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茶科濒危植物猪血木的生态与繁殖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地区发现濒危和特有植物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80余株个体及其自然居群,通过其生境条件,分布格局,群落组成,物候,种子散布和种子萌发实验等研究。结果显示该植物生长繁殖正常;其种子散布以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等鸟类散布为主,但鸟类消化处理不是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湿度保持是其种子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其种子无休眠期,同时探讨了该植物的濒危状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的分类地位、资源现状及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发育生物学、保护遗传学、繁殖生物学、和濒危机制进行了综述,为该物种的种群恢复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血木为山茶科特有的单型属珍稀濒危植物,目前仅在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有分布,且种群数量不足200株,为给濒危植物猪血木的种群成功回归自然和种群复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AFLP分子技术,对7个种源人工繁殖的猪血木幼苗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对引物共检测到位点数为115个,其中多态位点数为68个,多态位点所占比率为59.13%,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5826、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813、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215、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为0.3280。UPGMA聚类将7个种源的幼苗划分为3支,不同种源间幼苗的遗传距离与种源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不同种源人工繁殖猪血木幼苗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建议采集不同种源种子进行人工繁殖和人工种群构建,促进物种的种群复壮。  相似文献   

4.
家榆是典型的风播植物,在科尔沁沙地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种林地.通过对林缘和孤立树不同方向从树基部向外的有序取样与林下和林窗的随机取样调查,分析了家榆林下和林窗不同生境的种子沉降和幼苗分布特征、林缘和孤立树种子散布方向的差异性与规律性.结果表明,家榆种子密度在林下生境阴坡和阳坡明显大于丘顶和丘底,在林窗生境丘顶明显大于丘底.家榆向周围不同方向种子散布的距离和累积数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林缘和孤立树均以当地多逆风频率的西南方向最近,累积数量也最少;孤立树以多顺风频率的东北方向最远,累积数量也最多.林缘和孤立树共6个方向断面从树基部向外单位面积种子数量频度均适合于韦伯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X2(a)<0.500)密度函数,具有相同的种子散布格局.家榆幼苗密度在林下阴坡明显大于阳坡,林下和林窗均为丘顶明显大于丘底.林缘19 m内家榆幼苗呈连续分布.在科尔沁沙地,如果不加限制或人为扰动,家榆林不仅可以很好地进行自然更新,而且可以在适宜的沙地生境逐渐扩大其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沙地黄榆种子散布的空间差异及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榆(Ulmus macrocarpa)是典型的风播植物, 在科尔沁沙地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种林地。通过对其林下随机取样和林缘与孤立树不同方向从树基部向外的有序取样调查, 分析了黄榆林下和林缘外不同距离的种子沉降特征、林缘和孤立树种子散布方向的差异性与规律性。结果表明, 黄榆平均种子密度以林下最大, 林缘3 m处已显著减小, 林缘外随着距离增加黄榆平均种子密度呈指数减少态势, 且越远越不均匀。林缘和孤立树不同方向在26 m内, 单位面积连续分布的种子累积数量均以顺风向频率大的东北方向最多, 以逆风向频率大的西南或西方向最少。林缘和孤立树共10个方向的垂直断面从树基部向外的单位面积种子数量频度均符合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密度函数(χ2(α) < 0.900), 具有相同的种子散布格局。在科尔沁沙地自然条件下, 黄榆在各方向具有相同的“远距离”种子散布机制。  相似文献   

6.
种子从母株掉落于地面萌发后,其根系在不同散布位置(凋落物上层、土壤表层和凋落物下层)的生长形态影响幼苗定居及建成,而目前对其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的了解并不充分,限制了对幼苗根系在不同散布下适应策略的理解。为此,以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种子在凋落物中位置,设置凋落物上层(种子下层铺垫2 cm和4 cm凋落物,U2和U4处理)、土壤表层与凋落物下层(种子上层覆盖0、2、4、6 cm和8 cm凋落物,CK、D2、D4、D6和D8处理)等3种散布,探讨不同散布位置对格氏栲幼苗根系9个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散布位置对幼苗根干物质质量具有显著影响,D2处理达最大值。(2)D2处理的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和比根长高于其它处理;根系平均直径在D6处理达最大值。(3)相关分析表明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和比根长与根系平均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对根系9个生长指标提取主成分后聚类为4个类群,D2与D4处理各划分一类;U2与U4处理划分一类,其余三个处理划分一类。综上所述,凋落物浅层覆盖(D2处理)适宜格氏栲根系生长;凋落物...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洵  武全安  张启泰   《广西植物》1993,13(4):359-366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1.在自然保护区里,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得以维持;2.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物种生存和进化的场所;3.在自然保护区里,不仅能保护生存其中的已知物种;而且能保护所有的未知物种;4.在自然保护区里?能够保护足够大的种群和完整的种群结构;5.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是进行生态、遗传和进化等学科研究的理想基地。 基于野外调查的资料,本文分析了云南所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的作用。云南分布有154种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植物。130余种分布于在各自然保护区中而得到了保护;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的192种分布于云南,其中104种分布于各自然保护区中而得到了保护。 本文还对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祝艳  王东 《生态学报》2014,34(17):4938-4942
蚂蚁是无脊椎动物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蚂蚁散布影响植物种子的传播和扩散,进而会影响种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野外研究了蚂蚁觅食及搬运行为对阜平黄堇(Corydalis wilfordii Regel)和小花黄堇(C.racemosa(Thunb.)Pers.)种子散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针棱胸蚁和束胸平结蚁是两种植物种子的共同搬运者,前者行使群体募集,后者行使简单协作募集。在搬运阜平黄堇种子时,双针棱胸蚁在原地或搬运途中取食油质体后抛弃的种子约占种子总数的56%,而拖至蚁巢的种子约占种子总数的44%,平均搬运距离为(1.85±0.24)m,搬运效率为(43.8±7.5)粒/h;而束胸平结蚁将完整种子全部直接搬运至蚁巢,平均搬运距离为0.45 m,搬运效率为(7.3±2.2)粒/h。在搬运小花黄堇种子时,双针棱胸蚁和束胸平结蚁均将完整种子全部直接搬运至蚁巢,平均搬运距离分别为(6.27±4.40)m和(6.65±1.64)m,搬运效率分别为(34.2±6.5)粒/h和(10.6±3.2)粒/h。这说明行使群体募集的蚂蚁比行使简单协作募集的蚂蚁有较高的搬运效率,蚂蚁散布导致阜平黄堇和小花黄堇种子到达蚁巢的数量和搬运距离不同,而这种不同与相应搬运蚂蚁的觅食对策、搬运行为和种子特征有关。阜平黄堇种子比小花黄堇种子大,但阜平黄堇的油质体质量比小于小花黄堇的油质体质量比,讨论了种子特征对蚂蚁散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系统观测了澜沧舞花姜(Globba lancangensis)18个果实共216粒种子的散布过程。共有10种蚂蚁参与了澜沧舞花姜的种子散布,距离为0.01~3.35 m,平均距离(0.47±0.03) m(平均值±SE,n=216)。其中最重要的3种蚂蚁是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大头蚁(Pheidole sp.)和黄足厚结猛蚁(Pachycondyla luteipes),其出现频率分别为61%、50%和28%,散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0.60±0.09) m、(0.20±0.01) m和(0.32±0.05) m。从总体上看,蚂蚁促进了种子的分散,降低了种子的聚集程度。横纹齿猛蚁对于种子上的油质体最为敏感,对人工去除了油质体的种子不搬运,对种子散布距离较远,暗示了其与澜沧舞花姜之间可能存在更紧密的互惠关系。野外样方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舞花姜属植物中,以种子繁殖为主的澜沧舞花姜种苗之间的平均最近距离为(36.8±1.45) cm(平均值±SE,n=74),显著大于以珠芽繁殖为主的毛舞花姜(Globba barthiri)的(29.8±2.70) m(n=34)(t73,33=2.11,p=0.037)和异果舞花姜(Globba racemosa)的(28.7±3.16) cm(n=32)(t73,31=2.33,p=0.022);澜沧舞花姜的种苗聚集程度(Z=-1.70±0.19)显著小于毛舞花姜(Z=-2.58±0.37,t73,33=2.36,p=0.020)和异果舞花姜(Z=-3.28±0.53)(t73,31=3.54,p=0.001)。这说明相对于毛舞花姜和异果舞花姜,蚂蚁对种子的散布作用显著增加了澜沧舞花姜种苗间的平均最近距离,降低了居群的聚集度。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生态学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就木霉菌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简要概述了木霉菌在土壤、植物地上部分和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c DNA (RAPD) marker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s and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all 14 individuals of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Euryodendron excelsum (Theaceae) population distributed in Ba Jia Zhen, Yangchun, Guangdong, China. Twenty-three random primers detected 156 sites, out of which 95 (60.26%) were polymorphic loci. The number of the observed alleles was 1.6090, and the number of the effective alleles was 1.3471. Nei’s gene diversity was 0.1993, and Shannon index was 0.1534.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identified in E. excelsum. An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UPGMA) tree established from Jaccard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suggested that 14 individuals were clustered into two subgroups and that the No. 2 plant was genetically distant from the rest of the individuals. The UPGMA clustering was also supported by a 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of RAPD phenotypic data.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y of E. excelsum was proposed based on our results. Translated from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2005, 44(1)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2.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是特产于中国的山茶科极危种, 但目前对导致猪血木种群结构改变的原因缺少相关的调查及研究, 保护策略不完善。该研究依据野外调查方法、编制标准生命表、存活曲线、致死力和寿命期望曲线, 利用德氏多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猪血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动态, 并与2007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该种群近10年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1)研究区域内野生猪血木种群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V′pi)均小于0, 存活曲线趋于Deevey-III型, 种群结构属于衰退型, 幼树数量丰富, 但由于向小树发展过程受阻, 种群无法及时更新补充。(2)存活曲线、致死力和寿命期待曲线一致显示在幼树、小树2级、中龄树2级这3个阶段, 出现阻碍因素, 影响种群的自然更新。(3)三甲镇猪血木幼苗减少了39.3%, 八甲镇猪血木幼苗锐减了71.9%, 三甲镇幼苗转化率较八甲镇低了近1/2。人为干扰是导致猪血木野生种群衰退的主要驱动因素, 已实施的保护策略并不适合当前情况下的野生猪血木种群。  相似文献   

13.
David Waugh 《Zoo biology》1988,7(3):269-280
Different types of training in zoo biology, captive breeding, and conservat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 variety of programs documented.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need for more training in general, and especially for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here zoos have much potential yet to be realized. The aims, structure, content, and impact of the Jersey Wildlife Preservation Trust's Inter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size and structure, habitat and stand disturbance of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lant Euryodendron excelsum H. T. Chang were examined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A total of 179 individual plants, including 23 adult trees, were found. The population was distributed in 10 highly isolated and fragmented patches. Half of the 10 patches had less than 10 individual plants and two patches had only one remnant adult; there were no adult plants in two of the patches. Although the overall population structure trends to a reversed 'J' shape, two fragile stages of E. excelsum limit its natural recruitment and regenerati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oward adulthood. The major threats for the survival of this species are its specific small population size and the high frequency of anthropogenic de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some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E. excelsum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5.
金飞宇  束华杰  刘建  管章楠  张淑萍 《生态学报》2016,36(11):3156-3166
玫瑰(Rosa rugosa Thunb.)原产于我国东部沿海、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18世纪作为园艺种引入欧洲后逃逸并入侵至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多个国家以及北美沙质海岸,而中国野生种群却在过去30年间持续萎缩,成为珍稀濒危物种。从玫瑰种群生物学角度,通过文献比较和综合,在阐明玫瑰生态学特性和野生分布变化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玫瑰种群在我国的生境退化、种群动态、种子繁殖、遗传多样性、濒危机理、保育方面的成果和悬疑问题;并结合欧洲入侵种群分布范围和敏感生境、对本地群落和物种的影响、种子繁殖、遗传变异、种群扩张和模拟预测、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濒危种群和入侵种群数量动态、群落组成、幼苗更新、遗传变异、管理策略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未来的玫瑰研究可从濒危种群和入侵种群的比较研究、种群和灌丛的动态监测、适合度相关性状的变异及其遗传基础、基于种群生物学的保育或控制4个方面为切入点,集中探索玫瑰种群濒危和入侵动态的规律、遗传基础和主要驱动力,为玫瑰保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相似物种的适应和进化机制研究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6.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生牡丹种子一般较小,而且不同产地之间形状、大小差异较大。其萌发特性与栽培牡丹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萌发期长达半年以上,且萌发温度在10~15℃为宜,超过20℃则明显不利于生根及上胚轴生长。四个不同分布地的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率较一致,均在60~77%之间。三个不同产地的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率则相差甚远,分布于甘肃文县的萌发率达76%,而分布于陕西略阳和湖北神农架的萌发率则分别只有12%和4.4%,出苗率则更低。本文认为紫斑牡丹的种子特性是其在自然界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在申遗文本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峨眉山世界遗产地原生植物及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多样性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并简要概述了当前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受威胁状况以及在保护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1)峨眉山世界遗产地目前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 200种以上,特有植物、孑遗植物种类丰富。(2)与中国其他湿润性亚热带山地森林垂直带谱相比,峨眉山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完整,常绿阔叶林东部类型在山地垂直带谱中占据显著地位,海拔上限最高,跨度最大,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亚区森林群落特点。(3)植物区系复杂,既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成份,又有中国—日本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分布。(4)受人为活动(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和自然扰动(气候变暖、地质灾害等)影响,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多样性下降明显,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程度增加,典型群落面积退化,稳定性降低。建议在划定珍稀植物保护区,对植物栖息地进行专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植物多样性、环境因子、人为活动动态监测,预见性地保护其突出普遍价值,实现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