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糙皮侧耳、双孢蘑菇、金针菇、3个黑木耳品种、3个香菇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小鼠体重、免疫器官重量、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血清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肝脏中白介素-6、丙二醛等指标进行小鼠免疫功能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青川"香菇、"北神奇1号"黑木耳和"黑龙江黑29"黑木耳能显著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糙皮侧耳、"辽宁恒仁"香菇、金针菇、"北神奇1号"黑木耳、"黑龙江黑29"黑木耳均能显著促进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力;糙皮侧耳、"四川青川"香菇、"辽宁恒仁"香菇、金针菇和"黑龙江黑29"黑木耳具有提高小鼠肝脏中白介素-6含量的作用;双孢蘑菇、"福建古田"香菇、"辽宁恒仁"香菇、金针菇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增强作用。此外,双孢蘑菇、金针菇、"北神奇1号"黑木耳、"吉林黑29"黑木耳均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活性;糙皮侧耳能提高小鼠血清中和肝脏中SOD活性;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损伤的作用。综合上述结果,9种食用菌超细粉均具有显著增强小鼠免疫调节能力和抗氧化作用,为食用菌功能食品产品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香菇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是仅次于双孢蘑菇的世界第二大类食用菌,在中国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香菇的主要育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包括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并针对当前香菇产业发展需求,对香菇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草菇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菇全基因组编码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CodonW1.4.2分析草菇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确定了草菇的24个最优密码子。利用Create a condon usage table(CUSP)程序分析计算草菇密码子使用频率,并将它与人、酵母、拟南芥、小鼠、斑马鱼、果蝇6个代表性物种及灰盖鬼伞、双孢蘑菇、香菇、平菇4个食用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草菇密码子偏好性与人、酵母、拟南芥、小鼠、斑马鱼、果蝇和平菇都有较大的差异,与灰盖鬼伞、双孢蘑菇、香菇的密码子偏好性差异较小。利用软件SPSS16.0聚类分析表明密码子偏好性差异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可作为研究物种进化关系的参考。首次以食用菌全基因组为分析对象,解析草菇的密码子偏好性,并将其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这些将为不同来源的外源基因在草菇中的异源表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香菇系统分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是一种引起木材腐朽的担子真菌,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世界六大商业蘑菇生产中,香菇产量名列第二或第三位。香菇的学名争论由来已久,目前面临两种学名选择,其一是Lentinulaedodes(Berk...  相似文献   

5.
以海鲜菇、香菇、茶树菇、杏鲍菇、平菇及金针菇6种食用菌为试验材料,比较各食用菌的抗氧化及抗细胞增殖活性。通过测定总抗氧化、总还原能力,以及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各食用菌体外抗氧化活性,Alamar blue法检测各提取物的抗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各食用菌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在155.76 mg/L-283.54 mg/L和5.19 mg/L-49.79 mg/L之间。其中,金针菇、茶树菇和香菇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海鲜菇和平菇含量最低。茶树菇和香菇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力(分别是22.94 U/L和20.10 U/L,0.26和0.233)优于其他几种食用菌。金针菇对DPPH·、·OH清除能力高于其他食用菌(分别是48.8%和75.12%),各食用菌对O2-·清除能力没有明显差别。6种食用菌提取物对HepG2、SGC-7901、NCI-H460、MDA-MB-231、LO2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茶树菇对HepG2和NCI-H460细胞抑制作用最高(IC50=4.62±2.13,4.96±1.84 mL/L),而金针菇对SGC-7901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50=5.01±1.03,6.95±1.03 mL/L),而各提取物对LO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都最低。各食用菌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制肿瘤增殖能力,其中茶树菇、香菇、金针菇的抗氧化和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不同区域的金针菇、蘑菇、平菇、鸡腿菇及香菇5种常见鲜食用菌进行实地抽样,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用菌中铅(Pb)、砷(As)、汞(Hg)、镉(Cd)的含量,考察鲜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随其种类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As、Pb、Cd和Hg在食用菌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7 mg/kg、0.094 mg/kg、0.082 mg/kg和0.004 mg/kg,均低于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量标准,说明上海市售鲜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在这5种食用菌中,部分蘑菇样品中的砷残留存在安全风险,样品超标率为27.3%;但进一步研究表明,超标蘑菇样品中无机砷占总砷的比例仅为4.4%~6.3%,最高含量仅为0.370 mg/kg,以无机砷含量替代总砷含量进行考察,则这些样品也是食用安全的.虽然在不同地区的食用菌中,这4种重金属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但均低于国标限定值,说明在上海市不同地区出售的食用菌总体上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生产应该与种植业、养殖业并驾齐驱,称之为食用菌培植业,是农业生产领域内的三大基础产业.解决野生食用菌的产量、质量问题,是野生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的瓶颈;必须另辟蹊径,发展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实现野生食用菌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双孢蘑菇野生化生产和菌菜轮作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另辟蹊径;建议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朝两化一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竹荪简介     
至今国内外已经发现的食用菌约有400种,我国各地常见的有平菇、凤尾菇、草菇、松菇、香菇、蘑菇、口蘑、金针菇、羊肚菌、牛肝菌、青头菌、构菌、鸡纵、银耳、黑木耳、猴头菌、灵芝、茯苓等。竹荪也是食用菌大家庭中的一员,从野生采集到人工栽培的历程中,它是后起之秀,是食用菌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存在着一类有细胞壁而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素,靠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的真核微生物——真菌.它的种类很多,被命名的就有八千多种,其中如食用菌和药用菌,可造福于人类,而有些则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害. 大型真菌,如蘑菇、香菇、木耳、灵芝、茯苓等,多数为食用菌,其所含蛋白质比一般水果蔬菜的都要高,且包括人体所必需的九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核酸和糖类,被称之为保健食品.食用菌的人工培养已有长久的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八种食用(药用)菌的氨基酸定性分析,二种食用菌的氨基酸定量分析和香菇子实体、香菇菌皮、香菇菌丝体、香菇菌块的氨基酸定量分析。看到了利用食用菌是开发氨基酸生物资源的可取的途径。同时由于食用菌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因此在质量和营养方面食用菌都是优的,另外其下脚部分都含有氨基酸,具有广泛综合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多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又名巴西蘑菇,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珍稀食用菌,具有显著的防癌、抗癌活性^[1]。本实验用水提法提取姬松茸菌丝体(深层发酵制备)及子实体多糖,测定姬松茸多糖体外对小鼠s-180癌细胞及人结肠癌细胞抑制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鲍大鹏 《菌物学报》2019,38(12):2061-2077
大多数可栽培的食用菌是属于担子菌的大型真菌,具有复杂的交配型系统,通常涉及到两类交配型基因,即编码同源域转录因子的A交配型基因以及编码脂肽信息素和信息素受体的B交配型基因。对担子菌交配型系统的研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常见食用菌的基因组获得测序,使得我们对不同类型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解析。本文在概述了担子菌有性生殖系统和交配型基因分子特点的基础上,对常见食用菌中的香菇、金针菇、灵芝、糙皮侧耳、刺芹侧耳、白灵侧耳、裂褶菌、双孢蘑菇、草菇和虎皮香菇以及模式生物灰盖鬼伞等物种的交配型位点的结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常见食用菌的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存在多样性,不同物种的交配型位点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从物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交配型结构比较来看,交配型基因的位置和数量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分子遗传学层面对常见食用菌交配型位点结构的认识将有助于深入阐明交配型基因对子实体发育的调控以及解决食用菌生产实际中的科学问题,但是目前对食用菌交配型位点和基因的研究仍旧存在很多空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用菌的药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它们之中有些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如块菌(truffles)和羊肚菇(morels);但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如香菇、草菇、蘑菇、银耳、木耳等。由于食用菌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且味鲜可口,因此早已为人所共知的佐膳佳品。其中某些食用菌作为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发展缓慢,只是近十几年来,应用现代新技术、深入研究食用菌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才使我国食用菌在药用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分别将即有食用又有药用价值的菌概述如下: 一、香菇(Lentinus edodes) 香菇是营价值极为养丰富的“植物性食物”,作为营养上不可缺少的五种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几乎是任何其他植物性食物不能代替的。此外钙、钠磷等无机物质以及维生素B_1、B_2、B_(12)、维生素D原(麦角甾醇)含量也相当高。香菇菌丝体细胞内还含有三十多种酶和十几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4.
梁枝荣 《菌物学报》2013,32(Z1):57-61
食用菌生产应该与种植业、养殖业并驾齐驱,称之为食用菌培植业,是农业生产领域内的三大基础产业。解决野生食用菌的产量、质量问题,是野生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的瓶颈;必须另辟蹊径,发展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实现野生食用菌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对双孢蘑菇野生化生产和菌菜轮作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另辟蹊径;建议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朝两化一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提取蛋白对小鼠宫颈癌的作用.方法 观察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提取蛋白对小鼠宫颈癌U14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和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抑杀作用.结果 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提取蛋白能明显延长小鼠宫颈癌U14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并能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宫颈癌U14细胞有直接抑杀作用.结论 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提取蛋白对机体有调节、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如蘑菇、银耳、香菇、木耳等。它不仅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磷、钙、铁等营养成分,还具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所含的多糖有防癌抗癌之功效。经常食用也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具有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等作用。此类真菌在我国约有350种。吉林省林业资源极为丰富,并有许多原始森林,为野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工作虽然较晚于动植物研究,但随着基础研究不断完善,连锁图谱构建工作陆续开展。文中综述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等食用菌的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笔者所在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与菌种繁育团队的黑木耳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微生态失调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香菇多糖灌胃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和丽珠肠乐组.7d后处死各组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定量、免疫器官体重及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结果 用香菇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治疗后,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增加,对胸腺指数无影响;显著增强了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 盐酸林克霉素灌胃能诱导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的有效建立.香菇多糖能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用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劳动人民对野生菌类资源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蘑菇味美可口,采食蘑菇。一千多年前知道利用食用真菌治病,在古典传说白蛇传中,就记载有白娘子去仙山盗取灵芝,使许仙起死回生。这是我国广为留传的神话故事。香菇(Lentinus edodes)的栽培为我国劳动人民首创,约660年前,王祯著的《农书》中(元朝1313年)就有详细的记载,比欧洲载培洋蘑菇最早的法国(1700年)还早400  相似文献   

20.
香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的菌丝体提取的高分子葡聚糖 ,除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外 ,能影响机体多种免疫功能 ,使T细胞恢复活性 ,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 ,还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临床上已作为免疫增强剂 ,用于肿瘤和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小鼠随机分成 5组。第1组为对照组 ;第 2组注射生理盐水 ;第 3组注射香菇多糖 1mg/kg ;第 4组注射香菇多糖 5mg/kg ;第5组注射香菇多糖 10mg/kg。均作皮下注射 ,连续注射 5d ,停药品 1d ,第 7d拉颈处死。1.2 方法1.2 .1 LAK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