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泰山白首乌生物学特性及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白首乌为萝摩科植物耳叶牛皮消 (CynanchumauriculatumRoyleexWight)的块根 ,药用或生产淀粉食用。在海拔 70 0米以上泰山阴坡 ,少有分布 ,现处于野生状态 ,为开发泰山白首乌这一珍贵植物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生物学特性和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3.
4.
一、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毛蟹、螃蟹、大闸蟹,是一种全身被一层坚韧甲壳的高等甲壳类动物。在河蟹的头胸部两侧,左右对称着生五对胸足。第一对特别发达,称螯足。其余四对胸足结构相同,均称步足。由于河蟹经常依靠强壮的步足在水底爬行,与其相关的腹部及腹部附肢就随之退化,成一薄片,卷贴于头胸部之下,称为蟹脐。在幼蟹阶段,雌雄个体的腹部均为狭长形。但随着生长,雌蟹腹部渐呈圆形,雄蟹渐呈狭长的三角形。前者称团脐,后者称尖脐,这 相似文献
5.
育珠蚌的繁殖比较特别,发生中的钩介幼虫一定要寄生在鱼的鳃和鳍条上,赖以生存而变态成稚蚌。由于大部分的钩介幼虫遇不到中间宿主而夭折,所以,靠天然增殖育珠蚌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不能满足育珠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适应育珠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展了人工繁殖育珠蚌的技术研究。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繁殖要点介绍于下:一、育珠蚌的生物学特性育珠蚌是软体动物,体外有两片对称的蚌壳包被,蚌壳呈墨色或黄褐色,由三层组成。最外层为角质层,中间为棱柱层,内层为珍珠层。上述 相似文献
6.
7.
对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的开花特性、传粉适应及繁育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岩白菜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具(29±10)朵单花,单花期约15d,遇低温雨雪天气花冠闭合,可延长3~5d,花序花期约30d,种群花期近4个月。(2)花粉活力在花药开裂后的12h内最高(约90%),维持单花平均花粉活力在30%以上约6d;柱头在第1~4天内保持很强的可授性,维持可授性的时间约为9d。(3)秦岭岩白菜主要有效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平均访花频率为6.5朵/min,单花停留时间为(11.0±4.8)s。(4)秦岭岩白菜的花粉胚珠比(P/O)为589.8,杂交指数(OCI)为3;人工授粉实验显示,秦岭岩白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交亲和,主动自交罕见,生殖成功主要依赖传粉者。研究认为,秦岭岩白菜是兼性异交的繁育系统,胚珠受精过程中可能存在自交衰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石碌含笑(Michelia shiluensis)濒危的内在原因,对花器官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访花昆虫进行观察,并对花粉萌发率和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开花时,石碌含笑的雄蕊群和雌蕊群自然形成空间隔离,花被片横向弯曲形成球形空间,保护雄蕊群;雌蕊群柄持续伸长,将雌蕊群推出雄蕊群和花被片。圃地栽培植株的主要访花昆虫和传粉昆虫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花被片开放至最大直径50%时的VI和VII阶段柱头可授性最强;VI阶段花粉活性也最高,离体萌发率达(66.96±11.28)%。同株同花或同株异花授粉均不能结实,但异株授粉座果率为100%。可见,石碌含笑为严格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异交亲和,自交不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与含笑属其他种类亦有生殖隔离。石碌含笑花被片和雌蕊群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其巧妙规避自交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大多数的栽培香蕉都是三倍体,具有高度的不育性,主要靠无性繁殖。介绍了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培养技术,对香蕉产业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丰都车前为三峡库区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目前仅在重庆市江津支坪镇涂家村附近大中坝上有一小种群分布。以野生种群和移栽种群为对象,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对丰都车前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丰都车前单花花期约4 d,花序花期约8 d,种群花期约3个月;单花开花进程可分为6个时期:花蕾期、雌蕊伸长期、雄蕊初露期、花瓣展开期、花瓣反折期、枯萎凋谢期。(2)花瓣展开前,柱头先伸出花冠,达最高可受性,之后花瓣展开雄蕊才露出,而此时大部分柱头已枯萎失活丧失可受性,只有少部分具可受性。表现出雌雄异熟的特征,一定程度避免了自交的发生。(3)花粉活力始于雄蕊初露期,花瓣展开、花药开裂时花粉活力最高,至枯萎凋谢前均具有活力。花粉活力最高期避开了柱头可受性最佳期,仅有少部分重叠。(4)繁育系统检测显示,花粉/胚珠比为15373.29,杂交指数为3。结合套袋实验表明,丰都车前可能同时具有风媒和虫媒传粉机制,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食蚜蝇,但数量偏少,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5)开花时期避开了其分布地洪水淹没期,能够顺利完成开花授粉及座果。综上所述,丰都车前的花部特征、开花物候和繁育系统为适应分布地夏季洪水水淹胁迫提供了一定的生殖保障,促进了该种群的续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棕肩狨猴在实验室笼养条件下,进行了饲养繁殖与育仔的初步研究,发现控制好一定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营养和良好的管理,对于该狨猴的繁殖与育仔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品种狨猴在国内繁殖成功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幽门弯曲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各型胃病患者共300例进行了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 以下简称CP)检查。以10%小牛血清布鲁氏菌肉汤为保存液,6%羊血布鲁氏菌琼脂平皿作培养基,在微氧条件下分离 CP,阳性率为65%。用改良尿素酶快速诊断的(4小时敏感性)阳性率为34.6%,及95.4%(24小时),特异性为100%。胃粘膜研磨液直接涂片,用0.3%碱性复红染色后镜检,二者阳性符合率为87.2%。CP 的生化试验表明,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素酶呈阳性反应;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及3.5%NaCl 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 CP 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羧苄青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等敏感;而对磺胺、萘啶酮酸、多粘菌素 B 等耐药。CP 经口感染小鼠 C57、及 BALb/c,与金黄色地鼠,均无致病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兰花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了兰科六个属的兰花为试材,并以兰属的六个种为重点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培育出了四个杂交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建立兰花资源圃是杂交育种的基础,种间杂交结实较易而属间杂交较难,种子萌发是杂交育种的技术关键,选用适当培养基是种子无菌萌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境特点、群落学特性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分析了独叶草濒危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腐殖酸对丹参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研究腐殖酸对丹参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以提高丹以的产量和品质。水培试验研究表明:20ppm-80ppm腐殖酸促进了丹参根干物质的积累,80ppm时达到了最大,丹参根重比对照增加了49%,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吸收能力,促进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提高氮同化的效率,促进丹参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酯酶以及改变体内酸性和中性磷酸酯酶的活性,以充分利用内的磷而适应低磷环境。 相似文献
16.
海水经济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贝类育种、育苗对提高重要经济贝类的产量和质量意义重大。多倍体育种作为贝类育种的方法之一,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诱导出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好的三倍体贝类,以提高群体生长速度,改善经济性状,增强养殖生物的抗逆性。对多倍体贝类的亲贝培育、育种原理、诱导方法、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学性状作了综述,最后探讨了多倍体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是Gelsolin/Villin超家族的核心成员,是一种多功能的钙依赖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细胞中Ca^2+和PIP2等多因素的调控下,对细胞凋亡、吞噬功能、肌动蛋白微丝切割、细胞信号转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凝溶胶蛋白还被频繁用于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但其在调控细胞凋亡、炎症等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机制还存在些许争议。本研究综述了凝溶胶蛋白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旨在了解凝溶胶蛋白在生物医学及动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凝溶胶蛋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09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7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52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消心痛,每次10~15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6.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61.4%,对照组59.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1)。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中温碱性脂肪酶的研究:Ⅰ.高产菌株—扩展青霉PF868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uN-503作为出发菌株,经UV,DES和NTG多代诱变,选育成功产酶水平高达1200u/ml的优良变株——扩展青霉PF868,其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11%;连续传代10次PF868变株的产酶性能并没有衰退,是一个稳定的变株;PF868变株产酶的最适碳氮源和pH与出发菌株有显著的差异;其酶学特性与出发菌株相比也得到显著改善,最适作用温度由42℃降至32℃,更加适合于洗涤剂和工业脱脂用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药用鼠尾草属数值分类与丹参药材道地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运用数值分类方法,将鼠尾草属(SalviaL.)药用植物资源划分为3类:高山丹参类、低山丹参类和非丹参类。该结果为鼠尾草属植物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及丹参药材道地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