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免疫学已发展为很多分支学科,如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肿瘤免疫学、生殖免疫学、抗感染免疫等等。诸多的免疫学分支学科,在我国医学不同领域内,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研究。为了使研究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为了便于科技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免疫学各专科相关的一些科技期刊也应运而生。现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涉及免疫学内容的期刊有十多种,如《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免疫学杂志》、《单克隆抗体通讯》、《上海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等以及各医科大学的学报。每年发表相关专业的论文在500篇左右,基本囊括了国内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反映了我国免疫学的研究动态与成果。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通报》2004,39(12):52-52
人体抵御重大疾病侵袭新的“哨兵”,已经被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曹雪涛领衔的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经过多年攻关,发现了一种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和独特调节作用的新型细胞群体——新树突状细胞亚群。这一发现,对与免疫相关性的疾病如癌症、肝炎、糖尿病等的防治以及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粥俗称稀饭,是我国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方法,而选用适当的中药和适量的米粟同煮为粥,称作药粥。它即可滋补身体,又能防病治病,不仅为历代医家所喜用,在民间也颇为流传,而且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药粥的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作用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汉代大医家张仲景在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用粥疗疾的记载,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是米药合用的典范。唐朝药王孙思邈在临床医疗中也有用药粥治疗的习惯,在他的《千金方》中就有应用“牛乳粥…  相似文献   

4.
“淋巴系统”是初三《生理卫生》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的辅助部分。其内容和第十二章“传染病”中的免疫有密切的关系,要使这两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效果,我翻阅了有关资料,就淋巴器官与免疫的联系浅谈如下: 所谓“免疫”通俗地讲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包括各种微生物、物理、化学等因子)维持体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是机体识别外源性异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外源移植物等),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这些外源性异物,从而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和健康的生命过程和现象。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发育、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治与预防中的应用等。过去100年中,免疫学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和前沿分支学科,对了解和治疗多种重大疾病如传染、  相似文献   

6.
微扰B细胞产生自体抗体B细胞是身体内一种能生产抗体的细胞,正常情况下所产生的抗体能抵御病毒和细菌,防止机体被感染。然而,当这些抗体被引向攻击机体自身组织的成分时,它们就被称为自体抗体,这些自体抗体能引起炎症和自体免疫疾病。抵抗这些自体抗源的B细胞对自体免疫疾病的起源非常重要。研究人员在4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免疫学》上报道说,一种名为“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分子的缓慢、低水平表达能极大地改变B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将磁用于医药很早就有记载。如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传》中即提到,早在公元前90年,我国已开始用磁为人民治病。公元二世纪《神农本草经》提到磁能治疗“周痹、风湿、肢节中痛……”后来《名医别录》又把磁治疗的适应症扩大到“痛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等疾病。唐朝的《备急千金方》中记载有治金疮出血,用“磁石束缚之,止痛断血”。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宋朝济生方治肾虚耳聋载:“真磁石,一豆大……,新棉塞耳中,口含生铁一块,觉耳中如风雨声,即通。”又引宋朝直指方治大肠脱肛载:“用磁石末面糊调涂囟上,入后洗…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国用磁治疗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关于用磁治病的记载。随着磁在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等的应用,磁在小儿疾病中的应用,也早有记载,例如在四世纪至五世纪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磁石可以治疗的疾病中,就包括有“小儿惊痫抽风”。十世纪何希影在《圣惠方》中讲到“治小儿误吞针,用磁石如枣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这是将磁石作为治疗器械,用于治疗小儿误吞针的最早记述。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在总结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及治疗的名著《本草纲目》中,在总结磁石的应用中,也有关于磁…  相似文献   

9.
运动免疫学是基于免疫学和运动科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运动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几年来,运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继续关注运动性免疫机能失衡的机制和干预措施,开始探索运动对免疫老化的影响。此外,运动在应激与疾病中的免疫调控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运动免疫学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免疫学丛书(Immunology series)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Noel R.Rose和巴塞尔免疫学研究所的Zdenek Trnka主编,美国纽约的Dekker出版社出版,中科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有以下馆藏。 1.《变态反应机制:反应素介体的过敏性》(Mechanisms in allergy: Reagin-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578贝,1972年出版。索书号:63.178/161 2.《免疫病理学:方法和技术》(Immunopathology: Methods and techniques)261页,1973年出版。索书号:63.17/Z16 3.《人的免疫性和癌症:导论》(Immunity and cancer in man: An introduction)156页, 1975年出版。索书号:63.8544/R361 4.《百日咳杆菌:免疫和其他生物活动》(Bordetella pertussis:Immunological and other bio-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的师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教研室建立了《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对青年教师的系统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对免疫学相关学科的理解,使其能够胜任“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整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人类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原本是林栖兽类的寄生虫,随着大陆的变迁,人类的活动,疟原虫才逐渐地扩散到人群中来,引起人类疟疾,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至今,全世界每年看成千上万的人死于疟疾。就目前所知人类疟原虫只有四种,其传播媒介仅限于按蚊属。本文以年表的形式记述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1987年间,各国学者对人类疟疾特别是疟原虫生物学和媒介研究的主要内容。年代人物主要内容公元前:1562—1066?甲骨文记载有古疟字“”,比意大利人称疟疾“malaria”约早2800年。402—222《山海经》有治疟药记载。三世纪《黄帝内经》明确记载…  相似文献   

13.
扶正祛邪与乙肝的综合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798年英国医生詹纳宣告了免疫学的诞生,至今已整整200年。若将《黄帝内经》的问世视为中医药学的开端,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些著名论述中的“正气”、“气”,实际是对机体抗病能力和防护功能的概括,它涵盖了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和免疫防护。而“邪”指致病因素,它包括了现代免疫学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及自身抗原、过敏原等内容。以乙肝治疗为例,“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当“正气存内”即机体的免疫系统健全时,乙肝病毒一旦进入体内,会被迅速清除,并获得保护力,疾…  相似文献   

14.
序言     
本刊本期全文刊出《预防接种》一书的译文,本书内容丰富,取村新颖,是专为WHO发起的“扩大的计划免疫”所写。希望它将有助于我国大规模进行计划免疫工作的进展。本书的汉译本得到了原作者的支持,在此特表谢意。  相似文献   

15.
生态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德立  王德华 《生态学报》2012,32(19):6251-6258
随着整合生物学思想的发展,生态学与免疫学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产生了生态免疫学这一崭新的学科,自从其诞生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发展迅速。生态免疫学主要从免疫代价的视角来解释生活史权衡、性选择和种群动态变化等生态学问题。动物的免疫功能对其抵抗疾病和最终的生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动物免疫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研究动物免疫功能变化的原因和结果一直是生态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免疫防御是否具有能量或资源代价,这种代价是否昂贵是生态免疫学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大量的实验已表明免疫防御的代价是昂贵的。由于能量或资源不是无限的,有限的能量或资源必须在多种经常相互竞争的生理功能间进行分配,这导致了免疫功能与动物的生长、繁殖等生活史组分之间的权衡,很多的研究表明增加一个过程的投资会降低对另一过程的投资。免疫同样在性选择特征进化以及维持雌性偏爱性修饰的雄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功能障碍假说认为睾丸激素负责第二性征的产生并同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表达性征的代价是降低了免疫功能,这使得宿主对病原体或寄生物攻击的易感性增加,因此只有高质量的雄性个体才能充分表达性征同时又不遭受大量寄生负荷。综述了生态免疫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学是微生物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宿主间所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为西医认识机体开辟了新思路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路径。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黄帝内经》开始就认为,疾病是邪正盛衰斗争的结果,扶正祛邪是防治疾病的最重要原则。笔者通过对中医学和微生态学的学习,发现二者诸多观点不谋而合,拟从微生态角度思考中医正邪理论,以期丰富和发展中医,探索和拓展中医学与微生态学结合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魏曦教授是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期中指出:“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1],此即“魏曦预言”。从微生态学角度对中医药学原理和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和认识,这是极具挑战性的尝试,破解中医学的奥秘、阐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其理论和实践乃至文化意义和价值都是重大的。迄今该课题的提出已过30年,其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且中医药微生态研究本身也在发展,中医药微生态学已初步形成,并成为中国微生态学的特色。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概括性回顾和评论,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拙见,以期对探索中医学奥秘、阐释其科学内涵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李操  古小东  王鸿加 《四川动物》2003,22(3):149-150
蟒Pythonmolurus属蟒科蟒属 ,别名南蛇、蚺蛇、琴蛇、蟒蛇 ,是中国最大的蛇类 ,国家I级保护动物。资料记载四川省有蟒蛇分布的是明代曹学诠所著《蜀中广记》方物记·龟类 ,记载 :“瞿塘峡有大蛇 (蚺蛇 ) ,吞鹿”。该记载所说的“大蛇 (蚺蛇 )”是不是现在的“蚺蛇 (蟒蛇 )” ,我们今天无法考证 ;即使是现在的“蚺蛇 (蟒蛇 )” ,瞿塘峡现在也不属四川的行政范围。现代的记录四川省有蟒蛇分布最早的是青川县人民医院的刘德扬在《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 986,5 (3 ) :1 98页“四川省青川县发现蟒蛇”上的报道 :“1 986年 5月 1 1日雷雨后的午后 ,…  相似文献   

19.
《齐民要术》是公元六世纪北魏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继承了法家的思想,记载了我国古代和当时劳动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上升为比较系统的科学理论著作。该书的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从耕种操作超,到酿造酷、酱,凡一切与供给(农家)生活资料有关的方法,没有不完全写上的。从现代学科观点来看,它是以农业科学为主体,也包括了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多种学科。其中有关微生物学的记载有卷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籍中化石记载之丰富,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为此,笔者对古籍中的化石记载进行了一些整理,已发表的有《我国古代的脊椎动物化石知识》。现整理出古籍中的化石之最,不妥之处盼同行指正。最早记载化石的古籍是《山海经》。《山海经·中山经》在叙述中山首经时说:“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座。”天婴,又名九婴,乃水火之怪也。这一段话说明“龙骨”一词最初由天婴演化而来。龙骨是我国对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和牙齿化石的俗称,一般指新生代的哺乳动物,主要是上新世及更新世的象、犀牛、鹿、骆驼以至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金星之山”,据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中所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