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完善健康青年静态立位平衡参数常模和探讨人处于不利站立条件下姿势控制变化规律。方法:从某军校本科学员中随机抽取108名,对8种不同站立条件下的立位平衡功能进行测试,同时比较不同站立姿势下重心晃动的变化。结果:与睁眼站立相比,闭眼站立和闭眼站立于脚垫上,人体重心会不自主地向脚掌移动,同时重心晃动的轨迹长度和面积明显增加,而单位面积轨迹长度明显降低。另外,人体前后方向晃动的程度较大,而左右晃动的程度稍小。结论:健康人姿势控制由视觉、前庭和下肢本体感觉等共同维持的,任何系统受到限制,都会影响平衡功能。当人处于不利站立条件时,人的身体会本能地向前倾斜来维持平衡,同时本研究为涉及人体立位平衡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条背萤幼虫水生适应性形态与游泳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条背萤Luciolasubstriata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其对游泳行为的适应。形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条背萤幼虫存在二态现象。1~2龄幼虫虫体扁平,多毛。有7对呼吸鳃,分别位于腹部第1~7节。3~6龄幼虫虫体扁平呈船形,无呼吸鳃,靠气管呼吸。二者均具有扁平桨状的足、燕尾状尾节及位于尾节末端的圆柱形粘附器官。条背萤幼虫游动时身体腹面朝上,呈仰泳姿态,足向后划水。3~6龄幼虫仰泳时足共有8种摆动姿势。幼虫仰泳时足摆动1个周期所需时间为(0.611±0.16)s。腹部末端可上下左右摆动,当幼虫向前游动时,尾部上下摆动1个周期所需时间为(1.795±0.44)s。幼虫的游泳速度为(0.85±0.16)mh。仰泳中的幼虫改变方向时,头部和尾部同时向身体的一侧弯曲,当头部与尾部呈近90°时,幼虫用力将尾部伸直,此时水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继续推动幼虫转向,幼虫转向的范围为0~90°。条背萤2种类型幼虫呼吸系统的不同决定着幼虫外部形态的差异及游泳行为的不同,而导致这种呼吸系统、形态及运动行为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条背萤对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唯一以完全直立的姿势进行活动的。经过长期的进化使人体结构也逐渐适应了这一姿势,人体结构的进化使人类在维持直立姿势中能够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而保持平衡和稳定。人的足则是实现这种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的长度直接影响着足的有效长度(重心的最大前后移动范围,为足长的三分之二,平均约为12.5厘米)和人体支撑面的大小。由足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两足直立姿势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强 《化石》1992,(4):28-29
人类是怎样取得直立姿势的?我们在对非洲现代灵长类动物进行一系列观察后,发现现代有些猿类在多种的情况下常常两足直立。比如它们在地面上需要环颐周围时;用前肢携带食物或其它东西时,或者作出某种表情时;它们都会站立起来。对此现象研究,或许会引发我们对人类产生直立姿势的种种猜想,以解释那些至今使人困惑的问题,包括人类产生直立姿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机体不同站立姿势下,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对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从某航空院校学员中随机抽取30名,要求其持续进行4小时的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并同时在0 h、1 h、2 h、3 h与4 h时,测试4种不同站立姿势下的静态立位平衡参数,比较不同姿势晃动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模拟飞行任务的持续,4种站立姿势下,被试的立位平衡能力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睁眼站立于脚垫上的姿势晃动程度变化最明显,并有重心前倾的趋势;另外,在暴露于飞行任务负荷下,机体视觉信息通道的关闭有可能激发视觉、前庭、本体与肌肉控制等系统对平衡维持能力的代偿性增强作用,而下肢本体感觉信息的阻碍又同时会损坏视觉、前庭、本体等系统对立位平衡能力的控制作用。结论:模拟飞行任务负荷下,机体的姿势晃动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即身体可能会代偿性的向前倾斜,来维持身体的立位平衡状态。同时,视觉通道与下肢本体感觉通道对任务负荷条件下立位平衡功能的代偿能力发挥不同的作用。这种变化规律的初步阐述对我们下一步的立位平衡与飞行疲劳评估的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无例外地呈现为睡眠和觉醒的交替,这种交替的周期在正常情况下又正好与昼夜的变化一致。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天睡8小时,就是生命时间的三分之一,当活到80岁时,其一生中就有27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这曾为不少志士们大为叹惜。假若我们不睡眠的话,又会怎样呢?一、人为什么要睡眠人们一般似乎都以为,睡眠是由于人体疲倦,体力或脑力需要休息,以便恢复才发生的。其实,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实。长期卧床休息的病人也会发困,需要睡眠。即使是健康人,整天躺在床上也照样会困倦,甚至越睡越困。再者,人在睡眠时,  相似文献   

7.
自由基·SOD·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态学(Microecolgy)认为任何生物个体(包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细胞组织和其体内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例如我们人类身体细胞为1013个,而体内细菌为1014个,每一细胞都伴有10个细菌,这些细菌参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这些细菌,也就不存在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这些微生物有15%是对人体有害的,如痢疾菌使我们腹泻。另外,还有15%是对我们人体有益的,如双歧杆菌,帮助我们抗衰老、健康长寿。这些菌为什么能抗衰老呢?经研究发现它们具有许多能调控我们人类身体微生态系的功能,使其向健康长寿方向发展。这些微生物为什么有这种…  相似文献   

8.
知识果味派     
<正>探索小勇士:尚彬(大连)砸来的问题:海豹不能像海狮一样,弯折后肢在陆地上行走,难道是因为海豹没练过瑜伽,韧性差?为什么海豹的后肢不能向前弯?海豹绝大多数时间部生活在海洋里,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是一流的游泳高手。由于它们只有在脱毛和繁殖时,才会爬上陆地,不需要具备很强的陆地行走能力,所以,海豹的脚跟已经慢慢退化,导致后肢无法向前弯折,到了陆地上,便不能像海狮那样弯折后肢行走,只能拖着笨重的后肢,弯曲胖胖的身体爬行喽。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内耳迷路是姿势反射的感受器之一。当动物的一侧迷路破坏后,可见肌紧张及姿势异常。在做动物迷路破坏效应的实验时,通常选用蛙类或鸟类做实验动物,而蛙类价格便宜,实验结果也比较明显,所以更适合学生做动物迷路破坏效应实验时选用。传统的方法是直接将蛙握在手中进行手术,在多年的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既不方便也不易掌握,因此我们做了改进,实验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改进的方法介绍如下:1蛙的固定用图钉将蛙腹面向上固定于蛙板上。首先将蛙腹面向上握于左手中,翻开下颌用左手拇指压住,右手用图钉将蛙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人类起源的内因?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有的同志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探讨性的解释,有的同志碰到这一问题却有意迴避了。在探讨性解释中,唐晓文在《劳动创造了人》一书中指出:(南猿)“手脚分化的程度,比其他分支显著一些,先进一些。手脚分化引起的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比其他分支发展得快一些,脑子发达的程度也比较高一些,这就使它们成为智力和适应能力都比其他一切猿类高得多的猿类,这就为它们能够学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征服自然界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决定它们能够向人类方向发展的内部因素。”(内因)。  相似文献   

11.
解惑     
蛇到底有几种爬行方式?经常在野地里、草丛间穿梭走动的人,都知道要“打草惊蛇”,以免遭到了蛇的攻击。蛇一旦受到了惊扰,经常迅速钻进草丛之中。蛇没有脚,但是却能快速纵横于大自然之间。这是因为蛇是靠鳞片和身体的屈伸爬行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蛇进化出了四种特殊的行走方法——蜿蜒爬行、直线爬行、收缩前进和侧绕行进。蜿蜒爬行是蛇最普遍的行动方法,常见于中小体型的蛇类行走于粗糙的地面。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左右两侧交替摆动,形成侧面的波浪状,  相似文献   

12.
钱芳 《生物学通报》2003,38(5):61-61
中学课本中 ,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说明 :“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能促使下部生长”。而对生长素为什么能使植物显示出向光性是这样解释的 :“这与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光线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因此 ,向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慢 ,背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快。结果 ,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使植物的茎表现出向光性。”受单侧光的照射发生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究竟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下部、还是整个部分 ,在…  相似文献   

13.
英国科学家日前表示,人脑能提前意识到一些不重要的感觉,比如来自自身的触摸等,因此它就可以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一些更重要的外界接触上。而这一结论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人们胳肢自己时不会觉得痒的现象。在研究过程中,30名参与者用右手的一个手指,通过轻拍放置在左手一个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机会、有能力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去探索生物进化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现在,科学家们又试图利用鸵鸟蛋壳来追寻现代人类的起源。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氨基酸消旋法(AAR)能够提供发现于非洲和中国早期人类遗址中的鸵鸟蛋壳的可靠年代。科学家们为什么选择鸵鸟蛋壳为理想的测试物呢?因为,从发掘现场可以看出,早期人类吃过鸵鸟蛋,并用蛋壳作为装水的容器。这种蛋壳很厚,不容易被化学物  相似文献   

15.
据动物学家研究,蛇的听觉是十分迟钝的,几乎跟聋子差不多.然而,为什么印度弄蛇者一吹笛子,蛇就翩翩起舞呢?最初,动物学家也大惑不解.后来,他们找来弄蛇者那样的笛子,依样吹起来,蛇却不加理会,一动也不动.后来,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才发现印度弄蛇者吹笛子,是吹给观众听的,蛇之所以起舞,主要是弄蛇者吹笛时,以身体和笛子的摆动来挑逗蛇形成条件反射.同时,他们的笛管中,含有特别的药末,随口中热气吹出,刺激蛇,蛇便上下左右摆动,好似跳舞一般.蛇笛是由一个葫芦、二根竿子和一支黄铜管子制成,管子上有一些圆孔,跟一般竹笛没有什么两样,吹奏时  相似文献   

16.
怎样看待生态平衡——再评“生态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大肆宣传“生态危机”,声称环境污染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必然引起“毁灭和死亡”。这种错误观点,主要反映在对生态平衡的基本看法,如何对待生态平衡以及破坏生态平衡的根源等问题上。把生态平衡绝对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种错误观点在对待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中,必然看不到人的决定作用。这是由资产阶级世界观以及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破坏生态平衡的根源绝不是“人类的错误行动”,而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只有社会主义代替了资本主义,才能不断深刻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有计划的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使社会主义事业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7.
小脑可以使身体保持正常姿势,维持身体平衡。进行随意运动时,小脑协调肌肉的运动,促使动作的协调和准确;小脑受伤会引起动作陷于紊乱,出现平衡失调现象。一侧小脑破坏(受伤或病变),功能障碍将表现于同侧。 (一) 材料用具纱布一块,脱脂棉、乙醚、镊子一把,中号缝衣针一支,剪刀一把、解剖板一块、水槽一个、小白鼠一只(或小鱼一条)。 (二) 方法步骤以小白鼠为材料演示小脑机能。步骤如下: 1.让学生仔细观察正常状态下小白鼠的运动情况,然后用少量乙醚将小白鼠麻醉。  相似文献   

18.
金鱼品种是怎样形成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问题的提出 1981年春,我曾有机会到祖国各地对金鱼品种作了一些调查,结果发现在有些省市的动物园的金鱼展出廊中,在向群众作介绍的宣传栏里,大都这样写道:“金鱼品种形成的原因有二:(1) 是生活条件的改变;(2) 是人工选择。”这种观点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陈桢于1954年提出来的。好像这一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为什么又提出来呢?因为我认为这种观点解释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1991年3月上旬,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抢救成功一例被眼镜工蛇咬伤后20分钟就出现呼吸心跳完全停止的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岑国宝,男性,48岁,已婚。捕蛇专业户,广东恩平县人.住院号:79648。岑某于1991年3月15日上午8时左右,在广西南宁市交易场抓蛇时,不慎被一条重1.5公斤的眼镜王蛇咬伤右手拇指虎口背侧,伤后感伤口剧烈疼痛,伴有明显右上肢及伤口处麻木,当时自用小刀挑开伤口排毒并用小绳结扎右上肢手腕关节部.但由于病情变化迅速,伤后十余分钟就出现明显的头晕眼花、胸闷气促.咽喉有阴塞感,故急由他人送来我院抢救。患者来到医院时,已明显呼吸困雄,鼻翼煽动、口唇面色严重紫绀,言语不清,眼睑下垂。进入病床后立即出现昏迷,血压测不清,随后呼吸心跳完全停止(患者从被  相似文献   

20.
对正常人来说,身体图式在不需要意识控制的条件下,以一种近乎自动的方式维持身体平衡并让运动、知觉成为可能。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视自己的身体正在做着身体图式调节。这种无意识的身体姿势模式为"身体图式"。例如,身体图式的功能发挥使我们在走过一个低矮的树下的时候,不需要测量高度就能够顺利通过而不会碰头。使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不用担心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如何更好地康复病人以及最大化地让他们回归到家庭,社会甚至工作中,肢体的康复和认知的康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