2S质粒,使dhfr扩增基因及乙型肝炎病毒的Pre-S_2+S基因分别在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此质粒转化到CHO-dhfr~-细胞,经克隆、加氨甲喋呤(MTX)筛选、扩增,建立了3个高效分泌HBsAg中蛋白及主蛋白的克隆细胞系。检测了其中的M6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免疫电镜下可观察到22nm的颗粒;该细胞用转瓶连续培养60天,每2天收、换液1次,每升HBsAg平均产量为2.9mg。经初步纯化,在SDS-PAGE中显示23k、27k主蛋白带及33k、36k中蛋白带。主蛋白及中蛋白的反相血凝(RPHA)滴度分别为64和128;中蛋白的ELISA滴度为320。部分品系小鼠免疫后能产生滴度为8的抗Pre-S_2抗体。3只家免中仅有1只在免疫后第1、2周可测出Pre-S_2抗体,而3只兔的S抗体滴度都较高,持续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17.
激活补体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HBsAg/C3-CIC )的检出率,与HBV复制标志的关系,在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表现不同。在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HBV感染指标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eAg阳性者,其HBsAg/C3-CIC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且随HBeAgS/N值的升高而增加。在由HBV e系统组合成的四种模式中,单纯HBeAg阳性模式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模式;在多聚白蛋白受体(PHSAr)阳性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PHSAr阴性者。而急性乙型肝炎(AH)的HBsAg/C3-CIC检出率无类似差异。这些结果提示,HBsAg/C3-CIC在HBV感染的急慢性肝病中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文  琦祖和 《病毒学报》1997,13(4):314-318
将核心抗原基因起始码下游的序列,构建两个CAT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即pCATN I和pCATNⅡ,转染HepG2与CV-1细胞后,均可使CAT报告基因表达,表现出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9.
用人Metallothioenin-Ⅱ启动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SV40早期基因的编接位点和多聚A位点构成了表达组件,然后插入到经改造过的BpV-1质粒中。所得质粒pdMTsAg-5转染小鼠C127细胞得到转化克隆。Ausria Ⅱ检测证明13株中有12株能产生HBsAg。对其中一株进行HBsAg收率观察,隔天收获为292.6~525.8μg/升,每天收获为200.9~369.0μg/升,可连续收获60天以上。经重金属离子诱导后,收率增至583~854.4μg/升。培养液经超滤浓缩和两次密梯离心后,可集中为一个狭窄的峰,顶峰的Ausria Ⅱ cpm为1.05×10~7,密度为1.20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