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链壶菌灭庭积水蚊虫的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证实大链壶菌在贵州的现场灭蚊效果,首次选择部分孽生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quinquefasciatus)的积水轮胎和花园蓄水缸进行大链壶菌灭蚊实验,施放一次后,在连续观察的18日内该菌在两种水体中均表现了显著治蚊作用,证明该菌可用于贵州的蚊虫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现场试验已证实豫南罗索线虫(Romanomermisyunanensis)对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有较好的防制效果,对伊蚊属等蚊虫亦很敏感。作者于1987年7、8月份针对白纹伊蚊在自然条件下的孳生特性,用该线虫寄生前期幼虫进行了初步现场防制试验,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豫南罗索线虫寄生前期幼虫为本室培养,经稀释计数后备用,从寄生前期幼虫孵出至释放于现场水体,不超出16小时。二、现场试验于1987年7—8月在成都市郊进行,从露天有积水的陶盆、陶罐内取出部分幼虫解剖及鉴定虫种,证实为白纹伊蚊且无索线虫寄生。试验时记录容器大小、积水量、容器底部沉…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存在两种登革热传播模式:人-伊蚊-人循环,蚊媒是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猴-伊蚊-猴循环,蚊媒是白纹伊蚊与白雪伊蚊群。我国学者首先于1975年从无输入性病例的我国西南边疆山林地区的白纹伊蚊体内分离到登革热病毒4型,白纹伊蚊承担两种传播模式的中介。本研究介绍了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的生态习性与全球及在中国的分布。认为在我国厦门地区迄今为止还未曾发现过埃及伊蚊的存在,也简介了沃尔巴克体新技术防控蚊媒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用4株基孔肯雅病毒经口感染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进行了易感性和传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蚊虫对基孔肯雅病毒易感。无论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感染后第5-6天即可通过吸血将病毒传播给乳鼠,至第8-13天,传播率可高达55.55%-100%。感染蚊亦可经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小鸡。埃及伊蚊的易感性和传播率高于白纹伊蚊。实验还发现,不同来源毒株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分离自云南白纹伊蚊的M81株的感染率和传播率均高于其它毒株。这些结果表明,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基孔肯雅病毒的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州地区白纹伊蚊一年生态观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乾章 《昆虫学报》1962,(4):357-362
本文系1959-1960年作者在福州地区进行的白纹伊蚊一年生态观察报告, 其主要结论有:(1)白纹伊蚊成虫的栖息场所很多, 在人房帐内、厨房、猪栏、客厅、郊野草丛等处都有采获。其月份消长, 自3月出现, 7-9月为高峰, 12月下旬消失。(2)成虫白昼活动时间在户外呈现两个峰, 一个峰在上午5-6时, 另一个峰在下午4-5时;室内活动高峰在下午1-5时。(3)幼虫孳生地分布甚广, 以雨后积水的容器为主, 其月份消长情况与成虫的月份消长是相一致的。(4)一般所见幼虫孳生地水色多略呈淡棕, 并常含有腐烂树叶及泥渣。发现幼虫孳生次数较多的孳生中的水的酸碱度为6.5-7.6, 总有机氮含量为6-20p.p.m.。(5)白纹伊蚊幼虫多数是单生, 少数与他种蚊幼或其他昆虫共同孳生。(6)白纹伊蚊是以卵越冬, 自12月半至2月底, 越冬期约二个半月。(7)对于白纹伊蚊与当地乙型脑炎的关系亦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Singh建立蚊细胞以来,为虫媒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singh又进行了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细胞株的比较,认为白纹伊蚊细胞更敏感,应用于虫媒病毒的分离得到满意的结果。我所1978年建立了一株白纹伊蚊细胞株,对登革病毒增殖较好。1979年我们从当地扑获蚊虫,建立了一株云南白纹伊蚊细胞株(ACY7),对登革、基孔肯亚病毒进行敏感性及增殖规律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引诱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行为及触角电生理影响,以揭示白纹伊蚊吸血与传病的行为机制。【方法】采用行为学和触角电位学的方法分别测定了L-乳酸、氨、1-辛烯-3-醇对白纹伊蚊的行为反应和触角电位强度变化,并分析了几种引诱物对白纹伊蚊活性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氨、L-乳酸和1-辛烯-3-醇3种引诱物的引诱效果和触角电位变化趋势相同,随着引诱物浓度的增加,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和触角电位强度也相应增强。同等浓度下氨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较另外两种引诱化合物更显著,且1-辛烯-3-醇的引诱效果相比L-乳酸要更强。当引诱化合物浓度在1 mg/L以上时,白纹伊蚊触角电位反应增幅随着浓度增大也逐渐增大;在引诱化合物浓度达1 000 mg/L时,白纹伊蚊对氨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烈。【结论】行为学和触角电位的研究手段相结合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不同引诱物对蚊虫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的自育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崔可伦 《昆虫学报》1982,(3):256-259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自育性。从广州地区采集的白纹伊蚊幼虫,用肝粉及酵母粉饲养,新羽化的成虫只吸吮10%葡萄糖液,能够产出自育卵。在实验室经14代的繁殖,仍保持自育性。白纹伊蚊的自育性,在国外未见报道。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育指数为1.96—2.96,自育率为62—80%。本文对白纹伊蚊自育性的特点,包括卵巢发育的过程、自育产卵数、以自育卵繁殖后代以及卵巢发育与吸血的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有关光周期、温度、幼虫营养以及成虫饥饿等因素对自育性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浸液对白纹伊蚊的产卵引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孕卵蚊虫粘捕法现场测试不同植物浸液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的产卵引诱作用,发现樟树叶、黄杨叶、狗尾草、绊根草、玉兰叶和竹叶的浸液现场诱蚊效果与自来水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竹叶、玉兰叶、狗尾草和绊根草室内发酵21、30和45d的现场诱蚊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应用诱卵器法显示:竹叶、玉兰、狗尾草、绊根草植物浸液和自来水对照的诱卵数却差异显著。现场试验发现自来水、室外积水和蚊虫饲养水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西南边境9县市捕获伊蚊属雌性成蚊16种19367只,用细胞法和乳鼠法分离病毒。从185批6491只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50批1605只剌扰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23批772只窄翅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4批103只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到病毒1株。其它12种共10396只伊蚊的病毒分离物为阴性。分离到的7株病毒经免疫荧光、酶免疫、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鉴定,均为乙型脑炎病毒(JEvirus)。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的优势蚊种。分析认为白纹伊蚊在当地乙型脑炎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刺扰伊蚊、窄翅伊蚊和阿萨姆伊蚊亦可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省西南边境9县市捕获伊蚊属雌性成蚊16种19367只,用细胞法和乳鼠法分离病毒.从185批6491只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50批1605只剌扰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23批772只窄翅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4批103只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到病毒1株.其它12种共10396只伊蚊的病毒分离物为阴性.分离到的7株病毒经免疫荧光、酶免疫、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鉴定,均为乙型脑炎病毒(JE virus).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的优势蚊种.分析认为白纹伊蚊在当地乙型脑炎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刺扰伊蚊、窄翅伊蚊和阿萨姆伊蚊亦可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白纹伊蚊在人房内栖息和飞离活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纹伊蚊为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探讨在人房内孳生的白纹伊蚊吸血后的活动情况,将对阐明该蚊在登革热流行病学上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曾于1983年7~9月间,在湖南郴州不同条件的实验人房内,释放吸血的白纹伊蚊,作多次栖息和飞离活动的观察,其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昆虫白纹伊蚊为本所已养殖二年以上蚊种。另又采集当地野生的白纹伊蚊蛹,经羽化后再传一代。以上二者分批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选住房两间,大小为57.8m3,房内四壁白墙,前后有玻璃明窗,房内置有桌、椅、床、凳、镜台等。实验时,以不同窗帘和纱窗,布置较暗(小于60Lux)…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常见蚊种:淡色庙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棕垲麻蚁等6咱,在相似条件下进行对犬丝虲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犬丝虫能在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及三带喙庸蚊完垒傲育;骚援阿蚊吸血後,所有进入马氏管中的微丝蚴全成角質化,不能发育;棕尾麾蚊不能吸血,无法观察。各试验种中以感染率论,淡色庙蚊最高,中摹按蚊和白纹伊蚊次之,三带喙庵蚊最低。以发育率论,中华按蚊最高,白纹伊蚊次之,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庳蚊最低。以蚊虫存活率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最高,三带喙应蚊次之,中莘按蚊最低。根攘Kartman氏(1954)所建议的实验戚染指敷比较各蚊种的感受力,试验蚊植中以白纹伊蚊最高,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最低。各蚊种的吸犬血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白纹伊蚊为最高,中华按蚊次之,三带喙库蚊及骚扰阿蚊及淡色库蚊次之。上述试验结果指出四种蚊虫中,以白牧伊蚊为最適宜的试验媒介,也可能是自然媒介;中华按蚊灾之,其他二种库蚊更次之,似不重要。  相似文献   

14.
登革热媒介昆虫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登革热在全球的流行迅速增长,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L.)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蚊虫的主要手段,每年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其产生了抗药性。关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研究,主要集中于DDT、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的抗药性,并已深入到抗药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文章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对杀虫剂诱导的抗药性现状及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植物性驱蚊剂的开发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昆虫的习惯化行为反应是制约有效植物性驱蚊剂发展的障碍之一.为了了解登革热重要媒介昆虫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对植物性驱避剂的行为机制,本研究在分析了香茅油溶液对幼虫存活影响和对成蚊驱避作用的基础上,将白纹伊蚊幼虫于经稀释的香茅Cymbopogon nardus油溶液中饲养,然后通过局部涂肤的方法,测定白纹伊蚊雌蚊的刺叮选择行为变化.结果显示,香茅油对成蚊具有显著的驱避效果,但是幼虫经香茅油溶液饲养后,尽管仍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但是44.5 mg/L和178 mg/L的低浓度香茅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减弱.说明幼虫期对精油溶液的经历,可诱导白纹伊蚊刺叮选择行为的习惯化反应,从而降低植物性驱避剂的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16.
酚氧化酶在昆虫抵抗外来异物黑化和成囊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分别经胸内接种马来丝虫微丝蚴和生理盐水后,测定蚊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未接种的两种蚊,其1日龄蚊的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3、12和16日龄蚊。1日龄中华按蚊接种微丝蚴24h后,其酚氧化酶活性比未接种蚊和接种生理盐水蚊高2—3倍。1日龄白纹伊蚊接种微丝蚴24h后,其酚氧化酶活性是未接种蚊的7倍。白纹伊蚊酚氧化酶活性的免疫激活水平显著高于中华按蚊。讨论了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酚氧化酶活性的差异与其免疫力差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Singh报道,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细胞对分离登革热病毒比小白鼠乳鼠和Vero细胞更敏感,并产生特异性细胞病变。Pav又用于对登革热病毒的鉴定上,效果颇佳。鉴于此情况,我们参照Singh白纹伊蚊幼虫的组织培养方法加以改进,建立了白纹伊蚊细胞株——ACK_1~*,现已传至第81代。用登革热Ⅱ  相似文献   

18.
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探索新的蚊媒疾病防治方法,将登革病毒前膜蛋白基因prM重组入以转座子piggyBac因子为基础的载体,构建了昆虫转基因载体pB[PUBnls-EGFP-prM],在辅助质粒的作用下共同转染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C6/36细胞。PCR和Southern blot证明构建的转基因载体可以将EGFP-prM基因整合入蚊虫基因组中。验证了转座子piggyBac因子、启动子polyubiquitin可以在白纹伊蚊中发挥功能,为进一步构建不传播登革病毒的转基因白纹伊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了解镉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毒害作用机理和白纹伊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揭示重金属胁迫对白纹伊蚊种群发生、疾病传播等可能存在的影响,为卫生害虫防控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200 mL配制好的50, 100, 200, 300和400 mg/L镉溶液对放置于320 mL一次性杯中长势一致的白纹伊蚊3龄末至4龄初幼虫急性染毒12 h,以双蒸水养殖幼虫作为对照。通过生化方法测定处理后12 h白纹伊蚊幼虫体内海藻糖、葡萄糖和总糖原含量以及可溶性海藻糖酶(TRE1)和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2)活力,并采用qRT PCR测定这些幼虫体内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 TRE1和TRE2表达量。【结果】在200和300 mg/L重金属镉处理12 h时白纹伊蚊幼虫海藻糖含量显著增加,在高镉浓度(300和400mg/L)处理时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而不同镉浓度急性处理对总糖原含量没有影响。TRE1和TRE2活力在高镉浓度(300和400 mg/L)处理时显著下降。300 mg/L镉处理组TPS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TRE1和TRE2相对表达量在高镉浓度(300和400 mg/L)处理时显著下降,与酶活力变化趋势表现一致。【结论】当镉浓度低于半致死浓度(217 mg/L)时,镉急性胁迫使白纹伊蚊幼虫TPS基因表达上调,而TRE基因则表达量下降,TRE活力降低,从而促使葡萄糖转化为海藻糖,通过海藻糖的积累来应对镉胁迫压力。这些结果说明海藻糖在白纹伊蚊在重金属应激中起一定作用,白纹伊蚊幼虫可以通过合成海藻糖从而提高应对镉胁迫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链壶菌在实验室内对白纹伊蚊及其它几种贵州蚊虫的幼虫进行杀灭试验。白纹伊蚊的感染率为25—89%,而致倦库蚊的感染率可达90—100%。实验结果为大链壶菌的宿主记录新增加一个属和五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