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甘薯的胚胎发育及果实的形成。授粉后10—30分钟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2小时花粉管抵达珠孔,5—12小时左右完成双受精。授粉后12小时胚乳核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15小时合子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18小时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尔后分化成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在适宜温度下21天左右胚胎发育完成。果为蒴果,其内含有1—4粒种子。授粉后3—4天子房开始膨大形成果实,21—30天蒴果与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2.
学术活动序号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会期规模联系人与电话1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统一对照学术研讨会 4月 19~ 2 8日北京 10天 2 5人左右张永文 电话 :0 10 -6 2 5 5 2 36 82第 8次动物学教学研讨会 8月哈尔滨 3天 6 0人左右周曾铨 电话 :0 10 -6 2 75 15 2 63 第 6次贝类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讨论会 10月中上旬大连 5天 15 0人左右杨红生 电话 :0 5 32 -2 8790 6 2 + G39转4原生动物学分会第 12届学术讨论会 10月中旬四川成都 5天约 10 0人缪炜 电话 :0 2 7-876 476 795第 9届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10月下旬待定 5天 10 0人左…  相似文献   

3.
1 学术活动1)第 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时间 :8月 4~ 9日 ;地点 :北京 ;会期 :6天 ;规模 :6 0 0人左右 ;联系人 :魏辅文 ;电话 :0 10 - 6 2 5 814742 )第 2 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时间 :8月 11~ 17;地点 :北京 ;会期 :7天 ;规模 :15 0 0人左右 ;联系人 :宋杰 ;电话 :0 10 - 6 2 2 0 89983)第 4次亚洲及大洋州比较内分泌学术研讨会时间 :10月 11~ 17;地点 :广州 ;会期 :5天 ;规模 :2 0 0人左右 ;联系人 :林浩然 ;电话 :0 2 0 - 84 113791;传真 :0 2 0 -84 0 36 2 15 ;E- mail:Ls32 @zsu.edu.cn4 )全国第 7次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时间 :…  相似文献   

4.
睡眠生理与地球磁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觉醒与睡眠是人体对应的两个生理过程,随着昼夜周期而互相转化。每人的睡眠时间要占人生的1/3。而每天的睡眠时间因年龄、个体和工作性质而异。成人需8~9小时,新生儿需18~20小时,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至少9小时,大学生需8小时,老年人需5~7小时,60岁以上可睡10~12小时。睡眠能够恢复精力和体力,使机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充足的睡眠可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加记忆力。睡眠时,机体与环境的联系大大减少,一般生理活动降低。根据脑电特征,成人夜间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多数睡眠时间处于前一…  相似文献   

5.
夏邦颖  郭郛 《昆虫学报》1965,(4):395-403
东亚飞蝗卵巢在羽化后7天内,各种成分含量尚无显著变化,在第7—10天交配开始时出现明显变化,自羽化第10天以后各成分皆有迅速的增加。脂肪类物质、含氮和含磷化合物在卵巢中迅速积累,在第15—20天期间卵巢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所以在第20天以后各成分的平均含量逐渐下降。卵巢匀浆耗氧量(按每个卵巢每小时计)随着卵巢的发育逐渐增加,在羽化7—10天以后增长尤为显著,这说明卵巢发育过程中代谢速率的相应变化。但以每克卵巢每小时计,则在7—10天以后耗氧量下降。 睾丸中各种成分含量约于羽化后第1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交配以后其含量和耗氧量则趋于下降;这可能与排精有关。如依百分含量计,脂肪含量于羽化后7—10天期间有明显增加,含氮量在第5天时较高,总磷量在羽化初期偏高。耗氧量(依每个或每克睾丸每小时计算)于羽化后5—7天时处于较高水平。 上述结果表明雄蝗睾丸在交配之前即已发育成熟,而雌蝗卵巢只有在经过交配活动之后才迅速发育起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刺激下所引起的转化,并初步查明了转化的淋巴细胞的S期、G_2期所占时间。用氚标记放射自显影手段测定了细胞的转化率。用姐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的方法决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鲜血液中有0.1—0.2%的白细胞具有合成DNA的能力。培养3天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为14.8%,第5天达48%。培养的第6天有6—10%为第2次分裂。在秋水仙素处理3小时的情况下,有丝分裂指数为7%,延长处理时间至10—15小时,则平均达10%。最高有丝分裂指数为29%。转化淋巴细胞的S期为16小时,G_2期为3小时。  相似文献   

7.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无例外地呈现为睡眠和觉醒的交替,这种交替的周期在正常情况下又正好与昼夜的变化一致。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天睡8小时,就是生命时间的三分之一,当活到80岁时,其一生中就有27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这曾为不少志士们大为叹惜。假若我们不睡眠的话,又会怎样呢?一、人为什么要睡眠人们一般似乎都以为,睡眠是由于人体疲倦,体力或脑力需要休息,以便恢复才发生的。其实,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证实。长期卧床休息的病人也会发困,需要睡眠。即使是健康人,整天躺在床上也照样会困倦,甚至越睡越困。再者,人在睡眠时,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近亲裸腹溞发育、生长和卵的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的胚胎发育和总生活时间与温度呈反比。其后各龄期的生长、卵的生产量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30℃时,总胚胎发育时间为18—20小时,平均龄期为25.1小时,总生活时间为15.7天;20℃时,总胚胎发育时间为42—48小时,平均龄期为53.2小时,总生活时间为33.3天。在30℃时,有2个成体前龄,13个成龄;而在20℃时,有3个成体前龄,12个成龄。不论30℃或20℃,幼龄的龄期短于成龄龄期。近亲裸腹溞各个不同龄期的生长也因温度而变化。30℃时,10龄之前,以1、2龄的增长尤为迅速,而10龄以后增长速度则缓慢;在20℃时,第1—4龄,第6—7龄增长速度最快,第10龄后,增长趋于停止。30℃时,各成龄的累计产卵数为133.0个;而20℃为213.9个。30℃时卵的生产率(a值)为1.1811;高于20℃时的a值0.9643。    相似文献   

9.
三疣梭子蟹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渤海南岸自5月底前后孵出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经约15—18天的培育,发育成第1期幼蟹,在20°—31℃的水温条件下,再经过约3个月的室内水池培养,到8月底前后,即开始陆续成熟。梭子蟹自第Ⅰ期幼蟹到达性成熟,雄蟹蜕壳8—10次,大部分为8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5.54—176.4克;雌蟹蜕壳9—10次,大部分为9次,成熟个体的体重达83.0—176.9克。第8次蜕壳的雄蟹交尾以后,当年还可以蜕壳一次。因此,当年长成的同一批梭子蟹群体中,雌雄个体的大小并无多大差异。 2.三疣梭子蟹每相邻两次蜕壳的间隔时间,随着龄期数的增加而渐趋拉长。如一般第Ⅰ期幼蟹前后蜕壳间隔为3—4天;第Ⅴ期为7—10天,第Ⅸ期为22天左右。但因其自身因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其间隔时间也可能延长或缩短。 3.梭子蟹蜕壳多在夜间进行,通过对第7到第10次蜕壳活动的观察,自开始蜕壳到新个体脱离旧壳,一般需15—30分钟。 4.梭子蟹甲长、甲宽及体重的增长是不均匀、不连续的,随着蜕壳而产生的阶梯式的上升。蜕壳前后甲长和甲宽可增加30%左右,而体重则可成倍地增加。两次蜕壳之间,甲长与甲宽基本上无变化,鲜重略有增加,而干重的增加较为显著。 5.从室内池养群体抽样测定的结果分析,梭子蟹甲长与甲宽、甲长与体重和甲宽与体重之间,皆存在幂函数关系,其回归  相似文献   

10.
鹿茸在自然情况下,每年只收一季。为探索鹿茸的增产,我们用5头鹿做了两季长茸的初步试验。1973年2月马鹿♂×水鹿♀种间杂交F1代3岁雄性不育鹿1头,1974和1975年2月分别去势3岁和5岁雄梅花鹿各2头,分别在春、秋两季投给雄激素,夏、冬两季长茸。每期平均投药60天,去势鹿总剂量16000毫克,其中口服甲基睾丸素片6600毫克,肌注丙酸睾丸素9400毫克;杂种不育鹿总剂量18700毫克,其中口服甲墓睾丸素片8700毫克,肌注丙酸睾丸素10000毫克。去势的4头梅花鹿4—6岁时,从脱花盘后60天收夏季三叉茸5付,5—10岁40—50天收二杠茸12付,冬季收二杠茸15付,收茸后…  相似文献   

11.
一、人的体重新生儿平均体重3公斤,1—3个月内每月增加0.7公斤,4—6个月内每月增加0.6公斤,7—12个月内每月增加0.5公斤,1岁后每年约增加2公斤左右。成年人的标准体重可这样计算: 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 实际体重±10%都属正常范围,理想的体重,男子应比标准体重低10%,女子应比标准体重低15%。二、人体的比例人体的比例是以头长为单位,在我国成人的高度通常为7—7.5个头长,比例大致是两肩之间为2个头长,手臂3个头长,从股骨大转子至脚后跟为4个头长。1—2岁的幼儿头部与体长的比例为1:4,儿童约为1:5,少年为1:6。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世界》2009,(5):45-45
据《健康人报》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刚毅介绍说:“许多研究都已证实,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要比每晚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高。”“如果连续3天没睡好觉,不但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头昏脑涨,更重要的是,体内负责血糖调节的胰岛素,  相似文献   

13.
用氚标记孕素Ⅰ号在小鼠体内进行了示踪实验。灌药后血液中放射性在15分钟已达高峰,然后呈指数曲线下降。在第4小时,其放射性强度已仅为给药后15分钟时的10%左右。但到第13天还可测到微量。各组织中的放射性分布与组织特点有关。肝脏是代谢器官,给药后表现为吸收快,消退也快,其中有一段较稳定时期;其它各组织都有一过性的增高,而不同组织高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肾,卵巢,垂体和肌肉均在给药后半小时左右;子宫和脂肪要2小时才达最大值。从消退速度看,垂体和脂肪较为缓慢,这对药物的效应和在体内的滞留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尿和粪中排出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给药后的第1天,分别为给药量的7.7%和68.2%。从薄层层析萤光自显影及同位素反稀释法重结晶证明:第1天粪便中含有未被吸收的孕素Ⅰ号约为给药量的1/3。  相似文献   

14.
用氚标记孕素Ⅰ号在小鼠体内进行了示踪实验。灌药后血液中放射性在15分钟已达高峰,然后呈指数曲线下降。在第4小时,其放射性强度已仅为给药后15分钟时的10%左右。但到第13天还可测到微量。各组织中的放射性分布与组织特点有关。肝脏是代谢器官,给药后表现为吸收快,消退也快,其中有一段较稳定时期;其它各组织都有一过性的增高,而不同组织高峰出现的时间不一样:肾,卵巢,垂体和肌肉均在给药后半小时左右;子宫和脂肪要2小时才达最大值。从消退速度看,垂体和脂肪较为缓慢,这对药物的效应和在体内的滞留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尿和粪中排出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给药后的第1天,分别为给药量的7.7%和68.2%。从薄层层析萤光自显影及同位素反稀释法重结晶证明:第1天粪便中含有未被吸收的孕素Ⅰ号约为给药量的1/3。  相似文献   

15.
给小鼠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60毫克/公斤后48小时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同剂量的硫代乙酰胺给大鼠后在12—72小时内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也都明显延长,而以48小时者最为明显。进一步实验发现48小时前接受一剂硫代乙酰胺处理的小鼠,戊巴比妥钠自体内消失的速率比正常动物者明显减慢;12—72小时前曾接受一剂硫代乙酰胺的大鼠肝切片转化戊巴比妥钠的速率比正常动物肝切片者小,此与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延长相一致。可见,经硫代乙酰胺处理的动物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延长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硫代乙酰胺抑制了肝脏对戊巴比妥钠的转化。另一方面,48小时前曾接受过硫代乙酰胺处理的小鼠,睡眠刚醒时,体内戊巴比妥钠含量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曾经硫代乙酰胺处理的大鼠刚醒时,脑组织的戊巴比妥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者。在经硫代乙酰胺处理后的小鼠,戊巴比妥钠引起睡眠的 ED_(50)明显减小;二乙基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亦明显延长。这些结果说明硫代乙酰胺处理也增加了动物中枢对戊巴比妥类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通过环境光扰乱正常昼夜节律对睡眠的影响。方法:使用小鼠昼夜节律模型(20小时一个循环,10小时见光,10小时避光),利用小鼠睡眠生物解析系统,记录脑电波和肌电波,分析睡眠觉醒量、不同时间睡眠觉醒波delta功率和睡眠时相转换等参数。结果:昼夜节律干扰后导致昼夜觉醒差异、非快速眼动睡眠差异(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差异消失(P0.05),昼夜节律干扰后增加了觉醒和NREM睡眠之间的转换次数(P0.05),昼夜节律紊乱的光照时相在开始时没有delta功率减弱征象(P0.05)。结论:昼夜节律模型不会导致典型的睡眠剥夺,但是会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会产生影响。本研究一步证实昼夜节律对睡眠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胸散白蚁新群体的建立及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潘演征  刘源智 《昆虫学报》1990,33(2):200-206
经十年的室内配对饲养观察,黑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chinensisSnyder初期群体配对后5—10天开始产卵,胚胎发育期36—46天,幼蚁经历两个龄期,各龄8—13天,工蚁是幼蚁经两次蜕皮后分化出来,具有上颚自如活动,头宽0.71mm以上;前兵蚁蜕一次皮发育为兵蚁需经历10—13天,触角14—15节,头宽0.81—0.82mm,大于2龄工蚁,初期巢群最早3个半月左右产生兵蚁.当年配对的产卵期3至4个半月,产卵量16—45粒.饲养7—8年后的群体开始出现若蚁(长翅成虫的幼期).9、10年群体发育成熟即产生长翅成虫.解剖三个成熟群体中一个巢原始蚁王、蚁后均存在,另两巢发现原始蚁王、蚁后均死亡,其中一巢由群体内自行补充上了翅鳞型母蚁1头,无翅补充型生殖蚁1头(较小,性别不清),翅芽型3头.另一巢补充上了无翅型大腹母蚁1头,翅芽型1头.通过室内长期连续饲养观察,对该种白蚁新建群体发育成熟年龄及其内在因素已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虫草蝠蛾羽化、交配和产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和室内的观察,虫草蝠蛾成虫主要集中在月均气温6.2—8.3℃、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时羽化;羽化后即进行交配,交配过程中雄蛾倒悬于雌蛾体下,交配时间10—150分钟,95%以上约25分钟;雌蛾产卵2—6次,产2—3次后可产出全部卵的80%以上;雌蛾每只产卵18—890余粒;雌蛾平均寿命118小时,雄蛾平均寿命75小时;成虫交配时间的早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差异,雌雄性比率接近1:1,成虫个体生存期2—8天,群体生存期28天左右。  相似文献   

19.
虫草蝠蛾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虫草蝠蛾(Thitarodes armoricanus Oberthur)的卵于室温11.4℃时,历期32—47天,在潮湿滤纸表面孵化率高达93.2%.幼虫在土壤中生活三年多才化蛹.蛹期35—50天.成虫寿命3—12天.卵在发育中有变色现象,即由白→黄→灰→黑.变色过程一般需6—13小时.幼虫栖息地表以下10—25cm土层中,适宜在地温5—10℃、土壤含水量70%左右条件下生活.蛹腹节有棘突,助蛹活动.成虫白天不吃不动,黄昏时活动,无趋光性,也无趋化性.雌雄交配自傍晚至深夜,经4—10小时.一雌产卵400—800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睡眠剥夺条件下莫达非尼对工作记忆的改善作用,为此药在我军的应用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两次睡眠剥夺实验中交叉服用莫达非尼和安慰剂,睡眠剥夺时间从第一天的07:00到第3d的07:00,并于第二天的0:00、12:00和第三天的0:00分别服用莫达非尼100mg或安慰剂。采用随机双盲设计给药,并在第一天的07:00、第二天的02:00和14:00以及第三天的02:00和07:00安排工作记忆测验。结果:工作记忆测验中,两组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莫达非尼组的反应时要快于安慰剂组,正确率也要高于安慰剂组。莫达非尼对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而更趋明显。结论:莫达非尼对睡眠剥夺条件下个体的工作记忆有改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睡眠剥夺对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