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阿勒泰地区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特殊区域, 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接壤, 境内有平原、沙漠和山地三大地貌特征。2014-2016年, 我们先后3次对阿勒泰地区爬行动物资源开展了实地调查, 共采集到392号爬行动物标本。经鉴定隶属1目6科16种, 结合文献资料, 共计1目8科23种, 均为古北界物种, 其中中亚型17种, 古北型6种, 表现出中亚亚界与欧洲-西伯利亚亚界间的过渡性质。爬行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海拔分布呈带有一个中峰的低海拔高原格局, 在第2海拔段(500-600 m)达到峰值; 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递增格局, 第15海拔段(1,800-1,900 m)达到最大值; 丰富度则呈现一种波动的递减格局, 峰值在第10海拔段(1,300-1,400 m)。3种环境因子对这种格局的独立解释力较低, 但综合作用的解释力较强, 其中海拔与年均温这两个因子的综合作用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掌握重庆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减少入侵植物对农林牧业生产的影响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道路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湿地公园、农田、河滩、撂荒地等区域开展调查,全面统计入侵植物种类,分析其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结果:重庆市外来入侵植物有57科169属253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1科28...  相似文献   

3.
虽然在历史植物地理学文献中常见的有5种区系成分;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和生态成分,但由于缺乏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资料,当前要全面分析一个区系中所有5种成分是不可能的。本文是基于省沽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植物研究的结果,企图分析东亚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从一个侧面看到它的演变过程。除去本地产生的鬼吹箫属和六道木属之外,凡以上3科在东亚有分布的属,按其历史成分,可归为3类;北方第三纪成分——忍冬属、猬实属、锦带花属和莛子?属;提特斯第三纪成分-刺参属、刺续断属、蓟叶参属、野鸦椿属、毛核木属、糯米条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和七子花属;北热带成分- 山香圆属、省沽油属和瘿椒树属。本文所指北方第三纪植物群和提特斯第三纪植物群是采用Takhtajan的概念,而北热带植物群是采用Wolfe的概念。这3种成分意味着东亚被子植物区系在演变过程中有3个第三纪源头。本文作者还认为中新世在东亚植物区系中似可作为区分被子植物“新特有属”和“古特有属”的一个分界期。大凡起源于中新世以前的属可视为“古特有属”,起源于中新世及其后的可归为“新特有属”。这个假设是基于下列理由:(1)东亚植物区系的主体部分形成于早中新世;(2)在中新世,植物长距离的传播基本停止,现在植物区系区划中的“区”(region),其迅速分化和丰富其多样性主要依靠本地产生的特有类群;(3)从中新世至上新世,喜马拉雅运动加剧,不仅改变了我国的地形,而且全面地影响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依据我国动物所面临的濒危现状,对我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等级划分、种群现状、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描述说明,首批收录了535种濒危动物。本文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所收录的352种濒危脊椎动物(不含鸟类)(以下简记为“濒危动物”)为研究对象,整理统计了现有濒危物种的分布资料,在GIS支持下,对中国濒危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濒危动物物种呈明显的集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横断山区、海南岛、西双版纳和云贵高原;而在华北平原、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出现大片空白区。影响濒危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热量和水分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开发、人为破坏等人文条件。山地因地形屏障作用而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物种,其较为复杂的环境因子也有益于物种的生存,因而物种丰富度较高。大多数动物对于水分和热量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水热条件对于其分布的限制作用十分明显。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濒危物种稀少;污染、开荒等引起的环境问题对于现存动物的威胁很大。运用Dobson排除算法得到云南勐腊县等9个县市分布有168种濒危动物,占全国总数(海生种类及仅分布于台湾和香港的特有种除外)的51.5%,而其土地面积之和仅为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9%。而云南勐腊县等94个县市就分布有中国所有的濒危动物。这些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优先考虑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