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北沧州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5月~2007年10月对沧州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21种,分隶于3目10科14属.其中两栖纲1目3科3属6种;爬行纲2目7科11属15种,其中外来种3种,本地种2目5科8属12种.区系成分以广布种和古北种为主.  相似文献   

2.
2006年5~9月,采用样带法对内蒙古白银库伦遗鸥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12种,其中两栖类1目3科4种,爬行类2目4科8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占明显优势.花背蟾蜍Bufo raddei和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分别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优势种.物种组成与附近的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有较高的相似性.根据保护区的现状,提出了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百东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4月~2006年6月对广西百东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百东河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51种两栖爬行动物,其中两栖类1目5科8属17种;爬行类2目11科25属34种。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及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中旬至下旬对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采得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7种,隶属于9科3目.结合文献资料,该保护区现已知有两栖爬行动物27种(亚种),隶属于12科4目.其中,两栖动物13种(亚种),隶属于7科2目;爬行动物14种(亚种),隶属于5科2目.该保护区物种组成较丰富,没有古北界的成分,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马边县新纪录9种,大鲵已被收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大凉疣螈和脆蛇蜥已被收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大鲵和大凉疣螈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保护区和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Sorenson指数为36.7%.  相似文献   

5.
江西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杨道德  熊建利 《四川动物》2006,25(2):285-289
2004年6月上旬和8月下旬两次对位于鄱阳湖主湖南部的江西南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表明: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31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5科11种;爬行纲3目8科20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7.65%.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赣北(鄱阳湖)平原省,此次调查发现的斑腿泛树蛙和舟山眼镜蛇为该动物地理省的新分布记录.最后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7~8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甘洛县马鞍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调查到该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15种.其中,两栖动物10种,隶属于2目6科,均属我国特有种,并且古老物种的比例较高,占所调查到的两栖动物总种数的40.0%;爬行动物5种,隶属于1目3科,其中3种为我国特有种.此区所产两栖爬行动物均属东洋界物种.其中大凉疣螈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其他种类均属国家"三有"动物.  相似文献   

7.
安徽沱湖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雷  鲍方印  康健 《四川动物》2007,26(4):819-821
2005年对安徽五河县沱湖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沱湖自然保护区共发现两栖爬行动物17种。其中两栖纲7种,隶属1目3科4属;爬行纲10种,隶属2目7科8属;其区系组成为东洋界3种,古北界6种,广布种8种。动物区系呈现古北界特征。结合调查情况对加强该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6月对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类7种,爬行类16种,隶属于3目11科.与18年前的调查结果对比,生境的变化使岛上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范围和多度发生一些改变.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使涠洲岛的两栖爬行类损失较大.涠洲岛与邻近大陆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相似,无特有种.  相似文献   

9.
湖北房县野人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7~8月,对湖北省房县野人谷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行专项调查.分别记录到两栖动物25种,隶属2目8科;爬行动物34种,隶属3目9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点和保护等级进行了研究,并对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松  杨道德  谷颖乐 《四川动物》2007,26(2):336-339
2005年8月中下旬、2006年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共3次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报道结果,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6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4目17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22种;爬行纲3目11科45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88.06%。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此次调查发现的福建掌突蟾 (Leptolalax liui)为广东省两栖动物新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11.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境内,总面积486.7km^2,野生脊椎动物相当丰富,初步调查有34目91科340种,其中兽类8目25科74种,鸟类16目36科144种,爬行类3目10科34种,两栖类2目9科31种,鱼类5目11科57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贵州重点保护动物38种,是华南虎和小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动物的区系组成很复杂,这与习水保护区的地貌和小气候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掌握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07年1月10~19日、5月16~24日、7月26日~8月8日,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齐云山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7科24种,爬行纲3目11科48种.齐云山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其区系组成以60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其余12种均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大眼斜鳞蛇福建亚种(Pseudoxenodon macrops fukien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江西省两栖爬行动物新纪录,福建钝头蛇(Pareas stanleyi)为江西省赣南地区爬行动物新纪录.齐云山保护区是海南棱蜥後(Tropidophorus hainanus)和福建华珊瑚蛇(福建丽纹蛇)(Sinomicrurus kettoggi)在江西省的第二个发现地,是海南闪鳞蛇(Xenopeltis hainanensis)在江西省的第三个采集地.通过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发现,齐云山地理位置独特,是华中区和华南区物种重要的扩散过渡地域.最后对齐云山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成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2,21(3):181-182
四川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5种,区系组成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种属为主,位点选择和繁殖习性的多样性降低了不同物种间对繁殖微生境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白冰  周伟  李伟  刘钊  朱明育 《四川动物》2007,26(2):370-373
2006年8月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开展了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赧亢片区共有鱼类4种,隶属2目4科4属;两栖动物10种,隶属2目4科8属,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3科8属。赧亢片区的物种全为东洋界种,区系成分为西南、华南区,或者两区所共有的成分组成。将赧亢片区与邻近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片区)的多样性对比,赧亢片区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亦是连接两个保护区物种交流和基因流动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进行了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出308种,隶属于2门4纲14目45科108属。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等共8科,含195种,分别占总科数、总种数的17.78%和63.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蘑菇属Agaricus等共15属,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13.89%和54.87%。在地理分布上,以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为主,分别含有128种和107种,占总种数的41.56%和34.74%,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但不同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多样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琼  龚大洁  张可荣  许颖 《四川动物》2007,26(2):329-332
2006年7~8月对甘肃白水江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采得两栖爬行动物标本49种,隶属于13科4目。结合文献资料,该保护区现已知有两栖爬行动物65种,其中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8科2目;爬行动物37种,隶属于11科3目。其区系组成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79.63%,古北界成分占14.28%。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根据资源特点,提出了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可持续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6年-2017年对兴山县全域进行网格调查所获取的3450份野生种子植物标本, 结合相关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 对兴山县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5科705属1883种。在科级水平上主要以热带分布型为主, 共有63科, 占总科数的43.45%; 属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占据优势地位, 共有379属, 占总属数的53.76%。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兼具有温带性质和热带亲缘, 过渡性特征明显, 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在垂直分布上主要呈现为三大类: 在海拔100-1000 m范围内主要形成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在海拔1000-1900 m范围内以中山落叶阔叶林为主; 海拔1900-2500 m范围内形成亚高山灌丛。总体来看, 兴山县种子植物在海拔700-1300 m的中海拔地区物种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年7月、2006年7~8月、2007年9月,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该保护区内现已知有两栖爬行动物73种,其中两栖动物29种,隶属于2目9科;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2目9科.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资源量优势种两栖类有中华蟾蜍(Bufo g.gargarizans)、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爬行类有王锦蛇(Elaphe carinata)、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福建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根据资源特点及保护现状,提出对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