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Cyt b基因同源序列比较评估厦门文昌鱼的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 (Gray)在我国和日本沿海均有分布 ,由于南、北方文昌鱼形态学上有一定差异 ,且二者间存在一些过渡类型 ,其分类地位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澄清。本文测定了厦门欧厝海域产的文昌鱼mtDNACytb基因序列 ,并与日本产的文昌鱼以及另外产于大西洋的两种文昌鱼Cytb基因序列比较。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 :厦门欧厝海域产的文昌鱼与日本产的文昌鱼平均遗传距离为 2 1 12 % ,达到了种间分化的水平 ;经过对已有文献和文昌鱼地理分布的综合分析 ,作者建议将原来的白氏文昌鱼青岛亚种B belcheritsingtauense提升为种 ,南、北方所产文昌鱼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种存在 ,即南方的B belcheri (Gray)和北方的B tsingtauenseTchangetKoo  相似文献   

2.
文昌鱼是进化发育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目前实验材料均采自野外.因此,对其进行正确的物种鉴定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分析十分必要.该研究扩增并测定了COX 1基因部分序列,结合NCBI数据库中的COX 1序列信息,对太平洋西岸文昌鱼的种类和地理种群分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来文昌鱼(Branchiostoma malayanum)、白氏文昌鱼(B.belcheri)和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这3个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很大,再次证实3个物种的有效性,同时提出应当审慎对待NCBI数据库中文昌鱼的种名标注;太平洋西岸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的3种文昌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间没有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反映了海洋动物的基因交流较容易,不同海域隔离较弱.  相似文献   

3.
文昌鱼的进化地位十分重要,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在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昌鱼的染色体制备困难,使研究受到了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文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以及用文昌鱼成体再生细胞制备染色体,首次获得了文昌鱼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并观察了厦门2种文昌鱼的染色体,其中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二倍体2n=40,日本文昌鱼(B. japonicum)二倍体2n=36。再次从细胞分类学角度证实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昌鱼—研究脊柱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长久以来,文昌鱼一直被认为和生活在约5亿年前的脊椎动物的直接祖先相似。由于文昌鱼在进化上的重要性,它在动物学研究史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近100多年来,文昌鱼作为研究对象曾数次受到动物学界青睐或冷落,大约10年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文昌鱼研究,又激发了动物学家对文昌鱼的研究兴趣,又一次出现在文昌鱼研究的高潮,并且一直持续至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鱼样生物可能是环节动物样动物和最早的脊椎动物之间的进化中间体,因此,文昌鱼在动物学研究史上好像绕了个大圈又回到了原处,在被忽视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占据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心舞台的位置,成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5.
2021年8月,在浙江省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文昌鱼。对采集到的2尾成体文昌鱼(编号:ZJ 01♂,ZJ 02♀)进行了形态测量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关系重建,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测定结果,确定为文昌鱼科(Branchiostomatidae)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的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其为浙江省首次记录种,这将对文昌鱼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将LHRH-A注射到文昌鱼体腔,可促使其精巢发育的实验结果。发育的精巢占实验动物总数的87%,没有变化者占17%。组织学和电镜观察指出LHRH-A可激发A型精原细胞分裂为B型精原细胞,促使初级精母细胞发育为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咆。另外,LIRH-A有促使精于的释放的作用。 我们认为LHRH-A可激发文昌鱼的生精活动。  相似文献   

7.
文昌鱼的实验室繁育及子二代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特殊的进化地位、简单的器官系统和终生透明的躯体等特征,使其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型实验室模式动物。要实现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实验室内全人工条件下繁殖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采集产于厦门海域的2种文昌鱼,开展实验室内养殖研究。经过3年多的持续实验室养殖,继2005年夏季于实验室内繁殖出子一代文昌鱼后,又在2006年夏季成功获得了这两种文昌鱼的子二代,初步实现文昌鱼在实验室内的全人工养殖。对子代文昌鱼养殖的初步观察发现,不同水温对生长发育速度有一定影响,提示有可能通过水温控制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目的。目前这两种文昌鱼子二代幼体已完成变态,进入亚成体生长发育阶段,其体长分别已达14.6mm(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japonicum)和6.5mm(白氏文昌鱼B.belcheri)。  相似文献   

8.
钙调素在文昌鱼性腺和表皮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发现雌、雄文昌鱼成熟性腺内分布有丰富的钙调素免疫反应物质。钙调素免疫阳性反应分别定位于精细胞和卵细胞的胞核内。文昌鱼表皮细胞尤其细胞顶端胞浆对钙调素抗体显示强阳性反应。作者讨论了文昌鱼性腺和表皮内钙调素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分类学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文昌鱼是最接近脊椎动物直接祖先的现生动物,在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对文昌鱼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兴趣,然而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这类动物的分类学研究相对滞后。依据已有的中国文昌鱼资源调查资料,中国沿海文昌鱼的分布应当十分广泛,即只要有适合文昌鱼栖息的沙滩,均有文昌鱼分布的可能。根据目前的分类学研究成果和动物命名法中的优先权原则,建议将产于青岛等地的文昌鱼种名Brna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订正为B.japonicus,南方的文昌鱼保留其原种名B.belcheri。由此,目前分布在中国沿海的鳃口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至少有2种,侧殖文昌鱼属(Epigonichthys)有1~3种,漂浮文昌鱼(Amphioxides pelagicus)1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文昌鱼分类学研究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初中动物学中“低等脊索动物——文昌鱼”一节,怎样通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向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写几点意见供参考。文昌鱼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我国福建省厦门北刘五店的海面上有个鳄鱼屿,岛上有座古庙叫文昌寺。最初这一带渔民捕到大量这种“鱼形小动物”,于是根据古庙给它取了一个“文昌鱼”的名字,这个名称渐渐流传开去。文昌鱼在世界范围的海滨地区,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1.
新编写的初中《动物学》教材内容丰富,有利于加强中学生的动物学基础知识。但教材中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现对有关问题补充如下: 1.文昌鱼是新编的内容,过去课本中没有讲过。教材第99页“文昌鱼在身体头端腹面有口,口的周围生着几十条触须……,在身体的尾端的腹面有肛门”。实际上,文昌鱼身体前端(它没有真正的头部,所以还是说前端较好)腹面不是口,而是膜状的口笠。口笠有口笠触手,口笠包围的空腔为前庭,前庭壁上有轮器。前  相似文献   

12.
文昌鱼,是举世注目的瑰宝,据科学家研究,早在五亿多年前就已出现,在漫长的岁月里,至今仍保持着古代的特性和原始性状,这对研究鱼类的起源和无脊椎动物进化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文昌鱼在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尼、加拿大、日本和非洲等都有分布。在西欧、北美虽有发现,但稀若晨星。据了解,欧美一些国家只是在拖网采集深海洋底各种生物标本时偶而夹带出几尾文昌鱼。一旦发现,如获至宝。美国加州的康乃大学生物系有几套文昌鱼标本,把它看成白金坩锅一样贵重。文昌鱼在我国山东、台湾也有分布,但福建省同安县鳄鱼屿海区具有大面积沙塭,形成文昌鱼渔场、渔业,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23年,在我国厦门大学生物系任教的美国人莱德教授看到当地产区的文昌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关于文昌鱼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知识,并掌握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使学生了解文昌鱼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采用程序作业教学法,结合观察文昌鱼的外部形态,师生共同讨论。材料文昌鱼(每桌一条)、放大镜。 (一)导言同学们,前面我们已学过不少动物,有水生的、陆生的,还有寄生的。它们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大家都感到  相似文献   

14.
胡继鹰 《生物学通报》1993,28(1):14-14,10
文昌鱼是典型的脊索动物,在生物进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被作为动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文昌鱼在我国沿海地区如厦门、汕头、海南均有分布。但由于其数量的日趋减少,近年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雌雄异体,精巢是精子形成和排泄的雄性生殖器官,对其物种的延续和性状的遗传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了解文昌鱼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笔者曾对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lelcheri)精巢进行了观察,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昌鱼特殊的进化地位、简单的器官系统和终生透明的躯体等特征,使其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型实验室模式动物。要实现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实验室内全人工条件下繁殖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采集产于厦门海域的2种文昌鱼,开展实验室内养殖研究。经过3年多的持续实验室养殖,继2005年夏季于实验室内繁殖出子一代文昌鱼后,又在2006年夏季成功获得了这两种文昌鱼的子二代,初步实现文昌鱼在实验室内的全人工养殖。对子代文昌鱼养殖的初步观察发现,不同水温对生长发育速度有一定影响,提示有可能通过水温控制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目的。目前这两种文昌鱼子二代幼体已完成变态,进入亚成体生长发育阶段,其体长分别已达14.6 mm(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 japonicum)和6.5 mm(白氏文昌鱼B. belcheri)。  相似文献   

16.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由于独特的进化地位,生物学家普遍认为文昌鱼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1,2],全世界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文昌鱼的模式化工作,要使文昌鱼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首先要实现它在实验室的连续繁育,保证它能一代又一代的繁育下去.  相似文献   

17.
文昌鱼为原始型脊索动物(头索类),由于这种动物可视为脊椎动物的基本体制而受到重视。在此意义上,对循环系统也做了详细研究,到目前为止的意见看,文昌鱼的循环系统类型,包括血流方向,基本上可看作是脊椎动物的原始型。但是,缺少像脊椎动物那样的心脏,因此,与厚心类(Pachycardia)的脊椎动物心脏相比,文昌鱼特称为薄心类(Leptocardia)。  相似文献   

18.
厦门两种文昌鱼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吕鱼的进化地位十分重要,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在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昌鱼的染色体制备困难,使研究受到了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义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以及用文昌鱼成体再生细胞制备染色体,首次获得了文昌鱼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并观察了厦门2种文昌鱼的染色体,其中白氏文吕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二倍体2n=40,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二倍体2n=36.再次从细胞分类学角度证实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9.
芳香化酶活性发现在脊椎动物脑、脑垂体和性腺中,但在文昌鱼脑和哈氏窝的组织特异性定位尚无可利用资料。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首次发现芳香化酶活性组织特异性定位在幼年和性腺发育不同时期雌、雄文昌鱼神经系统(脑和脊髓)、轮器、哈氏窝和性腺中。芳香化酶蛋白和转录物在前脑、中脑、脊髓、轮器和哈氏窝十分丰富,而后脑、早期卵巢和精巢不够丰富;没有芳香化酶表达的部位是哈氏窝另两种细胞(不规则形细胞和带纤毛粘液细胞)以及成熟卵巢和精巢;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胞质,核为阴性。芳香化酶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哈氏窝和性腺的分布模式与低等脊椎动物中的分布模式极为类似,尤其是芳香化酶在脑内调节哈氏窝分泌活动的神经内分泌中枢表达,并形成类似脊椎动物的文昌鱼原始的脑-芳香化酶调节系统。这些结果有力地证明,文昌鱼脑和哈氏窝高水平的芳香化酶活性像在其它脊椎动物中一样,对局部介导睾酮芳香化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可能影响脑-芳香化酶系统参与调节哈氏窝的分泌活动[动物学报49(6):800~806,2003]。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前,在厦门文昌鱼渔场,曾开展了一整年的自然生态调查工作。到五十年代初期《生物学通报》报道了中国厦门的文昌鱼。从1932年到1956年渔场面积共有22平方公里,年产量在57吨左右。 1956年厦门海堤通车,切断了环岛的海流,破坏了过去的生态平衡,使文昌鱼渔场和厦门内港软泥淤积。1965年我们从集美经鳄鱼屿到刘五店进行一次海底断面的测量,明确原来沙质海底变为泥质,水深变浅。渔场被细泥覆盖一半左右,年产量仅为35吨,1970年减到1吨左右。1975年左右原有的文昌鱼渔场,已经没有人去捕捞了,只在集美东侧还有一块小沙底,有一些文昌鱼,已经不能称为渔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