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响应面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4个影响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8.65 mg,酶解温度为33.88℃,酶解时间为2.02 h,酶解pH为5.02。在最优条件下总黄酮理论得率为4.86%,实测值为4.88%,拟合得到的模型与实际吻合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为以后木豆叶总黄酮的应用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适合于以牡丹种皮为原料提取总黄酮的方法,对其提取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酶种类、浓度、酶解孵育温度、孵育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结果表明在果胶酶0.05 mg·mL-1、酶解孵育温度45℃、pH4.5条件下进行酶解孵育180 min后,总黄酮得率最高可达74.839 mg·g-1,相对于乙醇提取法牡丹种皮总黄酮得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提取红景天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确定纤维素酶提取红景天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研究酶解条件对总黄酮浸出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和粗提物的DPPH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纤维素酶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1.95%(以原料干重计),液料比为70∶1(mL∶g),pH值为5.5,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5 h,红景天总黄酮的浸出率为4.385%.酶解技术可明显提高红景天总黄酮的浸出率,粗提物得率高且DPPH清除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酶法提取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研究了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银杏总黄酮工艺。与传统的乙醇提取工艺相比,银杏总黄酮得率提高了18.92%。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酶浓度0.40mg/mL,酶作用时间120min,酶解温度50℃,酶解介质pH值为4.5,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解法提取三七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三七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了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纤维素酶解法、果胶酶解法、复合酶解法的优劣,并采用单因素法和四因素(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乙醇浓度)三水平正交设计法对复合酶解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如下较理想的提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用量为15U/g(生药)、果胶酶用量为140U/g(生药),酶解pH值为4.5,酶解温度为50℃,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2.5h。所得三七提取液中总皂苷的含量为12.01%,提取物得率为35.82%。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法提取川牛膝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纤维素酶提取川牛膝多糖。对药材粒径、酶的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溶剂p H、液固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药材粒径550~830μm、酶用量4 mg/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 min、溶剂p H5.0、液固比60(m L/g)和提取时间30 min,发现在此条件下,川牛膝多糖得率为71.70%。  相似文献   

7.
设计正交实验对酶解水提法进行优化,以浸提液中总黄酮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最佳提取方法提取太和产香椿5个品种的总黄酮,比较其含量大小。结果表明酶解水提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40。酶用量15U/g,酶解时间90min,酶解后水提时间120min。红油椿的总黄酮含量最高,黑油椿次之,其次是红椿、青椿,毛椿的总黄酮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8.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酶法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藜芦醇得率为指标,通过对酶制剂的筛选和酶解条件的考察,分别选出酶法提取和酶法转化制备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条件,并对两种酶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酶法提取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0 min,最适pH 5.0,底物浓度17%;酶法转化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8 h,最适pH 5.0,底物浓度15%.(2)与空白样品(不加酶)相比,酶法提取白藜芦醇得率增加了3.12 mg/g;酶法转化白藜芦醇得率增加了12.72 mg/g.研究表明,两种方法与不加酶提取相比均提高了白藜芦醇的得率,但酶法转化效果更显著,可用于白藜芦醇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提取透骨草中总黄酮,即先用纤维素酶酶解透骨草,再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透骨草中的总黄酮。分别固定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 g/m L,初步探究了纤维素酶浓度、酶解p 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四个单因素对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辅助法提取透骨草中总黄酮的较佳条件:纤维素酶浓度为2 U/m L、酶解p H=4.5、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2 h,总黄酮提取率为1.27%。本文初步探究了透骨草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透骨草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要高于相同浓度的芦丁与二丁基羟基甲苯。  相似文献   

10.
以黄芩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比较了乙醇回流提取、酶-缓冲水溶液提取、纤维素酶-乙醇提取等方法对黄芩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发现纤维素酶对细胞壁的水解和乙醇溶液对黄酮类物质的浸出产生了协同效应。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 h,加酶量50U/g(干原料),液固比15时,纤维素酶-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总黄酮的得率达19.85%,较单一的乙醇回流法提取提高了1.38%。纤维素酶-乙醇回流法可用于黄芩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