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鳞翅目成虫标本的展翅,以往多用展翅板(或展翅台),先将标本置其上,展好翅后翅面再压以纸条。但这对中小型蛾蝶类标本不太适用,由于这类标本体小翅弱,一经展翅板及纸条接触后,翅面瞵片往往磨损殆尽,失却标本价值,纵或改用缝衣线或玻璃纸代替普通纸条,减少接触面,仍难保住四翅的本来面目。近年来,作者几经尝试,初步摸索出应用昆虫针(或大头针)悬空整翅的简易办法,不论标本体型多小,只要虫身用昆虫针穿插得住的,均可如意整展。兹介绍如后,并请指正。 一、整翅台之设制 为了适于标本的悬空整翅,作者试制出二种整翅台。一为“无壁整翅台”,系用杉木制成之长方形无底  相似文献   

2.
简易贴翅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的翅各具形态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把各种昆虫的翅分类制成贴翅标本 ,便于研究观察。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制作方法 :1 材料 透明宽胶带纸、无色透明玻璃板、镊子、碳素钢笔、白色标签纸、玻璃刀和剪刀。2 方法  1)将玻璃板裁成合适的尺寸 ,擦拭干净。2 )用镊子夹着处死的昆虫的翅基轻轻取下 ,按自然状态贴于透明胶带纸上。3)将此贴有昆虫翅的胶带纸紧贴于玻璃板上 ,注意不要出现气泡。使翅被密封于胶带纸与玻璃板之间 (类似于塑封 )。4 )将注明昆虫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内容的标签 ,贴于标本下面。一个玻璃板可贴数 10对…  相似文献   

3.
蝶峨类标本的展翅,应在木制的展翅板上进行。但经常不易找到质地松软的木材,用硬杂木制作展翅板,昆虫针很难扎入,既浪费,效果又不好。在经常教学中,除用硬塑料代替外,我们采用玻璃片压制,效果也比较好。将标放在桌面上,在两翅下面垫脱脂棉或纸(要平整),使两翅与背部在一个平面上。然后在上面压一块比展翅标本稍宽的玻璃,用一铜丝小钩挂住  相似文献   

4.
郑发科 《昆虫学报》1984,(4):462-463
作者在整理隐翅虫标本时,发现波缘隐翅虫亚属(Subgenus Coprophilus Ganglb., 1895)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 中华波缘隐翅虫Coprophilus(Coprophilus) chinensis新种 体长3.9—5.0毫米。体前部黑色,鞘翅近后缘和外缘黄色带红,腹部暗褐色,触角、足、下颚须、下唇须黄褐色。  相似文献   

5.
昆虫翅脉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用翅脉作为鳞翅目昆虫分类的依据尤为常见,我们在试验中探索出一种制作鳞翅目翅脉标本的新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张与翅大小适宜的护膜卡,用剪刀剪取一白色硬纸卡,注意纸卡四边要小于护膜卡5~10mm以便塑封,在纸卡的右下角注明标本的名称、制作日期、制作者,待字迹干涸后装入护膜卡内。与常规的翅脉玻片标本制作方法相同,依次进行取翅、浸润、去鳞片、染色、脱水和透明,然后用镊子将翅脉从二甲苯中轻轻取出,用滤纸吸干,将前后翅置于纸卡上,摆好,盖上膜,在(130-140℃)…  相似文献   

6.
对榆梨绵蚜Eriosoma lanuginosum dilanuginosum Zhang,1980的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无翅侨蚜,有翅性母,雌,雄性蚜放卵进行了描述,除有翅干雌外,其余各型与卵均为首镒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7.
齿隐翅虫属Priochirus种类多见于腐木树皮下,是重要的腐木甲虫.其中斑齿隐翅虫亚属的物种比较稀少,目前全世界仅记录3种.本文记述产于我国云南的齿隐翅虫属斑齿隐翅虫亚属1新种,硕斑齿隐翅虫Priochirus(Stigma-tochirus)magnificus sp.nov,及1新纪录种,阿斑齿隐翅虫Priochirus(Stigmatochirus)abori Bernhauer.文中物种检索表包括了世界现有的3种及新种共4个种.所有标本材料(包括所有模式标本)都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斜纹刺蛾属(Oxyplax Hampson)三新种。标本采自云南省。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滇斜纹刺蛾Oxyplax yunnanensis,新种(图1,4,7) 翅展♂24~25毫米,♀26毫米。头和颈板灰褐色;胸背红褐色;腹部暗灰褐色;前翅翅尖较尖,底色红褐,前缘灰褐色,中室以上和外缘区蒙有一层暗灰褐色,外线灰白色具暗边,从翅尖斜伸至后缘中央,微微外曲,端线灰黄色,缘毛两端暗灰褐色,中央灰白色;后翅暗灰褐色,端线灰黄色,缘毛与前翅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81,(3):295-304
1978年7月,在前往云南省和贵州省进行蝗虫调查的途中,有机会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鉴定他们所收藏的云南省蝗虫标本(主要为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地区的标本),发现有蝗虫一新属,四新种,此外有四个国内新纪录属(卡蝗属Carsula St?l、板角蝗属Oxytauchira Ramme、点翅蝗属Gerenia St?l、缺翅蝗属Genimcn Bolivar I.)和二个国内新纪录种(间点翅蝗Gerenia intermedia B.-W.,分布于云南勐腊,缅甸缺翅蝗Genimen burmanum Ramme,分布于云南勐腊)。现将新属和新种报道于后。 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无脊椎动物标本室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李竹  陈力 《动物分类学报》2012,37(3):654-656
报道了采自中国云南省的天牛科锯翅天牛属1新纪录种,银毛锯翅天牛Microdebilissa argentifera(Holzschuh,1984),详细描述了新纪录种的形态特征;补充描述了黑翅锯翅天牛 Microdebilissa atripennis(Pu,1992)的雄性特征;提供了分布于中国的锯翅天牛属的昆虫名录。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南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采自浙江临安西天目山的栉梳等翅石蛾Kisaura pectinata(Ross,1956)(毛翅目:等翅石蛾科)一例生殖器畸形的标本,该标本右下附肢上方具一赘余下附肢,其基节与正常基节相似,但端节分叉呈"V"形。附有该标本的特征照片。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记述卵翅蝗属Caryanda St(a)tl,1878 2新种,印氏卵翅蝗Caryanda yini Mao et Ren,sp.nov.和尾齿卵翅蝗Caryanda dentata Mao et Ou,sp.nov.;为便于比较补充记述了上述2种的近似种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 Mao,Xu et Yang,2003的雄性外生殖器.模式标本及本文使用的其它标本均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采自台湾的大叶蝉亚科Cicadellinae窗翅叶蝉属Mileewa Distant 4新种,即黑斑窗翅叶蝉M.nigrimaculata sp.nov.,钩茎窗翅叶蝉M.harpa sp.nov,双枝窗翅叶蝉M.disclada sp.nov.和长毛窗翅叶蝉M.longiseta sp.nov..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IEGU)、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TNMNS)、台湾农业试验所(TARI)和台湾国立中兴大学(TNCHU).  相似文献   

14.
云南蝶类二新纪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98年 8月 ,作者在西双版纳勐腊自然保护区进行昆虫资源调查 ,采集到 30 0多只蝴蝶标本 ,经过整理鉴定 ,发现其中有 2种蝴蝶为云南省新纪录种。现报道如下。标本保存在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1 三滴灰蝶 Ticherraacte (Moore)雌蝶。翅正面黑褐色 ,前翅翅基半部色较浅 ;前后翅反面亚外缘线黑色明显。后翅臀角方形突出 ,有 3个白色斑点 ,尾突 3条 ,中央 1条较长 ,约为内侧 1条的 3~ 4倍。翅反面黄褐色。本属全世界已记载的只 1种 ,为稀有种。2 曲纹拓灰蝶 Caletaroxus (Godart)雌蝶和雄蝶的翅…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的窗翅叶蝉属Mileewa Distant3新种:黑颜窗翅叶蝉Mileewa nigroscens Yang et Meng,sp.nov.、普洱窗翅叶蝉Mileewa puerana Yang et Meng,sp.nov.和三刺窗翅叶蝉Mileewa trispina Yang et Me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6.
鳞翅目昆虫翅上的色彩、花纹和脉序、触角类型、体色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为了保存和展示它们的特点,传统方法是把虫体展翅后制成干燥标本。但是干燥标本不容易保存和携带。贴翅标本虽便于保存且能展示翅的特征,但不能同时反映背面和腹面的各种特征。采用过塑法则能克服上述不足,其制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我国新发现的7种脊茧蜂,其汉名均为新拟。标本保存于浙江农业大学,借用标本保存在原单位。 1.夹色脊茧蜂 Aleioden alternator (Nees, 1834) 体长6. 0—6. 5mm。头、前胸、中胸眉片、翅基片、第二背板及足红黄色,其余黑色。触角暗褐色。翅  相似文献   

18.
褐边螟(Catagela adjurella Walker)为害水稻比较普遍,分类隶于边螟属(Catagela)。作者等鉴定采自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标本,发现除褐边螟外,还有外部形态近似,无单眼、翅色较黄、亚外缘线从前翅顶角外伸,与褐边螟有单眼、翅色带红、亚外缘线从前翅翅角前方外伸易于混淆的近似种。外生殖器构造不同,分类隶于雪禾螟属(Niphadoses),是一新种。本属原有5种:N.elachia,N.hoplites,N.palleucus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研究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上海昆虫所收藏的(虫非)蠊标本中,发现姬蠊科(Blat-tellidae)的一新属二新种,现整理记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上海昆虫所。 斑歪尾蠊属Asymploce,gen.now. 中等大小,类似。头顶外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大型黑斑。前后翅完全发育,长度超过腹部末端;前翅窄长,R脉在近中部处分岔;后翅CuA脉平直,有完全支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目前存在争议的宽广蜡蝉属Pochazia和广翅蜡蝉属Ricania代表种的前翅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为这2个近缘属的属征厘定和种的合理归属提供更多信息。【方法】选取宽广蜡蝉属和广翅蜡蝉属共10种169头标本,每个标本前翅选取9个同源标点和前翅外轮廓(由60个半标点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 CVA)方法,对前翅翅脉和翅轮廓进行量化分析,探讨这2个属的翅形变化规律。【结果】在对宽广蜡蝉属和广翅蜡蝉属10个代表种的前翅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典型变量分别能解释翅脉和翅轮廓74.945%和88.096%的变异,明确了CuA脉分叉点是变异度较高的位点,翅外缘、翅前缘和翅后缘端半部均有较高变异度;这2个属PCA中第1主成分方向上离散度高,印证了CuA脉分叉点、翅外缘、翅前缘和翅后缘端半部形状可作为属间分类依据;种间CVA中10个代表种聚集度良好,种间离散度较高,基于马氏距离显著性分析显示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几何形态学分析可用于宽广蜡蝉属和广翅蜡蝉属分类,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