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0的RNA酶活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宁  付烈振  张楚瑜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54-355
猪瘟病毒(CSFV,Classicalswinefevervirus)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同属的成员还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羊的边界病病毒(BDV)。猪瘟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12.3kb,含有一个大的ORF,此ORF编码一个大的多聚蛋白,经宿主和病毒编码蛋白酶的共同作用,在共同翻译中和/或翻译后,将此多聚蛋白加工成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猪瘟病毒基因组的5'端编码病毒结构蛋白,即衣壳蛋白(C)和三个囊膜糖蛋白(E0、E1、E2)。其中E0和E2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并使猪获得免疫力[1,2].意外发…  相似文献   

2.
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1,FHV-1)是引起猫科动物以上呼吸道感染和眼部溃疡为主要特征的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宠物猫及虎、豹等野生猫科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介绍了FHV-1的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病毒融合宿主细胞机制,以期为该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与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免疫缺陷病毒(Bov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 BIV)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 eficiency virus, HIV)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1].BIV基因组5′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起始病毒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的转录[2],因而许多细胞因子和病毒编码的调节蛋白作用于LTR,以调节BIV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或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程短、高热和出血性病变,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但目前尚未开发出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为大型双链DNA病毒,主要在巨噬细胞胞质中复制,其基因组约170?193 kb,含有150?167个开放阅读框,编码150?200种蛋白质。目前已知功能的病毒编码蛋白约有50个,大部分为病毒的结构蛋白,仍有一半以上的ASFV编码蛋白功能尚不清楚。除结构蛋白以外,病毒含有完整的酶和与病毒转录有关的因子,编码调节宿主细胞功能及与病毒免疫逃逸相关的蛋白等。本文综述了ASFV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参与免疫逃逸等相关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SFV病毒蛋白研究及疫苗研发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5.
苘娜娜  陆奇能  金伟  张凡  鲁兴萌 《昆虫学报》2007,50(10):1016-1021
以首株在中国分离到的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mori 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BmIFV-CHN001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了编码主要结构蛋白的VP1基因。克隆测序后得到VP1基因片段906 bp。该序列与已发表的日本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3%,编码氨基酸的相似性为100%,证明该毒株与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日本株的同源性较高。把BmIFV-CHN001的VP1序列与同属的另外6个昆虫小RNA病毒的结构蛋白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病毒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而BmIFV-CHN001与蜜蜂囊雏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黄病毒属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至少三种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和七种非结构蛋白。其中E蛋白是病毒的重要抗原成分,包含有中和抗原表位和型特异性抗原表位,决定了病毒的细胞嗜性和毒力,与病毒的吸附、穿入、致病等作用密切相关,并且具有血凝活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研究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深入了解黄病毒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特点,研发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综述了近年来黄病毒E蛋白有关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解析低毒病毒调控板栗疫病菌生理性状和致病性的机制,在总蛋白质组水平上寻找受病毒侵染调控的宿主蛋白及其编码基因。【方法】使用双向电泳方法对野生型菌株EP155和受低毒病毒感染的菌株EP713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编码基因的mR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找到71个因病毒侵染而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分别属于58种不同蛋白质。以EP155为对照,表现为上调的19个,下调的52个,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信号传导以及压力应激和氧化还原反应。对10个受病毒调控的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了mRNA水平定量,其中7个基因受病毒感染后的mRNA水平变化与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3个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与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不相符,表明低毒病毒对板栗疫病菌不同基因的调控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调控层面上。【结论】低毒病毒的侵染弱化了宿主TCA循环的能量流动,调控了宿主体内的甲基化过程及真菌致病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小麦黄花叶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 (WYMV)HC分离物为材料 ,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病毒RNA1共有 76 2 9个核苷酸 ,编码 1种由 2 40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其他 7种可能的蛋白质 .该病毒的RNA2共有 36 39个核苷酸 ,编码 1种由 90 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可能切割产生 2种非结构蛋白 .WYMV虽然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 (WSSMV)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但是两者间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却分别低于 70 %和 75 % .由此结果可以确认 ,WYMV与WSSMV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属 (Bymovirus)的 2种不同病毒 .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HC分离物为材料,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毒RNA1共有7 62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2 40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其他7种可能的蛋白质.该病毒的RNA2共有3 63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9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可能切割产生2种非结构蛋白.WYMV虽然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但是两者间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却分别低于70%和75%.由此结果可以确认,WYMV与WSSMV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的2种不同病毒.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为动脉炎病毒科成员之一,可引起感染母猪流产、死胎及断奶仔猪呼吸困难和死亡.该病毒呈球形,有囊膜,大小45nm~83nm,基因组为单股RNA,大小约15kb,有8个阅读框(ORF),分别编码2种非结构蛋白和6种结构蛋白,其中ORF5编码病毒糖基化膜蛋白(GP5)[1,2].GP5蛋白为该病毒主要结构蛋白之一,含有病毒线性中和抗原表位.该蛋白可诱导感染细胞发生细胞凋亡[3,4].目前,PRRSV有欧洲型和美州型两个血清型,其结构蛋白基因同源性为54%~70%[5,6].不同美洲型PRRSV野毒株基因也有一定差异.由ORF5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4个相对保守区,但其N端和C端氨基酸残基可变性较大.由该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具有良好免疫原性[7,8].尽管一些欧美国家已普遍使用Resp PRRS弱毒疫苗,但该病仍时有发生[9,10].我国于1996年亦已证实存在该病,并有不断蔓延趋势,已造成我国养猪业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编码4种结构蛋白(C、Erns、E1和E2)和8种非结构蛋白(Npro、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牛感染BVDV后可出现腹泻、流产、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症状,该病死亡率较高,对我国乃至世界养牛业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就BVDV已确定的4种结构蛋白的功能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以期为BVDV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CVB)是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中大约有20%-25%是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CVB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病毒基因组以及病毒蛋白均在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柯萨奇B组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以及某些非结构蛋白与靶细胞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生物信息的认识是阐述该病分子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猪传染病,给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ASFV为双股DNA病毒,基因组含有150~167个开放阅读框(ORFs),可编码150~200种蛋白质,其中非结构蛋白有100余种.ASFV编码的酶、转录因子、调节宿主细胞功能蛋白和病毒免疫逃逸相关蛋白等作为重要的非结构蛋白,在病毒核苷酸代谢、DNA复制、修复、转录、蛋白修饰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仍有许多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尚不明晰.因此,本文综述了 ASFV非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ASFV非结构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猴痘病毒、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等痘病毒给公共卫生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痘病毒(Poxviridae)是一种大型双链DNA病毒,宿主范围广。在与宿主长期作用过程中,痘病毒通过编码非结构蛋白来逃逸宿主IFN-I介导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痘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拮抗IFN-I天然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为防控痘病毒传播提供理论依据,为痘病毒新型疫苗研发及药物靶点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相关、对白细胞具有趋化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为(8~10)×103的小分子蛋白质,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可诱导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迁移.CCL27是一种CC型趋化因子,其配体为CCR10.CCL27与接触性软疣病毒编码产生的蛋白质MC148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却与人疱疹病毒8型编码产生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竞争结合受体CCR10.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首次分离的辛德毕斯病毒XJ-160病毒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阐明该病毒基因组与国外株的差异,了解其分子致病机理。测序结果显示,XJ-160病毒全基因组除5’末帽子结构和3’末多聚腺苷酸尾外共11626个核苷酸,编码3731个氨基酸。非结构基因的编码区长7464核苷酸(60nt ̄7523nt),编码2486氨基酸,翻译成四种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p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以来,南美暴发大规模寨卡疫情,因其与新生儿小头症等严重神经发育疾病密切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其他虫媒黄病毒类似,寨卡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编码的3种结构蛋白构成病毒颗粒,7种非结构蛋白参与病毒复制生活周期的调控。在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寨卡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促进研究者对病毒复制与致病机制的认识,也为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潜在靶标。本文将对寨卡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讨论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高致死性的病毒,在其RNA编码的7种蛋白中,糖蛋白GP、基质蛋白VP40以及膜蛋白VP24在病毒粒子的装配、出芽以及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这三种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EBOV蛋白的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是一种以水稻为侵害寄主的植物呼肠孤病毒 ,其基因组 1 0条dsRNA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的功能除S9外的大部分还未阐明。报道了该病毒菲律宾分离株S8的开放阅读框序列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出了其 6 7kD的蛋白质产物 ,并进一步研究了该产物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 ,S8的蛋白质产物是病毒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质 ,在体外具有自剪切活性和自聚集性质 ,并推测可能是病毒的内层衣壳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